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概论.ppt
《建筑防火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防火概论.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建筑平面防火设计,主要内容,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隔物的概念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一、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区是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相应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隔物,将建筑物人为划分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物的其它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防火分区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防火分区是在建筑设计时人为划分的,划分防火分区必须使用防火分隔物。,一、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区的作用有效地阻止火灾在建筑物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扩展,而将其限制在某一特定的局部范围内。控制一次火灾的规模,减少火灾损失和扑救难度。不着火防火分区可作为起火防火分区的安全疏散的相对安全区域
2、。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可以节约消防投资。划分防火分区有利于平时的消防管理。,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划分防火分区的原则满足使用功能需要,不人为割裂人流和物流;能有效地限制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考虑平时的使用管理方便,尽量节约投资。工业建筑防火分区划分原则1、根据生产和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是否散发有毒有害气体3、是否有明火或高温生产工艺等 除考虑火灾危险性外,还要考虑灭火剂的种类(如配电机房、柴油发电机房等采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独立划分防火单元。对于贵重设备,贮存贵重物品的房间也要独立划分防火单元。,防火分区的种类,防火分区的种类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一般按建筑面积划分,
3、所以又称面积防火分区。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建筑层间蔓延。,防火分区1,防火分区2,水平防火分区,竖向防火分区,二、防火分隔物的概念,防火分隔物就是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整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建筑构件或设备。防火分隔物的作用:划分防火分区控制火势,为扑救火灾创造良好的条件防火分隔物的种类:固定的防火分隔物:防火墙、耐火楼板、防火隔墙;活动的防火分隔物: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幕、防火水幕等。,三、防火墙,防火墙的概念:防火墙是由不燃烧材料制成,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且直接砌筑在建筑基础上或相同耐火极限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上的不燃烧体建筑构件。防火墙的作用:
4、划分防火分区的主要构件;阻隔火势、烟气、热辐射,防止烟火向其它防火分区蔓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多层4h、高层3h。,三、防火墙,防火墙的构造要求:防火墙既要防止烟和火穿过,又要防止烟火从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蔓延。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轻质防火墙体可不受此限。设计防火墙时,应考虑防火墙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致使防火墙倒榻。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防火墙应截断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非燃烧体屋面不小于40cm,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不小于50cm。,三、防火墙,当建筑物的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
5、非燃烧体时、高层工业建筑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时,防火墙(包括纵向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高出屋面。,不燃烧体屋面h40cm,燃烧体、难燃烧体屋面h50cm,防火墙,0.5h的不燃烧体屋面,三、防火墙,防火墙中心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设施。当建筑物的外墙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 以上,且在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应为宽度不小于2.0m 的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外墙的耐火极限。,三、防火墙,防火墙上不应开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行关闭。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
6、,其他管道如必须穿过时,应用非燃烧材料将缝隙紧密填塞。,甲级防火门,三、防火墙,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如设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如装有耐火极限不低于0.9h的非燃烧体固定窗扇的采光窗(包括转角墙上的窗洞),可不受距离的限制。,隔墙防火构造,四、防火门,防火门的概念:防火门是设置于防火分区间,或防火隔间与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间的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物。防火门的作用:阻止烟气扩散和火势蔓延;给人员疏散提供安全条件。防火门的分类(按耐火极限分):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1.2h;乙级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防火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