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验收.ppt
《结构化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验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化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验收.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结构化综合布线,本章内容,综合布线系统概述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 综合布线质量控制,知识点,综合布线系统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局域网技术在办公和工厂自动化环境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完成了网络的结构设计之后,如何实现网络的物理连接,即如何布线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屏蔽双绞线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双绞线作为网络传输介质具有连接方便、扩展灵活的特点,使用双绞线不仅能用于计算机通信,还可以完成电话通信。为了提高可靠性、建立网络布线的标准,人们想到可以参考电话线路的连接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由
2、此便产生了专门用于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的含义,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它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部件。作为集成化网络系统实现的基础,它将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连接,成为现今和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环境。同时,作为开放系统,综合布线也为其他系统的接入提供有力的保障。,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方式的比较,综合布线有着传统布线所无法比拟的许多优越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
3、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方式的比较,综合布线在设计、施工和维护上也给人们带来很大方便,综合布线的标准,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产生,但最初进入布线领域的厂家之间并没有通行的标准,各行其是的结果是不能保证之间的兼容性1985年初,计算机工业协会(CCIA)提出对建筑布线系统标准化的倡议,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电信工业协会(TIA)开始标准化的制订工作1991年7月,ANSI/EIA/TIA568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问世,同时,与布线通道以及空间、管理、电缆性能和连接硬件性能等有关的相关标准也陆续推出,综合布线的标准,1995年底,EIA/TIA568标准正式更新
4、为EIA/TIA568A,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相应标准ISO/IEC/IS118011997年TIA出台六类布线系统草案,同期,基于光纤的千兆网络标准推出。1999年至今,TIA又陆续推出六类布线系统的正式标准,ISO推出了七类布线标准我国于2000年正式推出的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EIA/TIA568A,美国标准EIA/TIA568A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把综合布线系统划分成6个独立子系统,即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ISO/IEC/IS11801,国际标准ISO/IEC/
5、IS11801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的综合布线则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和1个工作区布线,即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综合布线的发展趋势,Intel公司的摩尔曾阐述了著名的“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到2年,计算机硬件的速度提高一倍、体积缩小一倍、价格降低一倍。如果照此发展速度来看,作为信息网络物理介质的综合布线,现有的五类布线系统很快就会用到极限。而事实上,作为一个优质的综合布线系统,其设计寿命一般都在15年以上。,六类布线,2002年6月17日,六类双绞线系统正式标准EIA/TIA568 B.2-1的推出,为基于千兆以太网技术的网络建设在物理层
6、面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商业建筑综合布线系列标准TIA/EIA568B的一个附录,六类标准规定了铜缆布线系统应该达到的最高性能,这将是未来UTP布线的极限标准。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线缆及连接类型为UTP和STP,整个系统要求具有向下兼容性,用户接口仍然采用8芯模块化插座。六类产品及系统的频率范围应当达到250MHz,最高可达350MHz,相对于五类布线系统而言,线缆、连接硬件、基本链路和信道等方面都有更高和更多的指标要求。,七类布线,1997年9月,ISO确定七类布线标准的研发。这是一种新型的满足线对和线对隔离、紧凑、高可靠、安装简捷的线路和接口形式,具有更高的传输带宽,有以下特点:至少600
7、MHz的传输带宽全屏蔽“RJ型”和“非RJ型”的接口划分全新的1、2、4对的模块接口由于目前的RJ型接口达不到600MHz的传输带宽,七类标准还没有最终的论断,而采用“非RJ型”则打破了传统的8芯模块化的接口设计,使七类线的传输带宽达到1.2GHz。目前国际上正在积极探讨七类标准草案。,光纤网,全光网,原理上讲就是网络中一直到终端用户节点之间的信号通道仍然保持光的形式,即端到端的全光路,中间没有光电转换。我国接入网当前发展的重点是建立满足未来宽带多媒体需求的宽带接入网,而实现宽带接入的各种技术手段中,光纤接入网无疑是最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解决方案。相对于铜缆布线或光纤/铜缆布线来说,全光网在技
8、术上领先,应用环境更广,然而目前由于系统造价、设备价格方面的成本原因,其推广受到限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全光网络逐步替代铜缆网络将是必然的趋势。,知识点,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结构化综合布线技术是伴随着智能建筑的出现发展起来的,结构化布线也是智能建筑实现的基础和具体的应用最早的智能建筑出现在1984年1月,由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在美国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哈特福德市(Hartford),将一栋旧金融大厦进行改造。改建后的大厦称为都市花园大厦(City Palace Building),它的建成意味着完成了传统建筑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尝试随后,许多国家开始了对智能建筑的概念和实
9、现方法的研究,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City Palace Building,大厦内部主要增添了计算机,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先进的办公设备以及高速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大楼的客户不必购置设备便可以进行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传递、市场行情查询、情报资料检索、科学计算等服务。此外,大楼内的暖通、给排水、消防、保安、供配电、照明、交通等系统均由计算机控制,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智能建筑的概念,智能建筑系统功能设计的核心是系统集成设计;智能建筑内信息通信网络的实现,是智能建筑系统功能上系统集成的关键所在。
10、,智能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和高舒适性的大楼,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和具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美国智能化建筑学会(AIBI),“3A”标准,智能建筑与结构化综合布线技术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结构化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除此以外,智能建筑还具有以下的一些主要特征:建筑物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BA)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C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消防自动化(Fire Automation,FA)管理自动化(Maintenance Automation
11、,MA),智能建筑的组成,知识点,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结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作为我国通用的综合布线设计规程,从一般商业应用的角度对设计等级进行了划分。按照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分为3种标准的设计等级: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适当选择,基本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使用铜芯双绞线组网,其配置如下: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每个工作区配线电缆为1条4对双绞电缆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2对双绞线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大都能支持语音数据,是一种富有
12、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布线方案,综合布线系统的适当选择,增强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中等的场合,使用铜芯双绞线组网。其配置如下:每个工作区有两个或以上信息插座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2条4对双绞线电缆采用直接式或插接交接硬件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3对双绞线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信息插座,不仅机动灵活,而且功能齐全,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提供话音和高速数据应用,是一种能为多个数据设备创造部门环境服务的经济有效的综合布线方案,综合布线系统的适当选择,综合型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用光缆和铜芯对绞电缆混合组网。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应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
13、增设光缆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引入光缆,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大楼 用光缆和铜芯对绞线混合组网在基本型和增强型布线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环境并考虑弱电系统的统一,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用户要求来确定的。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掌握网络工程的范围,也就是确定用户的操作系统和服务软件,了解用户的设备要求和地理布局,估算用户的访问信息量,分析通信类型和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用户对网络工程的经费投资。在此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实现网络工程的分析与设计,并提供相应的网络工程清单。,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注意的要求,尽量满足用户的通信要求了解建筑物、
14、楼宇间的通信环境确定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选取适用的网络介质符合开放式的要求,尽量兼容大多数厂家的设备与产品将初步的系统设计和建设费用预算告知用户在征得用户意见,即评议标书之后订立合同,再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一般来说,设计一个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包含7个主要步骤:分析用户需求;获取建筑物平面图;可行性论证;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设计;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设备出线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即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子系统应由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
15、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它包括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网络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跳线,实现终端设备到配线系统的网络连接;,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10m2估算,每个工作区设置一个电话机或计算机终端设备,或按用户要求设置。,工作区子系统设计要点,工作区内线槽的敷设要合理、美观;信息插座要设计在距离地面30 cm以上;信息插座与计算机设备的距离保持在5 m范围内;购买的网卡接口类型要与线缆接口类型保持一致;所有工作区所需的信息模块、信息插座、面板的数量要准确;确定RJ45水晶头所需的数量,参考,RJ45头的需求量一般用下述公式计算:m=n4+n415%m:表示RJ45的总需求量;n:表示
16、信息点的总量;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量。信息模块的需求量一般计算为:m=n+n3%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富余量。,信息插座连接技术要求,T568A和T568B标准:,信息模块的压接技术,信息模块压接时一般有2种方式:用打线工具压接不用打线工具直接压接注意事项:双绞线压接时一对一对拧开放入信息模块对应端口双绞线压接处不能拧、撕开,并防止有断线的伤痕使用压线工具时,要压实,不能有松动的地方双绞线开绞不能超过要求,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T568B连接示意,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RJ-45连接剥线示意图,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双绞线排列示意图,2
17、.水平布线子系统,配线系统指定的拓扑结构为星型拓扑,系统设计涉及到传输介质和部件集成,主要包括:确定线路走向确定线缆、槽、管的数量和类型确定电缆的类型和长度订购电缆和线槽如果打吊杆走线槽,则需要用多少根吊杆如果不用吊杆走线槽,则需要用多少根托架,水平子系统(配线系统)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用于将信息点与管理间连接起来;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水平布线子系统设计要点,水平干线子系统用线一般为双绞线;长度一般不超过90 m;用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确定距服务
18、接线间距离最近和距离最远的I/O位置;计算水平区所需线缆长度。,水平电缆计算公式1,订货总量(总长度m)所需总长所需总长10%n6其中:所需总长指n条布线电缆所需的理论长度;所需总长10为备用部分;n6为端接容差。,水平电缆计算公式2,整幢楼的用线量NC其中:N为楼层数;C为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L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插座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水平电缆计算公式3,总长度(AB)2n3.31.2A最短信息点长度;B最长信息点长度;n楼内需要安装的信息点数;3.3系数3.3,将米(m)换成英尺(f t);1
19、.2余量参数(富余量)。用线箱数总长度10001双绞线一般以箱为单位订购,每箱双绞线长度为305m(1000f t)。,信息模块,常见的信息模块主要有两种形式:RJ45和RJ11。除双绞线外,同轴电缆和光纤也可以用于配线系统,与之相应的,用户需要选择对应的接口标准,如ST接头、FC接头、SC接头或BNC接头的信息模块。,配线架,配线架的作用是使所有信息点的数据线缆均集中在配线架上,这样可以极大地方便用户在今后对网络集中的进行信息点的调整,从而体现结构化综合布线的效果。从连接线缆的类型上分类,常见的配线架有RJ45配线架、电话配线架和光纤配线,理线器,理线器又称为线缆管理器理线器专门用于托住机柜
20、内的水平双绞线和大对数双绞线,解决线缆接头和信息模块负载的问题,同时,保证线缆平行、规律的进入模块,减少因过多转弯而造成的损耗和彼此之间的辐射干扰(串扰),也为今后的管理和扩容提供方便,3.垂直干线子系统,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通常接在楼层接线间的各个管理配线架上,实现主配线架和中间配线架、控制中心和各管理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结构化布线系统中连接各管理间、设备间的子系统,又称为垂直子系统或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通常使用大对数双绞线或光缆;,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要点,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
21、又适应今后的发展;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走向应选择线缆最短、最安全、最经济的路由;在设计施工时,应预留一定的线缆用做冗余信道,以此来保证系统可靠性和可升级性的要求。每层楼的干线要求整座楼的干线要求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电缆路由干线接线间的接合方式干线电缆的长度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端接方式,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方法。点对点端接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接合方法,干线子系统每根干线电缆直接延伸到指定的楼层和交接间。分支递减端接是用一根大容量干线电缆来支持若干个交接间或若干楼层的通信,经过电缆接头保护箱分出若干根小电缆,它们分别延伸到每个交接间或每
22、个楼层,并端接于目的地的连接硬件。电缆直接连接方法相对而言是特殊情况使用的技术。一种情况是一个楼层的所有水平端接都集中在干线交接间,另一处情况是二级交接间太小,在干线交接间完成端接。,垂直干线子系统的通道选择,建筑物有两大类型的通道:封闭型和开放型。垂直干线子系统宜选择带门的封闭型通道敷设干线电缆。封闭型通道是指一连串上下对齐的交接间,每层楼都有一间,利用电缆竖井、电缆孔、管道电缆、电缆桥架等穿过这些房间的地板层。每个交接间通常还有一些便于固定电缆的设施和消防装置。开放型通道是指从建筑物的地下室到楼顶的一个开放空间、中间没有任何楼板隔开,例如:通风或电梯通道,不能敷设干线子系统电缆。干线电缆通
23、道选择的原则是最短、最安全、最经济。干线垂直通道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电缆孔方法和电缆井方法。水平通道可选择管道方式或电缆桥架方式,电缆孔方法,干线信道所采用的电缆孔是很短的管道,通常用一根或数根直径10cm的刚性金属管做成,它们嵌在混凝土地板中,这是在浇注地面时嵌入的,一般比地板表面高出2.510cm。电缆往往绑在钢绳上,而钢绳有固定到墙上已铆好的金属条上。,电缆孔方法适合的场合为配线间上下都对齐的环境。,电缆井方法,电缆井是指在每层楼板上开出一些方孔,使电缆可以穿过这些电缆井延伸到相邻的楼层。电缆井的大小可以依据所用电缆的数量而定。与电缆孔方式一样,电缆也是绑在或箍在支撑用的钢绳上,钢绳靠墙
24、上的金属条或地板三角架固定。电缆井的选择非常灵活,可以让粗细不同的各种电缆以任何组合方式通过。,但另一方面,在对现有建筑物开设电缆井时,造价较高且耗费工时;如果在安装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防止损坏楼板支撑件,则建筑的结构完整性将受到破坏;它的另一个缺点是很难防火,容易造成建筑物消防隐患。,4.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是结构化布线系统中对布线电缆进行端接及配线管理的子系统,通常设置在建筑物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内。管理子系统一般由配线架和相应的跳线组成。用户在不需要专门工具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管理子系统在配线架上灵活的更改、增加、转换、扩展线路。这种线路的交接管理使得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综合布线 工程设计 验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