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学习题纲.ppt
《集成电路学习题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学习题纲.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第一部分 理论课第一章 绪言 11 集成电路的发展 12 集成电路分类 13 集成电路设计第二章 MOS晶体管 21 MOS晶体管结构 22 MOS晶体管工作原理 23 MOS晶体管的电流电压关系 24 MOS晶体管主要特性参数 25 MOS晶体管的SPICE模型第三章 MOS管反相器 31 引言 32 NMOS管反相器 33 CMOS反相器 34 动态反相器 35 延迟 36 功耗,第四章 半导体集成电路基本加工工艺与设计规则 4.1 引言 4.2 集成电路基本加工工艺 4.3 CMOS工艺流程 4.4 设计规则 4.5 CMOS反相器的闩锁效应 4.6 版图设计第五章 M
2、OS管数字集成电路基本逻辑单元设计 5.1 NMOS管逻辑电路 5.2 静态CMOS逻辑电路 5.3 MOS管改进型逻辑电路 5.4 MOS管传输逻辑电路 5.5 触发器 5.6 移位寄存器 5.7 输入输出(I/O)单元,第六章 MOS管数字集成电路子系统设计 6.1 引言 6.2 加法器 6.3 乘法器 6.4 存储器 6.5 PLA第七章 MOS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7.1 引言 7.2 MOS管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 7.3 MOS模拟集成电路基本单元 7.4 MOS管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第八章 集成电路的测试与可测性设计 8.1 引言 8.2 模拟集成电路测试 8.3 数字集成
3、电路测试 8.4 数字集成电路的可测性测试,第二部分 实验课 1、数字集成电路(1)不同负载反相器的仿真比较;(2)静态CMOS逻辑门电路仿真分析;(3)设计CMOS反相器版图;(4)设计D触发器及其版图;(5)设计模16的计数器及其版图(可选)。2、模拟集成电路 设计一个MOS放大电路(可选)。,教学进度表,参考文献1 王志功,景为平,孙玲.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工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国家级规划教材).2(美)R.Jacob Baker,Harry W.Li,David E.Boyce.CMOS Circuit Design,Layout and Simulation.北京
4、: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陈中建主译.CMOS电路设计、布局与仿真.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6.4(美)Wayne Wolf.Modern VLSI Design System on Silicon.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 朱正涌.半导体集成电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 王志功,沈永朝.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4年5月(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教材).,一、集成电路分类,第一部分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知识,二、描述集成电路工艺技术水平的五个技术指标,1、集成度(Integration Level)2、特征尺寸(Feature Size)/(Crit
5、ical Dimension)3、晶片直径(Wafer Diameter)4、芯片面积(Chip Area)5、封装(Package),三、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主要流程框架,四、集成电路设计方法1、全定制设计方法2、半定制设计方法(1)门阵列设计法(2)标准单元设计法(3)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法,五、IC设计过程:,功能要求,综合、优化-网表,行为设计(VHDL),布局布线-版图,Sign off,行为仿真,时序仿真,后仿真,第二部分 MOS晶体管的电学特性,一、MOS晶体管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根据导电沟道的不同,MOS晶体管可分为P沟道MOS晶体管(简称为PMOS管)和N沟道MOS晶体管(简称
6、为NMOS管),而根据在没有外加电压条件下导电沟道形成与否又可分为耗尽型MOS管和增强型MOS管。增强型NMOS管是在适度掺杂的P型衬底上制作两个掺杂浓度较高的N型区,分别作为漏区和源区,在漏区和源区之间的区域上面制作一层绝缘层(一般是二氧化硅物质),绝缘层上面沉积一层多晶硅作为栅区。我们把源区和漏区两个掺杂区之间的距离称为沟道长度L,而垂直于沟道长度的有效源漏区尺寸称为沟道宽度W。,NMOS晶体管的结构,(a)增强型(b)耗尽型(c)增强型MOS管在电路中的符号,NMOSFET工作原理,如果vGsVT,当vDSvGS-VT时,NMOS晶体管工作于饱和区(线性放大区)状态,当vDSvGS-VT
7、时,其处于非饱和区(可变电阻区)工作状态。,如果VGSVTN的NMOS晶体管处于截止区工作状态。PMOS晶体管与NMOS晶体管的刚好相反。,二、MOS管反相器结构形式 MOS管反相器分为静态反相器和动态反相器两种结构形式。,所谓CMOS(Complementary MOS),是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同时采用两种MOS器件:NMOS和PMOS,并通常配对出现的一种电路结构。CMOS电路及其技术已成为当今集成电路,尤其是大规模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流技术。CMOS结构的主要优点是电路的静态功耗非常小,电路结构简单规则,使得它可以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三、CMOS反相器,为了能在同
8、一硅材料上制作两种不同类型的MOS器件,必须构造两种不同类型的衬底,下图所示结构是在N型硅衬底上,专门制作一块P型区域(p阱)作为NMOS的衬底的方法。为防止源/漏区与衬底出现正偏置,通常P型衬底应接电路中最低的电位,N型衬底应接电路中最高的电位。为保证电位接触的良好,在接触点采用重掺杂结构。,CMOS倒相器,Vi=“0”时,VGSn=0,VGSp=-VDD PMOS管导通,NMOS管截止VO=“1”=VDD Vi=“1”时,VGSn=Vi,VGSp=0 NMOS管导通,PMOS管截止 VO=“0”=0V,CMOS反相器工作原理,CMOS反相器传输特性,CMOS反相器的耗功P由两部分组成,(1
9、)静态功耗,即反向漏电造成的功耗PD;(2)动态功耗,即反相器电平发生跳变时产生的功耗。,第四部分 半导体器件基本加工工艺,任何集成电路的制造都离不开衬底材料单晶硅。,三、集成电路生产前部工序的主要工艺,1、图形转换:(光刻与刻蚀工艺)2、掺杂:(扩散与离子注入)3、制膜:制作各种材料的薄膜(如二氧化硅层)。,二、掩腌版制作,一、半导体晶体材料的制备,四、后部封装(在另外厂房)(1)背面减薄(2)划片、掰片(3)粘片(4)压焊:金丝球焊(5)切筋(6)整形(7)封装(8)沾锡:保证管脚的电学接触(9)老化(10)成测(11)打字、包装,五、CMOS工艺流程,CMOS INVERTER,N-WE
10、LL,第四部分 集成电路仿真(SPICE),一、仿真分析类型,DC AnalysisAC Small-Signal AnalysisTransient AnalysisPole-Zero AnalysisSmall-Signal Distortion AnalysisSensitivity AnalysisNoise Analysis,二、SPICE文件构成1、标题(Tittle)2、电路描述3、分析和输出控制4、电路中的器件模型5、结束语句,三、SPICE文件举例,*CMOS INVERTE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VDD 1 0 5VVIN 2 0 DCM1 3 2
11、 1 1 M1M2 3 2 0 0 M2.MODEL M1 PMOS.MODEL M2 NMOS.DC VIN 0 4 0.5.PLOT DC V(3).END,第五部分 MOS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一、MOS IC设计工作包括电路设计、工艺设计和版图设计三个方面。电路设计是根据电路的指标和工作条件,如最高工作频率、电源电压,功耗等,决定组成电路各器件的参数,包括电参数和几何参数,如VT、W/L。在电路设计中还要确定电路的类型,例如NMOS或CMOS电路。版图设计的任务是按照电路设计和确定的工艺流程,把电路的MOS管、电容等元件及互连线布置在硅片上,画出相互套合的版图来,供制造各次光刻掩模版用。版
12、图设计分自动设计和手动设计两种。,二、CMOS工艺设计中阱工艺的选择,(a)P阱,(b)N阱,(c)双阱,三、设计规则和版图,1、设计规则的表示方法(1)以为单位也叫做“规整格式”(2)以微米为单位也叫做“自由格式”,2、设计规则的内容与作用 设计规则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桥梁。如何向电路设计及版图设计工程师精确说明工艺线的加工能力,就是设计规则描述的内容。这些规定是以掩膜版各层几何图形的宽度、间距及重叠量等最小容许值的形式出现的。设计规则本身并不代表光刻、化学腐蚀、对准容差的极限尺寸,它所代表的是容差的要求。,第六部分 MOS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基础,一、NMOS管逻辑电路设计1、结构特点,N
13、MOS逻辑门电路是全部由沟道MOSFET构成。由于这种器件具有较小的几何尺寸,适合于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此外,由于NMOS集成电路的结构简单,易于使用CAD技术进行设计。与CMOS电路类似,NMOS电路中同样不使用难于制造的电阻。NMOS逻辑电路的基本结构特点在于,工作管常用增强型器件,而负载管可以是增强型也可以是耗尽型。,利用NMOS工作管器件串联实现“与”,并联实现“或”的结构特点,可以实现复杂功能的逻辑电路。如后图(a)所示,NMOS工作管M1和M2串联,M3和M4串联,然后它们再并联,实现与或非的逻辑功能,而在后图(b),NMOS工作管M1和M2并联,M3和M4并联,然后它们再串联,实
14、现或与非的逻辑功能。,2、设计举例,(a),(b),二、静态CMOS逻辑电路设计1、静态CMOS逻辑电路结构特点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CMOS逻辑电路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则,如后图所示,(1)利用反相器电路结构的形式;(2)安排NMOS下拉管串联实现“与”,而NMOS下 拉管并联实现“或”;(3)设计相应的互补PMOS上拉管。,2、例子例、设计静态CMOS逻辑电路,其功能为,设计步骤如下,(1)设计NMOS下拉管结构,根据串联实现“与”关系,并联实现“或”关系的结构特点,如图1所示,可得到图2所示的NMOS下拉管电路;,图1 NMOS下拉管结构,图2 NMOS下拉管电路,(2)安排互补的PMOS上拉
15、管结构,根据“与”并联关系,“或”串联的结构特点,如图3所示,可得到PMOS上拉管的结构如图4所示。,图3 PMOS上拉管结构,图4 PMOS上拉管电路,MOS管传输门实现的2选1数据选择器,三、MOS管传输逻辑电路,1、MOS管传输门,MOS管传输门实现的4选1数据选择器,2、CMOS传输门,CMOS传输门实现的4选1数据选择器,四、锁存器和触发器,1、锁存器,(1)基于二输入与非门的RS锁存器,基于二输入与非门的RS触发器,基于二输入NMOS与非门的RS触发器,基于二输入CMOS与非门的RS锁存器,(2)基于二输入或非门的RS锁存器,基于二输入或非门的RS触发器,基于二输入NMOS或非门的
16、RS触发器,基于二输入CMOS或非门的RS触发器,2、钟控锁存器,(1)钟控RS锁存器,钟控RS触发器逻辑电路,用与或非门构成钟控RS锁存器电路,(2)钟控D锁存器,两个反相器构成正反馈闭环电路,钟控D锁存器,3、D触发器,下降沿触发的D触发器,在VLSI中的模拟集成电路单元主要用于处理信号链中的连续小信号,即所谓的模拟信号。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较之数字逻辑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要求电路的每一个组成单元必须是精确的。在VLSI技术中所设计和应用的模拟集成电路应与主流技术相融合,应以MOS模拟集成电路为主要的设计对象。,一、MOS模拟集成电路基本单元,第七部分 MOS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基础,1、基本
17、偏置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基本偏置包括电流偏置和电压偏置。电流偏置提供了电路中相关支路的静态工作电流,电压偏置则提供了相关节点与地之间的静态工作电压。各偏置的作用是使MOS晶体管及其电路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MOS模拟集成电路中的MOS晶体管,不论是工作管,还是负载管都工作在饱和区。,(1)电流偏置电路 在模拟集成电路中,电流偏置电路的基本形式是电流镜。所谓的电流镜是由两个 或多个并联的相关电流 支路组成,各支路的电 流依据一定的器件比例 关系而成比例。1)NMOS基本电流镜 NMOS基本电流镜 由两个NMOS晶体管组 成,如右图所示。,NMOS基本电流镜,2)NMOS威尔
18、逊电流镜 NMOS基本电流镜因为沟道长度调制效应的作用,交流输出电阻变小。从电路理论可知,采用串联电流负反馈也可以提高电路的输出电阻。威尔逊电流镜正是 这样的结构。NMOS威尔逊电流 镜的电路如右图所示。提高输出电阻的基本 原理是在M1的源极接 有M2而形成的串联电 流负反馈。,NMOS威尔逊电流镜,NMOS电流镜所能提供的电流偏置通常情况下是灌电流,即电流是流入漏极的情况。如果需要的是拉电流,则可采用PMOS电流镜。3)PMOS电流镜 PMOS电流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NMOS结构相同。下图给出了PMOS的基本电流镜(a)、威尔逊电流镜(b)和改进型的威尔逊电流镜(c)。,PMOS电流镜,4)
19、参考支路电流Ir 形成参考支路的电流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只要能够形成对电源(NMOS电流镜)或对(PMOS电流镜)的通路即可。(a)简单的电阻负载参考支路,(b)有源负载的参考支路,(c)自给基准电流的结构 如果在电流镜中的参考电流就是一个恒流(如右图所示)那么,整个电路中的相关支路电流就获得了稳定不变的基础。,右图给出了一种自给基准电流的结构形式。M1、M2、M3组成了一个两输出支路的NMOS电流镜,M4、M5和M6组成了两输出支路的PMOS电流镜。M7、M8和R所构成的“启动”电路。,图6-3-15,2、电压偏置电路 前面虽然尚未介绍电压偏置电路,但实际上在上一段已经用到了电压偏置,例如,电
20、流镜中VGS1和有源负载的偏置电压VB。在这一部分将重点介绍各种电压偏置电路的设计。在模拟集成电路中的电压偏置分为两种类型:通用电压偏置电路和基准电压电路。通用电压偏置电路用于对电路中一些精度要求较低的电路节点施以电压控制;基准电压电路则是作为电压参考点对电路的某些节点施以控制。,(1)通用电压源 通用电压源是一些简单的电路,它按电路要求产生直流电压,并控制相关器件的工作状态,一般没有特殊要求。最简单的电压源是分压电路,它的输出既可以是单点的,也可以是多点的。在电子线路中常采用电阻分压电路作为电压偏置的发生电路,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则常采用有源电阻作为分压电路的基本单元。图6-3-15给出了全NM
21、OS的分压器电路图(a)和CMOS的分压器电路图(b)。,图(a),V1=VGS1,V2=VGS1+VGS2;图(b)是一个CMOS的分压器结构,它的分压原理与NMOS并没有什么区别,它的Vo也可以用上式计算。,图6-3-15,上面简单的分压电路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它们的输出电压值随着电源电压的变化将发生变化。究其原因是因为电漏电压的波动直接转变为MOS晶体管的VGS的变化。如果电源电压的波动能够被某个器件“消化”掉,而不对担当电压输出的VGS产生影响就可以使输出电压不受电源电压波动的影响。要使VGS不发生变化,对于栅漏短接的MOS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VGS不能被直接作用,二是MOS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成电路 习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