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法有案例.ppt
《比较研究法有案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研究法有案例.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比较研究法,主要内容,比较研究法的概念,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比较研究的概念,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吴文侃、杨汉青比较教育学,1、比较研究的概念与发展历史,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方法。,1、比较研究的概念与发展历史,比较研究法的最初运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的雅典政制。该书对158个雅典城邦制度进行了比较。19世纪以后,比较研究法逐渐成为
2、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1、比较研究的概念与发展历史,萌芽时期奠基时期 形成时期蓬勃发展时期,萌芽时期,古罗马西赛罗在论演说家一书中记叙了希腊与罗马的文化教育状况。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叙了东方教育的情况。,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只是少数杰出人物在教育领域内运用比较研究法,是不自觉的,随意性很强。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的活动不能被看做科学的意义上的教育比较研究。,奠基时期,十九世纪,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进行了简单的类比,以借鉴他人的长处改善自身的教育。代表人物:法国学者朱利安、库森,奠基时期,这个时期,比较研究法虽有所发展,但仍以描述为主,是一种带有功利目的的教育借鉴活动
3、,还不能解释教育现象的种种内在原因,比较分析的方法也未成为对研究者们起主导作用的方法。,形成时期,20世纪前叶,由于一些国家显露出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之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不少国家开始研究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探讨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代表人物:萨德勒、康德尔、汉斯汉斯创立了历史-因素分析法。,形成时期,比较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开始采用比较先进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符合研究及发展要求的理论分析框架。但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还较单一。因素分析法比较粗糙,可操作性不强。,蓬勃发展时期,代表人物:贝雷迪、偌亚、埃克斯坦、霍姆斯、埃德蒙金。,蓬勃发展时期,贝雷迪在比较教
4、育发展史上以提出著名的“比较四步法”。他将比较教育研究分为描述、解释、并置、比较四个阶段,使比较教育首次有了具体的研究程序。诺亚和埃克斯坦提出了一套验证假说的程序和方法,使比较教育研究程序融入了数量化和科学化的特征,即从早期注重哲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发展成为注重经验和计量的方法。,2、比较研究法的作用与种类,(1)四大作用,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实物的本质 比较研究能使人们更好的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 比较研究能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展 比较研究为教育政策的指定提供依据,2、比较研究法的作用及种类,(2)比较研究法的种类按属性的数量,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 单向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
5、比较;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2、比较研究法的作用及种类,按时空的区别,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2、比较研究法的作用及种类,按目标指向,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2、比较研究法的作用及种类,按比较的性质,可分为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
6、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确定事物的变化。,3、比较研究法的运用,(1)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步骤,美国贝雷迪的四阶段操作程序我国比较研究法的实施步骤,贝雷迪的四阶段操作程序,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把研究法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描述、解释、并置、比较。,贝雷迪的四阶段操作程序,描述:收集资料,对事实作客观详细的记述;解释:说明该教育事实所包含的意义,即以社 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文学、历史 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把所描述的教育 现状与社会的一般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 考,并说明这些教育现状所具有的多方 面的意义;,贝雷迪的四阶段操作程序,并置:分类整理这些事实,按可以比较的形 式排
7、列;然后确定比较的格局,并设 立比较的标准;最后进一步分析资料 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设;比较:同时比较,证明并置阶段的假说是否 正确,然后作出一定的结论。,我国比较研究法的实施步骤,指定比较的标准,确定比较的问题,收集资料加以分类、解释,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确定主题、内容和范围,标准可操作性,3、比较研究法的运用,(2)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条件,确定比较的问题,3、比较研究法的运用,(3)运用比较研究法的规则,比较分析,得出结论,4、案例分析,题目:开放型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比较研究作者:王斌专业:教育技术学学校:湖南师范大学答辩日期:2007年,研究意义与目的,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件运动,通
8、过互联网免费共享其课程资源,由此拉开了开放网络课程资源的序幕。开放型网络课程资源项目已经进行了6年,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项目。,写作意义与目的,麻省理工学院的OCW项目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OLI项目作为全球公认的两个优秀的开放网络课程资源对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能提供哪些借鉴呢?,写作意义与目的,本文试图从OCW项目、OLI项目的建设理念和技术解决方案两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从中找出对我国大学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有意义的启示。,开放型网络课程资源的概念,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一次关于开放型网络课程资源的专题论坛,提出开放型网络课程资源的正式定义:
9、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为全社会成员提供开放的教育资源以进行非商业用途的咨询、修改、利用和再传播。,麻省理工学院的OCW项目(MIT OCW),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MIT OCW:MIT Open Courseware)由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并有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技术委员会设计、开发与管理。项目始于2001年4月,计划用十年的时间把MIT在教学中使用的大约2000多门课程资源发布到互联网上,供全世界的学习者免费使用。,麻省理工学院的OCW项目(MIT OCW),OCW提供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层次的课程资源,每门课程的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讲义、教学大纲、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较 研究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