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控制器件.ppt
《常用控制器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控制器件.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常用控制器件,3.1继电器和接触器,继电器(relay),接触器(Contactor),3.1继电器和接触器,继电器:控制和保护线路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自动控制电器,在输入一定的物理量(例如电流、电压、转速、时间、温度等)的作用下,能自动接通或者断开触点,完成电路通、断功能。,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3.1继电器和接触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和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继电器的分类,常用的继电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以
2、及干簧继电器等。,3.1.1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属于常用的电磁继电器之一。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由触点、线圈与磁路系统(包括铁心、衔铁、铁轭、非线性垫片)及反作用弹簧等组成。,3.1.1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工作原理:当在线圈中通入一定数值的电流或施加一定的电压时,根据电磁铁的作用原理,可使装在铁轭上的可动衔铁吸合,因而带动附属机构使活动触点1与固定触点2接通,与固定触点3断开。利用触点的这种闭合或打开,就可以对电路进行通断控制。当线圈断电时,由于电磁力消失,衔铁就在反作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释放,因而触点1与2打开,触点1与3闭合。,3.1.1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
3、,几个概念:,吸合值:衔铁刚产生吸合动作时,加给线圈的最小电压(或电流)值。,释放值:衔铁刚产生释放动作时,加给线圈的最大电压(或电流)值。,欲使继电器动作,吸合值总是大于释放值,即继电器具有迟滞特性。,3.1.1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根据不同的需要,继电器的触点可有不同的数目和形式(常开、常闭、切换式等)。,常开触点:在线圈断电时是打开的,而在线圈通电时闭合的触点,像上述的触点1和2。,常闭触点:在线圈断电时是闭合的,而在线圈通电时打开的触点,像上述的触点1和3。,切换式触点:一对使常开(1与2)、常闭(1与3)同时进行切换的触点。,3.1.1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非磁性垫片的作用:为确
4、保电压或电流继电器能够快速动作,继电器的磁路系统是由剩磁很小的软磁材料制成的。即使这样,当线圈断电后,很小的剩磁也可能将衔铁维持吸合状态。为克服这种现象,在铁心和衔铁之间加装非磁性垫片,借此保留必要的气隙,以进一步消弱剩磁。,3.1.1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或电压继电器是按作用于线圈的激励电流的性质来区分的。电流继电器:按照通入线圈的电流的大小而动作的。电压继电器:按照施加到线圈上的电压的大小来动作的。,3.1.1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的特点及使用:电流继电器的线圈匝数较少,内阻较低,是串联在负载中使用的。电流继电器又分为过电流继电器与欠电流继电器两种。,3.1.1电流
5、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常用来保护设备,使之不因线路中电流过大而遭到损坏。欠电流继电器:在电流小到某一限度时动作的,用来保护负载电路中电流不低于某一最小值,以达到保护的目的。,3.1.1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的特点及使用电压继电器的线圈匝数较多,阻抗较高,是与负载电路并联使用的。电压继电器又分为过电压继电器与欠电压继电器两种。,3.1.1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过电压继电器:常用来保护设备,使之不因线路中电压过高而遭到损坏。欠电压继电器:在电压小到某一限度时动作的,用来保护负载电路中电压不低于某一最小值,以达到保护的目的。,3.1.1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根据线圈的工作
6、电流或电压的种类不同,电流或电压继电器均可分为直流与交流之分。交流继电器在结构上与直流继电器的区别是在铁心上加装一个短路环以避免交变电流通过继电器线圈而引起衔铁振动,但过电流或过电压继电器不必安装短路环。,3.1.2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的一种,具有触点多、触点电流大和动作灵敏等特点。常用于某一电器与被控电路之间,以扩大电器的控制触点数量和容量。,3.1.2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在电路中对动作时间起控制作用的继电器。它得到输入信号后,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其执行机构才会动作并输出信号,对其它电路进行控制。时间继电器依延时方式分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3.1
7、.2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在获得输入信号后,立即开始延时,待延时时间t完毕后,其执行部分输出信号以操纵控制电路;输入信号消失后,立即恢复到动作前的状态。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在获得输入信号后,执行部分立即输出信号;而在输入信号消失后,继电器却需要延时时间t后,才能恢复到动作前的状态。,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使用时,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2、直流电阻: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3、吸合电流: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
8、电流。在正常使用,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4、释放电流: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3.1.3热继电器,热继电器 一种通过电流间接反映被控电器发热状态的防护器件。常用于对电动机和其它电气设备进行过载保护,以及对三相电动机和其它三相负载进行断相保护。,3.1.3热继电器,图为其简单工作原理图。两种线
9、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用机械碾压,在一起,线膨胀系数大的金属片在上层,称为主动层;线膨胀系数小的在下层,称为被动层。双金属片安装在加热元件附近,加热元件则串联在电路中。,3.1.3热继电器,当被保护电路中的负载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加热元件对双金属片的加热也就超过一定的温度,使双金属片向下弯曲,触压到压动螺钉,锁扣机构随之脱开,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切断控制电路使主电路停止工作。,3.1.3热继电器,热继电器的使用热继电器动作后一般不能自动复位,要等双金属片冷却后,按下复位按钮才能复位。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设定值是通过压动螺钉调节的。,3.1.3热继电器,热继电器中双金属片的加热方式有三种:间接加热、
10、直接加热和复合加热等。间接加热:电流不流经双金属片,靠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使双金属片被加热。直接加热:电流流过双金属片,靠电流流过时产生的热效应使之被加热。复合加热:间接加热和直接加热两种方式的结合。,3.1.4干簧继电器,干簧继电器 干式舌簧继电器的简称,是一种新型密封触点的继电器,具有快速动作、高度灵敏、稳定可靠和功率消耗低等优点,在自动控制装置和通讯设备中被广泛采用。,3.1.4干簧继电器,干簧继电器的主要部件是由铁镍合金制成的干簧片,它既能导磁又能导电,兼有普通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和磁路系统的双重作用。干簧片装在密封的玻璃管内,管中冲有纯洁而干净的惰性气体,以防触点表面氧化。干簧片的触点表面
11、镀有导电性能良好且又耐磨的贵重金属,提高触点的可靠性和减小接触电阻。,3.1.4干簧继电器,干簧管外面套一励磁线圈就构成一只完整的干簧继电器,如图。,片磁化,产生极性相反的两种磁极,它们相互吸引而闭合;当电流切断后,磁场消失,干簧片依靠自身的弹性而复原,使触点断开。,当线圈通以电流时,在线圈的轴向产生磁场,使管内的两干簧,3.1.4干簧继电器,图(b)所示为使用一块永久磁铁实现磁化目的的干簧继电器。当磁铁靠近干簧片时,干簧片被磁化而闭合;当磁铁离开干簧片时,磁场消失,触点断开。,3.1.4干簧继电器,干簧片的触点有两种:图(a)所示的常开触点。图(b)所示的切换式触点。,3.1.5接触器,接触
12、器:用来接通和断开具有大电流负载电路的一种自动控制电器。按控制线圈的电压不同:直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按操作机构:电磁式接触器、液压式接触器和气动式接触器。按动作方式:直动式接触器、转动式接触器。,3.1.5接触器,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区别 工作原理与电压继电器相似,都是依靠线圈通电,衔铁吸合使触点动作的。其不同之处在于接触器是用于控制大电流回路的,控制的负载功率较大,体积较大,而且工作次数比较频繁,因而在结构上具有独特的特点。,3.1.5接触器,在结构上具有下列特点:触点系统可分为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两种。前者控制主回路,后者用于操纵控制回路。采取了灭弧栅等灭弧措施。因为主触点在断开大电流负载电路时
13、在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会产生电弧,不仅使通电状态继续维持,而且还会烧坏触点。,返回本章目录,3.2电磁阀,电磁阀:一种由电磁铁控制的阀门。电磁阀的电磁铁线圈通以电流后产生的磁场使线圈中的活动铁心(阀心)发生位移,从而达到打开或关闭阀门的目的;当线圈断电后,靠复位弹簧或阀心自重的作用复位。,电磁阀根据使用电源的类别可分为交流电磁阀和直流电磁阀;根据用途又大致可分为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等。,方向控制阀:控制流体流动方向的电磁阀。依工作职能又分为单向控制阀和换向控制阀两种。目前在家电领域中使用较多的电磁阀大多是交流单向控制阀。右图为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进水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图。,返回本章
14、目录,3.3电力电子器件,半导体器件的发展方向:微电子学:集成电路方面发展;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器件方面发展。,电力电子学的任务就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和线路来实现电功率的变换和控制。,3.3电力电子器件,3.3.1 普通晶闸管3.3.2 双向晶闸管3.3.3 单结晶体管及触发电路3.3.4 全控型器件,3.3.1普通晶闸管,普通的反向阻断晶闸管,又称单向可控硅或硅控整流元件(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晶闸管。,3.3.1普通晶闸管,一、工作原理,晶闸管是由硅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1N1P2N2四层三端(A、K、G)器件,其内部原理结构如图
15、所示。在阳极、阴极之间构成三个PN结:J1、J2、J3。,3.3.1普通晶闸管,实验研究表明:当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论门极电压极性如何,晶闸管都处于阻断状态晶闸管从阻断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必须同时具备正向阳极电压和正向门极电压晶闸管一旦导通,门极即失去控制作用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欲使其关断,须使流经晶闸管的电流减小到维持电流IH以下,3.3.1普通晶闸管,从晶闸管内部结构分析其单向导通原理。将N1层和P2层分解成两部分,则晶闸管可等效为PNP型和NPN型两个晶体管的并联,如图(b),T1为PNP管,T2为NPN管,T1的集电极,接至T2的基极而,T2的集电极接至T1的基极,如图(c),3
16、.3.1普通晶闸管,如图给晶闸管加上正向阳极电压Ea和正向门极电压Eq,则晶闸管的工作过程可用等效的双晶体管表示:,Ig,Ib2,Ic2,Ib1,Ic1,形成强烈的正反馈,使两个等效晶体管迅速饱和导,通即晶闸管由阻断转变为导通状态。,3.3.1普通晶闸管,设T1管和T2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分别为1和2,发射极电流分别为IA和IK,则1Ic1/IA、2=Ic2/IK,设流经J2结的反向漏电流为Ic0,则晶闸管阳极电流IA为:IA=Ic1+Ic2+Ic0=1IA+2IK+Ic0,3.3.1普通晶闸管,若门极电流为Ig,则晶闸管的阴极电流IK为:IK=IA+Ig则可得出晶闸管的阳极电流IA为:,3.3.
17、1普通晶闸管,两个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1和2随发射极电流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可对晶闸管导通和关断过程作定性分析(见P140)。,结合,3.3.1普通晶闸管,二、伏安特性,实际晶闸管的伏安特性如图所示。根据阳极电压的极性,分成正向伏安特性和反向伏安特性。,3.3.1普通晶闸管,1、正向特性,正向特性位于第一象限,又分阻断状态和导通状态。当门极电流Ig=0时,晶闸管在正向阳极电压作用下,只有很小的漏电流,晶闸管处于正向阻断状态。随着正向阳极电压增加,正向漏电流逐渐上升,当uAK达到正向转折电压UBO时,漏电流突增,特性从高阻区(OA段),经过负阻区(AB段),达到低阻区(BC段)。,3.3.
18、1普通晶闸管,在实际使用中,正向阳极电压不允许超过转折电压UBO,而是在门极加上触发电流Ig去降低晶闸管的正向转折电压,使其触发导通,且Ig越大,转折电压就越低。晶闸管导通后的特性与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相似,管压降很小,阳极电流IA取决于外加电压和负载。,3.3.1普通晶闸管,2、反向特性,晶闸管的反向伏安特性是指反向阳极电压与反向阳极漏电流间的关系曲线,位于第三象限(OD段)。不论门极是否加有触发电压,晶闸管总是处于反向阻断状态,只流过很小的反向漏电流。当反向电压升高到反向转折电压URO时,反向漏电流将急剧上升,晶闸管被反向击穿,造成永久性损坏。,返回本节目录,3.3.2双向晶闸管(双向可控硅
19、),双向晶闸管(TRIAC)是把两个反向并联的晶闸管集成在同一硅片上,用一个门极控制其触发导通,使它具有正、反两个方向对称的开关特性,具有触发电路简单、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在温度控制、灯光调节、交流电机调速、交流调压和无触点交流开关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3.3.2双向晶闸管(双向可控硅),一、基本结构,双向晶闸管是一个交流控制器件,具有对称的开关特性。其内部结构和符号如图。,由图可见,TRIAC是一种NPNPN五层半导体结构的三端(T1、T2、G)器件。,3.3.2双向晶闸管(双向可控硅),为进一步了解TRIAC的工作原理,从结构上将其分解成左、右两只普通晶闸管,如图(c),其等效电路如图(d
20、),即双向晶闸管在电路中等效于两只普通晶闸管的反向并联。,3.3.2双向晶闸管(双向可控硅),二、伏安特性曲线,双向晶闸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以坐标原点为中心、基本对称的两部分组成,分别位于第I象限和第III象限,如图。,3.3.2双向晶闸管(双向可控硅),第I象限曲线表示主电极T1对T2电压极性为正。当电压增加到转折电压UDSM时,相当于V1管触发导通,通态电流从T1流向T2,且转折电压UDSM随触发电流增大而降低。当通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时,TRIAC在该方向关断。特性越过负阻区由导通转变为阻断状态。第III象限曲线表示主电极T2对T1的电压极性为正。对比发现,除了加在主电极上的电压和通态电流方
21、向相反外,其它规律完全相同。,3.3.2双向晶闸管(双向可控硅),由此可得出双向晶闸管的两个重要特点:主电极上无论承受的是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TRIAC都可以被触发导通;不论触发信号的极性相对于T2是正向还是反向,都能触发使TRIAC导通。由此可导出双向晶闸管具有四种触发方式。,3.3.2双向晶闸管(双向可控硅),三、触发方式,按照主电极和门极极性的组合,双向晶闸管的四种触发方式:I+、I-、III+和III-,分别如图(a)、(b)、(c)、(d)所示。,3.3.2双向晶闸管(双向可控硅),双向晶闸管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四种触发方式,但其灵敏度是不同的。比较而言,I+触发灵敏度最高,I-和I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控制 器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