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费用调查培训及财务状况.ppt
《成本费用调查培训及财务状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费用调查培训及财务状况.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年度新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训会议 成本费用调查 培训课件,讲课内容,第一部分:方案第二部分:填报原则第三部分: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应注意的事项第四部分:电力企业填报之特殊规定第五部分:指标解释及需要强调的几点第六部分:审核要求,第一部分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三、调查范围,一、调查目的,一句话:为工业生产核算服务通过计算出增加值率,从而计算工业增加值以前年度计算增加值率的两种方法:1、在财务年报中直接填报“中间投入”指标 由于企业统计人员容易把“中间投入”理解为“成本”,因此本指标自今年起取消。2、在成本费用调查中填报构成中间投入的各细项指标 08年
2、起成为计算增加值率的唯一方法,由于08年起取消了财务年报中的“中间投入”,因此今后我们只能使用成本费用调查计算出的增加值率来计算本地区增加值。(主要采用收入法计算)生产法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工业总产值+应缴增值税-工业中间投入 收入法(分配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二、调查内容,1、工业企业制造成本2、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简称期间费用)的明细项目3、损益及分配的部分项目,三、调查范围,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 部分小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该行业全部小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0%左右,第二部分 填报原则,原则1: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原则
3、2:当企业工业生产口径与期间费用口径不一致时,不能对期间费用进行调整原则3:不重不漏原则4:凡是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没有在本表所列的指标范围核算,但费用含义与本表所列的指标相同,则企业要进行调整填报。,原则1: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也就是说,填报的制造成本必须是纯工业部分。,原则2:当企业工业生产口径与期间费用口径不一致时,不能对期间费用进行调整,如果企业进行非工业活动,或企业的管理与核算模式包含了下属企业的一些期间费用,并且企业成本会计人员没有把“与工业有关”的期间费用计算出来,则不能对期间费用进行调整。,原则3:不重不漏,企业统计
4、人员在填报前应向企业会计人员了解以下几个内容,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一、不重复二、不遗漏,不重复的五种情况,情况1:如果车间(分厂)将辅助材料、备品配件等作为机物料消耗核算,那么在本表的“直接材料消耗”部分不填列,而在“制造费用”的“机物料消耗”中填列,以避免重复填报。,不重复的五种情况,情况2:有的企业“动力”费在制造费用核算,填表时可填在“制造费用”下的“水电费”中,而不必调整计入“直接材料消耗”下。,不重复的五种情况,情况3:有的企业将制造费用中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福利费”、“公积金”、“社保费”等放在“直接人工”中核算,则这些费用填在“直接人工”中,不必再重复填报在制造费用中的相应科目
5、内这三项指标。,不重复的五种情况,情况4:有些小企业会计科目设置较粗,如人员工资没有设置“直接人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等科目,而是将人员工资都放在一个科目核算,则填表时也填在该指标下,其他指标免填。类似的指标还有职工福利费、折旧、修理费、社保费、差旅费等等,都按上述方法处理。,不重复的五种情况,情况5:营业费用部分有些指标是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发生的费用科目。这些指标包括销售部门人员工资、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办公费、差旅费、通信费、招待费、折旧费、修理费等。如果企业没有专设的销售机构,其内部销售部门属于行政管理部门,则上述经费开
6、支不包括在营业费用中,而是列入管理费用。,不遗漏的两种情况,情况1:本表所列指标未能将企业的费用明细项目列全。为避免费用遗漏,在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项下都设置了其他项。本表中的其他项与会计账目上的其他项含义不同,它是指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中扣除已列出的费用项目后的余额,因此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各项的分项相加应等于该费用总计。,不遗漏的两种情况,情况2:避免直接材料消耗与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等遗漏填报。企业统计人员应询问本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如果发现企业产品生产中使用了自产自耗产品,成本会计人员应将自产自耗产品分解还原成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以及其他直接费用等。,原则4:
7、凡是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没有在本表所列的指标范围核算,但费用含义与本表所列的指标相同,则企业要进行调整填报。,情况1情况2,调整填报的两种种情况,情况1:有的企业没有将出口退税放在应交增值税中,而是与应交增值税并列,或转入流动负债中。企业统计人员应询问本企业税务人员,如果发现此情况,在填报本表时,要将出口退税调整到“应交增值税”中。,调整填报的两种情况,情况2:有的地区征收地方教育费,企业可能把它计入在在营业外支出中。企业统计人员应询问本企业税务人员,如果发现此情况,在填报本表时,可将地方教育费放在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及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中,同时调整“管理费用”的总数。,第三部分 执
8、行新准则的企业应注意的事项,(一)必须填报和不必填报的指标(二)其他应注意的内容,(一)必须填报和不必填报的指标,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必须填报“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这两个指标。尚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填报这两项指标。同时,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免填管理费用中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两个指标。,(三)其他应注意的内容,若企业执行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则:“长期负债合计”用“非流动负债合计”代替。“主营业务收入”用“营业收入”代替。“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用“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若企业利润表中未设置“其他业务收入”,则该项填为0。,第
9、四部分 电力企业填报的特殊规定,由于电力企业执行完全成本核算方法,其会计科目和指标列示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特对其具体填报方法特做如下规定:(一)、发电企业的填报方法(二)、供电企业的填报方法,(一)发电企业的填报方法,发电企业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作为调查表中“制造成本”填报。发电企业“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以外的各种费用填报在调查表“管理费用”项下的对应指标中,这些指标的合计数对应填报在“管理费用”栏。,发电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指标与会计明细指标对应表,(二)供电企业的填报方法,供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作为调查表中“制造成本”填报供电企业“生产成本”以外的各种费用填报在调查表“管理费用”项下的对应指标
10、中,这些指标的合计数对应填报在“管理费用”栏。,供电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指标与会计明细指标对应表,对于上表的解释,如果供电企业只有“发电成本”、“输电成本”、“购电成本”、“供电成本”、“热力成本”中的一种,则将该种成本的各项费用对应填报即可。如果企业有两种以上的成本,则需将这些成本的合计数填报在“制造成本”栏,并将这些成本中的相关费用按上述对应关系相加后填报在调查表的对应指标栏中。,第五部分 指标解释及需要强调的几点,一、指标解释 二、需要强调的,一、指标解释,一、年末资产负债部分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
11、款项、存货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款项。该指标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的年末数填报。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应收账款净额”期末数代替。,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产成品: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产成品”的期末数填报。,固定资产:指
12、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合计”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固定资产原价: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的期末数填列。,固定资产折旧: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
13、。“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年末数填列。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额。资产总计: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期末数填列。,流动负债合计: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等。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
14、债表”中“流动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报。长期负债合计:指企业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报。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偿还形式包括货币、资产或提供劳务。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列。,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为企业全部资产与企业全部负债的差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的期末数填列。实
15、收资本:指企业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的期末数填列。,国家资本: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对企业形成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集体资本:指由本企业职工等自然人集体投资或各种机构对企业进行扶持形成的集体性质的资本金。法人资本:指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个人资本:指自然人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港澳台资本:指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外商资本
16、:指外国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二、制造成本部分制造成本: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消耗: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包装物、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备品配件)和其他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消耗价值量按不含进项税的购进价格计算。购进价格由下列各项组成: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库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包括整理挑选中发生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购入材料负担的税金(指进项税以外的其它应负担的税金),
17、外汇价差和其他费用。,直接人工: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以外的,与生产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其他直接费用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指企业发生的其它直接费用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和上交给政府管理部门的各项费用。,制造费用:指企业各生产车间(或分厂,下同)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维修费、办公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但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
18、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指为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提取的福利费 折旧费:指生产车间根据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折旧率计提的资产折旧费。包括生产车间的厂房、建筑物、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指生产车间为修理房屋、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等资产所支付的费用。经营租赁费:指生产车间租用办公用房、生产用房、机械设备、低值易耗品等所支付的租赁费用和土地租赁费用。保险费:指生产车间当年支付的房屋、设备等财产的保险费。取暖费:指生产车间当年支付的取暖费。运输费:指生产车间在生产或销售产品过程中进行运输活动所支付的费用。,劳动
19、保护费:指生产车间为职工配备的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等所发生的支出和高温、高空、有害工作津贴,洗理费等。其中保健补贴、洗理费:指劳动保护费中所有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各种保健保贴和洗理费。工具摊销:指生产工具摊销和车间管理用品摊销。设计制图费:指生产车间当年支付的设计制图费。研发、试验检验费:指生产车间当年支付的用于研发、试验检验的费用。水电费:指生产车间支付的用于外购的水费和电费。水电费中上交的各项税费:是指企业的水电费中包含的代政府部门征收的各种税费,具体包括水费中的污水处理费,电费中的三峡基金、农网还贷、水库移民资金等。,机物料消耗:指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差旅费:指
20、生产车间支付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通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办公费:指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办公经费支出。劳务费:指生产车间给雇佣的临时生产人员的,而且没有包括在直接人工中的劳务费用,如果这部分劳务费用已经包括在直接人工中,则此项免填。通信费(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微机联网等费用):指生产车间用于通信方面的费用,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微机联网等的费用。外部加工费:指企业委托外单位(企业)加工支付的加工费。,社保费:指生产车间为本单位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的总计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待)业保险、劳动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企业为个人支付的商业保险等。其他制造费用:指企业在报告
21、期发生的除上述制造费用以外的所有制造费用。该指标与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其它制造费用”项的数据不同,因为它不仅包括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其它制造费用”项,还包括企业制造费用中核算了的、但本调查表中未列出的制造费用项目。即本表的“其他制造费用”是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制造费用”扣除本表已列出的各项制造费用之后的差额。其他制造费用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指其他制造费用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和上交给政府管理部门的各项费用。,三、营业费用部分营业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经营费用。运输费: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进行运输活动所
22、支付的费用。装卸费:指企业在销售自销产品时所应负担的装卸费。包装费:指企业在销售自销产品时所应负担的包装费。,保险费:指企业列支在营业费用中的保险费,既包括销售部门的房屋、设备等财产的保险费,也包括为销售货物投保的保险费。仓库保管费:指企业在销售自销产品时所应负担的仓库保管费用。委托代销手续费: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按代销合同规定支付的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指为销售本企业产品所支付的广告费,参加展览、展销所支付的费用和进行各种宣传所支付的费用。业务费:指企业按销售收入的比例给销售人员的提成费。,经营租赁费:指企业为扩大销售而租用的柜台、设备等的费用,不包括融资租赁费。销售服
23、务费用:指企业提供的商品售后服务等的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通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办公费: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发生的各项办公经费支出。通信费(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微机联网等费用):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用于通信方面的费用,包括固定电
24、话、移动电话、微机联网等的费用。招待费: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发生的各项招待费用。折旧费: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根据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折旧率计提的资产折旧费。,修理费: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为修理房屋、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等资产所支付的费用。物料消耗: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发生的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发生的低值易耗品摊销。社保费:指为销售本企业商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本费用 调查 培训 财务状况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7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