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ppt
《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量基础知识,第一章 计量的概念第二章 法定计量单位第三章 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第四章 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第五章 计量器具产品管理,第一章 计量的概念,第一节 测量、计量、计量学,一、测量 1、测量需求的提出;2、定义: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3、测量的方式:1)根据结果的获得方式分:直接和间接测量;2)根据测量条件可分:等精度和非等精度;,二、计量 1、计量需求的提出;2、定义: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3、特点: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4、对象:目前主要是物理量;三、计量学 1、定义:关于测量的科学;2、研究的对象:单位制、计量基(标)准、误 差理论、测量方法、物理常
2、数等 3、分类:1)科学计量(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2)工程计量(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3)法制计量(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有关的计量。涉及计量单位、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及实验室法定要求等),目的:贸易结算、安全防护、一量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工作公正性、可靠性,根据观测的量可分:十大类计量;,几何量计量(长度、角度、工程参量)力学计量(质量、力值、硬度、压力、振动与冲击转速、流量、容量)温度计量电磁计量(电学、磁学)无线电计量时间频率计量化学计量(标准物质、标准方法、标准数据、化学计量计量器具)声学计量光学计量电离辐射计量,第二节 计量管理
3、,一、计量管理的概念 1、概念:协调计量技术、计量经济、计量行政 和计量法制间关系的总称;2、内容:1)计量保证;2)计量监督;3、特征:1)统一性;2)准确性;3)法制性;4)社会性;5)权威性;6)技术性;7)服务性;8)群众性.,第三节 我国现行计量法规体系,一、计量行政法规体系组成 1、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法规 3、规章 二、计量技术法规体系组成 1、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2、计量检定规程;3、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第二章 法定计量单位,第一节 法定计量单位的内容,一、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是指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它是以法令的形 式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二、构
4、成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3、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4、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5、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单位;(20个词头),SI基本单位,1、时间:分、小时、天;2、平面角:秒、分、度3、旋转速度:转每分;4、长度:海里;5、速度:节;6、质量:吨、原子质量;7、体积:升;8、能量:电子伏;9、级差:分贝;10、线密度:特(克斯);11、土地面积:公顷;,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16个),第二节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一、单位和词头的中文名称的使用 1、读写顺序的要求;kW.h kg/m3 2、数学符号名称读写;N.
5、s J/(kg.)t/m3 3、常用词头的读写;二、单位和词头的符号的使用 1、书写形式;2、注意事项;1)正体,无复数;2)一般小写,3)人名时大写;4)词头的使用;,三、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规则 1、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使用场合;2、组合单位加词头原则;MN.m 3、单位名称或符号作为整体使用;20 4、不能单独和重叠使用词头;20F 四、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若是单位名称则不应出现任何数学符号,可 以用全称或简称;牛顿.米 牛.米 2、若是单位的中文符号,名称用简称,没有简 称可以用全称;3、单位的国际符号和中文符号不能混用;,第三章 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第一节 概述,一、量值传递
6、 1、量值传递的概念:就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 定(或 校准),将国家基准(标准)所复现的计 量单位量值,通过计量标准逐级传递到工作计 量器具的过程.2、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与实现量值统一的关系;4、与计量执法、科技发展的关系;5、量值传递实现的方式:a)检定;b)校准;,二、量值传递的意义 1、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的重要手段;2、保证量值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3、没有量值传递,量值也就无源可溯;,三、量值传递系统 1、系统构成 a)机构(依法设置、依法授权、自主设 立)b)大区计量检定机构(华北、东北、华南、中南、西南、西北、华东);c)检定系统表;d)基准、标准装置;2、系统链国家
7、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四、量值传递的方式 1、决定量值传递方式的因素 a)十大类计量(几何量、温度、力学、电 磁、电子、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b)科学技术的水平;2、我国量值传递的主要方式:a)实物标准逐级传递;b)有证标准物质传递;c)发播标准信号传递;d)用传递标准(map法)传递;,五、量值溯源 1、概念: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 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 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2、溯源性的提出 a)量值的有效性;b)量值的可靠性;3、溯源的目的量值统一、准确可靠;4、量值溯源实现的方式:检定、校准、比对等,六、量值溯源的必要性 1、
8、是测量结果经济、价值具体体现;2、是量值统一、准确可靠手段之一。,七、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的比较 1、量值传递含是自上而下的,内含有强制性的 成分,量值溯源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的、自 主自求的;2、量值传递含检定和校准两种方式,量值溯源 未作设定;3、量值传递按等级传递,量值溯源可以越级上 溯;4、量值传递体现器具管理,量值溯源体现数据 管理;,八、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共同点:无论是量值传递或者量值溯源,都能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两者都是实现量值统一、提供计量保证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九、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几种方法:P75 1、用实物计量标准进行检定或校准 实物量
9、具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2、发放标准物质(CRM)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3、播发标准信号。4、量值比对。(P76)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进行相互比较。十、计量检定系统表与溯源等级图:P78,第二节 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一、国家基准 1、概念:是指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 值,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作为 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 器具;2、必备条件 a)高稳定性;b)最高准确度;c)有复现 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的功能;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量 基础知识 讲座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