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教师、课堂、文化.ppt
《校长、教师、课堂、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教师、课堂、文化.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长不是“官”,“校长不是官”,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校长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有其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它结合了教育家、管理者、教师、经营者等多种角色的特征,其成长规律与政府官员不一样。校长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希望,维系着学校的发展与生存。赋予其一定政治待遇,校长们就可以阅读到相应级别的文件、参加相关会议,就能及时了解时政、政策;赋予其一定的经济条件,校长们就能够安心、廉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赋予其一定社会形象、社会地位,为其工作开展创造条件,有利于提高执行效果,扩大教育的影响力。从这三个方面考虑,授予校长一定的行政级别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有一些校长在不知不觉中就真的把自己
2、当成官了,有些校长逐渐异化成了行政官员,成了“甩手掌柜”,成天做些传达文件、作报告、参加会议、签字的事情,几乎脱离了教学一线。他们身上的“官僚气”越来越重,“人文气”越来越差,“书生气”越来越少,有些规模较大的学校老师有时十天半个月都难在学校见到校长一次。当然,现实生活中校长受到行政力的影响,以至缺少主动权,难以张扬校长的个性;校长头上有三把刀:安全、质量、经费;应付各种检查、验收、考核,大量精力耗在多头管理上,但是,我始终认为,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力排干扰,分解压力,即使不能亲自上课,也要坚持把主要精力花在主要职责上领导和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可以理解为,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按照国
3、家统一编制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教学第一线,科学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校长要发挥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统领的关键是能否做到带领自己的团队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这就靠校长的权威,靠校长如何发挥和运用统帅和引领的作用。统领的显著特点是:在办学方针、办学理念上消除杂念,坚持正确的方向,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旗帜,要有符合学校实际的、有时代气息的办学理念,在理念的支配下,带领团队奋勇前进;在教育教学管理流程上,详细辩证,把准脉搏,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给学校创造新的生机和繁荣;在艰难挫折时,保持冷静,沉着坚定带领团队无
4、怨无悔,走出困境。这种统领是用智慧在统领。这种统领实质上是对团队全体人员思想、意志、行为的统领。,1.统领作用,协调的作用就是将两者的差异和不同,经过细致的整合,达到求同存异的统一。因此,协调是一种能力,是一门艺术,是一次创造,更是一种资源。作为校长,其协调作用贯穿在学校的全面工作之中。一是协调校园外的上级领导、相关部门、家长等,争取上级重视、部门的支持、家长的理解,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外部大环境。二是协调校园内的班子之间,班子与老师、老师与老师、,2.协调作用,老师与学生等相互之间的情感和摩擦。创造人与人的真心、真诚、真情,让师生乐教乐学。三是协调行政、后勤、教学、安全等各个渠道和各渠道中间的流
5、程。创造出行政同力、教师合力、全校努力的内部团结场景,使学校内外、学校上下和谐,使教学和管理合拍,彰显团结一致、共创大业的奋进图画。这种协调是用温情在化解,用体谅在统一,用包容在协调。,有人说,当领导就是用人、用才。具体事尽量让他人去,自己不必躬亲。事实上,作为一个领导,最大的影响力莫过于自己的示范行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生活在立德育人的环境之中,面对着成百上千的学生,示范就是教育、就是引导、就是成果。它显示出校长自身的人格魅力,包含着教育、启发、唤醒、感动等内涵。只有当领导的亮出“向我看齐、从我做起、对我监督”的旗帜,群众才能有赴汤蹈火的豪情,才有临危不惧的勇气。领导的示
6、范,有时只是一个不足为奇的细节,但往往就是这个细节,不仅仅决定了这个事情的成败,更重要的是体现了领导人品与威信。这种示范是优良素质的展示,更是勇敢、勇气、信念、信心的添加剂。,3示范作用,领导,就是要用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凝聚、团结大伙,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当今社会,权利、金钱也在不时地诱惑着清贫的老师。如何让老师们志存高远、乐于清贫、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一方面靠老师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就靠领导来凝聚全体老师。一校之长,弹丸之地,何权之有,何钱之有?然而往往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杯清茶、一番细语,沟通了人与人的心灵,架起了情感的桥梁。往往是坦诚,是包容,是真情,是信任,是知遇,是博爱润泽了
7、每个人的心,使大家心心相印。在文化领地,校长必须要善于运用自己高贵、高尚、纯朴、质朴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去感召,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量。,4凝聚作用,一个学校没有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创新的管理程序,就不可能有社会满意的办学成果,更不会有新发展。因此,创新是就创业,创新就是发展,校长的作用就在于创新。要引导和实现学校的创新发展,必须重视调查研究,重视实际经验,注重自身的特色特点,除此之外还必须全面调动、提升自己的智慧,必须不断地改变思维模式,必须适时地吸收精华和剔除糟粕,只有靠敏锐的判别,适时地把握,才能抓住突现的机遇,获得创新。领导的创新作用,除了现实性、适用性外,更多地体现在思想的高瞻性和
8、思路的长久性上。学校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特色、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和形成,是要时间和汗水浇灌的。如果创新没有超前性、远瞻性,再好的创新也无用。科学的态度、丰厚的知识、大胆的求索、细心的总结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校长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会有实际工作的不断创新。,5.创新作用,最后还是这么一句话,我们在座的大家都不是什么“官”,我们要仰望星空,办好学校,发展自己,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坚持深入一线,把教学研究落到实处,努力不成为“官”。,要当一名有思想并为之而不懈努力的校长,校长是学校的思想引领者和教师行动指导者,校长一定要站得高,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反复向老师灌输校长的思想,要把校
9、长的思想渗透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们的言行当中,对有悖于学校思想的言行要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首先要让班子成员接受,对有异议的人要个别疏导,这样首先让领导成员形成共识,这是关键环节,千万不能领导成员思想不一致,你唱戏,他拆台,内讧。一所学校如果班子成员不团结,无论校长怎样努力,学校都办不好,班子团结的主要责任在一把手,校长做到作风正派、树好形象、任人唯贤、办事公正、吃苦耐劳,其他人不会不服你的。长期以往,校长的思想就会逐步被老师认同、接受,并转变为老师的自觉行为,取得成效。,比如对执行课程计划的问题,多数老师认为只要增加中考科目的课时数,削减考查学科的教学课时,甚至停开非中考科目
10、,就能提高中考的成绩,其实不然,据我了解有的学校语文每周达12课时,多的有14课时,我看了近几年的中考语文成绩,该校的语文均分不到105分,120分以上的瘳瘳无几。事实上提高语文成绩不是靠简单地增加课时的问题。首先要把握好语文教学的大方向,按照现行中考规定,语文教学的重点应在阅读、写作上下功夫。语文教材只是一个纲,教学的内容不仅是语文书,其他学科如地理、历史、生物学好了,对考好语文都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图书室的书、包括电视节目、报刊杂志等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我清楚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校有一个学生,平时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得分都高,而中考作文当我拿到毕业证书时得分一般,语文得分不到
11、120分,老师们都很惊讶,说该生中考没有发挥好。后来该生说了一句话“学校没有举行毕业典礼,我没有体会,作文就写不好。”所以提高语文成绩不是简单地增加课时,让教师不动脑子捧住一本语文书使学生死记硬背的问题。所以大家要理解为什么主管部门再三要求学校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上好每节课。,也许有的校长认为我讲的不现实,洋思办学条件好了,尽讲套话,不知道农村学校师资短缺,设备条件差,不容易做到。我认为师资的问题不是根本问题,校长的态度才是根本问题。学校的课程不一定非专业人士教不好的,洋思刚创办时,仅5名民办教师,6名代课教师,老蔡本人教数学、美术,然后又改教语文、音乐,每周六回家到蒋华中学“偷偷地”翻阅语
12、文老师的备课笔记、作文批改情况,多年来实绩都是一流,而老蔡的第一学历就是初中。我是理科生,82年高考落榜进洋思教英语,还兼教地理、体育,说实话许多知识我自己都没有学过,不会念的字查字典,每周坚持到泰中初中部向孙纪富老师学习,多年来实绩保持一流,老蔡常说英语学科是洋思的拳头产品。所以,我认为校长的态度就决定了老师的行动,有困难只要方向正确、态度坚决就有解决的办法,即使没有专职教师也要坚持开好每门学科,常识科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就行了,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也能教好初中的课程。,论设备条件,80年代初洋思仅靠4万元建了26间平房,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没有操场,没有围墙,更谈不上物理、化学实验设备了。但那时我
13、们就重视实验教学了,一是让老师到实验中心借演示仪器,二是每周带学生去一次实验中心动手做实验,三是老师自制教具。就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学校提出了“当堂完成课堂作业”的课改要求,以后再不断完善,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使学校走出了困境。“两弹一星”的成功也说明了办法总比困难多。,再比如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多数老师认为,平时教学过程中只要抓好班级前几名的学生,中考有几个学生进泰中就是了不起的成绩了。我们校长千万不能支持老师们的这种落后观点。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基础教育的要求、义务教育的规定,还是从实践证明上讲,我们都应当教好每个学生,立足中下生,抓好了中下生,班风、校风就好了,学习
14、氛围就浓了,尖子生就水涨船高了。只抓少数尖子生是老师们图省事、懒惰的做法,是搞水落石出,尖子生上不去了就说生源差了,在洋思从来不允许强调基础,认苦命干,我们老学区每年只有100人左右,20多年来考入泰中的每年都有20人左右,至少10多人,论生源质量,他们就来自原来的5个小自然村,呈正态发布,没有选择,所以我始终认为校长不能被少数教学思想不正确的老师牵着鼻子走,要坚持走自己认定了的路。,“学校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这是著名教育家的格言,市局2011年工作要点里要求我们组织老师围绕“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什么人,我认为首先是培养合格的人,培养行为规范的人,这是基本
15、要求,再提高点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有特长的人;怎样培养人,着力点在哪里?如何抓?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大而空,要落实到细微处,那就是实实在在、持之以恒抓好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周德藩会长多次讲,教育学生走好路、写好字、做好操、扫好地、读好书等就是素质教育,我们学校还注重了睡好觉、吃好饭、洗好衣服、处好朋友等方面的教育,长期坚持,就逐步形成习惯,内化为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不是大而空的事情。当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的言行)也很重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的问题不可忽视,校园文化也是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当校长要坚持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的观点,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校长要代表
16、学生、家长的根本利益。学校方方面面的管理都必须围绕这个基本观点。我校食堂3000多人就餐,学校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吃饱、吃好,伙食标准切合实际,不留利润空间,不上缴学校,坚持学校管理,我每天早晨6:00左右必到食堂一次,都月征求一次学生、家长的意见,学校有非食堂人员负责市场调查,调查情况供校长审批时参考,但校长从不插手食堂具体事务,带头凭票就餐。这样,办好了食堂,赢得了民心,稳定了学校。学校还请家长、学生评价教师。每月发放一次问卷调查,就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学行为等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另外,每位家长都有校长的电话号码,有问题及时沟通、交流,这样,约束了教师的不当行为,提高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最
17、后我想说的是做“无为而无不为的校长”。校长难做也难在这样两个方面:凡事校长亲自过问,亲自做,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别人要说校长束缚了其他领导的手脚,校长自己无心静下来思考全局性的工作,无暇顾及个人的学习充电;校长放手让大家干,自己隐身幕后,别人又说校长甩袖子,官僚作风,学校成一盘散沙。我认为校长要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即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抓大放小”、“主次分明”、“严己宽人”。在座的各位绝大数从事校长工作多年了,经验丰富,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长 教师 课堂 文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