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三尖瓣重度返流的VSD行封堵治疗的可行研究.ppt
《合并三尖瓣重度返流的VSD行封堵治疗的可行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并三尖瓣重度返流的VSD行封堵治疗的可行研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并三尖瓣重度返流的VSD行封堵治疗的可行性研究,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先心病中心 张刚成2014年6月,背 景,三尖瓣假性返流-一种独特的解剖学改变(PTR:Pseudo Tricuspid Regurgitation)返流原因:过室间隔缺损的高压高速血流直接冲击三尖瓣瓣叶或其腱索,从而导致三尖瓣返流,心脏彩超显示过室间隔血流一部分流向右室,一部分流向右房,而三尖瓣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已有研究发现,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三尖瓣返流减轻或消失,但是缺乏与外科对照的研究资料,由于膜部室间隔周围组织关系复杂,毗邻三尖瓣隔瓣与前瓣的腱索附着点,此处的室间隔缺损可导致隔瓣发育短小,前瓣发育冗长以及腱索附
2、着点位置变异。此外,缺损周缘在长期的室缺分流束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乱流状态下,使得部分膜部室缺缺口两缘常与周边的瓣叶和腱索组织粘连,形成室缺右室面的多种形态。正是由于室间隔缺损右室侧组织关系复杂,使得室缺的分流束形态的各异,部分膜周部缺损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清楚地了解室缺的大小及右室面缺损状态,除了对指导封堵术成功有较大的意义,同时可以预测三尖瓣反流等并发症的预后,超声心动图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资料与方法,介 入 组15 例,年龄18.097.64岁体重46.238.99 Kg经胸超声VSD出口径 38mm(5.291.32),外 科 组12 例,年龄17.668.62岁体重42
3、.8910.05 Kg经胸超声VSD出口径 39mm(5.611.93),入选标准两组相同,27例膜周型VSD合并PTR患者,结果:成功率,介 入 组15 例,封堵技术成功率100%1例膜周型VSD,术后 18天出现心律失常转外 科手术总成功率93.3%,外 科 组12 例,手术成功率100%术中观察三尖瓣及瓣环 结构无器质性异常均直接修补室缺,未行 三尖瓣成形术,两组均无死亡病例,27例膜周型VSD合并PTR患者,结果:三尖瓣返流情况,介 入 组15 例,外 科 组12 例,两组所有27例患者术后即刻三尖瓣返流量均在轻度以下,部分病例返流消失,未出现轻度以上的三尖瓣返流,27例膜周型VSD合
4、并PTR患者,术后随访1、3、6月,未见三尖瓣返流加重的情况,大部分患者为轻微或者无返流(与术前比较P0.001),治疗效果和传统外科开胸手术一致(两组间比较P0.05),结果:并发症,介 入 组 15 例,外 科 组 12 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一般并发症3例,占25%:胸腔积液(中量以内)2例,心包积液/积气1例,残余分流1例。上述并发症经院内治疗,均治愈出院,随访期间未再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并发症。,27例膜周型VSD合并PTR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20%其中严重并发症1例(6.7%):膜周型VSD,术后18天出现自律性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JET),心率持续在180-200次/分以上,低血压休
5、克而转外科手术,术后恢复正常。一般并发症2例(13.3%):残余分流1例,一过性心律失常1例,均痊愈。,结果:其他指标,两组年龄、体重及VSD直径无统计学差异介入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较外科组有明显优势(P0.001),无气管插管病例,无输血病例外科组5例(41.7%)患者需要输血,结 果,术前超声,分流通过VSD一部分到RV 一部分到RA,频谱测量TV反流速度,术前造影,术前造影,术后造影,封堵后造影 左心室显影后RV RA均未显影 封堵器形状良好,释放封堵器 完成手术,术后超声,术后超声,VSD合并三尖瓣返流的原因:假性三尖瓣返流(Pseudo Tricuspid Re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并 三尖瓣 重度 VSD 封堵 治疗 可行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