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产品设计原理及应用注意事项.ppt
《多联机产品设计原理及应用注意事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联机产品设计原理及应用注意事项.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联机产品设计原理及应用注意事项,中央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目录,二,一,多联机产品应用注意事项,多联机产品设计原理简介,三,新风系统设计注意事项,四,网络控制系统设计简介,第一部分:多联机产品设计原理简介,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室内机,多联机产品设计原理简介,多联机产品内部结构简介,890钣金(8、10HP),880钣金(12、14、16HP),直流风扇及电机,内部连接管路,U型换热器,8、10HP,四通换向阀:用于制冷制热的模式切换,油分离器(效率99%):与压缩机连接,分离压缩机排气中的冷冻油,使油回到压缩机,保障压缩机运转的可靠性,储液器(仅全变频有):用于工况变动时调
2、节和稳定制冷剂的循环量,压缩机(自带油雾分离):采用日立高压腔大排量直流变频压缩机(890钣金1台),气液分离器:连接压缩机回气管,分离回气中的液态制冷剂,有效防止压缩机液击,消音器:用于冷媒管路流路消音设置,多联机产品内部结构简介,高效内螺纹铜管:破坏冷媒流动边界层,增强冷媒流动的扰动,强化换热效果,亲水铝箔翅片:能使空调运行中产生的冷凝水尽快流走,大大减少因冷凝水聚集而产生的风堵,保障产品可靠的换热效果,非亲水,亲水,多联机产品内部结构简介,空气速度矢量图,弧形开缝翅片,平直翅片,从翅片外形来讲,采用弧形开缝翅片,能有效改变空气侧的流动状态,破坏空气层的边界层,增强紊流强度,提高换热效率,
3、从而起到强化换热的效果,多联机产品内部结构简介,单向阀:当压缩机停止运行时,避免液体制冷剂回流,高、低压开关:制冷剂高低压保护用,高压传感器:适时检测系统排气压力,控制风扇,低压传感器:适时检测系统回气压力,判断冷媒是否充足,调节压缩机及电子膨胀阀,电磁阀5:快速除霜用,电磁阀2:喷液冷却用,多联机产品设计原理简介控制,多联机产品设计原理简介控制,为了保障产品可靠运转,在产品上还设置了很多温度传感器等:1、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适时检测室外温度,判断能力需求并进行修正,智能化霜模式选择及高低温保护;2、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适时检测回风温度,室内机能力修正,并控制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3、室外冷凝
4、器出口温度:冷凝器高温保护及智能化霜模式判断;4、压缩机排气温度:排气温度判断5、室内蒸发器中部及出口温度:制热防冷风判断及内机能力修正,第二部分:多联机产品应用注意事项,多联机产品应用流程图,1、负荷、风量计算,2、设备选型(室内机),3、系统划分和布置,5、冷凝水管、电气设计计算,Yes,No,4、室内外机能力校核,室内机选择注意事项,根据负荷计算结果、房间的使用特点、天花造型、内部布置情况和室内机组工作的特点(尤其是气流组织形式和具体操作控制方式)选择室内机,室内机选型注意要点,注意要点:对于天花高(3.5m以上)的场合不宜采用天花机,可采用标准静压、高静压风管机风管机的摆放朝向应该是出
5、风口吹往外墙低静压风管机,出风口不得连接风管一台风管机不得将回风口布置在一个区域,送风口分置在不同的功能区室内机能力必须满足最不利工况下的室内最大负荷需求,室内机选择注意事项,室内机选型注意要点,m,m,m,3m前后,外墙,室内机布置时,为了达到较好的气流组织,建议风口或内机的距离距建筑外围2 3米左右,天花机的送风距离一般为3 5米,建议两台之间的间距6 10米,系统分区及室外机选择注意事项,室内外机组的配置系数室内外机组之间的配管长度室外机组可连接的室内机组数量限制,限制条件:,根据负荷特性或使用特性进行分区考虑施工条件合理布置机组分布,注意点:,媒管长越短越好,需满足系统管长限制的要求室
6、外机摆放空间越空旷越好;分层摆放需进行静压校核和散热校核,室外机位置选择原则:,系统分区注意事项,内区的冷负荷与外气条件无关,一般出现在下午14时;冬季基本无需制热,西向房间的最大负荷一般出现在下午1516时,北向房间的最大负荷一般出现在下午13时,东向房间的最大负荷一般出现在上午910时,南向房间的最大负荷一般出现在中午1213时,容量配比限制,室外机选型注意要点,根据室内机选择结果和分区情况分别选择对应合适的室外机,对于多联机系统应注意以下几点:室内外机组的配置比例的要求 MDV4+、全变频、水源多联机:50130%,MDVH家庭中央畅享家:固定搭配,MDVH家庭中央尊享家:50130%,
7、冷媒配管限制,等效管长:190m,最长管长:165m,内外高低差:50m(室外机高)90m(室外机低),总管长:1000m,内机间高低差:30m,第一个分歧组件至室内机之间的配管长度差:40m,注意事项:1、关于内外机之间高落差设计:当室外机在上,且落差超过20米,建议在主管气管上,每隔10米,设置1个回油弯;当室外机在下,当落差超过40米,建议液管管径增大1号。2、如条件限制,第一分歧管与最远室内机长度需超过40米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所有第一分歧管至最后一个分歧管之间的主配管尺寸须放大;计算配管总长时,所有第一分歧管至最后一个分歧管之间的主配管长度放大一倍计算,且总长必须满足小于1000米
8、的要求;室内机支配管长度必须小于40米;(常规条件下,限定为20米);最近与最远室内机之间的配管长度差必须小于40米,冷媒配管限制,配置数量限制,限制原因解释,1、容量配比限制解释:上限130%:室内机容量较大,全开时间较长时,压缩机处于超高频超负荷运转,长时间易导致压缩机过热、压缩机能力不足,而导致压缩机缺油和室内机效果变差;下限50%:室内机容量过小,压缩机长时间处于低频运转,压缩机转速较慢,回油能力不足;同时设计大马拉小马,会导致能源浪费。2、管长限制及台数限制解释:管路过长、台数过多(分歧管数量过多),冷媒在管路中压力损失过大时,容易出现闪发现象,导致液态冷媒量不足,出现远端室内机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机 产品设计 原理 应用 注意事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