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教育3第三章-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ppt
《化工安全教育3第三章-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教育3第三章-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现代化工生产过程中,其原料和产品,绝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有腐蚀的特性,而且多在高温、高压下运转。因此,加强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化学工业部于1999年12月12日,以化督发门1996860号颁发了关于印发“加强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和监督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必须以现有管理为 基础,把加强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 管理作为重点,并以此为主线,抓 好安全管理工作。,3.1.化学危险物品分类和性质,化学危险物品的定义: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并在摩擦、撞击、火源、日晒、受潮等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灼伤等人身
2、伤亡事故的化学物质以及放射性物品,都属于化学危险物品。化学危险物品根据其危险特性及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按照国家标准GBl3690-92可分为八大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和腐蚀品。,3.1.1.第一类 爆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3.1.1.1.分类爆炸品按其性质、用途和储运安全的要求,分为起爆器材、炸药
3、和爆炸性药品、点火器材、其他爆炸性物品等四类。(1)起爆器材 这种器材是用来引爆炸药的物品,如导爆索和雷管等。这类引爆物品危险性较大,对外界作用的敏感性很高,遇到火焰、火花,摩擦,撞击以及微小振动,都可能引起爆炸。(2)炸药和爆炸性药品 这是用途不同的两类物品。炸药通常指在工农业生产或军事上利用化学能的物品,如TNT、硝胺等。按它们的灵敏度和爆炸威力又分为三类,即起爆药、爆破药和火药。爆炸性药品是指某些具有爆炸性的化学药品,但一般不当作炸药使用,如苦味酸、叠氮等。(3)点火器材 主要用于点火和引爆雷管或黑火药,对火焰作用极为敏感,如导火索、电火绳等。(4)其他爆炸性物品 这种爆炸物品是指含有火
4、(炸)药的制品,如发令纸、小口径枪弹、信号弹、爆竹等。,3.1.1.2.特性爆炸品最主要特性是爆炸性。这是由其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决定的。由于爆炸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如受热,撞击、摩擦、明火、酸碱、金属),都会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引起爆炸。这样的爆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反应速度快 一般可在万分之一秒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发生爆炸。爆炸的能量在瞬间放出,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如1kg硝铵炸药,完成爆炸的时间只有0.3s,它的功率大约可达到30万马力。产生大量热 爆炸时的反应热一般可以放出数百到数千千卡的热量,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如1kg硝铵炸药爆炸时,能放出385649
5、40kJ的热量,可产生24003400的高温。产生大量的气体,造成高压 在爆炸的瞬间,固体状态的爆炸物迅速转变为气体状态,使原来体积成百倍地增加,同时气体高温迅速膨胀,产生高压。如1kg硝铵炸药爆炸时,可产生869963L气体,并在瞬间形成,使压力猛升到10.1103MPa,形成的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有很大的破坏性。不需要外界供氧 因爆炸物品本身分子中含有特殊的不稳定基团,如叠氮基(一N=N=N),重氮基(N=N)等,在爆炸时会引起分解或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一些混合爆炸物品,因其中混有的氧化剂(如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或叮燃物(如黑火药中的木炭和硫磺),故在爆炸时不需外界供氧就能发生瞬间的氧化还原反
6、应。,3.1.2.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为便于储运和使用,常将气体通过加压法压缩储于钢瓶内。由于各种气体的性质不同,有的被压缩成液态,有的加压后仍然为气态,所以称为液化气体或压缩气体。这类化学品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大于294kPa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根据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四类。(1)易燃气体 这些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的还有毒性,如
7、氢一氧化碳、甲烷、氯乙烷等。(2)剧毒气体 这些气体毒性极强,吸入后能引起人体中毒甚至死亡,如氯、光气、硫化氢等。(3)助燃气体 这些气体本身虽不燃烧,但却有助长火势的能力,故有扩大火灾的危险性,如氧、压缩空气、一氧化二氮等。(4)不燃气体 这些气体性质稳定,不会引起燃烧,但对人有窒息性,如氮、二氧化碳以及惰性气体等。,3.1.3.第三类 易燃液体凡在常温下的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均称为易燃液体,如乙醇、甲苯、汽油等。3.1.3.1.分类根据其闪点的高低,可分为低闪点液体(闭杯试验闪点低于-18)、中闪点液体(闭杯试验闪点在-1823)、高
8、闪点液体(闭杯试验闪点在2361)。3.1.3.2.特性易燃液体具有与其他液体不同的特点。(1)易燃性闪点低 易燃液体具有闪点低的特点,所以在常温下,遇到明火就能使液体表面的蒸气闪燃,引起燃烧。燃点低 易燃液体具有燃点低的特点。其燃点一般比闪点高15。挥发性大 易燃液体具有挥发性大的持点,往往在易燃液体周围蒸气浓度大,遇火易爆炸。由于大多数易燃液体的蒸气比空气重,易沉积在低洼处,不易散发,更增加了着火的危险性。点燃能量小 易燃液体的蒸气只要极小能量的火花,就可以点燃。(2)易爆性 由于易燃液体易挥发,其蒸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静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3)易流动扩散性 易燃液体粘度一
9、般都很小,很容易流动和扩散。即使容器只有细微裂纹,因渗透、毛细管浸润等作用,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外,如不注意,易燃液体源源不断地挥发,造成空气中的蒸气浓度不断增高,增加了然烧爆炸的危险性。,(4)受热膨胀性 易燃液体的热膨胀系数通常比水大得多。受热后,本身体积要膨胀,蒸汽压也随之增加,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力升高,造成“胀桶”,甚至炸裂。因此,易燃液体应避热存放,罐装时,容器内应留有5以上的空间。(5)带电性 大部分易燃液体的电阻率都很大,多是电的不良导体。当其在管道、储罐、槽车等输送情况下,往往由于摩擦接触而产生静电积聚。当静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时,会放电而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6)毒
10、性 部分易燃液体有毒,有的毒性还较大,如甲醛、甲醇、丙烯腈等。因而与之接触的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另外易燃液体与氧化剂或某些有氧化性的酸接触,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燃烧和爆炸;与有腐蚀性的酸接触,会造成“烂桶”,使之液体外溢,有燃烧的危险性。因此在储运时应特别注意。,3.1.4.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如五硫化磷、萘、硫等。自燃物品是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硫化钠等。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
11、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钠、甲醇钠等。3.1.4.1.易燃固体1、分类根据易燃固体的燃点高低,可分为一级易燃固体和二级易燃固体两种。(1)一级易燃固体 燃点低,易燃烧或爆炸。燃烧猛烈,并放出有毒气体,多数还具有毒性。按化学组成可分为三类。,赤磷及含磷化合物 这些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如赤磷、三硫化磷、五硫化磷等。硝基化合物 这些物质含有硝基或亚硝基,很不稳定,燃烧过程常发生爆炸。如H发泡剂、二硝基苯、二硝基萘 等。其他 有毒或有腐蚀性,如闪光粉(镁粉与氯酸钾粉的混合物)、氨基化钠()、重氮氨基苯()等。(2)二级易燃固体 这
12、些物质燃点比一级易燃固体高些,燃烧速度略慢一些,毒性也比较小。按化学组成可分为四类。硝基化合物 如硝基丙烷、硝化纤维制品(赛璐璐制品、硝基喷漆漆片)等易燃金属粉末 粉末飞扬后,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镁粉、铝粉等萘及其衍生物 如萘、甲基萘等。其他 如硫磺、生松香、聚甲醛等。,2、特性(1)与氧化剂接触发生猛烈的燃烧爆炸。如萘与发烟硝酸接触,硫磺粉与过氧比钠接触均易迅速发生燃烧爆炸。(2)对火种、热源、冲击、摩擦、撞击比较敏感,并引起燃烧。(3)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如硫磷等。(4)燃烧方式有显著特点。有些易燃固体受热时,会迅速升华,在固体表面形成易燃蒸气层,一旦遇到明火和其他激发能量,也往往
13、会引起燃烧,如萘、樟脑等。有些易燃固体在受热后会迅速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倘若受热或遇到明火,很容易引起燃烧。(5)易燃固体粉末,由于质轻漂浮在空气中。当达到一定浓度,遇到火花会引起爆炸;在较高温度时,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随着反应时的温度升高,往往会引起燃烧。,3.1.4.2.自燃物品1、分类根据自燃物品发生自燃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一级自燃物品和二级自燃物品两类。(1)一级自然物品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能剧烈氧化或分解,造成自燃,如黄磷、三甲基铅、铝铁溶剂等。(2)二级自燃物品 在空气中氧化速度比较缓慢,在受热、受潮、不通风等积热不散的条件下,引起氧化而自燃的物质。这类物质大多是油类(主要是
14、植物油),如油布、油纸、浸油的金属屑等。,2、特性(1)有些自燃物品自燃点低,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被氧化,被氧化时产生热量,使本身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促使氧化加快,产生更多热量,很快引起自燃。如黄磷自燃点只有34左右,遇空气就能自燃,因此黄磷必须储存在盛有水的容器中隔离空气。(2)有些自燃物品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湿热条件下,容易发生分解放热,使温度升高而导致自燃。(3)有些自燃物品混进助燃物质,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增大,容易被氧化而自燃。如疏松多孔的物质因受空气中氧气的作用较大,比较容易自燃。(4)有些自燃物品混进氧化剂和对氧化反应有促进作用的金属粉末,也能增加自燃的危险。,3.1.4.3.遇湿
15、易燃物品1、分类遇湿易燃物品按遇湿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分为一级遇湿易燃物品和二级遇湿易燃物品二类。(1)一级遇湿易燃物品 与水或酸反应速度快,放出热量高,并放出大量的可燃气体,容易引起燃烧爆炸,如活泼金属、金屈氢化物、硼氢化合物、磷化物等。(2)二级遇湿易燃物品 与水或酸反应时,比一级遇水燃烧物质反应速度慢,放出的热量、产生的气体量较少,遇着火源能引起燃烧爆炸,如锌粉、保险粉(低压硫酸钠)等。,2、特性(1)这类物质的共同特点是与水分解,放出热量并产生可燃气体。当温度达到气燃点时,立即燃烧或爆炸。因此,这类物质应避免遇水或潮湿的空气接触。活泼金属及其合金 如钾、钠、锂、钠汞齐、钾钠合金等,遇
16、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和大量热量,其热量能使氢气自燃或爆炸。如金属氢化物 如氢化钠、氢化钙、氢化铝等,遇水能剧烈反应而放出氢气。如硼氢化合物 如二硼氢、硼氢化钠等,遇水反应放出氢气。如,碳的金属化合物 如碳化钙、炭化铝等,遇水反应剧烈,放出不同的可燃性气体乙炔、甲烷等。如磷化物 如磷化钙、磷化锌等,遇水生成磷化氢,在空气中能自燃。如其他 如保险粉和焊接用镁铝粉等,遇水也能产生可燃气体。(2)与酸或氧化剂的反应更为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在储运过程中,更应注意与酸和氧化剂隔离。(3)对人的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有些遇水还会产生一定的毒性,必须引起重视。,3.1.5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
17、化物 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3.1.5.1 分类(1)氧化剂 氧化剂可分为无机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根据氧化性强弱,无机氧化剂可分为一级无机氧化剂和二级无机氧化剂。有机氧化剂主要指有机硝酸盐类。,一级无机氧化剂 这类氧化剂大多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氮、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类。无机过氧化物中含有过氧基(OO),性质极不稳定,易
18、放出氧原子而分解,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等。在氮和氯等的含氧酸及其盐类中,氮和氯等原于呈高价状态,极易夺取电子而变成低价状态,同时又能放出氧,与可燃物迅速起氧化反应,如高氯酸钾、硝酸钾等。在高锰酸钾类物质中,含有高价态的锰原子(Mn7+),他也易得电子变成低价态的锰原子(Mn2+、Mn4+),如高锰酸钾高锰酸钠等。二级无机氧化剂 除一级以外的所有无机氧化剂均属此类。二级无机氧化剂也容易分解,但与一级氧化剂相比,稍稳定一些;也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能引起燃烧。如硝酸铅(N5+)、亚硝酸铅(N3+)、过硫酸钠(S7+)、溴酸钠(Br5+)、三氧化铬(Cr6+)、氧化银(Ag2O)等。
19、有机硝酸盐类 它同无机硝酸盐相似,含有高价态的氮原子,易得电子变为低价态,如硝酸胍、硝酸脲等。,(2)有机过氧化剂 有机过氧化物根据氧化性的强弱也可分为一、二级。一级有机过氧化物 这类过氧化物与无机过氧化物相似,都含过氧基,受光和热的作用,很容易分解放出氧,性质很不稳定。故对这类物质必须加入稳定剂后方能储运。如过氧化苯甲酰等,受热、摩擦都可能发生热燃烧或爆炸,故一般都需有30%的水分才较稳定,才能储运。二级有机过氧比物 此类有机过氧化物与一级有机过氧化物相比,氧化性稍弱一些,如过氧醋酸()等。,3.1.5.2.特性 在无机化学反应中,可以由电子的得失或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不同的无机
20、氧化剂,可以根据其得到电子的难易,来判断氧化性的强弱。无机氧化剂其氧化性强弱的一般规律如下所述。(1)对于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得到电子能力也越强,其氧化性也越强。如这在氢与卤族元素的反应中就可以得到证明。氢与氟混合,在没有任何激发能作用的情况下,甚至在冷暗场所也会发生爆炸;氢与氯混合,要在光照的情况下引起爆炸;氢与溴混合,要在加热的情况下才能反应,并且反应缓慢。氧族元素也有同样的规律。如果将卤族与氧族元素共八种单质相比较,氟得电子能力最强,则氧化性最强,而碲得电子能力相比最弱,则氧化性也最弱。,(2)对于化合物,若其中含有高价态元素,则这个元素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如(3)对于离子,所带
21、的正电荷越多,获得电子就越容易,即氧化性也就越强。(4)如果分子中含有活泼性强的原子(如氯、氮、钾、钠、锂等),其氧化性强;含有活泼性差一些的原子(如溴、碘、镁、铅、铁等),氧化性弱一些。以上规律虽不很严格,但可根据这个规律区分强氧化剂和弱氧化剂,以及区别一、二级氧化剂。如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锂以及高氯酸钾、高氯酸钠、氯酸钠等属于一级氧化剂,而溴酸钾、碘酸钠以及氯酸镁、硝酸铅等为二级氧化剂。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大多数的有机化台物都是以共价键组成,它们分子内的原子间没有明显的电子得失,很少有化学键的变化,而是把与氧的化合或失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把反应中失去氧或获得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无机氧化
22、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如下一些特点。(1)遇热分解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都有遇热分解的特性。如硝酸盐类遇热能放出氧和氧化氮气体;氯酸盐、高锰酸盐遇热特别是与火种接触,即能引起猛烈燃烧;过氧化钠受热容易分解放氧,在受热情况下遇到棉花、碳或铝粉等会发生爆炸。过氧化苯甲酰受热失水干燥后,极易燃烧和发生爆炸,所以,含水量要保持在30以上。(2)吸水性 有些氧化剂容易吸水变质。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遇水会猛烈分解放氧,若同时遇有机物、易燃物即引起燃烧;高锰酸锌等遇水后的液体,当接触有机物质(如纸、棉花等)时往往会引起燃烧。(3)化学敏感性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品等接触时,有些会立即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安全教育 第三 化学 危险物品 安全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