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件PPT框架.ppt
《微观经济学课件PPT框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课件PPT框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观框架,消 费 者,研究对象:,市 场,厂商(生产者),1、消费者偏好 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2、分析方法 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收入(价格)消费曲线、边际替代率、替代(收入)效应、(正常品,低劣品,吉芬)3、弹性需求价格(收入、交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经济因素,1、完全竞争2、完全垄断3、垄断竞争4、寡头垄断,产 品 市 场,要 素 市 场,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劳动力工资土地(广义)地租资本利息企业家才能利润,1、生产理论 生产函数、生产可能性边界,边际收益递减,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边际替代率、生产者均衡、生产扩展线2、成本理论 机会成本、短期成本(STC、
2、SAC、SMC),长期成本(LTC、LAC、LMC),3、供给价格弹性 6种情况及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经济因素,政 府,1、经济体的一般均衡 各个市场都实现均衡称为一般均衡2、经济福利3、市场经济与政府管理 市场失灵、公共商品、柯斯定理,以上是微观的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与宏观不同,一般来说,微观是宏观的基础,象边际、生产函数、弹性、市场均衡等概念都是理解宏观的基础,充分掌握消费者和生产者范畴的知识是为了理解4大市场,其实本微观重点内容就是研究4大类型的产品市场,同时这也是每年考试的重点,4大市场的图形一定要非常熟悉,掌握了图形分析起来就比较清晰了,并且容易记忆了。,学习微观经济学就要从最简单的需
3、求和供给开始,需求是消费者的需求(这里先只考虑产品市场,不考虑要素市场),因此研究需求就要研究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特征明确几个概念:效用:它本质上是主观感受 总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微观P41、效用曲线、效用函数、消费者均衡(微观P51、原理P60)、消费者剩余(原理P62)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微观经济学最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几乎贯穿始终微观P56注意无差异曲线的四大性质,原理P64)、边际替代率MRSxy(原理P69),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消费者预算线(原理P71),收入消费曲线(原理P75,恩格尔定律原理P76),价格消费曲线原理P77,无差异曲线的应用三种消费补贴分析(1)无限制实物补贴(
4、2)现金补贴(3)限制性实物补贴微观P6872 书中叙述地十分详细,不属于考试重点,需求:个人需求市场需求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需求可能涉及到两条或以上的需求曲线,而需求量通常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变动对需求量两个方面的影响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常考点)三种商品:正常商品、劣质商品、吉芬商品 详见微观P8791,原理P80E1E2是替代效应 E2E3是收入效应,注意E1 E2 E3之间的位置关系正 常 品:E3 E2 E1一般劣等品:E2 E3 E1吉 芬 品:E2 E1 E3结论:E3是不断向右移动的,几个基础概念需求价格弹性Ed,影响Ed的因素 微观P101 原理P35、42需求收入弹性E
5、M,恩格尔法则,恩格尔系数 微观P107需求交叉弹性EAB,原理P46,供给是厂商供给的,所以有必要研究厂商行为,生产函数(生产三要素原理P91),产量曲线,(记住微观P126图5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理P95)生产要素报酬递减法则微观P129等产量曲线(两种极端形态:完全替代完全无替代P158)、经济区、脊线、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KL 熟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微观P141供给价格弹性及影响因素 原理P48、52,等成本线(原理P116),生产者均衡(对应于消费者均衡),生产扩展线(原理P121,短期和长期的区别),成 本机会成本:经济学上全部成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说明均指的是机会成本,它
6、指的是将其要素投入其他领域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反映在帐面上的是会计成本,是不考虑 风险、时间等因素的成本。几个公式微观P154,原理P125私人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外露成本)内隐成本内隐成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 业主投入自有资源的可能收入其他,经济利润一般,利润是收益与成本的差,但是与不同成本概念(象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相对应有不同的利润概念。经济利润收益机会成本会计利润收益会计成本由于一般情况,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所以经济利润会计利润,一般理论上的利润指的是经济利润,如果收益在扣除机会成本后仍有剩余,说明企业存在超额利润,即是超过帐面所反映的会计利润之后的剩余。(就会吸引其他厂商进入这个市场,这
7、就是微观经济种调节市场的机制,后面将详细介绍),三种技术进步由于要素价格提高了,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必须开发新技术,微观P167(1)劳动价格提高较多情况下的技术进步:节约劳动采用新技术后,劳动与 资本边际产量都提高了,但是劳动边际产量提高更快一些,两种要素投入都变少了,但是对劳动的节约更为显著。(2)资本价格提高较多情况下的技术进步:节约资本采用新技术后,劳动与 资本边际产量都提高了,但是资本边际产量提高更快一些,两种要素投入都变少了,但是对资本的节约更为显著。(3)资本、劳动价格比相同比例提高情况下的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资本劳动价格提高且比例相同,但是由于采用了技术进步,因此原来的等成本曲线
8、左平移,与等产量曲线相切于新的均衡点,相同比例的节约了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熟练画出图形微观P177 P185,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区别(短期和长期的区别)短期:短期成本:生产规模不变,固定成本不变,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这是短期成本最显著的特征。短期总成本TC(或STC),总变动成本TVC,总固定成本TFC,边际成本MC和平均成本AC熟悉他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及图像表达,见微观P185长期成本:就是考虑到生产规模的变动的情况 LAC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实际上就是考虑到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各产量对应的最低短期平均成本SAC的连线,即包络线。长期总成本LTC,长期边际成本LMC,,微观经
9、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市场,包括买者(消费者)和卖者(厂商),具体的说,就是4大市场,即: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它们主要是按照厂商能否自由进入/退出该行业或者说自由的程度来划分的。不同的市场类型,消费者和厂商会采取不同的购买和销售策略,因此会产生不同的行业行为,所以,有必要讨论各自市场的特点。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学家设想的一种理想市场状态,所有的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信息完全充分共享。详见微观P195207重点看微观P203厂商短期盈亏厂商行为,特别是微观P204的图75,要理解厂商盈利、盈亏平衡、亏损的含义,理解价格P,边际成本MC,平均成本AC,平均变动成本AVC之间的关系。对
10、于厂商来说,看盈利主要看在PMC的产量水平上PAC的差值。,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详见微观P206图76停止营业点:就是MC与AVC交点,只要价格PAVC,厂商就会生产,因为至少能收回固定成本,比不生产要少损失,(若不生产,会连固定成本都收不回)。供给价格弹性以及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P211214同样,与“需求与需求量”的联系与区别相似也要注意区分“供给”与“供给量”,涉及到几条供给曲线的问题。,完全竞争(要点概括)注意厂商和市场是两个概念,四个假设:无数买卖者、产品同质、信息完全、出入自由市场期:产品已经生产出来关心的是以何种价格售出,有交换,无生产,不关心产量关系的是如何“市场出
11、清”,并非指确切的时间,而是指一组条件,它的长短取决于物品保鲜的时期。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静态):市场均衡与厂商均衡同时达到,一方面厂商在市场确定的价格下调节,确定产量进行生产,达到其短期均衡,另一方面,市场供给状态可能发生变动。,P,P2,PE,P1,S,D,Q1,QE,Q2,Q,E,若P=P1,则SD,卖者竞争,推动价格下降至PE,完全竞争下厂商的短期利润或亏损,见原理P157,图76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高于平均变动成本的边际成本曲线,详见原理P160,,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长期:(1)厂商变动一切生产要素(2)厂商数量变动(进入和 退出)厂商的长期均衡和市场的长期
12、均衡,见微观P224图84和85分析:初,SAC1,SMC1,利润未达MAX,扩大规模至SAC2在SAC2,P=LMC=SMC2 SAC2=LAC 利润达到MAX同时因为存在经济利润,吸引新厂商进入,S增加,P下降在PE点,P=LMC=SMC=LAC=SAC 经济利润为0,无厂商进入和退出,均衡(LAC与SAC相切于最低点)在长期,厂商对产量的调整过程与整个行业产量的变动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的均衡也是相互依存并同时达到的,一方面,整个行业即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PE,厂商根据PE调整产量,同时,部分厂商由于亏损或盈利退出或进入该行业;另一方面,新厂商进入和老厂商的退出又影响整个行业的供
13、给,原有均衡态被打破,只有当产品供给需求,且在PE下各厂商LACmin时,厂商达到长期均衡,不再有企业进入和退出,厂商的长期均衡也表现为行业的长期均衡,经济利润消失,各厂商仅得到正常利润。,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左偏移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考虑到要素价格变动),3种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微观P227-231,原理P162165成本不变行业LS呈水平状解释:行业产量是由新企业提供的,供给适应需求增加而增加,或者说,需求和供给同幅度增加,因此,新的均衡价格不变,LAC不变,回到初始水平。成本递增行业LS呈向右上倾斜状解释:若市场需求增加,由于有经济利润存在,故吸引新厂商进入,由于成本递
14、增,因此MC上移,AC也上移,所以S有左移趋势(因为同样产量下会要求更高的价格),直到新的SAC=LAC=min时达到均衡。,成本递减行业LS曲线向右下倾斜解释:市场需求增加,由于有经济利润存在,吸引新厂商进入,S右移,同时由于MC、AC下移,S继续右移,知道再LACmin达到新的均衡。连接两个均衡点LS上倾的原因:(1)以自然资源为生产对象的行业(2)要素价格上升,成本上升LS下倾的原因:(1)新兴行业(2)某些行业成长初期判断一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静态)主要看:(1)厂商是否最节约地使用稀缺资源(2)产品让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P最低),从长期均衡条件出发,(以P=MR=SMC=LMC=S
15、AC=LAC为例)间接使用上述标准:(1)长期均衡时LAC的高低 LAC:单位产量要素购买支出(2)长期均衡价格下,消费者剩余的大小蛛网模型:对静态及比较静态均衡分析的重要补充,引入了时间变量t,而不是象静态那样各种变量变动不存在时滞。详见原理P166三个基本前提:1、生产周期较长且不连续,St=f(Pt-1),供给量变动存在时滞2、需求量变动不存在时滞,即,Dt=f(Pt)3、不考虑市场存储,价格总能调节到使市场全部供给量为买者吸收,三个类型:1、esed(发散)图形详见P236239,收敛型的特点:动态均衡过程中,逐年的成交价格围绕其均衡价格忽上忽下波动,产销量也相应交替偏离均衡量,但偏离
16、的幅度逐渐减弱,最终达到均衡,收敛原因:esed,蛛网呈发散情况更令人担忧。,完全垄断(要点概括),完全垄断的假设条件:1、市场上只有一个售卖者2、该厂商所售商品没有非常类似的替代品3、新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产生垄断的原因:1、对生产要素的控制2、专利权3、规模报酬递增(自然垄断微观P2494、政府特许,其中规模报酬递增在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表现为产量增加,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下倾,一个企业的产量若能满足全部市场需求,其LAC处于下降阶段且这时的P有利可图,那么率先经营这个行业的厂商便可通过增加产量,降低平均成本和售价的有力竞争手段击败潜在对手或准备进入者。即使行业里初始时有两个或以上的厂
17、商,它们的平均成本必然高于单一企业经营的平均成本,企业间扩大产销量,降低成本和售价的竞争结局似乎只能在行业中保留下单一胜利者,况且,规模报酬递增行业需要花费巨额资本才能开始经营,这就为一般的潜在进入者设置了天然屏障,这种行业的垄断被称为天然垄断或自然垄断,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使一个大厂商大规模的经营比多个厂商较小规模的经营更为经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点,原理P141,“内在经济”、“规模生产效益”,,P,MR,Q,D,1/2Q,Q,TR,Q,D:P=a-bQMR:P=a-2bQMR=P(1-1/e)e0e1 MR0 TRe=1 MR=0 TR=MAXe1 MR0 TR,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MR
18、=MC最大利润点)假定垄断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者(三种情况)见,微观P256-257图94,95,原理P179与完全竞争按照既定P调整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不同,垄断厂商调整产量进而调整价格来达到目的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以净利润存在为特征详见微观P259图96虽然短期内均衡时,有价格DAC的位置,但从长期看并未达到利润MAX,因为SAC均衡时,LMCMR,增加产量Q,利润还会增加,所以,长期均衡条件是:MR=SMC=LMC,此时SAC与LAC相切于生产点,图种利润点出现在LAC曲线下降的某一点,称为“自然垄断”原理P171,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与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比较:详见微观P260西方
19、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这两种截然不 同的市场类型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存在重大差距,一般,从静态角度看完全竞争的效率完全垄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完全竞争中,厂商在SACmin及LACmin生产,而在完全垄断中,企业在长期中虽然在其选择的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处生产,但该规模本身并未使LAC达到min,如果继续增加产量,LAC还会下降,在LACmin处生产意味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此意义上,完全竞争的经济效率就优于完全垄断。2、产量:完全竞争完全垄断 价格:完全竞争MC,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1、一级定价:每个产品以不同的价格销售给消费者,(又称完全的价格差别),实质
20、是:厂商向每个消费者索取他愿出的最高价格,前提是厂商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及对一定量商品的总效用评价及对一定量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金额,消费者剩余为02、二级定价:厂商将其产品分批定价销售,以获得最大利润。一级与二级的差别:(1)二级定价面对所有消费者,一级面对不同消费者(2)二级分批出售,一级逐个定价,逐个销售3、三级定价: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以不同的价格销售,条件市场被分开&每个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不同,(1)既定产量下分配及价格确定 MRA=MRB MR=P(1-1/e)(2)产量决定及不同市场分配 MC=MRA+B确定产量再根据MRA=MRB确定分配(3)一般划分依据:地理差别、产品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课件 PPT 框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