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位置性眩晕指南解读.ppt
《良性位置性眩晕指南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性位置性眩晕指南解读.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7BPPV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流行病学现状,各研究的纳入标准和试验设计不同;疾病诊断标准发生变迁,迄今为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确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多项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指南旨在规范和完善国内BPPV的诊疗工作,为规范和完善国内BPPV的诊疗工作,自2006年以来,国内已发布2版BPPV相关指南(06指南、17指南)。,2017BPPV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BPPV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中华耳鼻咽
2、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16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最新版,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7指南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及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组织,组织机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要工作:组织国内专家多次研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中国国情,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
3、,多位专家参与17版指南制定,孔维佳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通过征集汇总了全国各地数十位专家意见,参考借鉴国内2006年贵阳标准以及国外相关文献对指南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深入的讨论,最终形成17版指南。,执笔起草专家带头人,执笔起草专家,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参与讨论专家,17版指南的制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本指南制定过程中采用了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Center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的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对临床研究进行等级甄别。,孔维佳,等.中华耳鼻咽
4、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8-185.王吉耀.肝脏.2015;20(4):267-268.,国内首个比较完善和规范化BPPV诊疗指南,2017年发布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是国内首个比较完善和规范化BPPV诊疗指南对我国现有BPPV诊疗标准的修订和补充涉及内容:,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目录,指南更新及解读,倍他司汀在BPPV治疗中的地位,定义临床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检查治疗疗效评估,目录,指南更新及解读,倍他司汀在BPPV治疗中的地位,定义临床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检查治疗疗效
5、评估,定 义,17指南重新修订临床定义,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06 指南,17 指南,VS.,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定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16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17指南建议命名统一采用“位置性”眩晕,根据新定义,本指南建议统一采用位置性眩晕、位置性眼震及位置试验。,位置性,变位性,or,两种命名反映了不同的发病机制
6、,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所诱发的眩晕,眩晕出现在头位改变后,头位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眩晕,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临床分类,临床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可按照病因和受累半规管进行分类。,按病因分类,特发性BPPV:病因不明,约占50%97%继发性BPPV:继发与其他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按受累半规管分类,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约占7090外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约占1030前半规管BPPV:少见类型,约占I2多半规管BPPV:为同侧多个半规管或双侧半规管同时受累,约占9.312,中华耳鼻咽
7、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发病机制,目前公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外伤的机械力量直接使耳石脱落;突发性聋患者的内耳微循环灌注量不足或感染;迷路炎和前庭神经炎导致内、外淋巴液成分改变,代谢紊乱及上皮变性;梅尼埃患者膜迷路积水。上述疾病作为BPPV的病因已获得共识,都可累及椭圆囊使耳石脱落产生BPPV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张娜,等.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7):307-310.,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典型的BPPV发作是:诱因:患
8、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特征: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持续时间:通常持续不超过1min,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诊 断,17指南首次提出BPPV诊断标准,相较于06指南的诊断依据,17指南首次提出BPPV诊断标准:,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眼震特征概述,潜伏期,A,时程,B,强度,C,疲劳性,D,管结石症:数秒至数十秒嵴帽结石症:常无潜伏期,管结石症:1min嵴帽结石症:大于1min,管结石症:呈渐
9、强渐弱改变嵴帽结石症:可持续不衰减,多见于后半规管,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各类BPPV位置试验的眼震特点,后半规管BPPV,外半规管BPPV,前半规管BPPV,多半规管BPPV,带扭转成分的垂直下跳性眼震,带扭转成分的垂直上跳性眼震,水平向地性眼震,水平离地性眼震,多种位置试验可诱发相对应半规管的特征性眼震,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3):173-176.,17指南新添诊断分级,确定诊断,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后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或头晕 位置试验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良性 位置 眩晕 指南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