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测验及其实施.ppt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力测验及其实施.ppt(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19世纪哲学家约翰.穆勒,3岁,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希腊语,6岁半写出罗马史,8岁学会了拉丁文,同时又开始学习几何和代数,智商达到190.苏珊有严重的智力障碍,27岁还生活在一个智障服务机构,智商只有37分,没有任何读写能力,甚至不会吃饭穿衣,但所有的诗只要听一遍,就能准确无误的背诵下来(专家综合症)。,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什么是智力?不同的人所列出的聪明人的特征一定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人对聪明人的看法不同,可见对所有人来说,智力并不是同样的东西。为什么至今对智力还没有一个唯一公认的定义?是因为不同的
2、理论学家对构成智力的核心品质以及共有多少种品质持不同的看法。,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一)智力的含义1 良好的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Binet,Simon)2 从事实或实际出发作出良好反应的能力(Thordike)3 个体有目的的行动、理性地思考和有效地应对环境的整体能力。(Wechsler);4 加工信息的能力(sternberg),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一)智力的含义纵观智力含义的讨论,可以发现智力涉及的问题较多,主要有:抽象逻辑思维/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记忆力、获得知识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3、等5个智力要素。智力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等。,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二)智力测验及其指标智力测验是通过测验的方法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科学方法。智力测验的结果常有三种表达方法:1 智力年龄(智龄)个体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代表其智力水平的年龄分数。比内西蒙量表就是这样一种智力年龄。,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二)智力测验及其指标2 比率智商(智力商数)指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率。IQ=MA/CA100 斯坦福比内
4、量表使用此方法,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二)智力测验及其指标3 离差智商把原始分数转换成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标准分数,用来描述个体的智力能力与其相仿的人群的平均成绩的偏离程度。IQ=100+15Z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使用此方法,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三)智力的分布与分类标准人的智力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智力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许多心理学家试图回答这个问题,集中反映在对智力结构的研究上。由于对智力实质问题的研究,存在两种
5、主要的的研究取向,所以出现了不同的智力理论。这两种理论分别是:智力的因素分析理论、智力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因素说”是研究智力构成要素(因素)的学说。心理测量学家认为,智力是使个体彼此不同的一个特质或一系列特质。心理测量的目的就是要准确确认这些品质。但是,心理测量学家在智力的结构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无法确认,智力是一种对所有认知测验成绩都有影响的单一能力还是多种不同的能力。,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1 智力二因素论斯皮尔曼利用因素分析法将智
6、力分为两种因素: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G因素代表个人的普通智力,是一切心智活动的主体和智力的基础,个体间智力的差异决定于G的多寡;S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2 智力三因素论Thorndike提出智力三因素说:抽象智力处理语言和数学符号的智力;具体智力处理事物的智力;社会智力处理人际交往的智力。3 智力多因素论Thurstone利用多重因素分析法对斯皮尔曼的理论进行了验证,提出智力的核心不是单一的G因素,而是许多主要的、基本的、彼此相关的能力因素群。,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7、,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3 智力多因素论Thurstone从56种不同测验中,分析出语文理解、词语流畅、数字运算、空间关系、机械记忆、知觉速度、一般推理七种最主要、最基本的心理能力。由此得出斯皮尔曼的一般能力是由7种不同的心理能力组成的。这七种能力的不同搭配,便构成了每一个个体独特的智力整体。,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4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立体模型早期研究表明,智力一定是由几个相关的基本心理能力组成,吉尔福特却认为,组成智力的基本心理能力达180种之多,他首先将认知任务分为三个维度:内容(个体所思考的东西)
8、、操作(个体在解决问题之间的思维过程)、产品(需要给出的答案)。,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基于智力三个维度各方面的可能联系可以计算出,智力模型结构应由180种心理能力组成。模型提出后,吉尔福特开始编制测验验证180种心理能力。但是这些被假设为独立存在的智力因素的测验结果常是相关的,这表明,这些能力并不像假定那样彼此完全独立。,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5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卡特尔和霍恩认为斯皮尔曼的一般智力G和瑟斯顿的基本心理能力可以被归纳为智力的两个维
9、度: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指个体基本的生物潜能,是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流体智力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会显示出来,是一种普遍性能力,更多的依赖于遗传,在个体发育的早期就有明显的发展,14岁左右达到高峰,成年后逐渐衰退。,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5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晶体智力:指知识和技能有效结合的一种能力,或依靠教育和生活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用于完成某种固定的任务。更多依赖于后天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展,但到2530岁之后,发展速度渐趋
10、平缓。,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6 近期的层次模型今天的心理测量学家都赞成智力的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智力的结构是:(1)基本能力因素,在最上面一层,他对个体的很多人指测验成绩都有影响;(2)一些特殊的能力因素(与瑟斯顿的基本心理能力相似)。它会影响个体在每一个分测验中的表现。,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6 近期的层次模型美国心理学家Vernon提出智力三层次模型,认为G因素处于智力结构最高层,贯穿于其他所有智力因素之中;第二层是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两个因素,分别控
11、制着第三层的各种特殊因素(能力)如数学、语文、空间知觉、机械能力等。,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6 近期的层次模型最有影响的是卡洛尔(Carrol)的智力三层次模型,该模型基于对过去50多年数以百计的心理能力研究的分析而得出。卡洛尔将智力描述为一个金字塔。,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7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对心理测量学家试图用一个分数来描述的智力水平也持批评意见,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这9种能力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智力。但他认为每一种能力是独立存在的,每
12、一种能力都遵循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且与相应的脑区相联系。加德纳还指出,不同的智力是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起来的,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二)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对心理测量学流派批评最集中的一点及时他们对智力的理解过于狭窄,主要停留在测量基本智力内容或者儿童所知道的东西上,而没有关注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批评二,传统的智力测验没有对人们所公认的其他一些智力因素进行测量,如一般感觉、社交与人际能力,以及音乐、喜剧和体育方面的能力。信息加工取向所揭示的智力活动问题是:各种智力包括哪些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和准确性如何?这些过程所操作
13、信息的表征的类型是什么?,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1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重结构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智力的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它们分别从客观外部世界、联系主客观的经验世界和主体的内部世界三方面阐述智力的本质及其结构。,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1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重结构理论智力的情境亚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智力的社会文化的内涵。认为智力的实质是主体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改造的行为。文化背景对智力的内涵有制约作用,是智力测验的编制能有效进行的必要前提在
14、评价智力时候还要考虑历史因素。,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智力的经验亚理论从主体经验角度提出了另一有关测验公平性的问题。要保证测验结果的有效和公正,就应使所有受测者对测题保持基本相同的经验水平上,也即要使测题对主体来说,处于相对新异或处于相对自动化的过程中。非如此不能保证所测的是真正的智力活动。经验成分对智力测验编制者最重要的启示是:了解被试对测验项目的熟悉度,对准确评价被试智力极为关键(文化偏向)。能有效区分个体只能表现的测验项目对不同文化的个体来说,其熟悉度应是相同的。,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
15、验的理论依据(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1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重结构理论斯滕伯格对心理测量学家的批评是:他们对个体智力的测量仅仅针对项目答案的正确或质量,却完全忽视了被试是怎样产生智能反应的。认为必须强调与智力成分有关的因素,即对问题作出限定,阐明解决物体的策略,然后对认知活动进行监控,直至得出答案这一信息加工过程。也就是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心理机制,分为操作成分、元成分、知识获得成分。,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2 戴斯等人的智力PASS模型理论戴斯等主张“必须把智力是做认知过程来重构智力概念”。提出PASS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
16、和继时性加工”三级认知功能系统中所包含的四种认知过程。,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2 戴斯等人的智力PASS模型理论戴斯等人认为,他们的理论为编制不同于传统智商测验的新的智力测验提供了一个“健全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一种“超越传统测验的能力测量”,称为DN认知评价系统。全系统由12种任务类型构成四个分测验,每一分测验有三种任务,分别对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进行测定。,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传统智力测验的不足,并在各自的理论基础上对自理
17、评估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但是这些新思路和新方法往往只停留在设想或实验研究的水平上,而未能制定出现成的、切实可信的智力测量工具,因而便无法被应用于实践中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到目前为止,社会上用于评估智力个体差异的工具中,影响最大、普及面最广的仍然是传统的智力测验。以比奈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为代表的智力测验称为传统智力测验。,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三、传统智力测验的若干问题(一)传统智力测验的结构效度智力的实质没有一个统一的、综合的理论,所以关于智力测验的结构效度,目前只能做狭义的解释,即以不同智力
18、理论模型为基础的智力测验,其结构效度应具备不同的含义,且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也相应不同。,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三、传统智力测验的若干问题(二)传统智力测验的功能测量个体的智力差异,将人群分类预测功能没有精确诊断的功能:(无法对个体真正的内在的薄弱点作出精确诊断,因为它忽略了对个体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精细的分析及对内部加工机制的探讨),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传统智力测验可以分为:个体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智力测验量表有很多,但我们只对智力测验几个主要类型的突出典范进行描述。,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一、比内
19、智力量表比内量表分为三大部分来学习:一是比内-西蒙量表,一是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一是中国比内量表。,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一、比内智力量表比内建构智力测验的原理:年龄差异:选出针对一个具体年龄组的一般儿童而设计的一组任务,依照儿童完成任务的情况确定其智力,并不考虑儿童的实际或生理的年龄。一般心理能力:在选择测试的任务时,比内的指导思想是只测量各种分离的、有区别的智力要素的综合结果,即一般心理能力(General Mental Ability)。,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一、比内智力量表(1)1905年的比奈-西蒙量表:世界
20、上第一个智力量表30个题目 题目按难度排列,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一)比内智力量表(2)1908年量表测验项目增至59个保留了年龄差异的概念量表的项目是依据年龄水平而不是简单依据难度的增加来分组的。引入了心理年龄(智力年龄)概念,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一)比内智力量1908年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项目举例:3岁年龄水平(5个项目)指出面部的不同部位;重复前面两个数字5岁年龄水平(5个项目)照图画出一个正方形;重复一个包含10个音节的句子12岁年龄水平(5个项目)重复前面7个数字;解释图片的意义,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21、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一)比内智力量(3)1911年量表比内最后一次修订,同年去世适用范围扩大,增设一个成人题目组,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1 1916年的量表2 1937年的量表3 1960年的量表,1972年重新标准化4 1986年的量表(斯比量表第四版),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1 1916年的量表推孟教授很大程度上依赖比内的早期研究工作,年龄差异观念、一般心理能力和年龄量表、心理年龄的概念都作了保留。扩充了标准化样本的规模,选取约1000名美国儿童和40
22、0名美国成人为样本。增加了39个项目。适用范围自3岁至14岁,另有普通成人和优秀成人两组。引入比率智商,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2 1937年的量表编制了测验复本,L形式和M形式扩展了年龄界限,1.5岁18岁标准化样本也做了改进,选取了来自美国的11个州的被试,选择依据是根据父亲的职业;增加了标准化样本的规模。但只有白种人,且城市的被试多于农村人数。对计分标准和指导语都作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操作项目,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3 1960年斯-比量表和离差智商从1937年两种形式中
23、选出最佳的项目合并成单一的形式,两条原则:项目任务的通过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与测验总分相关高的项目优先考虑。改进了计分和施测的指导语最重要的是,采用了离差智商的概念解决了不同年龄的IQ变异不同的问题没有对常模重新标准化,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3 1960年斯-比量表和离差智商1972年重新标准化由于1960年量表没有对常模重新标准化,所以1972年重新标准化测验内容没有改变,抽取了包括2100名儿童在内的代表性样本组成标准化团体。1972年常模包括非白种人被试在内。,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二
24、)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斯比量表第4版综合考虑了文化和社会的变化以及认知心理学的新研究成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学习这一量表:(1)理论模型(2)特征(3)测验本身的介绍(4)心理测量学的特性(5)评价,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1)理论模型斯比量表第4版的模型考虑了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并结合认知能力测验,而形成了认知能力的理论模式,这是一个三个层次的阶梯模式。第一层次:一般智力因素第二层次:三组因素 第三层次:目前找到三个因素,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25、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2)特征内容上涵盖了认知技能及信息处理能力方面的测试,突破了偏重语言的倾向,范围扩大至数量、空间及短时记忆。废除了年龄量表模式,将测验内容相同的项目集中放在一个分测验上。有相对独立的15个分测验,主要评估四个较大领域的认知技能,为:语言推理;数量推理;抽象-视觉推理和短时记忆,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2)特征由于有各个分测验,既能提供代表一般推理能力的总分(总智商),也可获得上述四个领域的分数,四个领域中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力测验 及其 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