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五章.ppt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五章.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1),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1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概述 5.2 机动车道 5.3 非机动车道 5.4 自行车道路 5.5 路侧带和人行道 5.6 道路绿化带 5.7 分车带与路肩 5.8 路缘石、边沟和路拱 5.9 道路横断面布置,5.1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概述5.1.1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地等部分所组成。其总宽度为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路幅宽度。即公路路基顶面宽度,即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带用红线绘
2、制,是道路交通用地加道路绿化用地与其它城市用地的分界线,其路幅宽度常称为红线宽度。,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1.1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城市道路路幅构成:包括行车道宽度和路肩宽度。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时,也应包括在内。高速、一级公路横断面组成:必要组成部分: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特殊组成部分: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组成:行车道、路肩;错车道。,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1.1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红线宽度的确定主要考虑满足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需求及埋设城市地下工程管线和地面杆线设施的需要。道路宽度应能容纳地
3、下工程管线所需的宽度,若它所需的宽度超过交通所需的宽度,道路宽度可适当放宽。宽度中还包含种植各种行道树和设置分隔带所需的宽度。但在道路设置展宽的街心花园、以及在道路外侧至建筑物之间布置沿街绿地带,均属于公共绿地(G1),不属于城市道路用地(S)范围。,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1.2 对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城市道路是一个系统,按其交通功能和服务状况的不同,可分为道路(road)和街道(street)。道路:以车行交通为主,起“通”的功能,车速较快;街道:以人行交通为主,起“达”的功能,与两旁的沿街建筑有密切联系。我国:界定模糊,道路、城市道路和公路。我国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
4、次干路和支路。车速由大到小,功能由“通”转“达”。,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1.2 对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根据城市道路功能与等级的不同,又按照人与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快车与慢车分流,各行其道的原则,道路横断面可以布置成为不同的形式。可将不同的速度的人、车交通设置在不同的道路上,如:人行、自行车、机动车专用路等;也可布置在同一条道路上加以分隔,其中:车行道又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或四幅路,这主要是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不同而形成的。,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1.2.5 城市道路横断面小结道路横断面设计依据城市规模、道路等级、道路性质、道路类别、道
5、路规划红线以及交通组织方式、交通需求、沿街建筑的性质、地形。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及其相互布置关系,包括相互的横向位置及高差、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的确定。满足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环保、路容景观和风貌、分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等要求,还要节约城市用地和投资。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宽度和形式在总规阶段基本确定,控详规阶段可作必要修改。,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 机动车道 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车行道。供各种机动车行驶的称机动车道;供各种非机动车形式的称非机动车道。5.2.1 车道的净空要求5.2.1.1 横向安全距离 横向安全距离-对向行车岸线距离x、同向行车安全距离
6、d、与路缘石的安全距离c以及与墙面等构筑物的安全距离c。与行驶车速、车辆行驶时的摆动宽度以及在小弯道上行驶时向内侧偏移的宽度有关。,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1.1 横向安全距离 行驶车速与横向安全距离要求的关系:城市道路一般要求:d:1.01.4m;c:0.50.8m;隧道中c:1.0m。设计车速4060km/h时,x:1.21.4m;设计车速60km/h时,宜用中间分隔带分开,是车辆单向行驶,与非机动车也应分隔开。,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1.2 车道宽度 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一条车道。其宽度根据行驶车辆的车身宽度,以及车辆在行驶
7、时距横向物体或车辆的安全距离所确定。车身宽度:小轿车小于2米,大客车、公共汽车、电车和载重汽车、集装箱车小于2.5米。通常取22.5米。,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1.2 车道宽度 车道的宽度(B)可分为供沿路右侧停靠车辆用的车道:小客车宽度2.5m、大客车和公交车3.0m;供车速为40km/h的各种车辆行驶的车道3.5m;供车速大于40km/h的各种车辆混行和供大型公交车辆、载重汽车形式的的车道3.75m;交叉口的进口道、小客车专用道3.0m;混行车道最小为3.25m。,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2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机动车道的车道数常根据城市规模和道路等级确定。此
8、处二表数值是供车辆 通行所需的车道数,未 包括路边停车道。,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2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机动车道的车道数常采用偶数。车速快、车道条数多的机动车道,道路中间常用双黄线作为隔离线,分成双向交通,车行道宽度应计入双黄线的宽度。若中间用分隔带或栏杆分开,则应再加上两侧的横向安全距离宽度各0.25m。,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2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对于道路交通量有潮汐变化的机动车道,不设中间分隔带,车道数采用奇数或偶数均可,在每条车道上空的两面都装有红(或)灯和绿(或)灯,当早上高峰小时单向交通量很大时,可以将大部分车道开放绿
9、灯,满足车辆交通要求,这时对向可通行的车道减少;当下午高峰小时对向交通量大增时,可以变换交通信号灯,使绿灯的车道数增加。节约道路用地、降低长桥或隧道造价。,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2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超过4条时,连续行进中的车辆,要从外侧车道变换到内侧车道十分困难,尤其在车流很密时容易造成交通混乱,车辆擦撞。由于路段车道的通行能力受到交叉口车道通行能力的限制,路段车道数过多也难以发挥作用。旧城改造中,常根据交叉口进口车道的通行能力反推路段所需的车道数,将多余的车道辟作路边停车道或公交站点和出租汽车站。,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
10、2.2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也不宜过少。城市里公交车辆主要在次干路和支路上行驶和停靠,这些道路车道数不多,公交车慢速行驶会压低整个路网上的速度。要位公交设置港湾式停靠站,以保障其他车辆在车道上能顺畅通行。中小城市的支路,机动车相对少,有时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组织在同一幅车行道上,总共采用34道,以节约道路用地,但公交车停靠站仍应作成港湾式。,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2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根据国内各城市建设道路的经验,机动车道(指路缘石之间)的宽度,双车道取7.58.0m,三车道取11m,四车道取15m,六车道取2223m,八车道取30m。5.2.3 机动车道的通行
11、能力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可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5.2.3.1 基本通行能力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道路、交通、环境、气候和车辆等均处于理想状态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路段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也称理论通行能力。采用车头间距推算。车头间距等于停车视距与车身长度之和。,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3.1 基本通行能力同一车种车身长度、安全距离、刹车安全系数为常数;通行能力是速度与附着系数的函数;附着系数越大,N理越大:附着系数与轮胎花纹、路面粗糙度、湿度、形成速度有关;速度增加,通行能力增
12、大,增大到某一数值后,通行能力开始减小。,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3.2 可能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通常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一条车道或某一断面的最大可能车辆数。一条无横向干扰的高架快速路,在较长的路段上畅通无阻的连续行驶的车流,即可达到路段的可能通行能力。国外计算可能通行能力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考虑实际的道路交通状况,确定修正系数求得。,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3.2 可能通行能力我国规定,路段可能通行能力即为较长路段畅通无阻的连续行驶车流的通行能力。如市郊道路或城市无横向干扰的快速路的通行能力。Np3600/htht连续小客车车流平均车头时距
13、(s/pcu);连续行驶的当量小汽车流中,前后两车通过某个断面的平均车头间隔时间。,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3.3 设计通行能力一条机动车车道在路段上的设计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道路上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我国主要通过给定不同道路的分类系数,一次修正可能通行能力,求得设计通行能力。路段设计通行能力分为两类: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N设c N可(pcu/h)c道路分类系数,快速路为0.75,主干路为0.80,次干路为0.85,支路为0.90。,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3.3 设计通行能力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
14、的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等级高的道路要求服务水平高,即容许通行能力降低,因而分类系数小;反之亦然。当一个方向上的车行道等于或多于两条时,车辆经常变换车道,以获得最大的车头间隔,达到较高车速。接近交叉口前,转弯车辆也要变换车道,使通行能力受到干扰,所以多车道的通行能力要考虑变换车道的影响。,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3.3 设计通行能力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车道变换对外侧车道干扰最大,从中心线向外的车道通行能力依次折减(1-0.85-0.79-0.61)。车道数增加,通行能力相应折减,所以过多车道并不能有效提供通行能力。城市道路不同类型车辆按交管
15、部门规定分道行驶,不同类型汽车的通行能力不同。综上所述:N设c m N可(pcu/h),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3.3 设计通行能力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快速路或郊区道路上,交叉口间距较远,可不考虑交叉口的影响。若交叉口间距较小,车流不能连续通行,应对设计通行能力予以修正。修正系数主要受交叉口间距和信号灯配时的影响,称为交叉口折减系数a,即无阻时的路段行驶时间和实际行驶时间的比值。通行能力公式:N设c m a N可(pcu/h),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2.3.3 设计通行能力城市道路路段的通行能力常受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要拓宽交叉口,增加交叉
16、口的车道条数,才能与路段的通行能力向匹配。5.3 非机动车道5.3.1 车道的净空要求非机动车道主要是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和兽力车等行驶的。燃油助动车或电动自行车出现和替代,将继续发展。,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3.1 车道的净空要求车道的净空高度为非机动车本身的高度加安全距离之和。最小净空高度要求:自行车2.5m,其他非机动车3.5m。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不能像机动车道那样划分车道,各种非机动车混行时有不同的宽度组合,两种不同车辆的横向安全间距约为0.40.5m。非机动车离侧石的安全间距约为0.7m,若设雨水进水口、绿化带植物侵占路面,超过1m无车。,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17、,5.3.1 车道的净空要求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根据国内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一条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至少4.5m,若高峰小时自行车交通量大,宽度可达67m,这也有利于远景交通方式产生变化后改造和拓宽道路,或改作公交专用道或路边停车道用。自行车的运动轨迹常为蛇形,左右两侧各约0.2m的摆幅。城市道路上自行车多辆并列,一条车道净空宽度为1m计。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净空宽度距路缘石0.25m;在地道行驶,净空宽度距墙壁0.4m。,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3.1 车道的净空要求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一条自行车道,两车并列行驶需2.5m;三车并列行驶需3.5m,其余类推。但并列的车道条数不能过度,超过5、
18、6条时会自然分成两个三辆并行的组团,以保安全。自行车道路若两车不做侧石,路面外侧是硬地或草地,则2.0m宽、3.0m宽的自行车道的行驶状况优于有侧石的情况。,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3.2 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由于各种非机动车所占的比例不同,各地的交通习惯也很有差异,所以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差别较大。通常一条4.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当交叉口间距在400600米时,若交通组成中自行车约占6070,三轮车约占2025,板车约占1015时,其混合交通的通行能力约为(自然数)15002000veh/h。若换算成当量自行车数,其换算系数;自行车为1,三轮车为2
19、,板车为3。,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3.2 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一条自行车车道的通行能力,通常是按照其道路的宽度内折算成1m当量宽的车道条数去除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自行车数。可在高峰小时拍取最大15min的自行车流计算。一条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连续通行的自行车车道,路段可能通行能力可按下式计算:N可3600N测/t(w自0.5)自行车道路段可能通行能力:建设部标准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m;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m。,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3.2 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自行车道路段可能通行能力:实测值:连续交通、有隔离的自行车专用道上,22
20、40veh/hm;自行车地道内,1800veh/hm;无信号灯管理的三岔路口的一个冲突点上,三个分析自行车连续穿梭而过的通行能力为1800veh/hm。一条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3.3 非机动车道的布置非机动车属于慢速行驶的交通工具,非机动车道常与人行道靠在一起,形成沿道路两侧对称布置在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格局,使车行道成为三幅路。在城市支路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可以在时空上错开,可相互轮流使用车道路幅,
21、混行交通干扰并不严重,车速不快,可以采用单幅路的形式,非机动车靠右侧行驶,在路面上划出白色虚线,作为车辆分道线,基本实行各行其道。,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3.3 非机动车道的布置在城市干路上,机动车速快,双向交通量大,若非机动车数量少,仍可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合在一个路幅内基本分行的做法,只是在车道中间用分隔带将双向车辆分开,形成双幅路的格局。若在城市干路上,非机动车数量很多,对机动车车道的占用和干扰严重,则需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采用物体(分隔带、栏杆等)分隔,形成四幅路的横断面形式。,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3.3 非机动车道的布置三幅路、四幅路:在路段上解决了非
22、机动车对机动车的干扰,保证了交通安全,但交叉口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集中,道路越宽,交通量越大,行人过街越困难;相交的道路条数越多,矛盾越集中,相互干扰越大,交通问题难以解决,且将随着机动车交通日益增长而激化。不能仅靠建大型立体交叉口解决,应从道路网络、道路横断面上研究分流问题,使各种车各行其道。例如:城市用地内,增加道路条数,使车辆有较好的可达性,好过增宽道路,使车流集中在几条干路上,交叉口负担过重。,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3.3 非机动车道的布置在三幅路和四幅路中两条独立的非机动车道上,交通组织是单向的。为防治非机动车任意左转闯入机动车道,常用高铁护栏挡死,但会迫使一下与形
23、式方向相反的非机动车在车道内逆行。可将两条非机动车道合在一起,双向行驶,并设置在另外一条平行的道路上,这条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就可以比原来两条单向的非机动车道之和(一般城市为914m,有的城市更达16m)小,通常只需79m就足够了。可以节约大量的用地,且大大增加了居民生活出行的可达性。,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4 路侧带和人行道路侧带既然包括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三部分设施带宽度设施带指路侧带中为行人护栏、照明杆柱、标志牌、信号灯等提供的安设地带。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只设行人护栏的设施带为0.250.5m。杆柱宽度为0.51.5m,设计时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绿化带宽度。道路绿化包括路侧带
24、、分车带、立体交叉、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用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绿化。,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4 路侧带和人行道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倒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侧带。其间主要布置的内容是人行道、城市市政公用服务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5.4.1 人行道的净空要求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各种人共存的场所。人行道应为沿街居民提供熟悉的私人空间,也要为应付外来的陌生人做好充分的准备,使街道上配置的各种商业、服务设施等形成一个由大众视线构成的安全防范体系。,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4.1 人行道的净空要求为市民提供步行交通的道路,以步行人流的流量和特征为基本设计依据。应有良好铺装,
25、道面平整,排水流畅,并保证步行交通安全和连续不断,不被其它活动任意占用。应铺设盲条,并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以适应老、幼、残、弱者们步行活动的特殊需要。应与沿街建筑和绿地结合在一起规划设计,有时与步行广场、建筑小品结合在一起建造,以丰富城市的景观,要改变以纯工程技术的手法建造人行道。,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5.4.1 人行道的净空要求一般规定人行道的净空高度需在2.5m以上。行人行走,密度不均匀。一般每人需至少0.75m的人行带宽度。单人行走无携带物需0.70.8m的宽度;单人行走一侧携带物品一般需0.750.85m的宽度;单人行走两侧侧携带物品或大人带小孩行走需要0.851.1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道路 交通 规划 第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