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意象与中国古典文化.ppt
《“黄昏”意象与中国古典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昏”意象与中国古典文化.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昏”意象与中国古典文化,主讲人:张 庆,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辉煌的日出、苍茫的落日引起原始人类神奇、迷惘、赞叹、感伤等的心灵震动,凝聚成了“黎明黄昏”的文化情结。,中国文学时时流露出来的青春易去、人生迁逝的感伤和暝色起愁、日暮途远的嗟叹以及古典意象里的荒烟落日、羁旅斜阳、余霞晚归的美学情境,无不涂抹着夕阳的残红,形成浓重的日暮情思。经过文化的沉淀和积累,黄昏落日已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了,而是一种凝聚着古老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情结的象征典型。,清代杨恩寿坦园日记有两则关于日暮黄昏时不同心理感受的记载:一则是“夕阳贴水,归鸦噪林,良足玩也”;一则是“归鸦噪而落日黄,野钟鸣而江
2、月白,眷言益友,弥切离愁,双丸不居,三春易逝”。前者是审美的愉悦,后者则是青春易去、离愁别绪的沉重嗟叹。,一方面是空间上“夕阳无限好”的温馨愉悦,一方面是“只是近黄昏”的悲凉感伤。时间意义的悲凉与空间意义的温馨构成了中国文学“黄昏”意象的象征意蕴。,黄昏落日中融汇着我们民族复杂而矛盾的性格,表现出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意义。,一、暝色起愁:黄昏意象的时间意义,黄昏的时间意义里笼罩着浓厚的悲凉之气。古典文学里屡见不鲜:“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王建宿建德江)、“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早在诗经的君子于役中便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
3、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黄昏闺怨诗篇。黄昏将人类生离死别、伤逝怀远的感情汇聚于这一特定时刻显示出黄昏意义的悲剧式主题,时间的悲剧意义源于黄昏的生命象征,也源于迫近死亡的深切感受。,在原始神话里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生命的运动过程。易中有言:“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出意味着生命的诞生,而日落则是死亡的象征;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太阳就是一个伟大的生命。而太阳走向文化的历程则是不断被生命化和符号化的过程。既然太阳的升沉把生命划分为生与死,那么黄昏的意趣就成为生命颓唐和衰败的象征,表现出迫近死亡的忧惧。在黄昏的时间忧惧里,一方面人们回味着依恋以往的“生”;另一方面有恐惧和悲哀着未来的“死”。,1、
4、死亡迫近的忧惧,生与死是一切哲学和艺术思索的出发点。黄昏落日成为接近死亡的象征物时,死的永恒与必然引起了对生的短暂和偶然的思考。太阳的东升西落反映在人们的文化视野里就是生命从壮烈走向寂灭的过程。,“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曹植箜篌引)、“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李白古风)、“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这些在中国文学里频频出现的黄昏意象总伴随着春光易去、人生迁逝的沉重嗟叹。借助日落黄昏的典型情境,反映人生短促的忧惧心理,已成为中国文学的传统。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出了:“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
5、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和“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诗人悲哀的莫过于功业未就而老之将至,这里的羲和疾驰、崦嵫在即的神话景物正是唤起了诗人事业无成、垂垂老矣的日落意识,沉落的太阳作为行尽暮年、迫近死亡的象征物已为传统文人普遍接受。,2、苍茫的历史意味,在太阳的象征意义里,东升西落放佛是一个人经历的青年壮年以至老年,从历史的角度说,也放佛是历史经过了源起、兴盛、颓败的过程。因为黄昏中吟哦的诗人便从夕阳残照中获得了历史的启示。李白忆秦娥有:“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当然,黄昏的历史意味包括着个人追忆往
6、事前尘似梦和对整个社会发展历史及意味的追寻两方面。如阮籍咏怀诗:“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和姚合哭贾岛:“白日西边没,沧波东去流。名虽千古在,身已一生休。”这些诗里日落西山余晖将尽的景物与瞻顾平生、盛年难留的情思融为一体,生命同沉落的太阳一样在沉落着,黄昏的悲凉吞噬者生命,泯灭了个体存在的历史意义。,3、虚无的生命体验,在死亡迫近的黄昏意象里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方面,生命愈是短暂便愈有意义,生命的缺憾可以通过它的创造力得以延伸,在短暂中实现永恒,在有限中达到无限。传统士大夫对事业功名的追求即是延伸生命的努力。屈原感慨着“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陆机
7、咏叹着“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长歌行),一代枭雄曹操也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的浩叹!诗人们希冀超越时空延伸生命,夕阳越是迫近,愈是奋起抗争,表现出慷慨悲歌积极用事的进取精神。但另一方面,黄昏意象最多的还是虚无缥缈的生命体验。既然死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现实不再有意义。李商隐“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槿花)、陶渊明“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神释)便是这样,无论贤愚、贫富、贵贱,统统都摆脱不了死亡的法则,这就泯灭了生命的价值,从而把人们导向了消极的虚无的生命感受。“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古诗十九首)的日暮意识,加速着中国文人心灵的老化,在虚无的人生观里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昏 意象 中国 古典 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