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分析教学.ppt
《统计指标分析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指标分析教学.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1,第四章 统计指标分析,综合指标从它们的作用和方法特点的角度可概括为三类:总量指标(又称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本章内容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节 标志变动度 第五节 案例研究,下一页,返回目录,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种类及其计算,了解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相对指标(包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动态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和标志变异指标(包括全距、平
2、均差、标准差和标志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引导案例:统计指标实用的一个例证从公开资料很容易知道姚明在美国篮球职业生涯中8个赛季常规赛每场比赛中的得分,据此可计算出每个赛季的平均得分及标准差分别为:2002-2003赛季平均得分13.5,标准差6.65;2003-2004赛季平均得分17.5,标准差6.90;2004-2005赛季平均得分18.3,标准差6.80;2005-2006赛季平均得分22.3,标准差6.31;2006-2007赛季平均得分25.0,标准差6.56;2007-2008赛季平均得分22.0,标准差6.74;2008-2009赛季平均得分19.7,标
3、准差5.86;2010-2011赛季平均得分10.2,标准差6.14。而迈克尔乔丹的篮球职业生涯中的平均每场得分为30.7,标准差为3.72。据此,如果你是某个俱乐部老板,通过这些平均指标(代表打球水平的高低)和标准差(代表打球水平的稳定状况),就很容易在姚明与乔丹之间进行取舍了。这个案例证明了统计指标的实用性。,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 四、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总量指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章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
4、水平的统计指标。表现形式:绝对数,有名数。例: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964亿元 财政收入2004.8亿元 粮食产量37911万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6,二、总量指标的种类,按反映内容分: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数,如企业数、学校数、职工人数、学生人数等。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如总产量、总产值、工资总额、税金总额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7,按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分:时期指标: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如某种产品的产量、商品销售量(额)、工资总额、国民(内)生产总值、人口增长量、人口出生数等。时点指标:在
5、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如人口数、商品库存量、固定资产的价值等。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时期指标连续计数,时点指标间断计数;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时期指标受时期长短影响,时点指标不受时点间隔影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8,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总量指标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同类现象才能加总;明确总量指标的含义 在统计汇总时,必须有统一的计量单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9,计量单位,实物单位 自然单位:人、辆 度量衡单位:千克、吨 双重单位或多重单位:千瓦/台 复合单位:吨公里货币单位 现行价 不变价劳动单位:工时、工
6、日,返回本节首页,下一页,上一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10,四、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也称社会总产品,是以货币表现的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产品总量,即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的总成果。从使用价值看,社会总产值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角度看,社会总产值可分为: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物质消费);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其中包括工资、利润、税金和利息等。可见,社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为C+V+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11,国民经济中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指工业、农业、建筑业、货
7、物运输业、邮电业和商业。其中商业包括饮食业和批发、零售业。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农业总产值采用“产品法”计算。增加值企业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总产值-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一个国家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12,国内生产总值是SNA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是一个生产性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加值之和
8、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费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13,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14,例,设某地区某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表中资料,用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费=28229.315662.9=12566.4(亿元)收入法: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322.2+6476.8+(1570.8-689.7)+3886.3=12566.4(亿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
9、济统计学基础,15,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6537.3+1463)+(4183.3+627)+(1728.11972.3)=12566.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社会净产值的区别主要是:统计的范围不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范围覆盖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社会总产值、社会净产值的统计范围只限于物质生产部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16,价值构成不同。国内生产总值为C1+V+M,不包括中间消耗的产品价值,但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社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为C+V+M;社会净产值的价值构成为V+M。计算方法不同。社会净产值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生产法
10、(即社会总产值减物质消耗价值后所余部分);分配法(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各项目加总求得)。而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如上所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17,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at,GNP):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外国从本国获得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本国常住单位原始收入的总和,因此,国民生产总值不是一个生产的概念,而是一个收产概念。在联合国的新SNA核算体系中已将国民生产总值改称为国民总收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
11、基础,18,第二节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章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19,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概念 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作用: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进行比较便于记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0,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名数:以分子、分母的双重单位表示例: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人)无名数 系数 倍数 成数:1成=10%百分数:%1/100 千分数:1/1000,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
12、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1,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数的一般公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2,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根据总量指标计算 某厂计划完成工业增加值200万元,实际完成220万元,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3,根据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程度,例:某厂计划2006年劳动生产率要比上年提高4%,实际提高5%,则,即:超额0.96%完成计划。,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4,例:某企业计划产品单位成本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6%,则,即:成本降低率比计划多完成1.05%。
13、,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5,例 单位:万元,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6,长期计划的检查,水平法 例 某钢铁公司“十五”计划规定钢产量达到年产钢材630万吨,计划的执行情况如下表:某钢铁公司计划执行情况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7,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8,该公司2005年共产钢材703万(161+178+182+182)所以其计划完成程度计算如下:计划完成程度=,表明超额1159%完成了计划。这类计划完成的时间是以整个计划期内连续一年(够12个月,可以跨年度)的实际完成数达到计划规定水平的时间为准,
14、以后的时间即为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了。如以2004年第三季度到2005年的第二季度这四个季度里,钢总产量已达640万吨,表明到此已超额完成了计划,且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为:2个季度+X(14090)X+147+154+161+(17890)(90X)=630 X=23.6824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29,累计法 例 某钢铁公司“十五”计划规定钢产量达到2400万吨,计划的执行情况如下表:某钢铁公司计划执行情况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0,该公司“十五”期间共产钢材2646万吨,其计划完成程度为:2656/2400=11.67%,其提
15、前完成时间为:1个季度+X X=7418290=36.5937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1,结构相对指标,定义计算: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2,比例相对指标,定义计算:例在上例中某班男女生比例为3: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3,比较相对指标,定义计算:例中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美国为937万平方公里,两者之比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4,强度相对指标,定义计算:例1998年末我国人口密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5,动态相对指
16、标,定义计算:例温州市1-3季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度17%,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6,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注意可比性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使用多种相对指标结合使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7,第三节 平均指标,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指标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8,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算术平均数三、调和平均数四、几何平均数五、众数六、中位数七、各种平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章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39,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概念:平均指标是指在同质
17、总体内将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特点:将数量差异抽象化必须具有同质性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0,作用: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比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的比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可进行数量估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1,二、算术平均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基本公式在计算算术平均数时,分子与分母必须同属一个总体,在经济内容上有着从属关系,即分子数值是分母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也就是说,分子与分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一个总体单位必有一个标志值与之对应。只有这样计算出的平均指标才
18、能表明总体的一般水平。正是,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2,这点上,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表现出性质上的差异。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对比,这两个总量指标没有依附关系,而只是在经济内容上存在客观联系。以此标准来衡量,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粮食产量等是平均数;而人均收入、人均粮食产量是强度相对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3,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例,某车间24名工人对某种零件的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求人无日产量。平均日产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4,拓展:这就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例,表4-6某厂工人生产情况,上一页,
19、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5,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6,2ndF,ON,20,M+;21,4,M+;22,6,M+;23,8,M+;24,12,M+;25,10,M+;26,7,M+;27,2,M+;xM 结果为23.88在分组资料时,x用组中值代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7,在分组资料时,x用组中值代替。可见,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各组标志值x的影响,而且也受各组次数f的影响。次数越多对标志总量的影响越大,次数越少对标志总量的影响越小。各组标志次数的多少在平均数的计算中具有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统计上又
20、称为权数。权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绝对数表示,称次数或频数;另一种是以比重表示,称频率。同一总体资料,用这两种权数所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完全相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8,权数采用频率形式计算平均数时,表现为:例略当各个标志值的权数都完全相等时,权数就失去了权衡轻重的作用,这时候,加权算术平均数就成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即:当时,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49,这就是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0,例:5名工人日产零件数为12,13,14,14,15件,计算平均每人日产量。算法:用
21、存储功能算:12,M+,13,M+,14,M+,14,M+,15,M+,RM,5,=计算结果 13.6,注意:每次开机后按xM键,清内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1,用统计功能计算,开机,2ndF,ON,在0的上方出现STAT12,M+;13,M+;14,M+;14,M+;15,M+;xM出现结果13.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2,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算术平均数与总体单位数的乘积等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如果每个变量值都加或减任意数值A,则平均数也要增多或减少这个数A。简单算术平均数:,上一页,下
22、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3,,加权算术平均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5,如果每个变量值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任意数值A,则平均数也乘以或除以这个数A。简单算术平均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6,加权算术平均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7,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8,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等于最小值。简单
23、算术平均数:设为任意数,则 为最小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59,加权算术平均数:设 为任意数,则 为最小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本节首页,第一讲经济统计学基础,60,调和平均数是各个算术平均数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是在资料受到限制的条件下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那么,如何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算术平均数或调和平均数呢?关键在于以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为依据(),如果缺分子资料,可用简单或加权算术平均数形式计算,如缺分母资料,可用简单或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总之,根据所掌握产资料条件来决定。在已知每种价格x、销售量f时,求平均价格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在已知每种价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 指标 分析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