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抒情言志规律.ppt
《古诗抒情言志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抒情言志规律.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词抒情言志规律,含蓄,基本特点:,婉曲,不直说,形象,不抽象说,不明说,借,意象、典故、双关、象征、抑扬,化虚为实(象),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抒情句、议论句,借景抒情(景的描写,情的表达):写景诗、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送别诗、边塞诗15/19,间接抒情,借,基本规律:,借事抒情(事的叙述,意的表达):即事感怀,事件、细节、行动、心理、抑扬,借物抒情(物的描写,志的表达):托物言志,描写、象征、比兴等,借史抒情(史的呈现,意的表达):借古讽今(咏史怀古诗),用典、对比、描写等,一、情、景结构关系,1、先景后情,触景生情 8/19,李白静夜思 王维山居秋暝,情景关系,以景引情情景交融,
2、(09年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 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景物描写烘托气氛,(20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
3、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环境描写衬托主体,2、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3/19,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好处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结句:暗风吹雨入寒窗。,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
4、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3、融情于景(移情入景),情景合一 6/19,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又叫作“移情入景”。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石头城,鸟鸣涧,(09年重庆卷)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
5、答问题。(6分)【折桂令】问秦淮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借代,反问,【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曲达,冷寂落寞,昔盛今衰,融情入景,不局限于通篇的情景合一,更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 抒情 言志 规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