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现场处置要点.ppt
《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现场处置要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现场处置要点.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现场处置要点2016年4月,一、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概述,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二、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2、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2016年疫情概况,全国全省全市全县,聚集性疫情,2016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共发生 起,,疫情分类,1、散发病例:病例散在发生,病例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凡在一周(7天)内,一所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或者一个自然村(居民小区)发现手足口病病例5例以下即为散发病例。,2、聚集性病例:,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或同一班级(或宿舍)、
3、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为聚集性疫情。,3、暴发疫情,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发生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为暴发疫情。或三周内出现5例以上证实病例之间或者部分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或者报告超过10例无法证实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者即可认定为暴发点,监测与报告,监测 医疗机构实行首诊负责制和预检分诊 按照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救治病人 各级医疗机构安排专人及时浏览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网络,及时审核相关信息,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准确掌握疫情托幼机构及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健全传染病
4、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监测与报告,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责任报告人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要在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丙类传染病”一栏中选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托幼机构及各级各类学校有关人员发现可疑手足口病时,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监测与报告,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现聚集性病例、手足口病患者异常增多或者重症病例、死亡病例时,要在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首起聚集性病例必须经当地专家组进行确认,确认后按上述要求报告,监测与报告,散发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实
5、验室诊断病例,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重症病例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医疗机构接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例的有关流行病学情况,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报告卡和网络报告时要特别注意详细填写病例的居住地、学习(工作)地点、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聚集性疫情处置流程,聚集性病例,聚集性病例事件: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聚集性病例,医院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现聚集性手足口病例,应及时电话报告所辖县
6、区级疾控中心,县区级疾控中心接报后应立即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同时电话报告给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并上报市疾控中心。,网络直报,如果1周内,同一自然村、居委会、托幼机构及学校等单位(或管区)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时,应参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立即进行网络报告,并及时做好事件初次、进程与结案报告。,现场调查步骤,(一)核实诊断,接到疫情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的病例进行核实诊断,确定聚集性病例、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的存在。,(二)流行病学调查,(1)基本信息收集。收集事件涉及区域内的人口学等基础信息,如幼儿园或学校基本信息(如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等
7、);涉疫人群的性别和年龄组别构成、教学活动形式(如是否寄宿等);洗手设施、卫生清洁、居住条件等。,流行病学调查,(2)首发病例/指示病例个案调查。按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指示病例应包括聚集性事件中以班组及宿舍为单位的首例病例、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3)其他情况调查。调查该单位近2周考勤记录、因病缺勤情况,接触者健康情况;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游乐场所等)及公共用具开放或使用等情况;晨检及消毒制度执行情况等。确认聚集性事件后,依据手足口病聚集性事件调查报表收集相关信息。,(4)疫情追踪调查。疫情处理期间,疫情暴发单位每日填报学校或集体单位手足口病每日新增病例统计表,及时向县疾病预
8、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据此及时对新发病例进行调查核实,及时掌握和评估疫情趋势,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疫情的追踪应至少持续到事件结束后一周。,采样要求,每起报告突发事件的聚集性疫情事件的病例,必须采集所有病例的标本。可采集粪便、肛拭子和咽拭子等样品。,防控措施,规范诊断和报告,提高重症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评估疫情发展态势,有效、有序 地处置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落实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各项防控措施,防控措施,要指定专人或校医负责本校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落实晨检制度,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及时核实缺勤、缺课原因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向当地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9、发现患有发热或疱疹的患儿,应立即动员家长将其带至医疗机构就诊,直至病愈(退热,口足的溃疡及水泡消退)方可返校。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做好饮水、饮食和环境卫生按照健康教育方案开展健康教育,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健康教育重点,预防手足口病宣传要点-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健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足 聚集 疫情 现场 处置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