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
《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王生昌)-南昌.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第四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012年5月,主讲内容 客运驾驶人管理 车辆管理 动态监控 运输组织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节 客运驾驶人管理,本节共8条,规定了客运驾驶人聘用,岗前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从业行为定期考核,信息档案管理,调离和辞退,安全告诫,防止疲劳驾驶等。第十九条、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客运驾驶人聘用制度 统一录用程序:对客运驾驶人进行面试,审核客运驾驶人安全行车经历和从业资格条件,实施驾驶适宜性检测,明确新录用客运驾驶人的试用期。有如下情况之一驾驶人不得聘任:三年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三
2、年内交通违法记分有满分记录的,三年内有酒后驾驶、有超员20%、超速50%违法记录的,一个记分周期内有三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驾驶人疲劳驾驶、超速行车、超载,措施不当,1、建立客运驾驶人聘用制度 客运企业要建立客运驾驶人聘用及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相关部门在驾驶人聘用工作中的具体职责,驾驶人聘用(解聘)条件及程序,驾驶人的岗位职责与操作规程,驾驶人劳动报酬、福利和社会保险,驾驶人教育培训,驾驶人奖惩措施,驾驶人信息档案记录等。选择安全意识强,驾驶技能高驾驶人从事客运经营,保障源头管理。2、客运驾驶人的聘用 1)客运驾驶人的录用条件:(1)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1年以上;(2)年龄不超过6O周岁;
3、(3)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交通责任事故,是指驾驶人负同等或者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4)掌握相关道路旅客运输法规、机动车维修和旅客急救基本知识;(5)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件。,2)客运驾驶人录用程序(1)应聘者提出申请;(2)资格条件审查;(3)驾驶技能和综合素质测试;(4)审核备案;(5)正式录用,签订劳动合同;(6)岗前培训及试用期考察。3)资格审查 按照道路旅客运输从业资格条件的5项要求。核查驾驶证、身份证、从业资格证等;查询驾驶人的交通违法信息记录(交警部门);核查安全行车经历(原从业单位;新从业者:交警部门查询违章)。4)驾驶技能和综合素质测试 面试、理论知
4、识测试和驾驶技能测试通过,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用。,5)驾驶适宜性检测 驾驶适宜性检测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对驾驶人的心理、生理状态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适宜驾驶营运车辆。驾驶人群体中存在着一部分人较其他人更易发生交通事故,且发生过交通事故的驾驶人重复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的现象,一般将这部分人称为“事故多发者”,国家科技行动计划项目组,检测调查了5167人,三年内发生交通事故1620起,其中三年内无事故驾驶人3951人,发生2次以上驾驶人占总人数的6.38%,发生事故数占总事故数50.97%。这一现象也称为”事故倾向性”。这些驾驶人之所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主要与他们的心理、生理素质有关。正因为事故倾向
5、性的存在,引出了“一些人适合于从事驾驶职业,另一些人则不适宜从事驾驶职业”的所谓“驾驶适宜性”,特别是以驾驶作为职业的道路运输驾驶人员,如果不适宜的人员进入道路运输驾驶人队伍,将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通过驾驶适宜性检测,一方面可以避免不适宜性的人群进入客运驾驶人队伍,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可以对客运驾驶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再教育和训练,指出他们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开车应注意的事项,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根据新修订的道路运输驾驶员适宜性检测评价方法部颁标准,驾驶适宜性检测主要包括动体视力、暗适应、夜间视力、深度知觉、速度估计、周边风险感知、选择反应能力、紧急/连续紧急反应能力、
6、处置判断能力等9个指标。动体视力是驾驶人在一定运动速度下辨别物体的视觉能力。暗适应是指人眼在强光照射刺激后突然进入黑暗后视力的适应能力。夜间视力是指人在低亮度和低照度条件下的视力。深度知觉是指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对物体空间距离、障碍物的远近是否能正确判断的能力。速度估计是一种运动知觉,是人对运动物体速度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周边风险感知是指驾驶人集中注意同时,对周边潜在危险感知能力。选择反应能力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在一定时间内做出正确应答的能力,主要包括选择反应的快慢和选择反应的正确性。紧急/连续紧急反应能力主要是检测驾驶人对连续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出快速判断的能力。处置判断能力是指驾驶人在多种信息情况下注
7、意力的分配、转移能力及注意力的持续能力,动作协调性和动作圆滑性。,检测原理及检测方法,速度估计,(1)检测原理 采用计算机控制视标滑块在支架上的运动状态。仪器面板上有一横槽,横槽左侧被一定宽度的黑色挡板遮住。小灯泡以一定速度在横槽中自右向左移动,中途因黑色遮蔽而消失。受检者用眼睛跟踪灯泡移动速度,估计灯泡到达挡板左端时,同步按下应答开关。用估计时间与正确时间的差异,间接评判对速度估计的正确性。速度估计检测仪如图所示。,速度估计检测仪,(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距离仪器面板1.5m的地方,注意观察面板上指示灯移动的速度。指示灯进入遮挡区后,被试者估计到达遮挡区终点时按下应答开关,仪器记录指示灯进
8、入遮挡区到按下开关的时间。每个被试者练习三次,正式检测十次,用检测结果的变动率来评价被试者的速度估计能力和性格的焦躁性。,(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如果被测者估计的时间比标准时间(2.08秒)偏差较大都说明被测驾驶员的速度感知觉能力较弱。若比标准时间偏快说明驾驶员性格属于急躁型,驾驶时易超速,强行变道;若比标准时间偏慢说明驾驶员性格属于安静迟缓型,驾驶时易导致规避不及。如果被测者估计的时间比标准的时间偏差忽快忽慢则说明驾驶员的情绪波动比较大,驾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性。,选择反应,选择反应检测仪,(1)检测原理 采用计算机控制红、黄、蓝三种颜色刺激信号和蜂鸣器,要求受检者对不同刺激分别
9、由左手、右手和右脚做出不同反应。仪器记录每次反应时间及反应的正确性。选择反应检测仪如图所示。,(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距离仪器面板1.5m的地方,注意观察面板上随机呈现的红、黄、蓝三种灯光信号,并倾听蜂鸣声。要求被试者分别以左手、右手和右脚对不同信号做出反应。仪器记录反应时间及错误反应次数。每个被试者练习八次,正式检测16次,用反应时间的变动率和反应错误次数评价被试者的机敏性。,(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如果反应时间的变动率大,且反应错误次数多,说明反应的赌博心理较重,对刺激的判断不准确,反应不稳定;如果反应时间的变动率小,反应错误次数多,说明被测者的判断能力较差,但反应速度比较稳定
10、;如果反应时间的变动率大,但反应错误次数少,说明驾驶员判断能力较好,但赌博心理较重,反应不稳定。同时由反应时间与错误次数可判定人的机敏性,若反应时间短,错误也少,属于机敏型;反应时间短,但错误也多,属于毛糙型;反应时间长,但错误少,属于稳重型;反应时间长,错误也多,属于迟钝型。毛糙型和迟钝型行车均不安全。,(1)检测原理 由微电脑控制的电机通过齿轮带动视标圆盘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受检者通过操纵方向盘,使两根指针从视标箭头后边通过,仪器自动记录左、右错误次数。检测仪如图所示。,处置判断,(2)检测方法 被试者通过操纵方向盘使两根指针左右移动,圆盘旋转时,要求被试者竭力使两指针均从箭头的尾部绕过,若
11、指针从箭头前方或箭头杆上通过,以及触碰圆盘边缘时均视为错误。圆盘匀速转动六圈,仪器记录错误次数,用来评价被试者的注意分配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根据错误次数判断被测驾驶员的左右注意力分配的能力,错误次数多的驾驶员往往在检测中顾此失彼,不能合理的分配注意力并作出必要的动作,驾驶过程中容易导致刮蹭或者碰撞行人,引发事故。,动体视力,(1)检测原理 采用计算机控制微型电子显示屏模拟视标“C”形环四个切口方向和运动状态(以一定的速度由远向近移动),原理图如图所示,在受检者看清视标环缺口方向的瞬间,用应答反应键和四位开关做出反应。检测仪如图所示。,动体视力检测原理,动体视力
12、检测仪,(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仪器前,双眼从窥视孔观察以一定速度由远而近移动的“C”形环视标。当刚看清视标的开口方向时,立即按下应答开关,并指出“C”形环的开口方向。每个被试者练习两次,正式检测五次(如果连续三次误答,应停止检测,待休息30min之后重新检测)。对检测数据求取均值,用来评价被试者的动体视力。(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相关性 动体视力差的驾驶员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对物体的辨识能力差,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暗适应,(1)检测原理 采用计算机控制微型电子显示屏模拟视标“C”形环的四个切口方向,如图所示,配有白炽强光刺激源。被检者在接受强光刺激后,黑暗中辨认视标“C”缺口方向,并用应答
13、开关和四方位开关做出反应,仪器记录黑暗中正确辨认视标所需的时间。暗适应检测仪如图所示。,暗适应检测仪显示屏上C形视标,暗适应检测仪,(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仪器前,将头置于遮光罩内,双眼从窥视孔向内观察。强光刺激30s后,突然变暗。在微光中观察“C”形视标。当被试者刚看清视标开口方向时,立即按下应答开关。并指出开口方向,仪器记录暗适应时间。此项检测不做练习,每个被试者检测一次,用其读数表示暗适应时间,来评价被试者的暗适应能力。重检需休息30分钟以上。(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暗适应时间长的驾驶员在明亮白天进入照明条件差的隧道或者夜间会车受到对向来车前照灯炫目时,对环境的事物辨识能力很
14、差,很容易引发事故。,深度知觉,(1)检测原理 仪器内有三根标杆,两侧的两根标杆固定不动,中间一根装在滑块上,滑块由微电脑控制往复运动,原理如图所示。背景照明采用冷光灯泡。深度知觉检测仪如图所示。,深度知觉检测原理图,深度知觉检测仪,(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距离仪器2m的地方。从观察窗判断三根标杆的位置,两侧标杆固定不动,中间标杆匀速往复运动,当三根标杆处于同一平面时,按下应答开关,仪器记录误差值。深度知觉每个被试者练习两次,正式检测三次。取均值,用来评价被试者的深度知觉能力。(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检测结果较差说明驾驶员的空间物体的感知能力较差,位置感差,在会车或者超车时容易造成
15、事故。,夜间视力,(1)检测原理 依据国标视力4.4的“E”形视标在0.6米远处的尺寸大小,制作图片,图片上“E”形视标为纯黑色,背景为不同灰度的底色,它与黑色视标形成不同对比度,模拟夜间环境,原理如图所示。同一灰度底色图片以“E”形视标开口方向不同的四副组成,模拟一种夜间环境。夜间视力检测仪如图所示。,背景灰度(R,G,B)为(34,34,34)背景灰度(R,G,B)为(238,238,238)(相当于2级夜间视力)(相当于9级夜间视力),夜间视力检测原理图,夜间视力检测仪,(2)检测方法 被试者坐在仪器前,双眼从窥视孔观察以灰度从暗到亮依次呈现随机方向“E”形视标。当被试者看清视标“E”开
16、口方向时,按下应答开关,并指出开口方向,仪器记录此时夜间视力等级。每个被试者练习1次,正式检测1次,用所测等级来评价被试者夜间视力。(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检测结果表示被测驾驶员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环境行车时对物体的辨识能力,结果差的驾驶员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环境行车时,对突发状况的预判较差,易引发交通事故。,周边风险感知,(1)检测原理 在计算机显示屏视野的中心部位,以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出现0到9的数字,在数字呈现中,出现重复(如出现4之后再次出现4)或数字缺位(如出现3之后出现5)时,立即进行左手反应;与此同时,在视野的周边部位有“、”的图形,以一定时间间隔在显示屏的四角位置随机出现,仅当
17、出现“”形图形时,立即进行右脚反应。周边风险感知检测仪如图所示。,周边风险感知检测仪,(2)检测方法 检测时,被试者坐在电脑前面,注意观察显示屏中心位置的数字变化规律及显示屏四角图形,当显示屏中心位置的数字出现重复或缺位时,立即进行左手反应,与此同时,当显示屏四角位置出现“”图形时,立即进行右脚反应。仪器自动记录手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脚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检测正式开始前,有一段练习程序,练习程序结束后进入正式检测阶段。检测时,中央数字出现184次,要求左手反应26次;周边图形出现36次,要求右脚反应12次。用手反应时间均值和反应错误次数、脚反应时间均值和反应错误次数来评价被试者的周边风险感知能
18、力。,(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此检测主要要考察驾驶员在行车中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同时,对周边潜在风险的感知及反应能力。中心错误次数多的驾驶员说明其在行车中基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周边次数多得驾驶员说明其在行车中对周边的潜在风险照顾不足;中心错误次数和周边错误次数数量不平衡说明驾驶员在驾驶时注意力的分配存在问题;手脚反应时间长说明被试者对刺激反应动作迟缓。以上情况的每一种均会引发交通事故。,紧急/连续紧急反应,紧急/连续紧急反应检测仪,(1)检测原理 对于一定的时间间隔、连续出现在计算机显示屏中央的圆形红色信号刺激进行右脚反应,检测简单反应时间及抗疲劳性。紧急/连续紧急反应原理图如
19、图所示,(2)检测方法 检测时,被试者坐在电脑前面,注意观察显示屏中央位置,出现圆形红色信号时,立即进行右手反应,仪器自动记录紧急/连续紧急反应时间。检测正式开始前,有一段练习程序,练习程序结束后进入正式检测阶段。检测时,紧急反应总共检测5次,连续紧急反应总共检测30次。用紧急反应时间的变动率来评价被试者的紧急反应能力,用连续紧急反应时间的极差来评价被试者的连续紧急反应能力。,(3)检测结果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 紧急反应是考察驾驶员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反应能力,如果反应时间的变动率较大说明驾驶员对突发状况判断不准确,反应过于敏感或者迟缓。连续紧急反应是考察驾驶员在连续出现突发状况或者出现要求连
20、续反应(如堵车时的连续启动刹车)的情况时作出正确反应的持续能力,如果结果较差说明反应持续能力不强,容易出现松懈的情况而引发事故。,6)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核 客运驾驶人招聘和录用,必须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参与,参与对招聘过程进行监督和对从业资格核准,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录用。建立客运驾驶人信息库,利用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平台,实现对客运驾驶人信息、运输调度、交通违法记录等从业行为的管理。7)依法录用 客运企业在驾驶人录用过程中,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客运企业应与正式录用的客运驾驶人签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8)新录用客运驾驶人的试用期 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处
21、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试用期,劳动者不能享受正式员工应有的福利待遇。劳动合同法规定,合同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合同期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第二十条、建立客运驾驶人岗前培训制度 理论培训内容包括: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行车知识;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职业道德、安全告知知识;应急处置知识;企业有关安全运营管理的规定等。实操培训内容:熟悉车辆性能、客运线路,驾驶操作、服务要求等为主要内容。客运驾
22、驶人岗前理论培训不少于12学时,实操培训不少于30学时。客运驾驶人岗前理论培训内容及学时安排建议,第二十一条、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 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技能训练、应急处置等教育培训。客运驾驶人每月接受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教育培训。企业应组织和督促客运驾驶人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客运驾驶人参加教育和培训的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企业应在客运驾驶人接受教育与培训后,对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教育与培训考核的有关资料应纳入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档案。客运驾驶人教育与培训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培训的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授课人、参加培训人员的签名
23、、考核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签名、培训考试情况等。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企业应每月查询一次客运驾驶人的违法和事故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1、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的必要性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部2008年第10号)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客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2006年第9号)第四十条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相关法规、职业道德及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使驾驶人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和把握道路运输中事故因素及其发生规律,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
24、制度,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置知识和方法,进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保证道路运输安全。2、关于客运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培训 1)定期教育培训的内容和频率 定期培训内容: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相关法规和规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技能训练、应急处置等教育培训。频率:结合安全例会,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2)继续教育 根据近年来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重特大交通事故肇事客运驾驶人的驾龄绝大部分在6年以上,1115年、610年、1620年三个驾龄段的客运驾驶人肇事较多,说明客运驾驶人的安全性并不是随驾龄增
25、加而相应的提高,与驾驶人生理、心理素质变化,是否接受安全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根据道路运输驾驶人继续教育办法的规定,道路运输驾驶人继续教育周期为2年,每个周期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24学时。可采取集中、网络等多种形式(日本办法是继续教育前接受适宜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继续教育结果要在县级以上备案。3)教育与培训档案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档案。从业资格管理档案包括:从业资格考试申请材料,从业资格考试及从业资格证件记录,从业资格证件换发、补发、变更记录,违章、事故及诚信考核、继续教育记录等。备案,便于行业管理部门监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旅客 运输 安全管理 王生昌 南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6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