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发展概况.ppt
《乒乓球发展概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发展概况.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潘永芝,乒乓球运动起源 乒乓球运动是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大约在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1904年传入中国。1926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比赛设有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混合双打和男子安慰赛6个比赛项目。第2届世乒赛1928年1月在瑞典举行。此届比赛增加了女子双打比赛项目。1934年,第8届世乒赛增加了女子团体赛。1947年3月,在法国巴黎举行了第14届世乒赛,又增加了女子安慰赛和元老杯赛。至此,世乒赛就有了10个比赛项目。其中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是每届都要举行的正式比赛项目,其它三
2、项为非正式比赛项目,必须由举办国协会申请,经国际乒联批准后才可举行。从2003年第47届世乒赛起,单项比赛于奇数年举行,团体比赛在偶数年举行。,一、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几个时期,(一)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19291951年)在这一时期共举办了18届世乒赛,其中有17届是在欧洲举行的,只有第13届世乒赛是在非洲的埃及举行。在7个正式比赛项目中,先后共有117个世界冠军,除美国选手取得8个冠军外,其余都由欧洲选手获得,占全部世界冠军数的93.1%。此外,这一时期参加世乒赛的主要是欧洲选手。基于上述3个原因,所以称这一时期为欧洲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主导打法是削球。,削球打法在这一时期成为主要
3、打法的原因是运动员大多数使用胶皮拍,其特点为弹力小,容易掌握,有一定的摩擦力,可使球旋转。加上当时的球台窄(146.4cm),球网高(17cm),球比较软,这些都是有利于削球打法的。当时的乒乓球运动处于初级阶段,难度大的技术还掌握不了,削球动作简单,失误少。攻球技术难度大,失误多,所以当时的运动员基本上都选择稳削打法。,第11届世乒赛前,乒乓球规则很不完善。对比赛没有时间的限制,多次出现了“马拉松”式的乒乓球赛。在第10届世乒赛中,奥地利对罗马尼亚的男子团体决赛打了3天(31个小时);波兰的欧立克与罗马尼亚的马奈斯,为争夺1分球打了两个半小时。第11届世乒赛的女子单打决赛打了1小时45分钟仍未
4、分胜负,此时观众大多离去,裁判疲惫不堪,裁判希望她们用掷硬币的方法决定胜负,她们却都不愿意,致使这届世乒赛没有产生女子单打冠军。在第11届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进行了修改,将球台加宽至152.5cm,球网降至15.25cm,比赛改用硬球,并且限制了比赛时间。为进攻型打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日本乒乓球队称霸世界乒坛(1952年1959年),日本乒协在1928年就加入了国际乒联,1952年第一次参加在印度孟买举行的第19届世乒赛。手握海绵球拍,采用直握全攻型打法的日本队,一鸣惊人地夺得了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4项冠军。从此,世界乒坛的优势开始由欧洲的削球转到了亚洲的攻球;进
5、攻与防守成为当时世界乒乓球运动的主要矛盾。这一时期共举行了7届世乒赛,产生世界冠军49个,日本队获得了24个,占49%。1954年第21届世乒赛中,日本队获得了男、女团体冠军;1959年第25届世乒赛,日本队更是夺得了7项冠军中的6项,达到了顶峰状态。,(三)中国乒乓球队的崛起(1959年1965年),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1965年,在中国队参加的三届世乒赛中,夺得了世界冠军11个,占全部冠军数的52%,具有“快、准、狠、变”独特风格的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打法,代表了当时世界乒乓球技术的新潮流。60年代初,日本
6、运动员中西义治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弧圈型上旋球。当时由于这项新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特点是上旋强烈,但弧线高,速度慢,仅对削球打法显示了较大的优势,而对进攻型打法还没有显示出太大的威力。然尔弧圈球技术对以后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四)欧洲的复兴,中国队重整旗鼓(1971年1979年),70年代,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欧洲选手经过了近20年的努力,终于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他们在学习中国快攻打法和日本弧圈球打法优点的基础上,创造了快攻结合弧圈的新打法,在第31届世乒赛上,19岁的瑞典选手本格森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第32届世乒赛,瑞典男队夺得了亚洲队保持了20年之久的团体冠军
7、;第33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决赛,是在两名欧洲选手之间进行的。第35届世乒赛的男子团体冠军由失去此冠军达27年之久的匈牙利队获得。在70年代的5届世乒赛中,中国队共获得世界冠军16.5个,占全部冠军数的47%,欧洲队获得11个,占31.4%。,(五)欧亚对抗,进入奥运(1981年1999年),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中国队包揽了7项冠军和5个单项的亚军,创造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历史的新纪录。90年代中期,中国男队走入了困境,女队也遭遇了困扰。标志世界乒乓球技术最高水平的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冠军,连续3届被欧洲选手所获;中国女队也在第41届世乒赛失去了团体冠军称号,第42届世乒赛女单比赛无人进入决赛,
8、1995年在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中,中国队第二次包揽了7项冠军,第44届世乒赛中国队又获得6项冠军。第45届中国队获得了5个单项比赛的冠亚军和女子团体冠军,但男子团体冠军被瑞典队夺走,这是小球时代最后一次世乒赛。1988年,乒乓球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六)进入大球时代,中国继续领先(2000年现在),20世纪末,国际乒联对乒乓球比赛规则进行了三项改革。(1)从2000年10月起,乒乓球直径由38mm,改为40mm;使击球的速度减慢,旋转减弱。重量由2.5g,改为2.7g;(2)2001年9月,乒乓球比赛由每局21分制改为11分制;(3)2002年9月,乒乓球比赛执行发球无遮挡的规定。
9、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击球板数,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增加比赛胜负的偶然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乒乓球技术、战术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中国乒乓球队由于提前对这些改革做了准备,并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研究,所以目前在世界乒坛仍然保持着整体的领先优势。中国队目前已成为世界各队众矢之的。“中国打世界”、“世界打中国”的形势仍在发展中。,二、小结,纵观二十年代至今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可以概括地说,每一个发展阶段离不开器材、球拍和规则和改革,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及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各种新打法的建立,特别是进攻和防守,旋转和速度之间的互相斗争和互相促进,使乒乓球技术得以不断的发展。到了今天,乒乓球技术已经发展到
10、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这就是攻中要有防,防中要有攻,速度中要有一定的旋转,旋转中要有一定的速度,一个优秀的乒乓球选手,如果只会防守不会进攻,或者只会进攻不会防守,光会快而没有旋转配合,或者光有旋转而不具备速度;只会近台不会中远台;只能对付一种打法而不能对付各种打法,都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一、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1925年上海举行了各种乒乓球比赛,其中有中华队与旅华日侨之间的秋山杯赛;1927年中华队赴日本进行访问比赛;同年8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中日乒乓球表演赛;1930年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的比赛。不过技术水平不高,负多胜少。1935年
11、中华全国乒乓球协进会成立,发起并组织全国性乒乓球竞赛大会,但实际参加比赛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苏、青岛、南京、香港、澳门等几个队。1935年1月,国际乒联主席曾电邀我国加入国际乒联和参加第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无着未能实现。,二、新中国为乒乓球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1952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有六大行政区和铁路系统体协的62名男、女、选手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中国乒乓球队从1953年开始建立起,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在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
12、界杯等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中国乒乓球队的成长,(一)起步阶段(1953年-1957年)1953年春,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20届世乒赛,在团体比赛中,我国男队被评为一级第10名,女队被评为二级第3名。1956年参加了第23届世乒赛,赛后,男队被评为一级第6名,女队被评为一级第十一名。1957年,中国队参加了第24届世乒赛,男队被评为一级第4名,女队被评为一级第3名。从1953年1957年,我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由默默无闻跃升到世界强队的行列,充分显示了坚持以我为主,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发展方向,已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乒乓球 发展 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