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陈情表》课件.ppt
《高二语文《陈情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陈情表》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分)(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明确认可的用字,给1分;用自己的语言对句子进行解读,给1分;准确表达出用字的效果作用,给2分。如仅答出认可的字,没有具体解析不得分。)参考答案一:“犹”字好。(1分)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1分)“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2分)参考答案二:“空”字好。(1分)“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1分)“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2分),淇上送赵仙舟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
2、,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3分)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每点1分。没有具体分析不得分。),(3分)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3分)(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每
3、点1分。),忠则出师,孝则陈情。,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给文章的省字注音;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2借助所学知识,圈点、归纳特殊句式、重点字词等,强化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的缜密、严谨。3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验课文陈情于表,情深理切,感情真挚,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4体会文章真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和“孝”的含义,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
4、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表的内容多为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作者简介,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魏国后期,魏的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在此之前两年,蜀
5、汉(刘备建立的政权)已经灭亡(孙吴到公元280年才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因为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所以他要坚辞。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为敏感的问题。,背景简介,朗诵字词,险衅(xn)行(xng)年四岁 祚(zu)薄(b)应(yng)门之童 猥(wi)以微贱 床蓐(r)陨(y n)首 责臣逋(b)慢 日笃(d)拔擢(zhu)宠命优渥(w),陈情,表,?,谁在“陈情”,“陈”什么,为什么要“陈”,向谁“陈情”,如何“陈”,内容梳理,“陈”的原因:除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陈情表 语文 陈情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0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