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的古代农业》.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必修古今中外的经济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必修教材基本线索和整体结构(1)纵向线索: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讲起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即现代化的进程。(2)横向线索:本册教材展示了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全球文明的角度考察世界历史,从世界各地域、民族、国家间的互动
2、联系角度揭示人类文明的演进,即全球史观。总之,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如何学习经济史?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学习方法点拨,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
3、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史学观点介绍,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领先世界,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单元结构,一、古代中国农业,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考纲要求: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考纲分解:(1)
4、精工细作的传统农业(2)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的改进(3)小农经济的成因及特点(3)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早期的农业生产,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1、起源:,(1)农作物结构:北粟南稻,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碳化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炭化了的粟和菜籽(半坡遗址出土),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距今一万年左右,世
5、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1、起源:,(1)农作物结构:北粟南稻(2)家畜饲养业兴起:六畜,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刀耕火种石器锄耕,石刀、石斧、耒耜,少量青铜农具,石器木器骨器为主,刀耕火种,排水、沤肥除草、治虫,南稻北粟,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原始农业出现(时间),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商周:“石器锄耕”(“耜耕”)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西周:后世农作物多已具备人们从频繁迁移开始走向定居,春秋战
6、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形成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的?,练习:,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 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最早发明的下列农具是用于()A.松土 B.播种 C.收割 D.割草,C,A,什么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致的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7、,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为什么要精耕细作?,1.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是个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2.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不利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所创造出的巧妙的农艺 3.与中国地主制下农民是分散的小土地经营,有着较多的人身自由和经营自主权有关 4.与逐步形成的由局部到全国性的人多地少的格局有关。,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2)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2、精耕细作的体现,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直辕犁,曲辕犁,2.耕作技术的
8、进步,(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2)西汉时的代田法,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2)西汉时的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耕作制度的发展,(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1)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达 古代 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