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解读与应用实务马楠.ppt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解读与应用实务马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解读与应用实务马楠.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解读与应用实务马 楠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特聘专家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委员华北科技学院房地产与造价教研室主任 教授2013 北京,1985年以前,政府定价,第一阶段计划经济阶段统一定额消耗量统一预算单价统一费率,第二阶段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统一定额消耗量政府指导单价竞争费率,1985-2002年,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改革阶段企业定额消耗量自主报价单价竞争费率,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2003-2008年,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改革阶段企业定额消耗量自主报价单价竞争费率,2008-2012年,2013-?年,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改革阶段企业定额消耗量自主报价单
2、价竞争费率,市场调节价,市场调节价,03清单规范,08清单规范,2013清单规范,定额计价,定额计价,中国工程造价改革与发展历程回顾,中国建筑业的持续繁荣有力地促进了工程造价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唤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业主方、承包方、工程咨询方等各方的工程造价计价行为。2013年7月1日强制实施的国家最新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应势而生,标志着中国工程造价改革步入深水区,新清单计价规范不但从宏观上规范了政府造价管理行为,更重要的是从微观上规范了发、承包双方的工程造价计价行为,使中国工程造价进入了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新时代!好的政策需要
3、我们工程造价人员及时领会其实质精髓和操作要领,将其应用到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中才会产生巨大的效益!为了帮助广大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掌握新版清单计价规范的实质精髓,全面掌握工程造价全过程精细化控制的根本之道,解决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领会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的操作要领,切实提高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我们第一时间就新规范的操作应用,与大家作深度讲解。,开头语,讲座内容,第二部分 新规范的内容和十大亮点,第三部分 新规范的应用与操作解读,第一部分 新规范出台的形势与背景,2008年12月1日实施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为建立市场形成工程造
4、价机制、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三年多来的使用过程中业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对清单规范的关键问题理解不统一、对规范条文操作的差异等原因,使广大工程造价人员在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中非常迷惘,伴随而来的操作失误和由此导致的纠纷,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建筑市场的秩序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一.从宏观角度,清单规范实施所需配套条件方面的问题二.从微观角度,清单规范实施中本身缺陷而导致的问题,配套条件包含的内容,配套环境造价信息管理新行业专业出现新的政策法规监管政策,清单计价机制的实现,一.从宏观角度,清单规范实
5、施所需配套条件方面的问题,配套制度招投标制度合同示范文本担保建立制度发、承包制度,1.2008规范与最新颁布的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不能完全对接,缺乏与清单计价规范相配套的招投标制度,与现行评标定标办法不相适应。现行的招投标法规定的经评审的低价中标法由于缺乏对合理低价及低于成本价的科学的评判依据,在一些地区实际操作中,常被演绎为“绝对最低价中标”。这样一方面使施工企业在“僧多粥少”的甲方市场形势下,被动地去接受低于成本价的不公平合同条款。另一方面低价中标可能会使个别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标后再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偷工减料、层层转包等不法行为进行施工,最终导致“豆腐碴”工程,严重损害发包人利益。,一.从宏
6、观角度,清单规范实施所需配套条件方面的问题,2.缺乏与08规范以及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合同文本。实行清单计价,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合的合同条款,来约定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等各方权力义务,规范工程建设中各方的行为。特别是对清单计价后的工程计量、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施工索赔、价款调整、价款支付、竣工结算、造价纠纷等关节环节都应有明确的规定,使合同在履行时有据可依,减少纠纷发生。可是我国十多年来一直采用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定额计价的合同文本,没有对于以上关键问题进行约定,最终导致纠纷不断。,3.缺乏与08规范配套的工程保险、工程担保制度及监理制度。建筑市场除了依靠法律、规范约束外,还应有完善的市场约束机制,
7、如完善的工程保险、担保、监理制度等。而我国目前建筑市场体制还不完善,工程保险、担保等市场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工程监理缺位,导致违约不断。,4.2008规范与当前承发包模式改革的不适应。()不利于推行更具创新的EPC(设计-采购-建造)等集成承发包模式。以EPC为例,它是以全过程管理为目标的,由于现行规范是针对C(建造)而非兼及E(设计)和P(采购),现有的规范是以牺牲全过程操作的便利而迁就跨行业需要为代价的。()现行规范不适宜于建筑行业分包体制的运作。现行规范对总包/指定分包,以及议标/采购/竞标未能获得良好的结合,不利于分包体制在合同约定下的运作。,5.缺乏与08规范清单报价相配套的企业定额。
8、由于清单规范中的报价是以投标企业自身企业定额为基础的,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少有施工单位拥有自己的企业定额,清单组价缺少依据。这给各企业报价造成很大的不便。投标企业为了被迫执行清单规范只能将地区预算定额作为自己企业定额,从而形成了外表象清单计价法,而实质仍然是定额法的怪现状。,一.从宏观角度,清单规范实施所需配套条件方面的问题,6.适宜与08规范的政府造价信息发布严重滞后。推行清单计价使得工程造价信息服务尤为重要。但当前造价管理机构在信息服务上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的价格信息往往滞后,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价格失真,价值规律“失灵”,而这而恰恰是清单计价所急需的。,一.从宏观角度,清单规范实
9、施所需配套条件方面的问题,7.现行08规范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建筑业的需要。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入的加大,大批轨道工程遍地开花,仿古园林等文化工程纷纷上马,钢结构工程普遍采用,而这些工程却缺乏清单计价依据;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应用,这些都急需规范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8.2008规范与近几年建设领域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标准脱节。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4号)、国家发展改改委等九部委联合颁布的第56号令(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建设工程计价设备材料划分标准(GB/T50531200
10、9)、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9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建设部令第154号)等与现行规范脱节。,9.2008规范实施中,部门责任缺失、监管惩罚不力。由于当前各级建设行政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职责不清、惩罚不力,致使某一方违反规范、对方投诉无门,执行力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国家规范的权威性。,一.从宏观角度,清单规范实施所需配套条件方面的问题,10.2008规范不适应当前最新工程造价管理形势的变化。比如:工程定额测定费是指按规定支付工程造价(定额)管理部门的定额测定费,当前此项费用各地方、行业已经全部取消,原清单规范还在规费项目中列支,严重与实际行驶脱节。,现
11、行规范本身先天不足,主要表现在原规范规定存在过于笼统、门类不全、操作性不强等以下许多缺陷,阻碍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推行。,二.从微观角度,清单规范实施中本身缺陷而导致的问题,1.08规范使用范围局限,缺少对后期实施阶段造价管理的可操作性规定。现行规范主要侧重于招投标阶段计价环节计价的相关规定,但对于招投标后工程实施阶段阶段的工程计量、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施工索赔、价款调整、价款支付等环节的的规定操作性不强,特别是竣工阶段的工程结算、合同解除与造价纠纷解决等关节环节缺乏相应的规定,导致后期执行非常困难。由此出现某些地方招标阶段用清单方法计价,施工及竣工阶段用定额方法结算的怪现象。,2.现行08
12、规范不能完全适应各地方、各行业的计价要求。现行规范的出台没能考虑我国各个省市的地域特性和各个行业惯例,于是各地方为了“贯彻实施”规范,纷纷发布了与此规范“配套”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出现各地区、各行业自己版本的土政策,使原规范的统一性和强制性与地区、行业的特殊性严重脱节,影响了国家规范的权威性。,二.从微观角度,清单规范实施中本身缺陷而导致的问题,3.现行08规范强制性不够、操作性不强。现行规范强制适用范围和相关强制性条款规定不是特别具体,缺乏监督、惩罚条款,给一些地方和单位留下一定的豁口和寻租博弈余地,违反规范的行为常常发生。另一方面现行规范中很多条文操作性不强,摸棱两可,使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特别
13、是甲乙双方对规范中关键问题理解差异等原因,使广大造价人员在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中非常迷惘,伴随而来的操作失误和由此导致的纠纷,使各方蒙受巨大的损失。,4.现行08规范对于建设项目的风险内容、责任划分不清楚,使承发包双方风险责任不明确。现行规范规定的综合单价是指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与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实际操作中,对于甲乙方风险分担责任、价格风险调整幅度等没有明确的界定,这最终导致造价纠纷扯皮不断,市场秩序乱上添乱的混乱局面。,二.从微观角度,清单规范实施中本身缺陷而导致的问题,5.现行08规范对于甲供
14、材料设备、乙供材料设备的责任规定缺失,导致 甲乙双方争议不断。现行规范对于甲供材料设备暂估价的提供方式、投标方法、消耗数量、结算抵扣;对于乙供材料设备的采购程序、质量标准、责任承担等规定缺少具体规定,最终导致甲乙双方争议不断。,6.现行08规范对于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原则规定不清,监管部门不明确、使投标人投诉无门。现行规范虽然规定了招标控制价的公布时间、备案单位、投诉部门,可对于受理投诉的部门职责规定不清(招投标监督机构或(和)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规定的惩罚措施不力,具体缺乏可操作性,致使投标人投诉无门,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条文就形同虚设。,7.现行08规范对于施工阶段工程计量缺少相应规定
15、,致使进度付款支付受阻。正确计量是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工程款的前提和依据。而现行规范对于计量原则、计量程序、计量责任等没有可操作性的明确规定,导致支付不及时引起工程款拖欠进而而引起纠纷。,二.从微观角度,清单规范实施中本身缺陷而导致的问题,8.现行08规范对于合同价款调整的规定不全面,操作性不强。现行规范仅仅只对政策性调整等有限的几类调整做了规定,并且操作性不强;但是对于由于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现场签证、施工索赔、赶工补偿、误工赔偿等因素引起的价款调整没有具体规定。,9.现行08规范对于合同价款支付的规定不全面,特别是对于安全文明施工费支付的规定缺失。现行规范虽然只对预付款、进度款的支付做
16、了规定,但对于支付额度、支付程序、支付担保、违约责任等,特别是对于安全文明施工费支付、结算支付、质量保证金支付、结清支付、合同解除支付等规定缺失,导致甲、乙双方由于支付纠纷而已引发工期延误。,10.现行08规范对于合同价款争议的解决、造价司法鉴定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实行清单计价常常会发生合同价款纠纷,有时需要做造价司法鉴定,可是现行规范没有此方面的条文规定,致使矛盾不断激化而升级而不可收拾。,1,2,3,4,5,原规范存在的问题,原规范存在的问题,原规范存在的问题,原规范存在的问题,原规范存在的问题,新事件新政策,新事件新政策,新事件新政策,新事件新政策,新计价规范的产生,讲座内容,分目录,1
17、 总则2 术语3 一般规定4 工程量清单编制5 招标控制价6 投标报价7 合同价款约定8 工程计量,2013版计价规范的内容由原08规范的5章17节137条增加到现在的16章54节329条,在原08规范基础上,新增240条,修改52条,保留36条。其中强制性条款15个,附带专业计量规范(附录)9个。新规范主要修订了原规范正文中不尽合理、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的条款及表格形式,补充完善了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如何编制工程量清单文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的约定,工程计量、合同价款调整、合同价款中期支付、竣工结算与支付、合同解除的价款结算与支付、合同价款争议解决、工程造价鉴定、工程计价资料与归
18、档等内容。主要内容如下:,第二部分 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亮点,9 合同价款调整10 合同价款中期支付11 竣工结算与支付12 合同解除的价款结算与支付13 合同价款争议的解决14 工程造价鉴定15 工程计价资料与档案16 工程计价表格,分目录,本次2013计价规范贯彻落实了近几年各项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深化和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形成了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母规范,九大专业工程量计量规范与其配套使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将08清单计价规范中的六个专业(建筑、装饰、安装、市政、园林、矿山),重新进行了精细化调整,调整后分为九个专业计量规范。其中:(1)将建
19、筑与装饰专业进行合并为一个专业;(2)将仿古从园林专业中分开,拆解为一个新专业;(3)同时新增了构筑物、城市轨道交通、爆破工程三个专业。一母: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编号为GB50500-2013九子: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编号为GB50854-2013 仿古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编号为GB50855-2013 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编号为GB50856-2013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编号为GB50857-2013 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编号为GB50858-2013 矿山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编号为GB50859-2013 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编号为GB5
20、0860-20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编号为GB50861-2013 爆破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编号为GB50862-2013此可见,清单规范各个专业之间的划分更加清晰、更有针对性。,第二部分 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亮点,计量规范组成内容 1.总则 2.术语 3.一般规定 4.分部分项工程 5.措施项目 6.附录,分目录,(一)新规范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2013规范按照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新思路,设置了一系列管理条文,建立起从建设项目招投标到施工再到竣工结算阶段的工造造价全过程管理机制,形成了“全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重心前移”的新理念。(二)新规范明确了工程造价管理主
21、体的责任 1.宏观主体(政策制定者):政府部门 按照“谁制定政策,谁负责管理”原则,通过建立将招标控制价、合同价款、竣工结算书报送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查的管理体制,实现政府部门对工程造价的直接或间接宏观管理。2.微观主体(政策执行者):具体为:(1)单位主体:招标人(发包人)投标人(中标人、承包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2)个人主体: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包括注册造价工程师和造价员。从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价、合同价款约定、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索赔与现场签证、工程价款调整、竣工结算等各个环节分别由合格的当事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负责。其中竣工结算:编制当事人是承包人,核对当
22、事人是发包人。,第二部分 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亮点,分目录,第二部分 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亮点,2008清单规范,2013清单规范,相比08规范,2013清单规范涵盖从招标投标开始至竣工结算为止的施工阶段全过程工程计价技术与管理,使工程施工过程的每个计价环节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并按施工顺序承前启后,相互贯通,构筑起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的长效机制,是一本融全过程工程计价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规范。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性要求会越来越高,同时对争议的处理也会越来越明确,可执行性更强。,第二部分 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亮点,专业划分更加精细,涵盖阶段得到拓展、使用范围更加扩大,专业划分更加精细:新规范在0
23、8规范的基础上,把计量和计价两部分的规定实际分开,新规范先是对计价内容进行了规范,形成了共329条规定,然后单独给出了9个专业(分别是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仿古建筑工程、通用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构筑物工程、矿山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爆破工程)的工程计量规范。涵盖阶段的拓展:新增内容贯穿整个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前期(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合同价款的约定);中期(工程计量、价款调整、价款支付);后期(竣工结算、工程造价争议处理、工程计价资料集档案整理)。使用范围的宽泛:新规范不仅适用于所有国有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同时非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也适用,不采用清单计价的建设工程,要执行本规范
24、除工程量清单等专门性规定外的其他规定。,亮点1,第二部分 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亮点,针对工程造价的计价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多次性)的特点,在2012规范中提出了招标控制价、投标价、签约合同价、竣工结算价等不同概念,反映了不同的计价主体对工程造价的逐步深化、逐步细化、逐步接近和最终确定工程造价的控制过程。若把整个建设期分为建设前期、工程交易期、工程实施期,则原有的“估算、概算、预算”侧重于建设前期,而2013规范中提出的“四价”侧重于工程交易期和工程实施期。这与工程量清单主要应用于招投标阶段及工程实施期合同价款管理相一致。,第二部分 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亮点,2013规范提高了对合同的重视程度,使工
25、程造价全过程合同管理意识更强,尤其细化了合同价款调整与支付的规定。新规范中的合同价款调整部分划分了14个子项,并分3章对工程计量与5种工程价款支付进行了详细规定。2013规范执行后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造价管理时要充分了解合同内容以及合同管理的特点,将二者高度统一,才能切实才能切实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第二部分 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亮点,贯彻了工程造价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新理念。,亮点4,建筑业的发展要求建设项目参与方要对工程价款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保证参与方的利益。2013版规范在08清单计价规范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价款管理进行了约定,并对重大的现实问题,强化了清单的操作性,这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建设 工程 工程量 清单 计价 规范 解读 应用 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80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