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产生和发展.ppt
《经济法产生和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产生和发展.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P21),一、经济法产生上的不同观点(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产生代表人物:日本学者金泽良雄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经济集中及垄断主观条件:经济法一词的提出和使用,(二)近代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但不否认“市民革命以前的经济法”的存在国家因垄断而干预自由市场,但市民革命以前即已介入市场,因自由市场在古代已有了垄断倾向;古罗马帝国时期,制定出垄断禁止法,市民革命前后的英法等国进一步制定。,市民革命,时间:16401688年,始于1640年议会斗争,资产阶级、新贵族控制下的议会要求限制王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
2、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人物:克伦威尔。革命主力:农民、手工业者与城市贫民。结果: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三)随着国家与法律的产生而产生,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形成一个新的法律部门(四)作为一个新的法律部门产生于古代社会,二、在经济法产生问题上不同观点的分析(一)经济法产生的含义(P23)经济法律规范(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的产生?:在经济法形成为“一个新的法律部门”以前的古代社会,“经济法就有了”。但在“奴隶制与封建制社会,它是包括在诸法合体
3、的法律之中的”。,经济法律(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经济法的产生,就是在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法律现象”-德国1915年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公告;1916年确保国民粮食战时措施令;1918年战时经济复兴令;1919年煤炭经济法碳酸钾经济法等 经济法部门(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的形成?:经济法的产生决定于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达到相当多的数量,从而形成为独立的法的部门,(二)关于产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1、产生于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历史背景有三:一是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二是改变了“诸法合体”的形式,制定
4、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如美国的谢尔曼法(1890年)、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1896年)、确保国民粮食战时措施令(1916年)等;三是“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提出和使用,经济法学说的形成并在相当程度上被学界和社会所接受。,2、产生于古代社会:经济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不能把“经济法”概念的提出和使用以及人们是否承认经济法为独立的法的部门作为经济法产生所必备的条件。,第二节 经济法的发展(P24),经济法在各个时期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形成期:重商主义:欧洲国家从中世纪向现代过渡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对金银的强烈要求和争取是重商主义理论的核心和其政
5、策的出发点,认为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惟一尺度。因此,重商主义追求贸易顺差。颁布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资本主义自由时期:重农学派的“自由放任主义”削弱了国家对干预经济反谷物法协会:工业革命前,英国政府根据重商主义理论实行了禁止进口、鼓励出口的保护关税政策,对于谷物出口实行免税,并予以奖励。其目的是保证地主阶级的高额利润。1815年议会制定的谷物法规定,当国内谷物价格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国外廉价谷物进口,以保持国内市场谷物高价为目的的谷物法严重损害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便以争取自由贸易、废除谷物法为口号,掀起一场运动,旨在改变政府的经济政策
6、。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凯恩斯的国家积极干预政策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英国,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已经过时,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新的经济学说指导它们摆脱危机,凯恩斯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之所以称“凯恩斯主义”,主要是因为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建立了“有效需求”的理论,对国家干预主义作了最为系统而有力的论证。,一、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一)前资本主义国家经
7、济法的内容1关于土地管理的法律规定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土地的国家所有权和土地的法律保护作出了规定。我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地国有。,2关于农业管理的法律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农田水利保护:“倘自由民怠于巩固其田之堤堰,自由民应赔偿其所毁坏之谷物”产品分配:园艺师租生地种植枣树,培植果园的前四年不交租,从第五年起与园主平分收获;园艺师租现成果园经营,其收获园艺师得13,园主得23。,3关于商业管理的法律规定汉谟拉比法典:对行销获利和运输风险等项作出了规定,严加处理欺诈,重罚抬高价格的行为。在我国奴隶制后期,开始设置管理市场的官吏。“大市曰质,小市曰剂。”
8、“大市,人民马牛之属,用长券;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言两书一札,同而别之者,谓前后作二券,中央破之,两家各得其一。“听卖买以质剂者。质剂谓券书。有人争市事者,则以质剂听之”,4关于质量管理的法律规定汉谟拉比法典:房屋倒塌压死人,船漏水而沉没,要依法惩处;酒中掺水的,要受重罚。5关于财政税收的法律规定夏朝开始,有征收贡赋的制度。“自虞夏时,贡赋备矣。”公田收入交国家,私田收入归自己。,反应奴隶主和封建主阶级意志公开维护等级特权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主要运用直接手段经济法律规范以“诸法合体”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P29)反映资产阶级意志形式上平等实质不平等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以间
9、接手段为主经济法律规范以单行经济法律法规为表现形式,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P32)体现以工人阶级为指导的全国人民意志注重事实上的平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从直接手段为主转为间接手段为主经济法律规范以单行经济法律法规为表现形式,第三节 经济法产生原因分析,市场经济优势:经济利益的刺激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对供求的变化及时作出灵活有效的反应,较快地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决策的效率;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还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等。(计划经济)市场自身局限性:“市场失灵”,经济法产生原因分析,
10、一、市场失灵的一般分析(一)市场失灵的含义帕累托最优:在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增加另外一方的福利帕累托改进:不减少一方的福利,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资源闲置或市场失效。,经济法产生原因分析,(二)市场失灵的表现1、自由放任的竞争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垄断生产成本水平差异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处于有利形势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规模经济效益目的联合、合并、兼并垄断,政府充当公益人,对市场主体的竞争予以适当的引导、限制,如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价格管制、控制垄断程度等。,2、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发展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市场主体
11、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粮食生产、牲畜养殖等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部门更典型.个人理性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行为:通货膨胀时,理性个人增加支出购买商品集体的非理性选择:维持乃至加剧通货膨胀;同样,经济萧条时,个体的理性选择减少支出而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维持乃至加剧经济萧条。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需要政府运用计划,利用财政、货币、信贷、汇率、优惠、制裁等政策措施。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特别是采取“相机抉择”的宏观调节政策,同时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若干重要领域进行投资来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优化产
12、业结构,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总量平衡。,经济法产生原因分析,3、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单个的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生产或消费,其过程不是通过市场机制即交易本身。意味着有些市场主体可以无偿地取得外部经济性,而有些当事人蒙受外部不经济性造成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前者常见于经济生活中的“搭便车”现象,即消费公共教育、公用基础设施、国防建设等公共产品而不分担其成本.后者主要体现为环境问题如工厂排放污染物会对附近居民或者企业造成损失,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司空见惯的随处抽烟等。,一般不可能通过市场价格表现出来,当然也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途径加以纠正。意
13、识形态信念和道德教育能够使之弱化,但作用毕竟有限。经济学家将解决外部性的方法主要分为私人解决和政府介入两大途径。私人解决的方式有道德约束、慈善行为、利益各方签订合约等。例如,由于蜜蜂授粉使苹果增产,养蜂人就可与苹果园主签订合约按一定比例分享增产收益,或与苹果园主合并为一个企业,成为最典型的外部性内部化。国家税收或补贴政策或行政管制如特定的排污标准及征收污染费以及在公共场所不准吸烟等规定,使外部效应内在化,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过程的外在效应,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4、市场机制无力于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公共产品:非排它性;非对抗性。公共设施、环境保护、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外
14、交、国防等。供给一经形成,无法排斥不为其付费的消费者,产生“搭便车者”人人坐享其成缺乏必要的公共产品,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大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组织和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管。,5、市场分配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各地区、各部门(行业)、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人的自然禀赋、教养素质及其所处社会骤条件的不同,造成其收入水平的差别=事实上的不平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中国贫富差距 两极分化严重)市场调节本身不能保障充分就业,而失业现象更加剧了贫富悬殊,众多的贫困者导致社会总消费的不足,从而市场难以发育等等。过度的贫
15、富分化削弱社会的内聚力,培养了不公正:激烈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动”;民族矛盾的激化。,美国著名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2006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共有豪富家庭150万个,而这些家庭占全国总财富的70%,社会分配不公成了我国目前严重的社会问题。既有机会分配的不公,也有资源分配的不公,这些社会分配不公是社会不公平竞争的结果。在改革的过程中,部分首先致富的家庭通过贪污、侵吞国家财产;或是通过破坏社会坏境和偷税漏税等违法乱纪行为致富;或是靠权力寻租、巧取豪夺、残酷剥削而发富。,胡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富豪特别报告显示,胡润百富榜发榜12年共有24名“问题富豪”落马,行贿、资本市场相关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 产生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3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