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相关性血液学改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相关性血液学改变ppt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染相关性血液学异常,问题提出,感染是指微生物在体内存在或侵入正常组织,并在体内定植和产生炎性病灶.感染可以引起相关的血液学改变,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一种感染可引起多种血液病或血液学的多样变化,一种血液学的改变也可能由多种感染所致.,主要内容,感染相关性贫血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感染相关性凝血异常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感染相关性贫血,感染性贫血许多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后,在引起炎症或感染过程中,使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或失血,由此产生的贫血称感染性贫血.,感染相关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ACD)ACD是慢性感染或炎症时,红细胞生成受抑,病原体及其代谢产
2、物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红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同时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形成负反馈调节,所引起的慢性病性贫血.,感染相关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伴有慢性感染、炎症或肿瘤等基础性疾病.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低于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感染相关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粒幼细胞减少,幼红细胞内铁颗粒减少,巨噬细胞内铁颗粒增多.排除基础性疾病合并的症状性贫血,如肝肾功能衰竭所致的贫血,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等.,感染相关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中幼红细胞分化增殖障碍
3、,从而导致严重贫血的疾病,其共同特点为骨髓单纯红系祖细胞受损导致红细胞系统受抑制,致使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极低或缺乏,而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感染相关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感染引起的PRCA报道日渐增多,多种微生物感染均可以导致红系造血障碍,如细菌,病毒,特别是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可导致PRCA及一过性再障危象(TAC).TAC是第一个被证实的HPVB19感染人类的疾病.,感染相关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981年Pattison等首次报道6例镰状细胞病患儿感染HPVB19而诱发TAC.Kyaston等曾报道38例PRCA患者中7例与HPVB19感染
4、有关.Murray和Liesveld分别报道1例正常儿童和1例艾滋病患者感染PVB19引起造血危象.,感染相关性贫血,HPVB19引起PRCA致病机制在人类有丝分裂活跃的红系祖细胞是HPVB19复制的主要场所.巨原红细胞是HPVB19感染的早期细胞学征象,也是HPVB19在原红细胞核中复制的细胞病理学结果.,感染相关性贫血,HPVB19引起PRCA致病机制幼稚红细胞P抗原是HPVB19的细胞受体,它能特异性感染和溶解靶细胞,导致红细胞生成的急性自限性造血停滞.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造血细胞过度凋亡也可能在HPVB19致骨髓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感染相关性贫血,HPVB19引起PRCA致病机
5、制P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和幼红细胞,亦存在于巨核细胞和胎儿肝细胞.因此,骨髓中三系前体细胞均可因HPVB19选择性抑制而致全血细胞减少.,感染相关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预防和控制感染.多数病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无效者可选用其它免疫抑制剂如ATG或ALG等治疗.顽固性病例可采用环孢菌素A,EPO,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点滴,血浆置换与淋巴细胞去除,大剂量应用免疫球蛋白可收到一定疗效.,感染相关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感染相关性溶血性贫血临床上较多见,引起感染性溶贫的病原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产气夹膜杆菌、霍乱弧菌、疟疾、肺炎支原体、E
6、B病毒、巨细胞包含体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相关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石淑文等报道50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儿,病前有病毒或细菌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者占40%.Feizi报告肺炎支原体感染时溶血常见,其Coombs试验阳性率可达83%.,感染相关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粱沫等报告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溶血性贫血发生率为34.22%,但 Coombs试验阳性率高达72.22%,证实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对血液系统的损害.Lindstrom等则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时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常见,但溶血少见.,感染相关性贫血,感染性溶贫的发病机制病原菌可直接破坏红细胞或红细胞膜,使红细
7、胞形态发生变化,被脾脏破坏而发生溶血.一些细菌含有蛋白水解酶、能改变红细胞膜上蛋白质结构,导致溶血反应.,感染相关性贫血,感染性溶贫的发病机制病毒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结合,从而破坏自身的红细胞引起溶血.肺炎支原体的抗原成分复杂,其中脂多糖抗原与人的红细胞抗原有交叉性,病人感染后,激活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感染相关性贫血,感染性溶贫的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控制溶血,尽量避免应用抑制骨髓的药物.针对病原菌选用抗细菌,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静脉丙种球蛋白可提供中和抗体和免疫保护,能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对部分病例
8、有效.,感染相关性贫血,营养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及巨幼细胞性贫血(MA)大多由铁、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所致,其摄入量不足、吸收不良、利用障碍、需要量增加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关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IDA、MA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感染相关性贫血,营养性贫血近年来,有多个独立的临床研究中心发现HP感染与较低的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水平有关.Choe等检测了一组儿童血红蛋白、血清铁和HP的关系,结果是缺铁性贫血的儿童HP感染率显著高于无缺铁性贫血的儿童,从而对单用铁剂治疗IDA这一传统方法提出了挑战.,感染相关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我国学者先后报道IDA患者HP阳性率高达66%
9、-78%,并且贫血越严重,HP感染率越高,也进一步说明HP与IDA的关系之密切.另有研究者发现HP感染引起MA,抗HP治疗后贫血得到明显改善.,感染相关性贫血,HP引起IDA或MA的机制HP感染可诱导胃粘膜细胞过度凋亡,导致胃粘膜上皮损伤、变性、渗出及细胞脱落和胃粘膜上皮层及固有层的炎细胞浸润,影响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有学者推测,毒力较强的HP菌株,加上较严重的胃黏膜炎症会引起胃黏膜细胞多种消化酶的分泌减少,胃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减少而导致MA.,感染相关性贫血,HP引起IDA或MA的机制Annibale等认为,HP感染会引起非血红素铁吸收减少,根除HP后,可使胃液中抗坏血酸及胃酸分泌
10、水平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后者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的促进剂,从而纠正IDA.Barabino等发现,HP也需要宿主提供的铁来维持和促进自身生长,当胃内存在多量细菌时,增加了机体对铁的需求.,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当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可以导致白细胞总数增高、正常或减少,白细胞分类亦可发生异常,并且可出现骨髓细胞学改变,即感染性骨髓象.感染性骨髓象主要是针对骨髓中粒系存在感染中毒性变化而言.,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伴中性粒细胞增多 细菌感染最为多见细菌感染:多种细菌感染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尤其是球菌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等.严重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也可致中性
11、粒细胞增多.,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水痘等病毒感染一般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螺旋体、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肝脓肿.,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伴淋巴细胞增多 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病毒感染多见于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水痘等.,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伴淋巴细胞增多细菌感染中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等.另外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鼠弓形体也可引起淋巴细胞增多.以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可见异形
12、淋巴细胞.,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伴嗜酸粒细胞增多 寄生虫病最常见包括原虫(肺囊虫、弓形体、疟原虫)、吸虫(血吸虫、肺吸虫、华支睾吸虫)、蠕虫(蛲虫、蛔虫、钩虫、丝虫)、绦虫以及疥虫和穿皮潜蚤等.,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其他一些感染如结核特别是淋巴结干酪样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形性红斑急性期、艾滋病、念珠菌感染等都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伴单核细胞增多 慢性细菌感染如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布氏杆菌病或梅毒可引起单核细胞增多,部分病毒感染的血象中可见单核细胞增多,有时于病毒感染后发现粒细胞减
13、少,在恢复早期先出现或同时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称单核细胞前驱反应.,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增多类白血病反应 是指某些因素刺激机体造血组织引起的一种类似白血病样的血液学改变,即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少数正常或减少)及(或)外周血象中出现幼稚细胞.类白血病反应是一种暂时性的白细胞增生反应,在随访中或尸解中并未证明有白血病.,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减少 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的常见病因.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布氏杆菌病、严重败血症、粟粒性结核等.,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减少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B病毒
14、、麻疹、水痘、风疹等.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矶山热)及原虫(疟疾、黑热病)等.,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粒细胞减少机制病原体对骨髓粒系造血或成熟产生直接抑制作用,导致粒细胞生成减低.病毒感染通过免疫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粒细胞减少机制感染引起的粒细胞破坏增加或消耗过多使骨髓储备池耗竭,细菌毒素激活补体,产生C5a激活中性粒细胞,使其与血管内皮黏附增多,边缘池扩增,引起中性粒细胞功能和分布异常.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白细胞减少 另外,白细胞减少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种较少见的表现形式.真菌感染导致白细胞减少,可能与机体异常免疫应答
15、有关,由于中性粒细胞粘附因子(CD11/CD18等)及内皮细胞粘附因子(ICAM-1)表达亢进,使白细胞易于粘附和穿越血管壁而向血管外迁移,因而表现为短暂的血液粒细胞减少。,感染相关性白细胞异常,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及积分 碱性磷酸酶主要出现于中性粒细胞系统的成熟阶段,故称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感染,ALP活力显著升高;病毒感染ALP的活力重度减低,故对病毒感染诊断有重要意义.,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毒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毒感染阳性
16、ITP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升高可致血小板减少.,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国内外学者相继发现多种病毒与ITP的发病相关人类疱疹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V,HCMV以及后来发现的 HHV-6,7,8.这些病毒感染是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病因.,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外尚有HPVB19,肝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B组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等。,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毒引起ITP的发病机制比
17、较复杂,从目前的研究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在大多数病毒感染时,血小板减少是暂时性的和自限性的,尽管这时巨核细胞的超微结构已发生了变化.,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多数病毒可以进入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从而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形成核内病毒包涵体,导致血小板产生减少.病毒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到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上,使其破坏增多.,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可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使其抗原性发生改变,形成自身抗体.即直接抗血小板抗体如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a49-66)抗体或免疫复合物引起血小板在脾脏内被巨噬细胞吞噬.,感染相关性血小板
18、异常,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机体产生的抗病毒抗体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交叉反应,或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小板的破坏.一般认为病毒感染早期引起的ITP是骨髓抑制的结果,而感染晚期的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免疫机制所介导。,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早期的研究多侧重于病毒感染在急性ITP中的作用,最近亦有研究发现病毒感染与慢性ITP的发生发展也有一定关联.持续的慢性感染常常影响着慢性ITP的发生、发展,是慢性ITP呈间歇性发作或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感染加重或病毒的复制活跃时,出血症状加重;反之,血小板数量回升.,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病毒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9、 马小彤等发现,慢性ITP患者临床表现常为出血症状时有时无,时好时坏,这和病毒感染有明显关联.另外发现,HHV6与HPVB19或CMV共同感染的ITP患者血小板计数较低、临床症状较重、疗效较差.这是否提示二种以上任何病毒合并感染,都能增强血小板的减少,尚待进一步证实.,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小板减少1998年Gasbarrini等最早报道HP在慢性IT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1例感染HP者,BPC100109/L,排除其它原因.仅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潘托拉唑联合治疗7天.治疗后6周检测HP,8和16周检测PAIgG和BPC.,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小板减少结果
20、:在HP感染被清除的患者,BPC明显上升,PAIgG大多消失.无HP感染或感染未被清除的患者,其BPC数量以及PAIgG的改变不明显.Emilia等的研究还发现:在抗HP治疗后,低滴度HP感染的患者反应性较差,反之则较好.,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小板减少然而Jarque等对56例慢性ITP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40例患者被检出感染了HP.所有患者联合抗HP治疗7-10天,结果发现,感染HP患者和未感染HP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变化无显著差异.Michel等也认为感染HP患者和未感染HP患者在ITP的发生、对激素的反应以及最终的结果等方面上无明显区别.,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幽门螺杆菌
21、感染与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感染HP后慢性免疫刺激可能导致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即免疫机制介导和参与。由于血小板与HP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成分,所以当HP感染了机体,HP产生的相应抗体可能与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因此“分子模拟”机制可能是HP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一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被富含血小板的血栓阻塞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播散性TMA.本病的病理改变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广泛的玻璃样血栓、内皮细胞增殖、肿胀,使小血管闭塞.病变可累及多种脏器,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肾、脑、胰、心
22、、肾上腺等.,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内皮损伤并激活血小板的任何病因内皮细胞损伤后释放超大分子量的vWF多聚体是TTP发病的诱因.血浆中vWF裂解酶(vWF-CP)缺乏是TTP发病的关键因素.vWF-CP结构缺陷与家族性TTP密切相关,而后天获得性vWF-CP自身抗体则会造成非家族性TTP.,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感染是常见因素之一,无论是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均可发生TTP.Karmati等报道感染是诱发儿童TMA的首位因素.大肠杆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空肠弯曲菌、肺炎球菌以及病毒感染,包括柯萨奇病毒A4、B2或B4、埃可病毒、腺病毒
23、、流感病毒、虫媒病毒、HIV均可诱发TMA.,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anzini等报道HIV感染相关性TMA,HIV感染导致血管内皮受损,丧失其抗血栓功能,激活血小板发生微血管血栓,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在通过部分阻塞的血管时机械性被破坏形成微血管病性溶血.大多数TMA发生在HIV感染疾病的进展期.HIV是TTP发病的病因之一.,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及发热,称之为五联征.因其病变累及多种脏器,故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漏诊.其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目前血浆置换(PE)是治疗TT
24、P的首选方法.国外报道采用PE,TTP的病死率由原来的95%降至9%22%.,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关于PE的治疗机制,多数认为与去除循环中有害物质,补充体内缺乏物质,抑制TTP血浆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抑制内皮细胞释放异常VWF多聚体,增强血浆抗氧化能力有关.,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我科曾收治6例TTP(其中2例为病毒感染,1例为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引起)采用PE为主,辅以敏感抗生素,甲基强的松龙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抗血小板药物、输血浆、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综合治疗,有5例获得缓解,1例因脑出血而死亡.,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增多Mulak
25、kan等调查了94例婴幼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其中病毒和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如肺结核,病毒性脑膜脑炎,呼吸道感染,菌血症,败血症等.Heng等研究结果显示,血小板增多的病因,急性炎症占71.93%,慢性炎症占8.93%,二者共占80.86%.肾病综合征占8.93%,血液病占10.71%,与上述论点大致相似.,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增多发病机制血小板增多症仅仅是巨核细胞在某些因素刺激下产生血小板过多所致.血小板的寿命正常或稍缩短,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异常.细菌感染时引起IL-1增多,从而IL-1刺激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增加,另外急慢性炎症时IL-6合成增加,IL-6除本身可促进血小板生成增快
26、,巨核细胞体积增大外,可与粒细胞刺激因子共同作用,协助IL-1作用于骨髓.,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 AA)病因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严重的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是造成再障的发病原因之一.1955年Lorenz报道首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并发严重再障.陆续有肝炎病毒,EBV,CMV,HPVB19,及HIV感染后发生再障的报道.病毒感染与再障发病的关系日趋受到重视.,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炎病毒感染后发生的再障称为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已知肝炎病毒遗传物质可整合到宿主(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中,对宿主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产生负
27、调控效应,全部或大部分祖细胞被破坏,从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细胞与肝细胞有相似的抗原性,亦可充当肝炎病毒的靶细胞而遭到免疫损害.肝炎后肝脏降解骨髓毒素的能力受损,使骨髓对某些药物及化学物质损伤的敏感性增加.近来应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证实,肝炎病毒对造血细胞亦有直接破坏作用,而对造血基质细胞影响较少或无影响.,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EBV相关性再障是由EBV对骨髓造血细胞的直接破坏和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联合引起的.EBV感染淋巴组织中的B淋巴细胞,带EBV的B淋巴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亦可能病毒作为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使骨髓中出现组织
28、相容性为HLA-DRB1.0405的T淋巴细胞,这种细胞毒性T细胞会攻击自身的造血干细胞,而发生自体免疫反应导致骨髓衰竭。,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EBV相关性再障也有可能病毒基因整合到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基因组中直接破坏造血细胞抑制造血功能,或同时感染了骨髓基质细胞,破坏骨髓造血微环境而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EBV还可产生终生持续的抗原刺激,诱发细胞和抗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CMV感染相关再障造血祖细胞是CMV的宿主细胞之一,CMV能直接感染造血祖细胞.并可选择性地感染骨髓基质中的成纤维细胞,抑制基质细胞生成红细胞、粒细胞集落生成因子,从而影响造血
29、祖细胞生长.,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CMV感染相关再障CMV还能通过干扰干细胞因子(SCF)的表达而致基质功能不良.CMV可使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基因“失调节”或“正向调节失灵”,而导致Epo不能正常地生成及发挥作用,参与再障的发生.,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HPVB19相关性再障HPVB19只能在幼红细胞内复制,这是由该病毒的细胞受体-红细胞糖苷脂的组织分布特性所决定的.因此HPVB19感染引起PRCA多见,但这也并非是其致骨髓造血抑制的唯一机制.HPVB19感染尚能使骨髓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IgG(PA-IgG)的含量明显升高而致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减少.,
30、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钱新宏等认为HPVB19所致再障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和细胞凋亡异常,IL-8及促凋亡基因bax和fas的高表达可能在HPV B19致骨髓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提示HPVB19诱导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bax和fas的过度表达和/或抑制bcl-2的表达而实现的.,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停滞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急性停滞,如果发生在溶贫的基础上,又称为再生障碍危象.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已证实HPVB19、传染性肝炎病毒、EBV是致病的原因,有时也发生于非典型肺炎、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
31、胞增多症、严重的细菌感染等.,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停滞 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贫血、出血倾向、发热,血象中1-3系血细胞减低、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淋巴细胞比率增高,骨髓中出现巨大原红细胞,为急性造血停滞的特征性细胞学表现.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在疾病初期往往与急性再障相混淆.,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停滞临床特点有较明确的原发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可随着原发病的控制而自然恢复.出血倾向不如急性再障严重.常因感染伴有轻度肝脾肿大.,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停滞临床特点急性再障病死率高,而本病低,这说明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血液学改变是短暂的、可逆的,这是机体在严重
32、感染及溶血状态下造成的骨髓一过性抑制,这种状态随着原发病的控制而得到缓解,预后良好.,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坏死 骨髓坏死是指造血骨髓组织和基质的大面积坏死.不包括造血功能无继发改变的局灶性坏死和伴随于骨坏死的骨髓坏死.其发病机理可能与骨髓微循环障碍、广泛微血管阻塞、免疫功能异常或感染等因素有关.多见于恶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栓性疾病及血管炎性疾病等.,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坏死 导致感染性骨髓坏死的病原多为金葡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抵抗力较强、繁殖较快、毒性较大的细菌.常为耐受各种抗生素菌株.,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坏死 感染相关性骨髓坏死致病机理他们在血液中,骨髓内大量
33、繁殖,产生大量有利于自身生长的酶和侵袭性很强的内外毒素,致使骨髓发生急慢性炎症反应,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充血、水肿、变性和白细胞汇集、吞噬.,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坏死由于炎症压迫、血流不畅,更易使骨髓内壁组织缺氧、缺血、变性、坏死.加之细菌内外毒素的作用,使骨髓内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产生血管内栓塞或梗塞,进一步加重骨髓坏死,最后发生DIC.,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坏死 临床典型病例以严重的骨痛及发热为主要症状,其严重并发症有肺动脉脂肪栓塞或骨髓颗粒栓塞致呼吸窘迫、肺梗死以及脑、肾血管脂肪栓塞致昏迷、低氧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外周血象三系减少,血涂片可见幼粒、幼红细胞
34、,骨髓穿刺和/或活检显示坏死为特征.,感染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坏死 骨髓坏死无特殊治疗方法,多以治疗原发病为主.预后极差,死亡率高.积极抗感染治疗,选择敏感抗生素.辅以对症支持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细胞因子,成分输血,Vit D3等).,感染相关性凝血异常,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严重疾病基础上或某些特殊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激活人体凝血系统,导致微循环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的血栓-出血综合征.引起DIC的基础疾病很多,常见者为感染、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及创伤等.,感染相关性凝血异常,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由感染诱发的DIC占总发病数的31%-43%.最
35、常见的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金葡菌败血症也可导致DIC的发生.,感染相关性凝血异常,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继细菌感染引起DIC者为病毒感染,且病毒感染引起DIC有上升趋势.病毒感染引起DIC,据统计1978年前占9.6%,1979年后15.1%.近年来报道病毒感染所致DIC的发病率超过了细菌感染.,感染相关性凝血异常,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一组37例感染性DIC中,病毒感染占75.7%,细菌感染占18.9%.病毒感染中流行性出血热常引起DIC,重症肝炎、风疹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等也可导致DIC发生.斑疹伤寒、脑型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组织
36、胞浆菌病等也可并发DIC.,感染相关性凝血异常,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重症感染合并DIC时,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感染诱发DIC的机制主要概括为病毒血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激活免疫复合物的作用继发性纤溶亢进,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噬血细胞综合症 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是由于骨髓或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受感染或肿瘤的刺激后,吞噬各种血细胞的一组临床症侯群.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噬血细胞综合症大量观察发现,很多病毒、细菌及真菌感染引起组织细胞增生并有吞噬血细胞现象,有称感染相关性吞噬血细胞综合征.继发性HPS与EBV、HCMV、HPVB19、
37、HIV、肝炎病毒、沙门氏菌、葡萄球菌、伤寒、布氏杆菌病、疟疾、结核杆菌等感染有关.,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噬血细胞综合症 例如,病毒性肝炎引起的HPS的机制可能有:肝炎病毒特点是HBV、HCV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损伤肝病患者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使人造血细胞抗原(huHCA)粘附作用降低,阻止细胞粘附。HBV不仅能感染骨髓的集落形成细胞,而且能够参与体内造血调节的基质细胞群,引起骨髓造血细胞生长阻滞或凋亡。对HPS确切的发病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噬血细胞综合症 本病的临床特征有:发热、肝脾和/或淋巴结肿大,皮疹,出血,中枢神经及肺部浸润。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骨髓和组织标本的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为确诊的重要依据。部分病例末梢血片可见吞噬血细胞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骨髓中组织细胞增多,组织细胞吞噬活跃,可见吞噬完整的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要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相鉴别。,感染相关性血液学异常,感染相关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感染相关性淋巴瘤感染相关性骨髓瘤感染相关性白血病感染相关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感染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感染-?,谢 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