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心理治疗理论与实务.ppt
《常用的心理治疗理论与实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的心理治疗理论与实务.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的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洪栩隆,心理治療,執行者為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對象為心理異常者原則是不使用藥物診斷異常者的病象、病情與 病因加以治療,心理輔導,執行者為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對象為一般人從事的是教育性的助人活動目的是協助受輔導者了解自己根據其自身條件(能力、興趣、經驗、需求)建立有異其個人與社會的生活目標在教育、職業與人際關係上能充分展現其性向,進而達到最佳的生活適應,心理諮商,兼具心理治療與心理輔導的功能以遭遇心理困惑的一般人為對象時,心理諮商就具有輔導的功能以心理異常者為對象時,心理諮商就具有心理治療的功能心理治療與心理諮商兩個名詞,經常交換使用例如婚姻治療與婚姻諮商,名稱雖不同,實質
2、相同,常用的心理治療法,心理分析與精神動力治療法個體心理學治療法行為治療法人本治療法認知治療法完形治療法存在治療法,現實治療法溝通分析治療法折衷取向治療法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法敘事治療法藝術治療法,心理分析與精神動力治療法1,創始人:Sigmund Freud(1856-1939)理念兒童早期痛苦的情緒經驗是個人不適應行為的根源人格結構中三個我之間的衝突,長期壓抑在潛意識中,形成問題意識層次僅占整體心靈的一小部分,其餘絕大多數的經驗、記憶與壓抑都是儲存在潛意識中,可透過催眠、解夢、自由聯想與投射技術等,了解潛意識個體為紓解難以解決的人生適應問題所引起的焦慮時,會發展出防衛機轉(defense
3、mechanism),以在潛意識中運作,否認或歪曲事實。,心理分析與精神動力治療法2,目標將潛意識的衝突帶到意識層面透過治療,讓個案理解自己的行為是反應潛意識的衝突,是慾望、害怕及防衛不愉快情緒的綜合表現治療是希望讓個案有能力做出合乎外在情境的意識層面的選擇。頓悟就是對自己心理歷程的理解心理分析所強調的頓悟並非只是在理智上對自身問題的理解,而是在治療過程中,去面對並理解強烈的感受,為一種情緒性的頓悟(emotional insight),心理分析與精神動力治療法3,常用技巧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闡釋(interpretation)移情分析(analysis of tran
4、sference)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負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反移情夢之分析(dream analysis)顯性夢境:案主在意識狀態下說的夢潛性夢境:案主在潛意識狀態下所做的夢夢程:由潛性夢境轉化為顯性夢境的過程抗拒分析(analysis of resistance),個體心理學治療法1,創始人:A.Adler(1870-1937)理念1.人類行為反應出對未來的期盼,朝向目標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動,稱為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ism)理念2.人們在孩提時代,受制於成人的 權威影響,潛在的無助感發展成 自卑情結(inferi
5、ority complex),個體心理學治療法2,理念3.為了尋求平衡自卑感的補償作用(compensation),個體透過追求卓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的內在動力,以達成目標 理念4.個體大約在4至5歲之間,因為追求卓越的過程,處理自卑感的歧異(適度補償、過度補償或退縮反應),而形成個人的生活方式(style of life),包括自我概念、理想我、世界觀和倫理信念等四大部分,個人的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不易改變,個體心理學治療法3,目標重視個案本身的態度及價值觀協助個案理解自己行為的目的並對情境的認知與行動作出最佳選擇 諮商原則建立同理心協助個案覺察現況考慮各種
6、改變的途徑與可供選擇的方法並決定正確的目標、行動及生活方式採取行動並加以追蹤以確定後效,行為治療法,原本的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是指以行為主義理論的制約學習作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法後來兼採認知論的原理,擴大成為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在療程中鼓勵個案思索事情的變化,找出支持自己想法與做法的理由其目標是在革除個案的不良習慣,所以也稱為行為矯正(behavior modification),行為治療法的特徵,理論基礎是制約學習,所謂的心理異常就是行為異常,也就是個體經由制約學習時所學到的不良習慣而已行為治療法的目的就是革除案主的不良習
7、慣要革除不良習慣,就要重新學習,仍按制約學習歷程進行強調現在習慣性行為實質上的改變,不重視案主以往的歷史,也不強調內在壓抑釋放或衝突化解等問題,常用的行為治療法1,敏感遞減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一種反制約(counterconditioning)讓個案處於因抑制而焦慮的狀態下從面對會引發他最輕微焦慮或害怕的場景或事物逐步面對到最令他焦慮或害怕的情境 實施敏感遞減法的步驟確定焦慮階層實施放鬆訓練在想像中試驗在現實中驗證,常用的行為治療法2,厭惡制約法(aversive conditioning),常用的行為治療法3,代幣制度(token economy)利用
8、Skinner的操作制約原則增強想建立的行為和忽視不恰當的行為先需找出治療對象的喜好(包括物品、活動、特權等)然後建立獲得這些物品或特權所需收集的代幣數量治療對象瞭解只要表現出治療者所要的正向行為就可得到代幣累積足夠的代幣就可換取他想要的物品或從事某些活動由外誘作用轉變為案主的自我控制,持續良好習慣,常用的行為治療法4,生理回饋法(biofeedback)採用操作制約學習中的正增強作用原理必須使用特殊的生理回饋設備與訓練訓練依照自身生理變化的訊息,學習控制體內原本不能自由支配的活動目的是為了強化生理的功能控制自己的身體活動達到治療的目的,人本治療法1,創始人:Carl Rogers(1902-
9、1987)目標:幫助個案理解他們的主觀經驗以及這些經驗對他們行為的影響治療師只是提供一個接納而安全的談話氣氛,讓個案與真實的自我接觸治療師不提供任何忠告,也不對個案行為、情緒或任何陳述做任何解釋Rogers的以人為中心的治療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是最常見的人本治療法。,人本治療法2,理念1不將個案看成病患,而當作求助者;治療人員也將自己當成助人者1942年將治療法稱為非指導式諮商(nondirective counseling)1951年改稱為案主中心治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到1957年又改稱為當事人中心治療法(person-ce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心理治疗 理论 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