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实验室诊断新技术.ppt
《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实验室诊断新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实验室诊断新技术.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实验室诊断新技术,赵俊伟(Ph.D,主管技师)联系方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科 河南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2015年12月 中国 郑州,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古代医学还只是认识到该病可能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慢性传染病,“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转旁人,乃至灭门”。以后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肺痨”,其病因为“痨虫”所致。后来,西方的一些科学家发现这类病人的肺内有一个个坚实的团块,摸上去像土豆或花生这类植物的根上块茎,就将该病称之为Tuberculosis,即结节的意思,这就是结核病命名的由来。,结核病,红楼梦: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2、。虽然说红楼梦与医学无关,但其作者笔下的“痨病”代表林黛玉却惊动全世界。上世纪50年代,美国细菌学家杜博斯所写的The White Plague(白色瘟疫),就曾提到了林黛玉的肺结核,可见在当时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病症已是结核病的典型症状。,黄帝内经素问:“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腘。”,结核病,2011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结核病报告),结核病目前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流行过程传染源 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第二节 流行病特征,影响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 季节、环境、居室通风社会
3、因素 社会、经济、医疗服务其他因素 HIV-TB,MDR/XDR-TB,结核病,结核病防控的三大手段,临床诊断常常结合 痰涂片,胸片,症状和体征,结核病,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Robert Koch(1843-1910)1882年发现结核分枝杆菌,19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Friedrich Neelsen(1854-1898)Franz Ziehl(1857-1926),Ziehl-Neelsen 染色法(分枝杆菌抗酸染色的基础),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带弯曲,分枝状,有荚膜,抗酸染色阳性,2.培养与
4、生长特性 特点 专性需氧 生长缓慢 营养要求高,常用罗氏培养基 生长现象 液体:表面生长(菌膜)固体:颗粒、结节、花菜状菌落 乳白或米黄,不透明,3.生化反应 不发酵糖类,触酶试验阳性,而热触酶试验阴性,结核分枝杆菌,4.抵抗力,四不怕干燥碱性染料青霉素等抗生素对酸或碱有抵抗力(3%HCl或6%H2SO4、4%NaOH),四怕乙醇湿热紫外线抗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等),5.变异性形态结构变异:结核杆菌的L型:颗粒状、丝状毒力变异:卡介苗BCG:Calmette和Gurin 牛分枝杆菌 13年230次 耐药性变异:耐异烟肼及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株日益增多,结核分枝杆菌,致病物质,(二)致病性,
5、荚膜,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粘附与入侵作用),含多种酶(分解利用营养物质),保护(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菌体),脂质,索状因子(破坏细胞,引起肉芽肿),磷脂(形成结核结节)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蜡质D(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蛋白质,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感染方式 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机体所致疾病 结核病,以肺结核常见,结核分枝杆菌,(三)免疫性 1.机体抗结核免疫特点:传染、免疫、超敏反应共存 2.属于感染免疫(infection immunity),又称有菌免疫 3.细胞免疫为主,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 4.郭霍现象:注射结核杆菌于豚鼠皮下 初次注射 局部反应小 全身扩散 无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核 分枝杆菌 及其 实验室 诊断 新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