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构造原理和总体构造4h改.ppt
《发动机构造原理和总体构造4h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构造原理和总体构造4h改.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面向21实际课程教材汽车构造(上册)内燃机构造(40),吉林大学 陈家瑞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刘金山、苏岩主讲,1.联系方式:,(1)姓名:苏岩 手机:邮箱:,(2)姓名:刘金山 手机:,2.推荐阅读的参考书目,(1)日本GP企业策划编,董铁有译.汽车发动机构造图册.人民交通出版社.通俗趣味性:95分;技术新颖性:90分;系统应试性:80分。(2)顾柏良译.BOSCH汽车工程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通俗趣味性:85分;技术新颖性:90分;系统应试性:80分。(3)教材通俗趣味性:85分;技术新颖性:85分;系统应试性:90分。(4)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
2、ndbook.SAE(2004).,3.很好的专业POWERTRAIN,(1)充满智慧的专业(2)富有想象创造的专业(3)蕴含丰富内秀的专业(4)具备宽广胸怀的专业(5)彰显缜密思维的专业(6)展现治学严谨的专业,4.学习方式:,坚持听课完成课后作业课间实物观察暑假后专业认识实习,5.本课程学习的目的、任务、内容:,一、目的: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2.掌握典型发动机的结构特点、类型及基本组成;3.学习各个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4.掌握典型零部件的常用材料和基本加工方法。二、任务:通过44/4学时的学习掌握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三、内容:共12章,分别介绍了内
3、燃机的结构及组成系统。,6.教学进程,绪论,什么是汽车?,汽车:由自身的动力装置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主要用于运载人员或货物、或牵引运载人员或货物。,汽车的基本构造,绪论,汽车的作用,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工程塑料、橡胶、玻璃工艺、制造:铸造、锻造、焊接、机械加工装配工业:冶金、化工、电子、石油第三产业:销售营销、金融、运输、服务,绪论,汽车的分类,乘用车: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临时物品,座位9座以下。轿车、多用途车(MPV)、越野、专用乘用车等,商用车: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包括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等。,第一章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4、,1.1 发动机的分类一、发动机与内燃机的逻辑关系:1、发动机: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热能、电能、化学能、太阳能等)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2、热力发动机(热机):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发动机。(1)外燃机:燃料在机器外部燃烧,产生的热能输入到机器内部并转变成机械能输出的热力发动机。(2)内燃机:液体或气体燃料和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机器内部燃烧而产生热能,然后再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输出的热力发动机。,第一章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3)比较:外燃机体积大,重量重,热效率低;内燃机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起动性能好;燃气轮机功率大,转速高,质量小(没有往复运动件,单位功率质量小),转矩特性
5、好,燃料适应性好,起动性好,但耗油量、噪声和制造成本均较高,适用于坦克发动机。,3、活塞式内燃机:按活塞运动方式分:(1)往复活塞式内燃机(2)转子活塞式内燃机,三角活塞旋转式发动机(简称转子发动机)于1958年由德国F.汪克尔发明,关键技术是1954年F.汪克尔提出的气密封系统,1964年德国NSU公司将转子发动机装在轿车上,1967年日本东洋工业公司成批生产,至今。比较:转子发动机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相比,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转速高,升功率大,但耐久性、可靠性等较差,制造成本较高。,二.发动机的历史,三.发动机分类,发动机分类标准:按进气系统分:自然吸气式、增压式按气缸排列方式分:单列式、
6、双列式按气缸数目分:单缸、多缸按冷却方式不同分:水冷、风冷按行程数分:四行程、二行程按所使用燃料分:汽油机、柴油机、代用燃料发动机按着火方式分:压燃、点燃,三.发动机分类,按照进气系统分类 内燃机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吸气(非增压)式发动机和强制进气(增压式)发动机。汽油机常采用自然吸气式;柴油机为了提高功率有采用增压式的。,增压后的优点:,三.发动机分类,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内燃机按照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的甚至水平的;双列式发动机把气缸排成两列,两列之间的夹角180(
7、一般为90)称为V型发动机,若两列之间的夹角=180称为对置式发动机。,单列式,型,对置式,V型发动机优点:,“V”型发动机相对于直列式,它的高度和长度尺寸小,能节省发动机所占的空间,减轻重量,便于在汽车上布置。发动机盖越低,可以使汽车迎风面越小,更适合于现代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另外,发动机长度缩短,为驾乘舱留出了更大的空间。气缸之间相互错开布置,便于通过扩大气缸直径来提高排量和功率并且适合于较高的气缸数。此外,气缸对向布置,还可抵消一部分震动,使发动机运转更平顺。,“W”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是德国大众专属发动机技术。将“V”型发动机的每侧气缸再进行小角度的错开,就成了“W”型发动机。或者
8、说“W”型发动机的气缸排列形式是由两个小“V”形组成一个大“V”形。严格说来“W”型发动机还应属“V”型发动机的变种。,“W”型与“V”型发动机相比可以做得更短,曲轴也可短些,对于汽车设计工程师极具吸引力,因为这样的发动机更有利于汽车防撞安全性、空气动力学、重量分布和空间利用等方面的设计,使汽车更有魅力。,三.发动机分类,按照气缸数目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仅有一个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多缸发动机。如双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发动机。现代车用发动机多采用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三.发动机分类,按照冷却方式分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
9、风冷发动机。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三.发动机分类,把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四行程内燃机;而把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二行程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行程内燃机。,按照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分四行程和二行程内燃机。,三.发动机分类,按照所使用燃料分可分为
10、汽油机和柴油机、代用燃料发动机。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汽油机;使用柴油机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柴油机。,(1)液体燃料发动机 汽油机(gasoline engine);柴油机(diesel engine)。(2)气体燃料发动机 压缩天然气发动机(CNG);液化石油气发动机(LPG)。,双燃料发动机 两用燃料发动机,1.2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一、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一)基本工作原理1、化油器式汽油机:汽油和空气在化油器内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再输入发动机气缸并加以压缩,然后用电火花使之点火燃烧发热而作功传统式。2、汽油喷射式汽油机:(1)进气管内喷射:将汽油喷射入进气管内,同空气混合成可燃混
11、合气,再输入发动机气缸并加以压缩,然后用电火花使之点火燃烧发热而作功(现代轿车电控汽油喷射式汽油机)。(2)气缸内直接喷射:将汽油直接喷射入气缸内同空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并加以压缩,然后用电火花使之点火燃烧发热而作功(未来发展)。,(二)单缸汽油机 基本结构:,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销、连杆与曲轴相连接。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通过飞轮对外输出作功。,发动机的总体构造,1、曲柄连杆机构: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
12、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单缸机)。,2、配气机构: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3、供给系:根据要求配制可燃混合气、排除废气,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
13、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4、点火系:汽油机中定时在火花塞间产生电火花,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5、润滑系:提供发动机工作时对重要表面的润滑,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6、冷却系:保证发动机在正常的工作温度下(905
14、)工作。,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7、起动系:保证发动机正常启动过渡到正常工作状态,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然后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起动机由直流电机、传动机构、控制机构组成。,上止点(TDC):活塞离曲轴中心最远的位置;下止点(BDC):活塞离曲轴中心最近的位置;活塞行程(也称冲程
15、)S:上止点与下止点间的距离;曲柄半径R:曲轴中心(曲柄旋转中心)到曲柄销间的距离;S=2R 燃烧室容积Vc:活塞在上止点时其顶部容积;气缸工作容积Vh:活塞上止点和下止点间的气缸容积;气缸总容积Va:活塞在下止点时其顶部以上的气缸容积;Va=Vh+Vc排量VL:发动机缸数*气缸工作容积VL=i.Vh,(三)发动机基本术语,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用表示。,其中:Va 气缸总容积;Vh 气缸工作容积;Vc 燃烧室容积;,工作循环,对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每进行一次能量转换,均要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这种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称为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多缸发动机
16、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用表示VL。,发动机排量,VL=V h i,Vh气缸工作容积(气缸排量)i 气缸数目,(三)发动机基本术语,1.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4.排气行程,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需要经过进气、压缩、膨胀(作功)、排气四个过程,对应活塞上下四个行程,相应的曲轴转角旋转720(两周)。,(四)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包括:,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排气行程,(四)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PrP0),有残气,进气门(阀)开,排气门(阀)关,活塞下行(PP0)。进气终了:Pa:Ta:340-380K进气压力
17、大致保持不变,为了利用气流的惯性来提高充气量,进气阀在活塞过了下止点以后才关闭。,进气行程,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四)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进、排气门关,活塞上行,缸内气体被迅速压缩,气压上升,同时气温升高。为气体膨胀作功创造条件。提高空气的温度,为燃料的燃烧(及自行发火)作准备。压缩终了:Pc:0.8-2.0MpaTc:600-750K,压缩行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压缩比的范围,(a)爆燃:由于压缩终了时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火花塞点火之后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称为爆燃。,爆燃现象及严重爆燃的危害:爆燃时,火焰以极高的速率
18、传播,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形成压力波,以声速推进,当这种压力波撞击燃烧室壁时就发出尖锐的敲缸声。同时还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严重爆燃时甚至造成排气门烧废、轴瓦破裂、活塞顶熔穿、火花塞绝缘体被击穿等机件损坏现象。,(b)表面点火:在火花塞点火之前,由于燃烧室内灼热表面(如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电极处、积碳处)点燃可燃混合气而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点火。,表面点火现象:表面点火发生时,也伴有强烈的敲缸声(较沉闷),产生的高压会使发动机机件机械负荷增加,寿命降低。,(c)汽油机压缩比的选择:应在避免引起爆燃和表面点火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压缩比,以提高发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动机 构造 原理 总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