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播学第六章.ppt
《艺术传播学第六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传播学第六章.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艺术传播者论,2011年3月7日,本章框架,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个体作为传播者组织作为传播者 媒介组织与“守门人”理论 什么是“守门人”“守门人”的角色“守门人”的特征“守门人”的功能“守门人”的责任举例:电视节目编排作为“守门”的方式传播制度作为传播者,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组织作为传播者守门人理论(1)什么是“守门人”守门人是传播学的重要范畴,指的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守门人的工作过程就称为把关。库尔特勒温:考察和研究了家庭主妇如何决定购买食物以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组织作为传播者
2、守门人理论(1)什么是“守门人”怀特:对一家报纸的电讯编辑的工作进行研究(l)只有10的电讯稿被选用;(2)电讯稿在内容上比例失衡,国际性政治新闻、全国性政治新闻和人情味、趣味性新闻占总用量的三分之二;(3)收进电讯稿比率和实际采用的比率大致接近,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组织作为传播者守门人理论(1)什么是“守门人”怀特:有许多为“主观”理由,即编辑个人认为不该登就不登,选择新闻的标准是个人的喜好和情绪何胥:怀特夸大了编辑的权限,而且其模式表明传播只有一个关卡和一位守门人,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组织作为传播者守门人理论(1)什么是“守门人”麦克内利:在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
3、着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守门人),如驻外记者、分社编辑、总社编辑、报社电讯编辑等巴斯:最重要的守门行为出现在媒介组织内部,守门的过程应该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组织作为传播者守门人理论(1)什么是“守门人”盖尔顿和鲁奇:守门人在决定选择或拒绝新闻内容时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而且并非完全主观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系统性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可以解释和可以预测的列举的新闻因素共九个:时间性,重要性,明晰性,文化接近性,一致性,新奇性,连续性,构成平衡性,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组织作为传播者守门人理论(1)什么是“守门人”张隆栋:媒
4、介守门论虽然承认大众传播有重重关卡,但承认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政府、垄断资本、老板等最大守门人并未触及,而这正是问题的实质似乎有将守门行为无限延伸和日益复杂化的趋势,应该引起注意,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组织作为传播者守门人理论(2)“守门人”的角色接受者:最早接触到信息的人(编辑、记者)过滤者:“守门人”(把关人、编导)传播者:信息加工、编码者,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组织作为传播者守门人理论(3)“守门人”的特征隐形性因为他总是置身幕后,很少抛头露面,因而也很难为公众所知晓。依附性指他的劳动成果总是依附在传播者的劳动成果上,没有他人传送来的初期作品,守门人的劳动就没有对象。,第
5、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组织作为传播者守门人理论(3)“守门人”的特征追加性这是指在依附性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系列选择、舍弃、修改、润色、排版、转换、发挥等追加劳动。完善性通过守门人的追加劳动使信息传播更加无懈可击,或者说使有瑕变无瑕、使缺失变完美、使幼稚变成熟。,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2.组织作为传播者守门人理论(4)“守门人”的功能检查功能:对传播内容的鉴别与选择。加工功能:根据传播的意图、要求和对象加工信息。评价功能: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阐述观点或立场。导向功能:引导舆论的价值取向(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等)。桥梁功能;沟通传播者和受众。,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2.组织作为传
6、播者守门人理论(5)“守门人”的责任确定方针内容编排、传播风格与方式、时间周期。确保质量把好政治思想关、事实真相关、科学知识关、语言文字关、传播技术关。加强整体协调媒介与上下内外关系的配置、组合与权衡。发现和培养传播人才媒介包装、宣传。,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2.组织作为传播者守门人理论(6)影响传播者“守门”的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信息自身因素、传播组织自身的因素受众因素、传播者个人因素,第二节 传播者研究的三种路径,应用举例:电视节目编排 作为“守门”/“把关”的方式电视节目编排在电视生产与传播中的地位影响电视节目编排的几个关键因素电视节目编排的几种主要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艺术 传播学 第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