机械设计第5章轮系.ppt
《机械设计第5章轮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第5章轮系.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1 轮系的类型,第五章 轮 系,5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本章要求,5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54 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55 轮系的应用,本章要求,1.了解轮系的类型、基本概念及用途2.熟练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 的传动比计算3.正确理解传动比计算中的“”、“”号所 代表的含义及轮系中各轮的转向判断问题,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分类,轮系:用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将主动轴和 从动轴连接起来,这种多齿轮的传动 装置称为轮系。,定+周,周+周,行星轮系差动轮系,51 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轮系在运转过程中,如果每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相对于机架均是固定不动的,这种轮系称为定轴轮系。,轮系
2、运转时,如果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位置相对于机架的位置是变动的,这种轮系称为周转轮系。,周转轮系,在机械传动中,常将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或由两个以上的周转轮系构成的复杂轮系称为复合轮系(或混合轮系)。,复合轮系,复合轮系,1、2齿轮组成定轴轮系,3、2、4齿轮组成周转轮系,轮系中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轮系传动比计算包含两项内容 确定传动比的大小数值 确定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当输入轴用“a”,输出轴用“b”表示时,其传动比 的大小计算公式为:,一、定轴轮系传动比大小的计算,二、首、末轮转向关系的确定,5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轮系的传动比:,已知:各轮齿数,且齿轮1为主动轮(首
3、轮),齿轮5为从动轮(末轮),则该轮系的总传动比为,从首轮1到末轮5之间各对啮合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如下,齿轮3与、4与 各分别固定在同一根轴上,所以:,将上述各式两边分别连乘,并整理得该轮系的总传动比为,结论,一、定轴轮系传动比大小的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为组成该轮系的各对啮合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大小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即,结论,例题中的齿轮2既是前一级的从动轮,又是后一级的主动轮,其齿数对轮系传动比的大小没有影响,但可以改变齿轮转向,这种齿轮称为惰轮或过桥齿轮。,1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均互相平行2轮系中所有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不都平行,但首、末两
4、轮的轴线互相平行3.轮系中首、末两轮几何轴线不平行,二、首、末轮转向关系的确定,式中,m表示外啮合次数。若计算结果为“+”,表明首、末两轮的转向相同;反之,则转向相反。,规定:二轮转向相反,用负号“”表示;二轮转向相同,用正号“”表示。,1轮系中各齿轮几何轴线均互相平行,2轮系中所有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不都平行,但首、末两轮的轴线互相平行,用标注箭头法确定。具体步骤如下:在图上用箭头依传动顺序逐一标出各轮转向,若首、末两轮方向相反,则在传动比计算结果中加上“”号。,圆锥齿轮传动,箭头是同时指向啮合点或同时背离啮合点。,圆柱齿轮传动,外啮合箭头相反;内啮合箭头相同。,蜗杆传动采用左右手法则判断转向。
5、,各种类型齿轮机构标注箭头规则,用公式计算出的传动比只是绝对值大小,其转向由在运动简图上依次标箭头的方法来确定。,如右例所示为一空间定轴轮系,当各轮齿数及首轮的转向已知时,可求出其传动比大小和标出各轮的转向,即:,3.轮系中首、末两轮几何轴线不平行,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齿轮1为主动轮,求传动比。,例题,因首末两轮轴线平行,故可用画箭头法表示首末两轮转向关系,,解:,所以,该轮系传动比为:,二、输出轴转向的表示,2、首末两轴平行,用“+”、“-”表示。,3、首末两轴不平行,用箭头表示,1、所有轴线都平行,m外啮合的次数,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小结,一、周转轮系的组成,轮系中轴线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 章轮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8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