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梳理34首.ppt
《古代诗歌梳理34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梳理34首.ppt(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梳理(34首),蚌埠七中 杭法刚,观沧海(曹操),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进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知识梳理】,1.读音:碣石(ji)澹 澹(dn dn)竦 峙(sng zh)2.释义:东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海:“沧”:通“苍”,青绿色;海:渤海水何:多么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耸”,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至哉:极。3.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4.感情: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重点文段阅读(1),1.根据
2、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括号里。(2008浙江省中考)读龟虽寿观沧海,我们可以感受曹操的(1)读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我们可以领略到李白的(2)读春望石壕吏,我们可以体会到杜甫的(3)古诗苑中,姹紫嫣红,个性纷呈。A冷峻深沉 B慷慨激昂C飘逸浪漫,重点文段阅读(2),2 阅读观沧海完成下列各题(2010年岳阳市中考)(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3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以下问题(2011年中考预测)(1)第24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写的是动景,“_”,
3、写的是静景。(2)第56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知识梳理】,1.注音:青山(qng)绿水(l)潮平(cho)残夜(cn)2.释义:次:路途中停宿 客路:旅途 青山:北固山 风正:风顺而和 前:向前航行。3.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重点文段阅读】,1、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问题(2009年长沙中考)(1)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
4、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重点文段阅读】,2.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问题(2008年青海中考)(1)这首诗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请描述加横线的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重点文段阅读】,3.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问题。(2008年河南中考)(1)这首诗表
5、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重点文段阅读】,3.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问题。(2008年河南中考)(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4.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问题(2010年江西南昌中考)(1)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2)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重点文段阅读】,5.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问题。(2011年中考预测)(
6、1)“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是(2)“风正一帆悬”的“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3)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4)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首诗既写出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B“潮平”与“一帆悬”既有实景之美,也有虚景之壮阔。C颈联写出风景极佳,万事万物十全十美。D本诗仍然是写景诗,就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可谓触景生情。(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知识梳理】,1.注音:莺(yng)啄(zhu)没(m)堤(d)2.释义:水面初平:副词,刚刚 暖树:指向阳的树木 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阴:同“荫”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没:遮没,盖没。3.节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感情: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重点文段阅读】,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8、,【重点文段阅读】,(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钱塘湖春行,按要求回答问题。(2009年江苏徐州市中考)(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3.阅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完成下列 问题(2008年湖北襄樊市中考)(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
9、,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怎样的感觉?4.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列问题(2011年中考预测)(1)请从诗中找出表明时令是早春的词语。(2)“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句一句一景,依次是:、。(用四字词语概括)(3)色彩美是本诗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绿杨荫”“白沙堤”以外,你还能从本诗中读出哪些色彩?(4)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10、。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春景。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阴里,等是美不胜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知识梳理】,1.注音:瘦马(shu)(tng)2.释义:昏鸦:黄昏时的乌鸦。瘦马:瘦骨如柴的马。人家:农家。天涯:名词,这里指天边。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的旅人。3.节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感情: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重点文段阅读】,1
11、.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列个题(2008年广东梅州市中考)(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的情绪。(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重点文段阅读】,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题目(2009年河南中考题)(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重点文段阅读】,4.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列各题(2011年中考预测)(1)作者是元代的 马致远。(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
12、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3)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 之情。(4)“夕阳”照应上文中的“昏”字,见此情此景,自然牵动游子的 之情。(5)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直接道出:。(6)本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突出了景色的萧索、凄清,诗中 等字暗合了这种景色的基调。(不少于三个)(7)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除了“夕阳西下”,词中点明时间的词语还有 等。(答出三个即可)(9)“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它更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13、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知识梳理】,1.注音:子规啼(t)愁心(chu)2.释义: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随风:亦作“随君”。杨花:柳絮。3.节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4.感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关切,【重点文段阅读】,1.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下列题(2010年连云港中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
14、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2)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重点文段阅读】,2.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列问题(2011年中考预测)(1)诗人借杨花子规暗含,暗含了作者对王昌龄被贬的。(2)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3)后两句中,作者用 的手法,抒发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关切。(4)诗中 一句点明时令。(5)诗中 几个字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6)解释下列诗句,说说你的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7)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写景旷远,想象丰富,体现了诗人旷达豪放的胸怀.B、闻道一句既写出了诗人乍听朋友遭贬消息后的震惊与惋惜,也写出了友人长途跋
15、涉 的艰辛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心.C、诗人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对友人的同情怀念带给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D、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并运用了比拟与夸张的手法.(8)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夜雨寄北(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知识梳理】,1.注音:涨秋池(zhng)西窗烛(zh)2.释义: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妻子;一说是友人。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一说是友人。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话:谈论。3.节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感情
16、: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重点文段阅读】,1.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2008年湖北黄石中考)【甲】绝句 杜甫【乙】夜雨寄北 李商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之情。(2)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妙在采用了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又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阅读(夜雨寄北),完成下列各题(2011年中考预测)(1)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
17、诗句;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2)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夜雨寄北从时间、空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3)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4)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5)“问”、“话”二字好在何处?(6)赏析两处“巴山夜雨”妙在何处?,泊秦怀(杜牧),泊秦怀(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知识梳理】,1.注音:烟笼(lng)秦淮(qn)商女(shng)后庭花(tng)2.释
18、义:笼:笼罩 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4)后庭花:就是乐曲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3.节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重点文段阅读】,1.阅读泊秦怀,完成后面问题。(2008年广州中考)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其中的理由。2.阅读泊秦怀,完成后面问题(2008年
19、湖南娄底市中考)(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泊秦怀,完成后面问题(2011年中考预测)(1)仔细品读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这两句诗中作者想批判的人是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望岳(杜甫),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知识梳理】,1.读音:夫(f)岱宗(di)决眦(z)凌绝顶(lng)2.释义:
20、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青:山色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割:划分曾:重叠的云。通“层”。决眦:极力张大眼睛。凌:登上。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3.节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感情: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重点文段阅读】,1.阅读望岳,按要求回答问题。(
21、2006年徐州市中考)()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望岳,完成下列各题(2009湖北襄樊中考)(1)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 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3.阅读望岳,完成下列问题(2009年贵州铜仁中考)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春望(杜甫),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22、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重点文段阅读】,阅读春望,完成下列问题(2009年内蒙古中考)对春望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天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B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C这首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在战火连绵的时期收到家书,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作者读家书时无比喜悦的心情。D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重点文段阅读】,阅读春望,完成下列问题(2009年山东滨州中考)(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
23、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2分),饮酒(其五)(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知识梳理】,1.读音:车马喧(xun)悠然(yu)2.释义: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类聚居的地方。尔:这样。日夕:傍晚。悠然:闲舒的样子.。3.节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
24、已忘言。4.感情: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重点文段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2010年湖南邵阳中考)(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
25、源记)(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重点文段阅读】,(1)解释下列词:俨然()交通()悉()要还家()(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重点文段阅读】,(3)用“”线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重点文段阅读】,(5)你认为作者在桃花源记和饮酒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6)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主题为“都市桃花源”,即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意境。请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梳理 3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