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1.ppt
《高二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1.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口的空间变化,一、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解读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教材是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姊妹篇。就体例而言,与第一节有相似之处即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举例来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表述我国和世界人口迁移的“事实”,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依据高中地理新课标关于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更要注重地理科学思想和国情、国策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正确的人地观,逐渐形成从情感、精神、文化的层面理解和处理事物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可尝试通过调查、收集身边的人口数据,增强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方法,形成地理原理和规律。,2、
2、本节教材主要涉及的课标内容:(1)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其中第一条是本节的核心(第二条则贯穿整个第1、2章各节,本小节主要是要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不同宗教、文化的地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斥力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其中起的什么作用等)。课标表述的行为动词看,把握本条标准的重点在“举例”两个字上,特别注意课标在活动建议说法:运用本地的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迁移特点。如果只是由老师讲述几条原因,是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原因的。更无法完成课标所要达到的能力和情感目标。如果学生能举出恰当的实例进行说明,则可表明学生是真正理解了。,学情分析:,1、学
3、习能力2、知识铺垫,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采用结合实例讲述的方法。结合实例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演绎法,即先提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每一条原因,使用人口迁移的实例进行验证和说明。提供给学生人类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资料,包括迁移的大致人数、迁出迁入的地区分布;另一种是归纳法,即先引入人口迁移的实例,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地区的自然、经济、文化状况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分析,学生可能会发现:在历史早期,人口迁移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现代,则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所在地区人口迁移状况,并分析其原因。在实际教学中,也
4、可以把由学生发现并分析本地区人口迁移状况放在前面,宏观认识放在后面。,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资料和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和原因。结合实际讨论“民工潮”对迁入地(城市)和迁出地(农村)的利弊得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的特点和流向,总结规律、分析原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达观点、思想。3、学会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分析案例:分析人类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地区)人口迁移的资料,包括迁移的大致人数、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分布;这些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
5、各个阶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学会用综合、全面的眼光看问题,从纷繁复杂的地理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背景。3、学会归纳、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难点:1、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重点是民工流动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2、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四、教学方法、教具、课时 学生自主探究、案例分析和教师讲授相结合。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示“我国和世界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资料和人
6、口迁移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结合实际讨论、一分为二地分析“民工潮”对迁入地(城市)和迁出地(农村)的(利弊)影响。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本节内容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读图(人口增长模式图),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不一样。请说说图中三个时期人口变化的特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比较三种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深圳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一个仅仅有数万人口的小县城。在1984年后的二十多年里,深圳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深圳已是一个有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思考:深圳人口爆发性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大量的人
7、口移入。说明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受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两个方面的影响,2、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的速度差异很大。我们来讨论下面的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它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有人说: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你认为呢?(地域、时间和居住地),一、人口迁移:,1、概念:,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迁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改变住所1年以上”,(2)国内人口迁移:,“不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定居地的改变”,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 主要流向,思考:1、新中国
8、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大体上以什么年限为界,分为两个不同历史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流向和特点有什么差异?,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受计划经济影响,人口迁移大多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迁移规模较小。每年大约在2500万3000万人。主要迁移方式有三种: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各大城市抽调人员支援内地和边疆建设;动员大批复转业军人和城市知识青年到内蒙古、新疆、黑龙江、云南等省区,参加国营农场建设;大批农村人口从东部稠密地区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主要迁出地区是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人口 空间 变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