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分散系和大分子溶液.ppt
《胶体分散系和大分子溶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体分散系和大分子溶液.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14章 胶体分散系和大分子溶液,(1)分散体系的定义,14.1 分散体系的定义分类、及研究方法,一种或数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体系叫分散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起分散作用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分散体系分散质分散介质,2,(2)分散体系的分类,3,说明:,a胶体体系中分散质的大小介于溶液和粗分散体系中分散质的大小之间,若以 1nm 为溶液中粒子大小的上限,而以 100nm 为粗分散体系中分散质大小的下限,则胶体中分散质的颗粒大小在(1100)nm 之间。b胶体中分散质大小不同。因此,分散质和分散介质间必有一明显的物理分界面。即 胶体体系必然是非均相分散体系。c胶体不是特殊的
2、物质,而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如硫磺分散在乙醇中为溶液,若分散在水中则为水溶胶。d胶体分散体系由于分散度高,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4,(3)胶体的特征和分类 特征 胶体是高度分散的、多相的、组成和结构不确定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分类 胶体分散体系包括溶胶和缔合胶体。但大分子溶液和粗分散体系也常被作为胶体分散体系研究的对象。这是因为 a虽然大分子溶液(也叫亲液溶胶)是热力学上稳定的体系,但由于其溶质分子的大小已进入了胶体分散体系的范围且在某些方面(如扩散性)具有胶体的特性。b粗分散体系与胶体分散体系同属热力学不稳定性系,它们在性质上及研究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除按分散质的
3、颗粒大小进行分类外,还可按分散质和分散介质的性质来分类。,5,非均相分散体统按聚集状态的分类,溶胶、软膏乳状液泡沫,气溶胶,6,从应用上讲,遍及生命现象、材料、食品、能源、环境等领域。此外,近代的研究手段如光散射技术、能谱技术、超显微技术、高速离心技术及电泳散射技术等应用于胶体分散体系的研究,也极大地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理论发展。,非均相分散体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领域,其研究方法除物理化学的热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以及动力学等方法外,还涉及物理学中的光学、电学、流体力学和流变学。,4)非均相分散体系的研究方法,7,分散法常用的分散法有:a.研磨法;b.超声波法;c.电弧法;d.胶溶法。,(
4、1)溶胶的制备,14.1.2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8,a研磨法:属机械分散法。,9,b超声波法:超声波法也是机械分散法之一。,10,c电弧法:主要用于制备金属水溶液。,11,d胶溶法:属化学分散法。原理是在新生成的沉淀中加入适量电解质,使沉淀重新分散成胶体。如新生成的 Fe(OH)3 沉淀,经洗涤再加入少量稀 FeCl3 溶液,通过搅拌后沉淀就转变为红棕色的 Fe(OH)3 溶胶。,12,b物理凝聚法:将蒸气状态的物质或溶解状态的物质凝聚为胶体状态 的方法。,例如:,a化学凝聚法:通过化学反应,使其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然后形成溶胶的方 法,可分为氧化法、还原法、水解法以及复分解法。,凝聚法 用物
5、理或化学方法使分子或离子聚集成胶体粒子的方法。可分为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两类。,溶剂更换:松香的酒精溶液滴入水中。,13,(2)溶胶的净化 溶胶制备之后,还必须利用渗析装置以除去多余的电解质或其他杂质。,简单渗析装置,电渗析示意图,14,14.2 溶胶的动力性质 1.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的本质是质点的热运动。,15,2.扩散和渗透压 扩散是指由于溶胶中体积粒子数梯度的存在引起的粒子从高浓区域往低浓区域迁移的现象。,物质的扩散可用菲克(Fick)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描述。,16,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式中的 C 为质量浓度,J 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界面的物质质量,负号表示扩散朝浓度降低方向进
6、行。,17,说明:由于溶胶的浓度不能很大,渗透压一般不很明显。,溶胶的渗透压可以借用稀溶液的渗透压公式计算,即,18,3、沉降和沉降平衡,溶胶粒子受到重力而下降,同时,由于布朗运动促使浓度均一,当这两种效应相反的力相等时,粒子的分布达到平衡,形成了一定的浓度梯度。这种状态称为沉降平衡。,4、溶胶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分散相的粒子小于入射光的波长光的散射。,19,(1)散射强度与粒子大小成正比。(2)分散质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差愈小,散射愈弱。(3)散射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20,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蓝色?为什么雾天行驶的车辆必须用黄色灯?从雷利散射公式可知,散射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四
7、次方成反比,即波长越短的光散射越多。在可见光中,蓝色光的波长较红光和黄色光的波长短,因此,大气层这个气溶胶对蓝色光产生强烈的散射作用,而波长较长的黄色光则被散射少而透过的多。这就是为什么万里晴空呈现蔚蓝色和雾天行驶的汽车必须用黄色灯的原因。,21,5、溶胶的电学性质,1)电动现象,在外加直流电场或外力作用下,表面带电的胶粒与周围介质作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现象叫电动现象。它包括电泳、电渗、沉降电势和流动电势。,22,电泳(Electrophoresis):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粒在分散介质中朝着某一电极 迁移的现象。电渗(Eeletro-osmosis):在由胶粒形成的多孔性物质或带电表面两端施加一定
8、 电压,毛细管中液体朝着某一电极移动的现象。沉降电势(Sedimentation Potential):无外加电场时,胶粒在外力(重力或离 心力)作用下相对于静止的液体介质运动时所形成的电势 差。(属电泳的逆过程)。流动电势(Streaming Potential):无外加电场时,在外力作用下,液体介质相 对于静止的胶粒表面作定向流动时所形成的电势差(属电 渗的逆过程)。,23,界面双电层结构形成的两种途径:,双电层结构模型有多种,如亥姆霍兹的平板型模型、古埃和查普曼的扩散双电层模型以及斯特恩模型等。,2)双电层与 电势,24,斯特恩双电层模型,25,在稀的 KI 溶液中,滴加少量的 AgNO
9、3 稀溶液,K I 过量,得到的 AgI 胶团结构式为:,26,在稀的AgNO3 溶液中,缓慢地滴加少量的 KI 稀溶液,AgNO3 过量,得到的 AgI 胶团结构式为:,27,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1)影响聚沉作用的一些因素:,a.电解质对于溶胶聚沉作用的影响。,反离子:,SchulzeHardy价数规则:,电解质中能使溶胶发生聚沉的离子,即与胶体粒子带电符号相反的离子。,反离子的价数愈高,聚沉能力愈大。,一般的可近似认为沉聚能力为反离子价数的6次方之比。对于一价,二价,三价离子,可表示为:Me:Me2:Me316:26:361:64:729,特例:H虽为一价,却有很强的聚沉能力。,2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胶体 分散 大分子 溶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