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验室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ppt
《常见化验室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化验室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化验室检查项目的 临床意义,刘秀芬,肝功能检测(部分)的临床意义,血清白蛋白(Alb)测定的临床意义:1、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 较少见,在严重失水时发生,对监测血浓缩有意义.2、白蛋白血清浓度降低 急性降低主要见于大出血和严重烧伤;慢性降低见于肾病蛋白尿、肝功能受损、肠道肿瘤及结核病伴慢性出血等。(无清蛋白血症是极少见的遗传性缺陷,血浆清蛋白含量常低于1g/L,但可以没有水肿等症状部分原因可能是血液中球蛋白含量代偿性升高.)参考值:35-55g/L,血清总蛋白(TP)测定的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蛋白质合成障碍:蛋白质合成减少,以白蛋白质降低最为显著。蛋白质丢失增加:严重烧伤,大量血浆
2、渗出,大出血;肾病综合症尿中长期丢失蛋白质,溃疡性结肠炎可从粪便中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营养失调血清总蛋白浓度增高常见于蛋白质合成增加和血液浓缩 参考值:新生儿:46-70g/L 成 人:60-80g/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临床意义:ALT 大量存在于肝脏组织中,其次为肾、心、骨髓肌等。血清ALT活性升高通常提示肝脏损伤。1 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急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阳性率为 80 100,肝炎恢复期,转氨酶转入正常,但如在 100U 左右波动或再度上升为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或亚急性肝坏死时,再度上升的转氨酶在症状恶化的同时,酶活性反而降低,是肝细胞坏
3、死后增生不良,预后不佳。2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转氨酶轻度增高(100 200U),或属正常范围,且 ASTALT。肝硬化、肝癌时,ALT 有轻度或中度增高,提示可能并发肝细胞坏死,预后严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如心功能不全时,肝淤血导致肝小叶中央带细胞的萎缩或坏死,可使 ALT、AST 明显升高;某些化学药物如异菸肼、氯丙嗪、苯巴比妥、四氯化碳、砷剂等可不同程度地损害肝细胞,引起 ALT 的升高。,3 但其他疾病或因素亦会引起 ALT 不同程度的增高,如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等亦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参考值:男:9-51U/L 女:8-41U/L 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
4、下降,而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出现所谓“酶胆为离”现象,常是肝坏死的前兆。,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的临床意义(以往多用于AMI的诊断):AST 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按含量多少顺序为心、肝、骨髓肌和肾等,肝中7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AST 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心肌梗死病人发病时,血清中 AST 活性增高在发病后 6 12h 之内显著增高,在 16 48h 达到高峰,约在 3 5d 恢复正常。血清中的 AST 也可来源于肝细胞,各种肝病病人也可引起血清 AST 的升高,有时可达 1 200 卡门单位,中毒性肝炎病人还可更高。胆道疾患时AST亦可升高。参考值:40U/L,(AS
5、T、ALT联合检测)同时测定AST、ALT,并计算DeRitis比值(即AST/ALT之比),对于急、慢性肝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转归也特别有价值。急性肝炎时DeRitis比值=2,肝癌时DeRitis比值=3。在急性肝炎时,AST升高程度不及ALT;而在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AST、ALT表现为轻度增加(1-3ULN)的有胰腺炎、乙醇性脂肪肝、肝硬化、肉芽肿、肿瘤;中度增加(3-10ULN)的有传染性淋巴增多症、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外胆道梗塞、心肌梗死;重度增加(20ULN)的有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心肌梗死常有ASTALT。,血清总
6、胆红素(TB)和结合胆红素(CB)测定的临床意义:胆红素主要反映肝脏的排泄功能。1.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的意义(1)有无黄疸及黄疸程度的鉴别(超过25.6-34.2mol/L时提示有黄疸)(2)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反映有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胆某些疾病如胆汁淤积型肝炎时,尽管肝细胞受累较轻,血清胆红素却可升高。(3)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时测定有助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4)成人溶血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很少超过85.5mol/L,如超过此值,常表示有肝细胞损伤或胆管阻塞。(5)血清总胆红素减少,主要见于癌或慢性肾炎引起的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2.血清结合胆红素测定的意义 结
7、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可用于鉴别黄疸类型。(1)比值20 溶血性黄疸,陈发性血红蛋白尿,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2)比值40%60 肝细胞性黄疸。(3)比值60 阻塞性黄疸高结合胆红素血症:(1)分泌受阻:肝细胞病变(肝炎及胆汁淤积等);药物(雌2醇)等(2)排泄障碍:肝外梗阻(结石、癌肿、狭窄或闭锁等);肝内梗阻(药 物、肿瘤、肉芽肿、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3)坏死性胆道炎正常参考值:血总胆红素 5.119umol/L(0.31.1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 1.76.8umol/L(0.10.4mg/dl),三种类型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类 型 血 液 尿 液 粪便颜色 未结合胆红
8、素 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 胆素原 正 常 有 无或极微 阴性 阳性 棕黄色 溶血性黄疸 高度增加 正常或微增 阴性 显著增加 加深 肝细胞性黄疸 增加 增加 阳性 不定 变浅 梗阻性黄疸 不变或微增 高度增加 弱阳性 减少或消失 变浅或陶土色,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髓、肝胆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急性肝炎时ALP增高达2-5ULN,而肝硬化、胆石症和肿瘤引起的胆汁淤积时ALP增高达ULN的5-20倍;肝外阻塞性黄疸、转移性肝癌、肝浓肿和胆石症时胆汁ALP检出率很高,并伴有肝ALP增高。降低时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
9、等。骨骼疾病(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其他疾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都可以引起ALP升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参考值:女性:1-12岁小于500U/L;大于15岁,40-150U/L 男性:1-12岁小于500U/L;12-15岁,小于750U/L;大于15岁,40-150U/L,血清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1.血清中胆汁酸含量增加时,表示肝脏有病变。而当回肠机能有障碍时,血清中胆汁酸含量会下降。2.发生急性肝炎时,血清胆汁酸
10、浓度急剧升高;要评价慢性肝脏疾病(慢性持续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严重程度,就必须进行组织学检测分析;酒精性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清胆汁酸浓度明显升高。3.血清胆汁酸的定量测定可作为检测胆汁郁积的一种灵敏、特异的方法。在发生肝外胆汁阴塞时,血清胆汁酸浓度显著升高。4.由于未成熟胆汁酸的代谢,新生儿血清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成人。发生新生儿肝炎及各种儿科胆汁郁积症时,患者空腹胆汁酸水平均急剧升高。但是,测定血清总胆汁酸似科并不足以鉴别诊断各种新生儿肝胆疾病。参考值:5-10mmol/L,血清r谷氨酰转移酶(GGT)测定的临床意义:原发性肝癌时常显著升高,其阳性率远高于ALP、GPT、GOT、LDH、
11、LAP等。1.胆道阻塞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等所致的慢性胆汁淤积,肝癌时由于肝内阻塞,诱使肝细胞产生多量GGT同时癌细胞也合成GGT均可使GGT明显升高,可达参考值上限的10倍以上。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洁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3.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参考值:50U/L(硝基苯酚速率法 37),血清胆碱酯酶(ChE)测定的临床意义:胆碱酯酶(C
12、hE)由肝脏生成后分泌入血,反映肝实质合成蛋白的能力,与血清白蛋白的减低大致平行,但比白蛋白更能敏感地反映病情变化,随着病情好转ChE迅速上升。(各种肝病时,病情越差,血清ChE活性越低,持续降低无回升迹象者多预后不良)1.增高: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型高脂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等。2.减低:见于有机磷中毒、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恶性贫血、急性感染、心肌梗死、肺梗死、肌肉损伤、慢性肾炎、皮炎及妊娠晚期等,以及摄入雌激素、皮质醇、奎宁、吗啡、可待因、可可碱、氨茶碱、巴比妥等药物。3.当患有肝病时,病情越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如果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且无
13、回升迹象,多提示预后不良。参考值:儿童和成人男性、女性(40岁以上)541032000U L;女性(1639岁)430011500UL(酶法)130310UL(比色法),单胺氧化酶(MAO)测定的临床意义:(1)慢性肝炎、亚急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全身性进行性硬皮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可引起MAO轻度升高。(2)烧伤、高尿酸血症、应用MAO抑制剂可使MAO活性下降。(3)肝硬变、暴露性肝炎、肢端肥大症可引起MAO显著升高。参考值:0.20.9U/L,肝病的血清酶学检查 ALP ALT GGT AST MAO 急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 N,慢性肝细胞疾病 N,N,N,肝硬化 N,N,N,
14、N,肝肿瘤 胆汁郁积 注:N表示正常,表示增高(1)反映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酶类主要有ALT、AST等;(2)反映胆汁郁积为主的酶类主要有GGT、ALP等;(3)反映肝纤维化为主的酶类主要有MAO等。,肾功能检测(部分)的临床意义,尿素氮,正常值:3.2 7.1mmol/L临床意义1、肾前性少尿:如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出现的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灌注不足引起少尿。2、器质性肾功能损害: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肿瘤、多囊肾等所出现的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肾功能出现轻度受损时,BUN可无变化,但GFR(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50%以下,BUN才能
15、升高。因此血BUN测定不能作为初期肾功能指标。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像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高蛋白饮食等,但血肌酐一般不会上升。以上情况矫正后,血BUN可以下降。,肌酐,正常值男性:44-133umol/L女性:70-108umol/L小儿:2569umol/L。,临床意义,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u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u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133u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u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umol/L为肾功
16、能衰竭期,血肌酐值超过707umol/L表示已到晚期(尿毒症)。,BUN/Cr,BUN/Cr 正常10-15:1BUN/Cr升高提示肾前性氮质血症(但多小于30 mg/dl),反之提示肾性氮质血症,内生肌酐清除率,成人 80120ml/min;新生儿 4065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为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或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内生肌酐清楚率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肌酐的单位 女性按计算结果0.85。注:Ccr(内生肌酐清除率)Scr(血肌酐),临床意义,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参考值的80%以下者,则表示肾小
17、球滤过功能减退。内生肌酐清除率低至5070 ml/min,为肾功能轻微损害。内生肌酐清除率3150 ml/min,为肾功能中度损害。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以下,为肾功能重度损害。内生肌酐清除率低至1120ml/min,为早期肾功能不全。内生肌酐清除率低至610ml/min,为晚期肾功能不全。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5ml/min,为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计算公式,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为: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或 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内生肌酐清楚率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肌酐的单位 女性按计算结果0.85。注:Ccr(
18、内生肌酐清除率)Scr(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与尿肌酐、血肌酐的关系,内生肌酐清除率与尿肌酐成正比关系而与血肌酐成反比关系。在尿量固定的情况下,尿肌酐越高,血肌酐越低,肌酐清除率就越高。肾前性少尿与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两者尿量均固定减少,但前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较后者好,因而尿肌酐与血肌酐的比值高,即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以此可以作为那两类疾病的鉴别。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浓缩功能均减少,内生肌酐清除率也降低。由此可见,在尿量固定的情况下,内生肌酐消除率不仅反映了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还提示了肾小管的浓缩功能。,CCr,年龄对CCr的影响:40y 每10年CC
19、r 下降7-8ml/min,80y CCr下降50%CCr下降见于:恶液质(肌肉萎缩),妊娠(正氮平衡),肝功能障碍,缺肢断肢 CCr升高见于:甲亢,剧烈运动,外伤,大手术后,血尿酸(UA),UA是肾功能受损时最早升高的指标UA升高程度与肾损不成比例UA升高还见于痛风,白血病,肿瘤,高嘌呤饮食,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心肌标志物,心肌标志物(cardiac biomarkers):是指在循环血液中可测出的生物化学物质,能够敏感、特异地反映心肌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因而可以用作心肌损伤的筛查、诊断、评定预后和随访治疗效果的标志。心脏标志物正常情况下,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脏,在心脏或心血管异常情况下由心
20、脏大量释放。,心肌酶谱检测,心肌酶谱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广泛存在人体各组织(心,肝,骨骼,肾,胰,红细胞内AST约为血清10倍,故轻度溶血就会使测定结果升高)。,心肌酶谱检测,临床意义:,在AMI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持续5天或一周。但不具备组织特异性,而且敏感性不高(AST诊断AMI敏感性77.7,特异性53.3),故单纯AST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伤,而且分子较大,612h才升高,24h才达峰值,远不能满足尽早干预,恢复血液灌注的要求,当今医学界已不主张AST用于AMI诊断。,心肌酶谱检测,肌酸激酶 CK
21、:,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主要存在于需大量耗能的器官物质中,红细胞中几乎没有,是由M和B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其同工酶有:CK-MB、CK-BB、CK-MM。不同肌肉内同工酶的比例不同,CK-MB占心肌总CK的15-25。各个同工酶存在的分布表:,心肌酶谱检测,心肌酶谱检测,临床意义:,CK-MB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诊断AMI的最佳血清酶指标。AMI发病后38小时血清中CK、CK-MB增高,24h达到高峰,23日恢复正常。CK-MB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于总CK,故CK-MB和CK常同时测定,这样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进展的分析。用于较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
22、围大小或再梗死。CK升高的程度与梗死的面积成正比。而且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CK-MB活性也升高。,心肌酶谱检测,CK作为AMI标志物的缺点:,早期诊断阳性率不高,AMI患者入院 后6h内,总CK活性最佳临界点仅能达到58%的敏感性和62%的特异性,CK-MB可用于AMI早期诊断 特异性较差,特别难以与骨骼肌疾病、损伤鉴别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LDH)是无氧酵解中调节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极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肺、脾脏、脑、RBC、血小板等组织细胞的胞浆和线粒体中。其同工酶有五种见表格:,
23、心肌酶谱检测,心肌酶谱检测,临床意义:,LDH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LDH水平的升高常于发作后6-10小时,2-3天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如果连续测定LDH,对于就诊较迟CK已经恢复正常的AMI病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临床上常作为CK-MB的补充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血清中LD1和LD2活性均增高,但LD1增高更早,更显著,导致LD1/LD2比值升高。因而LD1/LD2 1作为诊断心肌梗塞的特异性指标。,心肌酶谱检测,不足之处:,血中升高时间较迟,同工酶检测周期较长特异性低血中升高持续时间长,并且溶栓时多伴有溶血,不能用于再灌注。,心肌蛋白检测,心肌蛋白检测
24、,肌红蛋白(MYO):,Mb是一种氧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约占肌肉中所有蛋白的2。Mb分子量小,且位于细胞质内,故出现较早。到目前为止,Mb是AMI发生后出现最早的可测标志物之一。临床上多采用单克隆抗体建立的免疫学方法测定其活性。,心肌蛋白检测,临床意义:,血清Mb是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出现最早的标志物,发病1-4小时开始升高,6-7小时达到高峰,24小时恢复正常。Mb的阴性预测价值为100,在胸痛发作2-12小时内,如Mb阴性可排除AMI。而且Mb消除很快,因此还是判断再梗死的良好指标,但同时也说明窗口期比较短。Mb峰值的高度与心肌损伤或坏死的范围、预后成正比。峰值越高,
25、表示损伤或坏死的范围越大,Mb2000ug/L为预后不良的指征。升高还可见于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损伤、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所致肌病等。在肾功能不全、烧伤、乙醇中毒、糖尿病酸中毒时血与尿肌红蛋白水平也升高。由此可见,Mb特异性差。,心肌蛋白检测,肌钙蛋白(CTn):,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由结构和功能各不同的3个亚单位(CTnT、CTnI、CTnC)组成,参与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钙离子激活的调节蛋白。CTnT的作用是将肌钙蛋白复合物与原肌球蛋白结合在一起;CTnI是肌钙蛋白与肌凝蛋白横桥之间结合的有效抑制物。CTnT和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化验室 检查 项目 临床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