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常见健康问题.ppt
《社区常见健康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常见症状,发 热,发热机理,致热元作用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外源性致热元,病源体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及无菌坏死组织免疫复合物多糖体成分,多核苷及细胞因子,外源性致热元多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但能激活白细胞,使之形成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元。,内源性致热元,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其体温调定点上升,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升向引起发热。,病因及分类,。感染性 1.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a.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b.变态反应 c.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d.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f.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发热的分度,
2、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1,热型及其临床意义,稽留热:大叶性肺炎,伤寒等。驰张热: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间歇热: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波状热:布鲁氏菌病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氏病,周期热。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等。,伴随症状,寒战结膜充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关节肿痛皮疹昏迷,头晕,常见以下原因:1躯体因素(1)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动脉硬化、血栓栓塞;血管炎引起的小动脉病变,颈动脉窦过敏等。(2)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胰岛素或降糖药等
3、引起的低血糖等。(3)血液系统疾病:慢性贫血、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各种急性出血等。(4)呼吸系统疾病: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肺部疾病等。(5)感染性疾病:各种感染。(6)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7)眼、鼻、口腔疾病:屈光不正、复视、眼压异常(青光眼)、配戴眼镜不适、视觉疲劳、龋齿、慢性鼻窦炎等。(8)其他:直立性低血压、尿毒症及各种药物因素等。,头晕常见原因:2功能性因素 过度疲劳、焦虑症、抑郁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癔症、疑病症、过度换气和呼吸性碱中毒等。头晕还见于应激状态、情感障碍。,【诊断思路】,辨别病人是眩晕还是头晕。询问病史:包括各系统疾病史、用药史、烟
4、酒嗜好、饮食习惯和生活应激事件等。头晕常有原发病,使用某些药物。70头晕是由心因性如情感障碍正在经历的应激事件也可引起,有一些是和躯体疾病并存的情况。体格检查:眩晕病人常见眼球震颤,而头晕病人一般无,但可存在原发病相应的体征,如高血压、体位性血压改变、心率慢、贫血体征等。遮蔽患眼头晕消失,常提示眼部情况。眼底检查可帮助发现动脉硬化以及一些眼部病变。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隐血、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常可找到有价值的证据。必要时可考虑影像学检查,甚至创伤性检查,【处理原则】,首先应该仔细进行鉴别诊断,如系躯体疾病所引起的头晕,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头晕作为心身疾病常见的症状,全科医生
5、即可指导病人自行进行应激管理,如放松 训练、静坐等,还叮为其实施生物反馈、催眠等心身治疗,提供社会支持,帮助增加控 制的感觉,调整其应对方式等。药物引起者需停药或换药。直立性低血压者需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烟酒嗜好者需提 供戒除的咨询和支持。浓茶、咖啡也是要注意的问题。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者除提供心理行为干预外,可考虑给予苯二氮革类药、抗抑 郁药等,严重者应转诊至精神科医生处诊治。,眩 晕,眩晕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障碍,是一种运动错觉,病人感外周景物或自身在 旋转、摇晃或移动。眩晕的伴随症状常有站立不稳、倾倒、眼球震颤、指物偏向、面色 苍白、恶心、呕吐、出汗和血压变化等。,【诊断思路1】,1周
6、围性眩晕(1)梅尼埃病:(2)迷路炎:(3)前庭神经元炎:(4)内耳药物中毒:(5)其他:如位置性眩晕,老年性眩晕,晕动病等。,【诊断思路2】,2中枢性眩晕(1)椎一基底动脉供皿不足:(2)听神经瘤:(3)其他:如小脑、脑干病变、第四脑室肿瘤3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眩晕 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低血糖及一些眼科疾病亦可导致眩晕。,【处理原则】,1对症治疗 2支持治疗 3病因治疗 4.及时转诊:如病人表现单侧听力损害,或颅内高压症状,或有颅内感染征象及其他系统器质性病变致眩晕者应及时转诊。,晕 厥,晕厥是突发短暂意识完全丧失并伴有肢体张力消失,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直立体位的现象。晕厥时各种反射仍然存在,意识
7、丧失持续数秒钟或几分钟而能够自行恢复。【发病机制】主要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大脑暂时性供血障碍。无论是大脑半球的单侧还是脑干受累均可发生晕厥。少数可因血液生化成分或含量改变(如低钾性碱中毒、低血糖)而发生晕厥。,【诊断思路】,1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性晕厥2心源性晕厥3脑血管性晕厥4其他原因所致晕厥:低血糖。过度换气综合征重症贫血,【处理原则】,1对症处理2对病人进行危险性评估。晕厥发作具有突然性,病人往往在没有陪伴人员的情况下发生晕厥。因此,病 史对评估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全科医生由于距离病人较近,最有可能了解到第一手材 料。尽快完成各项检查。体格检查应重点了解心率、心律、心脏杂音情况,血压和脉搏情况对诊
8、断直立性低血压有重要意义,颈动脉窦反射、体位反射等自主 神经功能检查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在社区诊所,受条件限制,有些检查不能进行。因此,3健康教育:减少再发或发作时的危险。,头 痛,【发病机制】颅内外各种痛觉敏感组织,如颅内的硬脑膜、血管和部分脑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颅外的,胃膜、帽状腱鞘、血管、末梢神经、肌肉、韧带等受到各种病变的刺激均可产生疼痛反应。头痛的发生还与吗啡肽、P物质、5一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及前列腺素、血管活性肠肽等物质有关。头痛发生的原因:颅内外痛觉敏感组织受牵拉、压迫和移位;颅内外动脉扩张;颅内炎症渗出物或血液刺激脑膜等敏感组织;脑神经、颈神经受压或受
9、炎症的刺激;头颈部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压迫痛觉神经末梢,并使致痛物质积蓄;眼耳鼻疾病、鼻窦、颈部的病变可致头部牵涉性痛;另有精神因素亦可致头痛。,【诊断思路】,1血管性头痛2肌收缩性头痛3头面部神经痛 4脑血管病变5脑肿瘤6颅内感染 7颅脑外伤性头痛 8五官疾病引起的头痛9全身性疾病,【处理原则】,(1)对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病人,全科医生应帮助了解引发其头痛的可能因 素,并指导病人尽可能地避免这些因素。(2)对症治疗(3)当颅内压增高或怀疑为颅内感染、颅内占位、颅脑外伤、严重的脑血管病变或 需手术纠治的脑血管畸形应尽早转诊至专科医院;对于一些危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尿毒症、气体或金属
10、中毒等亦应及时地转往专科医院治疗。,乏 力,【诊断思路】1贫血2糖尿病3肺结核4甲状腺功能亢进5甲状腺功能减退6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7白细胞减少症 8多发性肌炎 9重症肌无力10基他:身 如恶性肿瘤、感染及电解质失衡等11在排除或初步排除上列器质性疾病后应注意询问了解病人的精神与心理因素。,【处理原则】,(1)病因治疗:(2)一般治疗:休息,营养,心理(3)因乏力是众多器质性疾病的早期表现,所以全科医生对因乏力就诊的病人应予 以重视。对糖尿病、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病人,全科医生应重视长期随访工作。如系恶 性肿瘤、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社区难以纠治的疾病,应及时转诊。,心 悸,【诊断思路】1生
11、理性 2 病理性(1)心血管系统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室肥大:心律失常:(2)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3)心脏神经官能症:。(4)其他:各种感染性疾病,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处理原则】,首先应鉴别为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原因引起,如为生理性原因引起者,去除诱因后症状即可缓解,如症状明显时,可适当给予-受体阻滞药如倍他洛克以减慢心率;对于情绪紧张、焦虑不安的病人还可适当加用镇静药。如为病理性因素引起者,则应首先明确其基础疾病,如急性感染发热引起的心悸,以控制感染、降低体温为主;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可给予_受体阻滞药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对于重度贫血或器质性心脏病引起者,应
12、对症处理后及时转诊上级医院。,胸 痛,胸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由胸壁、胸腔内器官或邻近组织的病变引起。疼痛的部位与病变的部位大都一致,但内脏疾病有时也会产生放射痛,以致病人所指部位的器官并非真正的病因器官。【发病机制】任何理化因素刺激肋间神经感觉纤维、脊髓后根传人纤维、支配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的迷走神经感觉纤维、支配心脏及主动脉的感觉纤维、膈神经的感觉纤维等,均可引起胸痛。,【诊断思路】,1胸壁病变2呼吸系统疾病3心血管疾病 4食管病变5其他:纵隔炎症、气肿或肿瘤;膈胸膜炎、膈下脓肿、膈疝;腹部脏器病变;痛风等。接诊病人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通过胸痛的特征来判断可能的病因;必要 时可
13、借助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心肌酶谱、X线、心电图等协助诊断。,临床表现:发病年龄:胸痛部位:胸痛性质:影响胸痛因素,伴随症状:吞咽困难:咳嗽及咯血:呼吸困难,【处理原则】,(1)尽早确诊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2)镇痛治疗:(3)心血管疾病所致的胸痛常较危险,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在给予相应的镇痛、维持生命体征的治疗后须尽早转诊;有些不明原因的胸痛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或存在潜在危险的亦应及时转诊。(4)肺癌和食管癌属高发病率的肿瘤,冠心病及由高血压所致的主动脉夹层也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全科医生可通过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帮助人们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上述这些疾病的发
14、生。,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肺原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心原性呼吸困难:左心衰。右心衰。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病,【诊断思路】,1急性会厌炎、喉炎 2支气管哮喘3自发性气胸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气道内异物6左心功能不全7.其它 了解呼吸困难是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以及起病的缓急,伴随症状有哪些;除了病人呼吸系统的表现,还应注意有无发热、中毒等全身症状;通过体格检查判断呼吸困难
15、的形式和程度,血象、X线、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等有助于诊断。,【处理原则】,1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1)一般处理:休息,吸氧,保证呼吸道通畅,保证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2)呼吸道感染所致呼吸困难的处理原则: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平喘药物(3)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处理原则:强心、利尿、扩血管。(4)胸腔积液、积气的予以抽水、排气治疗。(5)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有明显呼吸道阻塞时,应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任何呼吸系统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ARDS,严重感染、肿瘤、肺栓塞及一些罕见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大量心包积液,尿毒症,严重的酸中毒,器质
16、性神经系统病变,外源性中毒等情况时应尽早转诊。4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脏病:全科医生应劝导其戒烟、避免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教会哮喘病人识别导致哮喘发作的因素及如伺使用气雾剂;鼓励适度的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咳 嗽,【诊断思路】1呼吸道疾病(1)咽、喉疾病(2)支气管疾病 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3)肺部疾病-肺炎 肺结核 肺部肿瘤:肺间质疾病:(4)胸膜疾病 胸膜炎:气胸:,【诊断思路】2心血管疾病(1)左心功能不全:(2)肺栓塞: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4药物因素,【处理原则】,一般情况下,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只要能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就可以自然缓解,
17、无需处理。当咳嗽频繁发生或伴有发热、咳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其他症 状时,就应该给予恰当的治疗。1咳嗽伴发热、咳痰多者,考虑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应留取痰标本做病原体培养 和胸部X线摄片,并针对病原体抗感染治疗,同时可予祛痰、止咳治疗。2干咳、刺激性咳嗽反复发作或长时间不能缓解,应充分了解病人既往病史,积极查找病因,尤其需排除肺部肿瘤,可给予胸部X线摄片或CT检查。对症处理可适当给予镇咳药物治疗。(1)肺间质疾病激素治疗可能有效。(2)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咳嗽,需积极治疗原发病。(3)疑因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可转诊专科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4)因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咳嗽有明确的用药病史,应立即停
18、止使用该药物。,有下列情况的病人应予转诊:咳嗽症状经治疗后不能缓解者、长期咳嗽原因不明者。疑有肺部肿瘤,需进一步检查者。疑为心脏血管原因引起的咳嗽,经初步处理后应即转诊。因其他疾病引起,需诊断治疗原发病者。咳嗽并发大量咯血、气胸、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者。,咯血,咯血多由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所引起,其它疾病如血液病,传染病,免疫性疾病也可引起.,咯血的临床表现,常先有胸闷,喉痒和咳嗽等先兆.咳出红色,粉红泡沫痰或血丝痰.小量咯血:一次咯血量100ml.中量咯血:100-300ml大咯血:一次咯血量600ml,或600ml/24h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出血部位的呼吸音减弱和湿罗音.,并发症,窒息和休
19、克是咯血的主要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的表现:先兆:咯血不畅,呼吸困难 窒息:严重呼吸困难和缺氧,意识丧失,【诊断思路】1咯血伴发热(1)肺炎:(2)肺脓肿:(3)肺结核:(4)肺真菌病:(5)肺寄生虫病:阿米巴肺脓肿:肺吸虫病 肺棘球蚴病:(6)肺梗死:(7)支气管肺囊肿:(8)系统性红斑狼疮:(9)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诊断思路】2咯血伴剧咳(1)慢性支气管炎:(2)支气管内膜结核:(3)肺癌:3咯血伴痰多:支气管扩张:4咯血伴皮下出血:多半是全身血液病表现的一个出血症状。,咯血的处理,预防窒息镇静及止血治疗原发病,措施,安慰镇静及休息药物:1.止血药 2.适宜的镇静药 3.适
20、宜的镇咳药饮食窒息的预防和抢救配合,【处理原则】,(1)病人如突然发生急性大咯血,同时出现休克或窒息并发症,全科医生应就地施I救。待血压上升,呼吸畅通,病情稳定后即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2)疑有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时,应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待病人痰培养阴性,病情稳定后可回社区继续治疗观察。(3)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以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囊肿感染的病人可在社区治疗,如病情无好转反而加重,应转至上级医院。(4)肺癌、肺真菌病、肺寄生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血液病等病人宜转至专科医院诊治,待诊断明确及病情稳定后可回社区治疗。但全科医生应对肺寄生虫病病人加强饮食卫生及改变生活习性的宣
21、教。(5)肺梗死、肺脓肿病人也需转至上级医院处理。,发 绀,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现象。【发病机制】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含量增多所致。在正常血红蛋白浓度的病人,血氧饱和度(SaO2)85%时,口唇黏膜和舌面即见发绀;在贫血病人,血氧饱和度降低更多时才见发绀;而红细胞增多症时,Sa02:虽大于85%,亦会有发绀出现。,【诊断思路】,1中心性发绀2周围性发绀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3混合性发绀 4异常血红蛋白性周围性发绀接诊病人时首先要确定发绀的类型同时,须仔细询问病史并体检以明确病人有无相关的心肺疾病或静脉疾患史,有无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
22、的可能。伴随症状有助于判断发绀的病因:如伴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心、肺疾病、呼吸道阻塞、气胸等;异常血红蛋白所致者虽发绀显著,却无呼吸困难;如伴意识障碍,则见于重症肺部感染、休克或毒物中毒等情况;伴杵状指(趾)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处理原则】,(1)急症处理:立即予吸氧,注意保暖,治疗心肺功能不全,保护脑细胞功能。(2)病因治疗:针对引起发绀的各种原发疾病给予治疗。(3)根据病因、病情绝大多数病人皆应及时予以转诊。,黄疸的鉴别诊断:,血清胆红素为17.1-34.2umol/l时,皮肤巩膜可无黄染,称为隐性黄疸血清胆红素高于34.2umol/l时。皮肤巩膜出现黄染。称为显性黄疸。
23、,一。溶血性黄疸: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贫血。黄疸。胆红素检查:总胆红素升高,主要为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尿胆元升高。二。肝细胞性黄疸: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肝功能损害,黄疸,肝脏的改变。胆红素检查: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尿胆红素和尿胆元均升高。三。胆汗郁积性黄疸:病因和发生机制:胆红素检查: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均升高。尿胆元阴性。四。先天性黄疸,【处理原则】,除少数生理性黄疸及上述先天性非溶血性胆红素代谢缺陷无须治疗外,引发黄疸的疾病皆须治疗。不过需先明确诊断方能准确治疗。故除少数诊断已明确的如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可在社区治疗外,皆应在初步
24、诊断后及时转予专科医生诊治。,呕 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内容物及部分肠内容物从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身体的反射动 作称为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亦是机体一种防卫机制。呕吐能使进人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避免中毒,但长时间的反复呕吐,又容易引发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物吸收障碍,造成脱水、酸碱平衡失常,以及营养吸收不良等,有时也会危及生命。,【诊断思路】1呕吐伴腹痛2呕吐伴腹胀3呕吐伴头痛4呕吐伴发热5呕吐伴胸痛 6呕吐伴眩晕7呕吐伴心理障碍8其他:(1)中毒:(2)早期妊娠:(3)水电解质失衡,【治疗原则】,1安慰病人,保持安静。避免呕吐物吸人气道。2应保留病人的呕吐物,尿、粪及食具,以备查
25、。3应教育消化性溃疡的病人注意季节变化及饮食管理,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对幽门梗阻的病人应先嘱其禁食,并做胃肠减压,同时给予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转至专科医院明确病因。4对常见感染性疾病伴呕吐者,如抗炎治疗无效或病情加剧时,应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5疑中枢性呕吐者及病情较重者:应立即转上级医院,以免延误诊治。,病因较复杂,正确的诊断须对病史,体检,辅助检查作全面的综合分析及密切的观察。多由腹部脏器疾病所致也可由胸部疾病或全身疾病所致。病变性质可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及慢性腹痛,腹痛,急性腹痛: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急腹痛的病因,,炎症腹膜及腹腔脏器,空腔脏器阻塞或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常见 健康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