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电器控制基础.ppt
《机床电器控制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床电器控制基础.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电器控制基础,由于机械设备的生产工艺不同,所以电器控制线路的复杂程度也各不相同。但任何复杂的控制线路都是由一些常用的基本回路(控制环节和保护环节)按需要组合而成。,本章主要介绍一些电器控制线路中的基本环节。掌握这些基本环节有利于以后对典型机械设备控制线路的阅读、分析以及继电接触器式控制系统的设计。,第二章 电器控制基础,第二章 电器控制基础,2-1 电器控制线路图 的基本概念和绘制,电器控制系统是由许多电器元件和电动机等用电设备按一定生产工艺要求连接而成的,为了便于其设计、分析、安装、调整、使用和维护,需要将各种电器元件及其连接,并用统一规定的文字和图形表达出来,其工程图表示有三种方法
2、:电器控制原理(电路)图、电器设备安装图、电器设备接线图。,由于构成电器工程的元器件、设备和连线很多,结构类型千差万别,安装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在主要以简图形式表示的电器工程图中,为了描述和区分这些元件和电器设备的名称、功能、状态、特征、相互关系、安装位置及其连接等等,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一一画出它们的外形结构,一般是用一些简单符号表示的,这些符号就是图形符号。,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图形符号提供了一类设备或元件的共同符号,为了更明确地区分不同设备或元件,尤其是区分同类设备或元件中不同功能的设备或元件,还必须在图形符号旁标注相应的文字符号,且字母必须大写。,国家标准局参照国际电工
3、委员会(IEC)颁布的有关文件,制定了我国电器设备新的有关国家标准。,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一.电器控制原理图 电器控制原理图,表示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工作原理、各电器元件导电部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而不考虑各电器元件实际安装的位置和实际连线情况。,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1.电器控制线路根据电路通过的电流大小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大部分。,控制电路 指通过弱小电流的电路,它包括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接触器的辅助触头、继电器和其它控制电器的触头等,还包括信
4、号、保护和各种联锁电路一般用细线条绘在原理图的右侧(或下部)。,主电路 包括从电源到电动机的电路,是大电流通过的部分,一般用粗线条绘在原理图的左侧(或上部)。,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3.各电器并不按照它实际的位置情况绘在原理图上,而是采用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分分别绘在它们完成作用的地方,但需用同一文字符号标出。若有多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元件,可在文字符号的后面加上数字序号的下标,如KM1、KM2等。,2.控制线路的全部触点都要按“平常”(即未通电或未受外力作用时)状态绘出。,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5.控制电路的分支线路上,各电器元部件原则上是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自左而
5、右、从上而下的排列;原理图上应尽可能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两线交叉连接时在连接点处需用黑点标出。,4.对具有循环运动的机构,应给出工作循环图,如行程开关等应绘出动作程序和动作位置。,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二.电器设备安装图 表示各种电器在生产设备和电器控制柜中实际的安装位置。主要有控制柜、控制板、操纵台等电器设备具体布置图。,安装图是电器设备安装和维修时必备的资料。在绘制时,均用粗实线画出简单轮廓,留出线槽和备用面积(图中不标尺寸)。,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特点:(1)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件(例如触点和线圈)必须画在一起,各电器元件的位置应与实际安装的位置一致;
6、,(2)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由生产设备的结构和工作要求决定(如电动机要与被拖动的机械部件在一起;行程开关应放在要取的信号的地方;操作元件放在便于操纵的地方;一般电器元件应放在控制柜内)。,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三.电器设备接线图 它是根据原理图,配合安装要求来绘制的,用来表示各电器元件之间实际接线情况。,电器设备接线图为各电器元件的配线、检修和施工提供了方便,实际工作时一般要与电器控制原理图配合使用。,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绘制电器设备接线图的主要规定:,图中文字符号、元件连接顺序、线路号码编制都 必须与原理图一致;,不在同
7、一控制柜或配电屏上的电器元件的电气连 接,必须通过端子板进行,端子板的编号应与原 图一致,并按原理图的接线进行连接;,同一电器元件的各个部件应画在一起;,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2-1电器控制线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在电器控制线路中,常用的基本电路主要有:保护环节和控制环节。,常用保护环节有:短路、过流、过载、过压、失压(欠压)、弱磁、超速和极限保护等。,1.短路保护 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会引起电器设备绝缘损坏和产生强大的电动力,从而使电机和电路中的各种电器设备产生机械性损坏,因此当电路中出现短路时,必须迅速可靠地断开电源。,2-2 电器控制
8、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过电流保护 不正确的起动方式和过大的负载,常会引起电动机出现很大的过电流,但一般情况下比短路电流小。这种过电流,不仅容易损坏电机,而且过大的电流所引起的过大的电动机转矩(冲击力)也会损坏机械传动机构,因此要瞬时切断电源。,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这种过电流的可能性比发生短路要大,特别是对于频繁起动和正反转重复短时工作的电动机更是如此。,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1).对于直流电动机和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限流起动,过流保护元件是过流继电器FA,串联于主电路的隔离开关QS与接触器
9、KM的主触点之间。FA的动作值一般定为1.2 倍的电动机起动电流。,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鼠笼式电动机工作时的过电流保护电路:当电机起动时,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触点并未动作,过电流继电器FA的线圈不接入电路中,尽管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很大,但FA不起作用。当时间继电器延时结束后,触点动作,过电流继电器线圈得电,开始起保护作用。,3.过载保护 当电动机长期超载运行时,其绕组的温升将超过允许值而损坏,所以应设过载保护环节,此保护元件多采用热继电器。,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热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特性,但因热惯性的关系,热继电器不会受短路电流的冲击而瞬时动作。例如,当有8-10倍额
10、定电流通过热继电器时,需经1-3秒的时间才能动作,这样在热继电器动作前,就可能使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先烧坏。所以在使用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时,还必须将熔断器与热继电器配合使用。,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3.过载保护,4.失压(或零压)保护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如果因电源电压的消失而使电动机停转,那么电源电压恢复时,电动机就会自行起动,并可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或设备损坏。防止电压恢复时电动机自行起动的保护称为失压保护。,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5.欠压保护 在电动机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如果电压过分降低,将会引起一些电器释放,造成控制线路工作的失调,甚至可能造成事故。因此当电源电压降到一定允许
11、值以下时,必须切断电源,这就是欠电压保护。一般常采用电磁式电压继电器实现欠压(以及失压)保护(当U40-70%UN时)。,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6.预防接地故障产生误操作的保护 控制电路的接地故障,容易导致机械设备的意外开动,产生危险运动等。因此应把控制电路的一边连接到保护电路上。每个电磁动作器件的线圈、信号灯或向信号灯供电的变压器原边线圈,都必须连接在控制电路接地的一边,各个器件的触点应接线圈和控制电路的另一边。,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当控制电路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条相线之间或连接到相线和中线之间且中线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情况时,必须采用双极开关来“起动”和“停止”进行控
12、制,以防止意外开动设备,避免人身伤害和机械损坏。,二.电器控制系统基本的控制环节,1.长动与点动控制 若生产设备在正常的加工过程中,是处于长期工作状态的,则称之为“长动”。,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但在实际工作中,生产设备往往既要求点动,又要能长期连续工作(即长动)。,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联锁与互锁控制 生产设备或自动生产线都由许多运动部件组成,不同运动部件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例如,车床的主轴必须在油泵电动机起动使齿轮箱充分润滑后才能起动。又如,龙门刨床的工作台运动时不
13、允许刀架移动等。这种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控制称为联锁控制。,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互锁控制,实际上也是一种联锁控制,之所以这样称谓,是为了强调触点之间的互锁作用。例如常常有这样的要求,两台电动机M1和M2不能同时接通。,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这种互锁关系在电动机的正反转线路中,可保证正反向接触器KM1和KM2不能同时闭合,防止电源短路。,总之,若要求甲接触器动作后乙接触器才能动作,则需将甲接触器的动合触点串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若要求甲接触器动作时,乙接触器不能动作,则需将甲接触器的动断触点串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2-2 电器控制线路
14、的基本电路,3.优先控制 优先控制电路实际上也是一种互锁控制电路,通常分为先动作优先和后动作优先。,先动作优先控制电路是指其工作状态为:无论哪一台设备先动作,其它设备则都不能动作。后动作优先控制电路是指其工作状态为:多台设备,只要任一台工作,前面所有已动作的设备自动停止工作。,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先动作优先控制电路:若先按下SB1,KM1线圈得电,并自锁(电动机M1工作),此时KM1 的动合触点闭合,使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得电,其动断触点则断开KM2 和KM3 的线圈电路,因而在KM1未断电之前,其它接触器都不能工作。,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
15、,后动作优先控制电路:若先按下SB1,KM1线圈得电并自锁(使电动机M1工作);此时若再按下SB2,则KM2线圈得电并自锁(使电动机M2工作),且KM2的所有动断触点断开,从而使KM1断电。,4.多地点与多条件控制 对于有些机械和生产设备,为了便于操作,常常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点都能进行操作。例如,重型龙门刨床,有时在固定的操作台上控制,有时需要站在机床的四周利用悬挂按钮进行控制。再如,自动电梯,人在电梯箱里时要在里面控制,人进电梯箱前在楼道上也能控制等等。,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6.
16、工作循环自动控制 某些生产机械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能自动往复运行。例如,机床的工作台就需要利用行程开关来检测往返运动的相对位置,再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对往复运动的控制。再如高炉的添加料设备和机器手等等。,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由于反复循环的行程控制,电动机在每经过一个自动往复行程控制,都要进行两次反接制动过程,会受到较大的制动电流和机械冲击,因此这种电路只适用于对小容量电动机的控制。行程控制是机床和自动生产线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方式之一。,2-2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的起动控制线路,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价格
17、便宜、坚固耐用、运行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常作为生产设备的主要驱动源,被广泛地使用。,电动机接通电源后,由静止状态逐渐加速到稳定运行状态的过程,称为电动机的起动。,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通常对中、小容量的异步电动机均采用直接起动方式。优点是:控制线路简单,维修工作量小;缺点是:起动电流大。大容量电动机起动时,其过大的起动电流会引起电网电压降低,使电动机转矩减小,甚至起动困难,而且还要影响同一供电网络中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
18、,另外,如果电动机频繁起动,由于热量的积累,可能使电动机过热,加速线圈的老化,缩短电动机的寿命,所以,大容量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一台电动机可否直接起动,应根据起动的次数、电网的容量和电动机的容量来决定。一般规定:起动时供电母线上的电压降落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1015;起动时变压器的短时过载不超过最大允许值,即电动机的最大容量不超过变压器容量的2030。若不满足条件,则必须采用减压起动。,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是指起动时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当电动机的转速接近额定值时,再将电压恢复到
19、额定值,使之在全电压下运行。由于降低了起动电压,起动电流也就降低了,起动转矩也随之减小,因此,降压起动只适用于起动时负载转矩不大的情况(如轻载或空载)。由于机床电动机一般都为空载起动,所以常采用降压起动方式。,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2-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图(b).接触器直接起动控制线路,一.全压直接起动,二.降压起动,1.定子串电阻(或电抗器)降压起动 所谓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就是在电动机起动过程中,利用串联电阻来减小定子绕组的电压,以达到限制起动电流的目的,一旦起动完毕,再将电阻短接,电动机进入全电压正常运行状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床 电器 控制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