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5讲.ppt
《教育心理学第5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5讲.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一、知识的概念 狭义的知识:仅指能贮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技能:经过练习而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动作技能:指经过练习而形成的,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智力技能:指经过练习而形成的,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广义的知识: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包括狭义的知识及技能。,二、知识学习的类别(1)知识学习的传统分类 概念的学习 原理的学习 问题解决的学习(2)知识的现代分类安德森提出 陈述性知识:是什么(what)程序性知识:怎么做(how),三、传统的关于知识学习与教学
2、的观点(一)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1 什么是概念 代表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的符号(主要是语词)。名称:例子:正例和反例 属性:本质属性 定义:对本质属性的科学概括。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符号,2 概念的分类 日常概念(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初级概念:通过直接观察正反例而得来的;二级观念:不能直接通过观察,只能通过定义而获得。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 易下定义概念和难下定义概念,3 概念的获得 奥苏贝尔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即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其中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最基本的形式。(1)概念的形成 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
3、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赫尔的人工概念:联结的形成(消极)布鲁纳的假设-检验理论(积极)罗斯的范例理论:原型,2 概念的同化 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原有知识结构+新特征=新概念平行四边形+四边相等=菱形平行四边形 菱形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最基本形式。,4 概念的教学 例规法:正反例归纳定义 规例法:定义正反例教学要点 用准确的语言 突出关键特征 适当运用正例和反例 提供变式和比较 在实践中运用,(二)原理的学习与教学1 什么是原理 原理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言语的说明
4、。2 影响原理学习的因素 对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掌握;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3 原理教学的步骤(加涅)期望(应用原理来干什么)回忆旧概念(旧概念组合)形成新原理 举例 言语陈述 复习,(三)问题解决与教学1 问题解决的性质 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过去所学原理的简单运用而产生的一个解决方案。需要把掌握的简单原理重新组合。2 问题解决的阶段 杜威:意识到 识别问题 假设 检验假设 结论 华莱士:准备 沉思 灵感 验证 纽威尔与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刺激 神经传入 加工 解决问题,3 影响解决
5、问题的因素 问题情境(知识表征的方式)定势 功能固着 知识经验专家与新手动机,4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动机(主动质疑)难度要适当 正确表征问题 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陈述自己的假设和步骤,四、现代认知派关于知识的学习与教学的观点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什么是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是相对静态的知识。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命题:论题+关系 基辛格是个高个子命题网络=命题+命题 高个子基辛格打了矮个子李香陈述性知识=命题网络+命题网络,(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认知策略)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贮存(概念的同化)新命题进入工作记忆;相关旧命题被激活进入工
6、作记忆;通过共同部分构成命题网络。新知识的学习一般经历三个环节:联结: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精加工:对新旧命题进行加工、整合,使二者融会贯通。组织:把已经形成的命题网络整合到整个知识系统中去,形成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陈述性知识的巩固 维持性复述:简单重复。精加工复述:建立多方面的新联系。主动复习,激活命题网络 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和建构问题 命题表征 进入工作记忆 激活有相关节点的命题 解决问题 不能解决问题 建构新命题,(3)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 材料的逻辑性、心向、原有的知识结构 对新知识的积极关注 对相关旧命题(知识)的主动、有效地提取 合理使用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 充分的精加工
7、及时组织和系统化 必要的复习,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1)什么是程序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 表征的。产生式:if(条件项)then(动作项)产生式系统:相互联系的产生式构成产生式系统。产生式1产生式2 产生式3,(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阶段一:陈述性阶段,学习和理解有关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阶段二:程序化阶段,通过练习,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将小的产生式形成产生式系统。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分模式识别学习和动作步骤学习两类。,模式识别学习(产生式中条件项的学习)模式:由若干元素按照一定关系组成的一种结构。模式识别
8、: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认和判断。模式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把握产生式的条件项,有概括化和分化两种。,概括化:当两个具有相同动作项的产生式同时处于工作记忆中时,舍去两个产生式的条件项中的不同部分,只保留共同部分,作为新的条件项。产生式1:B+A D产生式2:C+A D 提供概念的若干正例(变式)以促进概念学习。分化:当已有产生式中的条件项过于宽泛时,须对它重新界定。C B(冗余条件)+A D多次练习后:A D,新的产生式:A D,动作步骤学习(产生式中动作项的学习)动作步骤的学习是指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就是产生式的动作项的学习。动作步骤的学习从陈述性的规则和步
9、骤开始。动作步骤的执行从模式识别开始。动作步骤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经过两个阶段:程序化 程序合成,程序化 程序化就是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使动作步骤的执行过程不再依赖欲陈述性规则而能独立完成。分两步来实现:1 建立规则和步骤的命题表征(陈述性知识);2 将动作步骤的陈述性命题表征转化为程序性的产生式表征,并在执行动作步骤的过程中逐渐脱离陈述性命题。,程序合成 两个有关联的产生式(一个产生式的行为项是另一个产生式的条件项)同时进入工作记忆,保留前一产生式的条件项,将两个条件项的动作项按顺序合并为一个复杂动作项,最终成为一个固定的技能组块。产生式1:If then 产生式2:if
10、then产生式3:if then技能组块:if then动作步骤的学习过程:陈述性阶段 程序化 程序合成理论指导 基本动作训练 形成技能组合,(3)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 例证和比较 练习和反馈 材料的逻辑性、心向、原有的知识结构 对新知识的积极关注 对相关旧命题(知识)的主动、有效地提取 合理使用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 充分的精加工 及时组织和系统化 必要的复习,五 知识掌握的标准(张庆林教授)(1)条件化条件化是指不仅要学会知识,而且要知道这个知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或者说,运用这个知识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不知道所学的知识在什么条件下使用,那么到了该用这个知识的时候也不知道要用它。因此条件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