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ppt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历史备课组,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明清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承古),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更替频繁,为方便记忆,请你动手编一个朝代歌,要求:简单易记、朗朗上口。,动手1,中国古代朝代歌,明清,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承古,萌新,1368-184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考点2:手工业的发展 考点3:商业的发展 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1:宋明理学 考点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点1:科技成就 考点2:书画的发展 考点3:文学成就
2、考点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一、考纲明细,二学法指导,(1)把握明清时代特征,给明清时代以准确的定位“承古萌新”是本阶段学习的关键。学习中将明清历史分解为“承古”和“萌新”两大版块。其中“承古”是重点,“萌新”是难点。(2)明清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最后一个阶段,可以以此为契机对整个中国古代史知识体系进行纵向“收官”式梳理,此即“承古”。着重系统、扼要地梳理发展演变的轨迹,培养梳理、归纳、总结能力。(3)第二版块主题是“萌新”,从寻找“新”字切入,围绕“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展开中西历史文明的横向对比,提升历史学习的深层思维,包括比较能力、原因分析能力及历史观、文明观等。(4)课时安排上“承古”
3、一课时,“萌新”一课时,练习处理一课时。共3课时,政治,经济,农业:耕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增加;精耕细作技术成熟;租佃制普及。,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焦炭冶铁流行;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斗彩和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商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和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之一。,(全面高涨),经济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文化,儒学发展:阳明心学、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科技:传统科技世界领先,但近代科学明显落后于西方。徐光启农政全书、李时珍本草纲目。,文艺:书法个性化;绘画不拘成法、通俗
4、化;小说成为文学主流;京剧形成并成为“国粹”。,三、知识结构,明清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承古),根据知识结构,概括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动手2,明清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承古),四、中国古代明清史阶段特征,明清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承古),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材料二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
5、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藉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请回答:(1)材料一实际上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2)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3)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4)结合材料及近代中国落后的史实,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3)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消极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活力,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明清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承古),(1)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2)不是。根本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二轮 复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