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抗凝治疗临床实践新型抗凝剂-临床病例分享.ppt
《老年抗凝治疗临床实践新型抗凝剂-临床病例分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抗凝治疗临床实践新型抗凝剂-临床病例分享.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年抗凝治疗临床实践新型抗凝剂-临床病例分享,卫生部北京医院齐海梅,老年人抗凝的纠结,老年人需要抗凝吗?老年人抗凝出血风险大吗?抗凝vs不抗凝?利弊?抗聚(阿司匹林)能替代抗凝(华法林)吗?抗凝+抗聚行吗?阿司匹林+华法林?抗凝强度多少合适?,?,DVT+PE=VTE(静脉血栓形成),凝血是很多疾病的重要环节,Wolf et al.1991,房颤是卒中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AF 是一种高发疾病16抗凝剂与房颤风险因素(ATRIA)研究 美国的患病率估计在1左右1在美国,大约有230万房颤患者,在欧洲为450万1,7 在中国,AF患病率在男性中为 1.4%,在女性中为 0.7%8,总共约800万人
2、,1.Go et al.JAMA 2001;2.Heeringa et al.Eur Heart J 2006;3.Frost et al.Int J Cardiol 2005;4.DeWilde et al.Heart 2006;5.Miyasaka et al.Circulation 2006;6.Zhou 7.Fuster et al.Circulation 2006,8:Chien et al Int J Cardiol 2008,AF的患病率,AF的患病率-2012房颤治疗指南中国专家共识,普通人群的发生率0.77%(30-85)男性多于女性与年龄相关 40-50岁:0.5%80岁:
3、7.5%,年,*假设年龄校正的AF发生率不再增加(带95%可信区间CI的橙色曲线)根据19802000的实际发生率,继续增加(黄色曲线),0,2,4,6,8,10,12,14,16,18,2000,2010,2020,2030,2040,2050,预计的AF患者数(百万),根据预测的发生率推算,根据当前的发生率推算,Miyasaka et al.Circulation 2006,US 预测*,AF患者的数量预计还会增加,Framingham 心脏病研究(N=5,070),1.5%,2.8%,23.5%,9.9%,p0.01,Wolf et al.Stroke 1991,随年龄增长因AF而发生卒
4、中的比例,AF所致卒中与非AF所致卒中比较,15%的卒中是由AF导致的 13AF如未经治疗,首次发生卒中的风险为5/年 其它复发风险高:既往有卒中病史者年复发率为12%4房颤导致卒中的残疾率大于非房颤导致的卒中 5房颤所致卒中的死亡率,包括早期(30天)均高于非房颤所致脑卒中(OR=1.84)5,1.Go et al,2001;2.Wolf et al,1991;3.Singer et al,2008;4.Hart et al,1998;5.Lin et al,1996,脑卒中事件后时间,相对危险度下降 95%CI,AFASAK I,SPAF,BAATAF*,CAFA,SPINAF,EAFT,
5、All trials N=6,与安慰剂相比,华法林使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2,100,50,0,50,100,华法林差于安慰剂,华法林好于安慰剂,1.Hart et al.Ann Intern Med 1999.,*对照组的患者允许使用安慰剂,62%(4872%),在房颤卒中预防方面,华法林优于阿司匹林,N=2,837205次卒中对所有卒中而言,危险下降:36%(95%CI,1452%)对缺血性卒中而言,危险下降:46.5%(95%CI,2760%),1.Hart et al.Ann Intern Med 1999,2012指南更新明确指出,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作用较弱,且具有潜在危害,因为阿司匹
6、林导致大出血的风险与口服抗凝药没有显著差异,用于老年人时尤其如此。,AF患者脑卒中预防 荟萃分析:VKAs 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比较,100%,50%,0,50%,100%,VKA更好,抗血小板更好,所有抗血小板试验(n=11),相对危险度下降(95%CI),研究名称,时间,AFASAK I,1989;1990,AFASAK II,1998,Chinese ATAFS,2006,EAFT,1993,PATAF,1999,SPAF II,1994,年龄 75 岁,年龄 75 岁,乙酰水杨酸试验(n=8),SIFA,1997,ACTIVE-W,2006,NASPEAF,2004,Hart et al,
7、2007,关于老年人房颤,综上所述源于循证老年房颤发病率高,逐年上升。房颤易导致脑卒中,并且致残致死率高华法林可使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降低 62%,最近的随机研究显示,与抗血小板药物相比,75 岁的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能更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华法林优于阿司匹林,血栓防治策略,短期用药,长期用药,房颤患者卒中预防,VTE 预防 骨科手术患者,VTE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二级预防,疗效,安全/方便,10天-35天,VTE 预防 内科急症住院患者,35天,3-12月,长期,1-12月,ESC 2006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C(充血性心力衰竭)+1H(高血压)+1A年龄 75 岁+1D糖尿病+
8、1S既往卒中或TIA+2上述风险因素分别被赋值1分或2分脑卒中风险 低、中、高 由累积积分决定CHADS2 未考虑所有的风险因素:卒中风险可能被低估d,Gage et al,2001;2004;Fuster et al,2006;Singer et al,2008,ESC 2010房颤治疗指南推荐,重大危险因素:既往脑卒中,TIA 或系统性栓塞史年龄 75 岁临床相关非重大危险因素:心衰或中重度LV收缩功能障碍(如 LV EF 40%)高血压糖尿病女性年龄 6574 岁患有血管疾病(即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Camm et al,2010,对至少有一项CHA2DS2-V
9、ASc 危险因素的所有患者而言,口服抗凝药物是首选的治疗制剂,ESC2012新指南:在预防卒中方面,有更多证据支持使用CHA2DS2-VASc评分来鉴别不需要接受任何抗血栓治疗的“真正低风险”患者,也有更多证据主张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替代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的维生素K拮抗剂。,房颤抗凝治疗修订,2012-,或新型口服抗凝药,ESC2012房颤管理指南:使用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代替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的维生素K拮抗剂(IIa,A)。然而,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具体品种间的优劣。,2012中国房颤治疗专家共识,风险评估:继发脑卒中的风险评估:建议采用CHADS2 评分方法。原因一是老年人出血风险高
10、,入选抗凝治疗的患者应严格第二是CHADS2 评分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的优点。,老年人抗凝出血发生率,近十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的致命性严重出血 需住院输血2 袋及致命部位(颅内、腹膜后、脊髓腔内等)出血发生率为1.3%7.2%/年,老年患者抗凝强度,老年患者抗凝强度ESC 2010指南建议,华法林抗凝的靶目标INR为2.03.0老年人抗凝强度亦为2.03.0,不建议INR2.0,亦不建议阿司匹林替代华法林。队列研究显示INR在1.52.0时,卒中风险升高两倍,故不建议INR2.0。对于拒绝服用口服抗凝药物或有服用禁忌的患者,可联用75100 mg阿司匹林和75
11、 mg氯吡格雷替代(a,B)。ACC/AHA/ESC 2006年房颤指南建议,年龄75岁的患者服用华法林作为血栓栓塞事件的一级预防,因担心出血的风险增加,可以考虑将INR的靶目标定为(b,C)。ACC/AHA 2010年INR的靶目标仍定为,老年患者抗凝强度,因为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中国人服用华法林的抗凝强度一直参考欧美国家的建议。日本(亚洲)房颤指南建议,年龄70岁的患者INR1.62.6(a,C)。2012房颤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华法林抗凝的靶目标INR为2.03.0,老年人血栓高危者目标值INR 2.0 3.0(75 岁),1.6 2.5(75 岁);中危者口服华法林或口服阿司匹林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年 抗凝 治疗 临床 实践 新型 抗凝剂 病例 分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