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生物群落的动态.ppt
《生态学生物群落的动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生物群落的动态.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21,群落生态学,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第七章 生物群落的动态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2023/10/21,2,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季节变化 年变化:波动 限于群落内部的短期可逆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 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2023/10/21,3,波动的类型,不明显波动:数量关系变化很小,群落外貌和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摆动性波动:群落成分在个体数量和生产量方面的短期变动(1-5年),它与群落优势种的逐年交替有关 偏途性波动:气候、水分条件的长期偏离而引起一个或几个优势种明显变更的结果,通过群落自我调节,还可以回复到接近于原来状态,时期长(5-10
2、年),2023/10/21,4,波动的特点,不同群落类型的波动性不同 定性特征与定量特征的波动性不同 不同气候带的波动性不同 波动的不完全可逆性,2023/10/21,生物群落的动态,1 群落演替的基本概念2 演替的类型3 顶极群落4 影响生物群落演替的因素 5 演替的机制,2023/10/21,经典的演替模式,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发生在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2023/10/21,1 群落演替的基本概念,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自然群落中,一种群落被另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群落演替。多数群落的演替有一定的方向性,但也有一些群落有
3、周期性的变化,即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然后又回到原有的类型,称周期性演替,如:石楠石蕊熊果石楠。演替系列(succession sere):按顺序发生的一系列群落称演替系列。,2023/10/21,先锋种(pioneer species)和先锋群落(pioneer community):演替过程中,最早定居下来的物种称先锋种;演替过程中最初形成具在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群落称先锋群落。演替顶极(climax)和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6个阶段,当群落达到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时(物种组合稳定),群落演替渐渐变得缓慢,最后的演
4、替系列阶段称演替顶极;演替最后阶段的群落称顶极群落。,2023/10/21,2 演替的类型,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可以分为: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按基质性质,可以分为:水生演替旱生演替,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可分为: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按群落代谢特征,可分为: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2023/10/21,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生演替 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地)从岩石开始的旱生演替 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次生演替 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202
5、3/10/21,11,Primary Terrestrial Succession,Secondary Terrestrial Succession,2023/10/21,演替过程中动物种类随群落而变化,2023/10/21,13,水生演替和旱生演替,水生演替: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如淡水湖或池塘中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旱生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开始。如裸露的岩石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2023/10/21,14,水生演替系列,自由飘浮植物阶段:有机质的聚集靠浮游有机体的死亡残体,以及湖岸雨水冲刷所带来的矿质微粒,导致湖底增高 沉水植物阶段:5-7米水深,首先
6、出现轮藻属植物,由于它的生长,湖底有机质积累较快而多,由于湖底嫌气条件轮藻的残体分解不完全,湖底进一步抬高;水深2-4米左右,有金鱼藻、狸藻等出现,繁殖强,垫高湖底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水深1米左右,睡莲等植物飘浮水面,导致水下的沉水植物得不到光照而被排挤,飘浮植物的茎部的阻碍,更多泥沙沉积下来,同时植物残体量更大,湖底抬高,有利于下一阶段植物入侵,2023/10/21,直立植物阶段:水变浅,芦苇、香蒲等个体更大,突出水面,枝叶茂密,根常纠缠绞结,拦截泥沙能力更强,残体也更多,水更浅,使湖底迅速升高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水变成季节性积水,根茎发达的湿生的沼泽植物开始生长。如莎草科、禾本科等一些湿生
7、种类。排水能力更强和垫高能力更强 疏林阶段:耐水湿的灌木、乔木出现,如柳、赤杨 中生森林:随树木的侵入,形成森林。地下水位降低,大量地被物改变了土壤条件,2023/10/21,16,旱生演替系列,地衣植物阶段:壳状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表面,加上岩石风化作用,壳状地衣的一些残体,逐渐形成一些极少量的土壤叶状地衣:可含蓄较多的水分,积聚更多的残体,使土壤增加的更快些。叶状地衣把岩石表面遮盖部分,生长枝状地衣,生长能力强,全部代替叶状地衣 苔藓植物阶段:在干旱时进入休眠,待到温和多雨时,大量生长。能积累的土壤更多些,为以后生长的植物创造条件 草本植物阶段:蕨类、一年生、二年生植物,低小耐旱种,取代
8、苔藓植物,土壤增加,小气候形成,多年生草本出现。使土壤增厚,遮荫,减少蒸发,土壤中真菌、细菌和小动物增多,2023/10/21,灌木群落阶段:喜光的阳性灌木出现,与高草混生形成“高草灌木群落”,以后灌木大量增加,形成优势灌木群落 乔木群落阶段:阳性乔木树种生长,逐渐形成森林,林下形成荫蔽环境使耐荫树种定居,随着耐荫种的增加,阳性树种在林内不能更新而逐渐从群落消失。林下生长耐荫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复合的森林群落形成。,2023/10/21,群落演替的实例从湖泊演替为森林,一个湖泊经历一系列演替后,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群落,大体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
9、林群落阶段,2023/10/21,群落演替的实例湖泊沙丘的群落演替,美国密执安湖沙丘上的群落演替(原生演替)裸露沙丘固沙草本植物(滨草Ammophila breviligulata、沙拂子茅Calamovilfa longifolia)固沙灌木(沙李Prunus pumila、沙柳Salix spp.、三角杨 Populus deltoides)松柏林黑栎林栎山核桃林山毛榉槭树林,2023/10/21,群落演替的实例从裸岩演替到森林,在裸岩的演替基质上,如果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合于森林生长,经过漫长艰难的演替,迟早会长出森林来。从裸岩到森林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演替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
10、木阶段森林阶段,2023/10/21,群落演替的实例橡果上的异养演替,橡树果提供了生物群落演替的基质象甲等昆虫侵入橡果,进入橡果胚,在其中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利用橡果胚作为营养;象甲侵入时,亦把真菌带入橡果;象甲幼虫离开橡果,在果壳上留下洞,食真菌者和食腐动物进入,橡胚组织被降解为粪便;捕食螨等进入,捕食食腐动物;真菌软化橡果外壳;较大的动物如毛虫、多足类等进入,橡果崩裂,成土壤腐殖质的一部分。,2023/10/21,3 顶极群落,顶极群落的特征演替顶极学说,2023/10/21,顶极群落的能量学特征,群落能量学总生产量群落呼吸(B/R)总生产量生物量(P/B)单位能流维持的生物量(B/E)群落
11、净生产量食物链,高低高线状,牧食为主,低高低网状、腐食,群落特征,演替中群落,顶极群落,2023/10/21,顶极群落的结构和生活史特征,群落结构有机质总量无机营养物种多样性生化多样性层次和空间异质性生活史生态位特化生物大小生活周期,少生物外低低简单宽小短、简单,多生物内高高复杂窄大长、复杂,群落特征,演替中群落,顶极群落,2023/10/21,顶极群落的特征物质循环和内稳定性特征,物质循环无机物质循环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腐屑在营养物再生中的作用内稳定性内部共生营养保持抗干扰能力熵信息,开放快不重要不发达差弱高少,封闭慢重要发达好强低多,群落特征,演替中群落,顶极群落,2023/10/21,演
12、替顶极学说,单元顶极学说(F.E.Clements,1916)多元顶极学说(A.G.Tansley,1954)顶极格局学说(R.H.Whittaker,1953),2023/10/21,27,单元顶极论,H.C.Cowles 和 F.E.Clements(1916)提出 一个地区的全部演替都将会聚为一个单一、稳定、成熟的植物群落。顶极群落: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群落,这个演替的终点为顶极群落。顶极群落的特征只取决于气候:给以充分时间,演替过程和群落造成环境的改变将克服地形位置和母质差异的影响。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的所有生境中,最后都将是同一的顶极群落。演替总是向前发展的,是进展演替。,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学 生物群落 动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