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的理念.ppt
《化学课程的理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课程的理念.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3-2 化学课程的理念,一、什么是课程理念?是人们对课程价值的一种理性认识,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二、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由来及发展 科学家的素养理科教育的口号“向理科教育目标演进确立为国家目标 科学素养内容的系统化,“科学素养”的内涵,(1)“2061计划”(p28)(2)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3)国际公众科学素养调查(4)我国科学课程标准的界定,“2061计划”,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科学素养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数学和技术学的多个方面,包括:(1)科学内容;(2)科学对社会的影响;(3)
2、科学的推理过程;(4)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5)对科学的积极态度。,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识别国家和地方决定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并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来。指出“科学素养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从8个方面对科学素养进行了规定: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作为探究的科学、物理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的个人和社会视野、科学的历史和科学的本质。,国际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我国科学课程标
3、准,科学探究(过程、方法)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共同点,一是理解科学本身;二是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各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目标,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水准低,2003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比2001年增长了近0.6个百分点。男性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2.3%,比女性高0.6个百分点。受教育程度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初中、高中、大专和大学的比例依次为:1.5%,6.2%,10.7%和13.5%。年龄越大,具备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越低。城市居民具备
4、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1%,农村居民为0.7%。东部地区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0%,中部地区为2.3%,西部地区为1.5%。这表明经济、教育的发展对公众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欧美对比,欧共体1989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4.4%美国199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6.9我国2003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我国的科学素养教育更为紧迫,3.化学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的界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32,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形成积极的 学习态度和兴趣;化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从生活
5、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化学新课程充分体现了两个“全”字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四、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37,构建与科学素养相匹配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精神。积极倡导多种评价方式,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请认真阅读义务教育和高中化学课程的
6、基本理念、进行比较并写在下面的表格中,2-3-3 化学新课程的结构,中小学总体课程结构: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分科与综合课程,供选择;高中: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生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原则上每个模块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周社会实践,可获得2学分;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持有相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通常情况下学生三年内可获得180个学分。,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
7、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一、三个阶段的化学课程,初中: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高中必修: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高中选修:有机化学模块主题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2.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作用。实
8、验:蔗糖、纤维素的水解。实验:酶的催化作用。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实验:蛋白质的性质。,二、三个层次的高中化学新课程,三、两种类型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选修,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 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分析与评价,有人说;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必修课时仅为72,与原来的高中化学课程相比下降幅度较大,由此得出“学生的基础水平将受到影响”的结论。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发表你的见解。为什么说新课程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有了明显的提
9、高?,2-3-4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的功能3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二、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 32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 37,化学课程目标,1.确立的依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化学学科的特征 2认识化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形式,教师成长札记,通过学习,小张知道了课程目标才是制定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据,以前他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来判断是否准确以及是否需要舍弃。那么,到哪去找需要的课程目标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课程标准的话还是被小
10、张敏锐地抓住了。这段话是这样的:“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小张很高兴,这么快就发现了线索。他很快买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他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并对有关目标的表述格外关注。他发现课标中有关目标的表述很多,有一些似乎还弄不大清楚。看来,学没学过如何当教师的课,确实是大不一样!,(1)化学课程总目标、课程模块目标和课程内容目标,化学课程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11、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总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伴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
12、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课程的模块目标,必修模块A1、A2 45通过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13、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化学课程内容目标,化学课程总目标、模块目标和内容目标之间的关系,(2)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义务教育课程目标34,知识与技能 1 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如何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2 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3 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课程 理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