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ppt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220-589,一、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一)总体局面(二)重要制度 1.中央体制:三省制的逐步形成 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三)重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背景 统一、融合、矛盾、人物 2.改革的过程与内容 前期: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 转折:迁都洛阳(495年)后期:汉化政策 3.改革的影响,二、魏晋南北朝的经济 1.农业 耕作技术 水利灌溉 土地制度:均田制 赋税制度:租调制 2.手工业 冶铸:灌钢法 制瓷:成熟白瓷 3.江南经济的开发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三、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1.思想:三教并存,相互影响,儒学为主流 2.农学:齐民
2、要术 3.文学:志怪小说 4.书法:自觉、王羲之 5.绘画:顾恺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三国,魏,蜀,吴,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若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已在讲汉代制度时讲过。(汉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五尚都只管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这真是皇宫里的“秘书”了。)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故就官职名义言,这三个官,原先本都是内廷官。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长官,和以前性质完全不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嘎仙洞,代国平城,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
3、(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死,减关中贼。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北魏民族、阶级矛盾尖锐,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魏书卷53李冲传,三国青瓷坞堡 湖北黄陂区滠口出土,(马)腾父平,扶风人。为天水兰干尉,失官,遂留陇西,与羌杂居。家贫无妻,遂取羌女,生腾。后汉书董卓列传,民族间的通婚,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弃其本语,相传教习,谓之国语。隋书经籍志,学习汉族语言,(天兴元年二月),诏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授田。魏书太
4、祖(拓跋珪)纪,从事农业生产,关中之民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西晋】江统徙戎论,多民族杂居,太和九年(485),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臣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桑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牛。所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凡两年轮更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更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6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由买卖。詹子庆中国古代史,根据材料,概括提炼北魏均田令中鼓励农耕的措施,并逐条列出
5、。(不得抄袭原文),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受田;奴婢受田;耕牛受田;轮耕土地加倍受田;桑田可世代相传。,均田制之所以具有土地、劳动力和赋役三者紧密结合的特点,是由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有余、劳动力不足、人身依附关系强化、人户隐匿严重等历史背景决定的。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三长负责清查户口、征收赋税,邻长,里长,党长,5户,25户,125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比较三长制与宗主督护制在内容和影响上的不同点。,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魏书李冲传,宗主督护制宗主控制人口、赋税、基层社会,易导致地方割据。,三长制国家通过三长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 魏晋 南北朝 时期 历史 知识点 总结 高三总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9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