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三章传热.ppt
《化工原理-第三章传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第三章传热.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了解热传导(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概念;掌握导热、对流换热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熟悉各种热交换设备的结构和特点;掌握稳定综合传热过程的计算;了解强化传热和热绝缘的措施。,本章重点和难点,第三章 传热,一、传热在生物(食品)工程中的应用,第一节 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是不同温度的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两个不同温度部位之间所进行的热的转移。传热在生物(食品)工程中的应用:(1)一般的加热、冷却、冷凝过程;(2)食品的杀菌和保藏;(3)蒸发浓缩、干燥、结晶(通过加热去除水分);(4)蒸煮、焙烤(通过加热使食品完成一定的生化反应)。食品生产过程对传热的要求:强化传热(加热或冷却物料)削弱传热
2、(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二、传热的基本方式,热的传递是由于系统内或物体内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根据传热机理不同,传热的基本方式有三种:,热传导(conduction);对流(convection);辐射(radiation)。,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金属固体:热传导主要依靠自由电子运动。不良导体的固体与液体:主要靠分子、原子的振动。气体:主要靠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1.热传导(又称导热),2.热对流,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称为热对流。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通常把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称为对流传热,强
3、制对流:因泵(或风机)或搅拌等外力所导致的对流称为强制对流。,流动的原因不同,对流传热的规律也不同。在同一流体中有可能同时发生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热对流的两种方式:,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各处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异,致使流体产生相对位移,这种对流称为自然对流。,3、热辐射,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称为热辐射。,所有物体都能将热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而不需要任何介质。当电磁波遇到物体时,又转变为热。,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发射辐射能,但是只有在物体温度较高的时候,热辐射才能成为主要的传热形式。,实际上,上述三种传热方式很少单独出现,而往往是相互伴随着出现的。,三、换热器
4、类型,换热器:实现冷、热介质热量交换的设备,冷、热流体交换流过热载体时,热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如炼焦炉中煤气燃烧系统就是采用蓄热式换热。,直接混合式 将热流体与冷流体直接混合的一种传热方式。蓄热式 热量 存储在热载体上 传递给冷流体。如,(图3-3动画),用于输送热量的介质载热体。加热介质(加热剂):起加热作用的载热体。水蒸气、热水等。冷却介质(冷却剂):起冷却作用的载热体。冷水、空气制冷剂。,间壁式 热流体通过间壁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化工、食品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主要有:夹套式热交换器;蛇型式热交换器;套管式热交换器;列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5、带补偿圈),四、传热过程中基本问题与传热机理,传热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可以归结为:载热体用量计算 传热面积计算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提高换热器生产能力的途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依靠两个基本关系。热量衡算根据能量守恒的概念,若忽略操作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则Q热=Q冷,称为热量衡算式。由这个关系式可以算得载热体的用量。,传热速率传热速率Q(热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的热量称为传热速率,以Q表示,其单位W(j/s)。热通量q: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的热量,W/m2。q=Q/S实践证明,传热速率的数值与热流体和冷流体之间的温度差tm及传热面积S成正比,即:Q=KStm(1-1)S=nd L(1-2)式
6、 中:Q传热速率,W;S传热面积,m2;tm温度差,;K 传热系数,它表明了传热设备性能的好坏,受换热器的结构性能、流体流动情况、流体的物牲等因素的影响,W/m2;n 管数;d 管径,m;L 管长,m。,温度场(temperature field):某一瞬间空间中各点的温度分布,称为温度场(temperature field)。,第二节 热传导一、傅立叶定律1 温度场和温度梯度,一维温度场:若温度场中温度只沿着一个坐标方向变化。一维温度场的温度分布表达式为:t=f(x,)(2-1a),等温面的特点:(1)等温面不能相交;(2)沿等温面无热量传递。,不稳定温度场:温度场内如果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
7、。在不稳定温度场中的传热为不稳定传热。稳定温度场:若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此时为稳定传热。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时刻相同温度各点组成的面。,注意:沿等温面将无热量传递,而和等温面相交的任何方向,因温度发生变化则有热量的传递。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程度以沿等温面的垂直(法线)方向为最大。沿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称为温度梯度。,温度梯度:,温度梯度是向量,其方向垂直于等温面,并以温度增加的方向为正。,对于一维温度场,等温面x及(x+x)的温度分别为t(x,)及t(x+x,),则两等温面之间的平均温度变化率为:,2-2,2-2a,傅立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它指出: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及垂直
8、于热流方向的截面积成正比,即,式中 Q单位时间传导的热量,简称传热速率,w A导热面积,即垂直于热流方向的表面积,m2 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w/m.k。,式中的负号指热流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2 傅立叶(Fourier)定律,上式可改写为:,Q/S=q: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称为热量通量。Fourier定律表示热量通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2-3a,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其值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及压强有关。由实验测得。一般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多数固体与温度的关系=k0+kt 单位:W/(m
9、K)k0-0下的导热系数 k为经验常数。对大多数金属材料,其k值为负值;对非金属材料则为正值。,3.导热系数,由2-3式推导:,2-3b,单位:W/(m K),对于金属 t(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对于非金属 t(通过靠晶格结构的振动)对于液体 t(通过靠晶格结构的振动)对于气体 t(通过分子不规则热运动)随压力变化不大。只有当系统的压力P,3kpa P或P200Mpa,随压力的降低,导热系数也降低,当达到真空,约为0,保 温 瓶 的 夹 层 抽 真 空 就 是 此 道 理。,如图所示:,平壁壁厚为b,壁面积为A;壁的材质均匀,导热系数不随温度变化,视为常数;平壁的温度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x轴方向变
10、化,故等温面皆为垂直于x轴的平行平面。即为一维热传导。平壁侧面的温度t1及t2恒定。,二、平壁的稳定热传导1 单层平壁的热传导,式中t=t1-t2为导热的推动力(driving force),而R=b/S则为导热的热阻(thermal resistance)。,根据傅立叶定律,对上式进行积分,积分边界条件:当x=0时,t=t1;x=b时,t=t2,将2-6式推而广之,则传递过程的普遍关系式为:过程传递速率=过程的推动力/过程的阻力。(对传热,传质,动量传递“三传”均适用),当随温度变化时,单层平壁内温度分布为曲线。,如图所示:以三层平壁为例,假定各层壁的厚度分别为b1,b2,b3,各层材质均匀
11、,导热系数分别为1,2,3,皆视为常数;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相互接触的表面上温度相等,各等温面亦皆为垂直于x轴的平行平面。壁的面积为S,在稳定导热过程中,穿过各层的热量必相等。,2 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同理,对具有n层的平壁,穿过各层热量的一般公式为,式中i为n层平壁的壁层序号。,S,多层平壁导热是一个串联的传热过程,由上式可见,串联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总温度差)为各分过程的温度差之和,总热阻是各分过程热阻之和,此即为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当总温差一定时,传热速率取决于总热阻。,例:某冷库外壁内、外层砖壁厚均为12cm,中间夹层厚10cm,填以绝缘材料。砖墙的热导率为0.70w/mk,绝缘材料的热
12、导率为0.04w/mk,墙外表面温度为10,内表面为-5,试计算进入冷库的热通量(热流密度)及绝缘材料与砖墙的两接触面上的温度。,按温度差分别计算t2、t3,解:根据题意,已知t1=10,t4=-5,b1=b3=0.12m,b2=0.10m,1=3=0.70w/mk,2=0.04w/mk。,按热流密度公式计算q:,S,如图所示:,设圆筒的内半径为r1,内壁温度为t1,外半径为r2,外壁温度为t2。温度只沿半径方向变化,等温面为同心圆柱面。圆筒壁与平壁不同点是其等温面随半径而变化。在半径r处取一厚度为dr的薄层,若圆筒的长度为L,则半径为r处的传热面积为A=2rL。,三、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1
13、单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将上式分离变量积分并整理得,根据傅立叶定律,对此薄圆筒层可写出传导的热量为,上式也可写成与平壁热传导速率方程相类似的形式,即,S,上两式相比较,可得,其中,式中 rm圆筒壁的对数平均半径,m Sm圆筒壁的内、外表面对数平均面积,m2 当S2/S12时,可认为Sm=(S1+S2)/2算术平均值,Sm,Sm,对稳定导热过程,单位时间内由多层壁所传导的热量,亦即等于经过各单层壁所传导的热量:Q1=Q2=Qn,如图所示:以三层圆筒壁为例。,假定各层壁厚分别为b1=r2-r1,b2=r3-r2,b3=r4-r3;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1,2,3皆视为常数;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相互接触
14、的表面温度相等,各等温面皆为同心圆柱面。,2 多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计算,可参照多层平壁。对于第一、二、三层圆筒壁有,整理上三式可得:,同理,对于n层圆筒壁,穿过各层热量的一般公式为,注:对于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通过各层的热传导速率都是相同的,但是热通量却不相等。,分析:当r1不变、r0增大时,热阻R1增大,R2减小,因此有可能使总热阻(R1+R2)下降,导致热损失增大。,通常,热损失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对于小直径圆管外包扎性能不良的保温材料,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可能反而使热损失增大。,假设保温层内表面温度为t1,环境温度为tf,保温层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0
15、,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为,保温层外壁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热损失为:,保温层的临界直径,上式对r0求导,可求出当Q最大时的临界半径,即,解得 r0=/,当保温层的外径do2/时,增加保温层的厚度才使热损失减少。对管径较小的管路包扎较大的保温材料时,要核算d0是否小于dc。,所以,临界半径为 rc=/或 dc=2/,例:在一603.5mm的钢管外层包有两层绝热材料,里层为40mm的氧化镁粉,平均导热系数=0.07W/m,外层为20mm的石棉层,其平均导热系数=0.15W/m。现用热电偶测得管内壁温度为500,最外层表面温度为80,管壁的导热系数=45W/m。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两层保温层界
16、面的温度。,解:1、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已知:r1=(60-3.52)/2=26.5 mm=0.0265 m,r2=0.0265+0.0035=0.03 m r3=0.03+0.04=0.07m,r4=0.07+0.02=0.09m t1=500,t4=80,2、求保温层界面温度t3,解得:t3=131.2,对流传热:是在流体流动进程中发生的热量传递现象,它是依靠流体质点的移动进行热量传递的,与流体的流动情况密切相关。,当流体作层流流动时,在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以热传导(亦有较弱的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第三节 对流传热,一、对流传热的基本概念,式中 Q对流传热速率,W;S传
17、热面积,m2 T热流体平均温度,;TW与热流体接触的壁面温度,;t=T-TW对流传热温度差,;对流传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nfficient),W/m2K(或W/m2)。,上式称为牛顿冷却定律,简化处理:认为流体的全部温度差集中在厚度为t的有效膜内,并将对流传热看成是通过t的热传导,热流体对热壁面的传热速率为:,二、对流传热速率,通常有效膜的厚度t难以测定,所以用代替/t 而用下式描述对流传热的基本关系:,1 流体的状态:液体、气体、蒸汽及在传热过程中是否有相变。有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大的多;,2 流体的物理性质:影响较大的物性如密度、比热cp、导热系数、粘度等;,
18、3 流体的运动状况:层流、过渡流或湍流;,4 流体对流的状况:自然对流,强制对流;,5 传热表面的形状、位置及大小:如管、板、管束、管径、管长、管子排列方式、垂直放置或水平放置等。,三、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无相变时,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可用下式表示:,八个物理量涉及四个基本因次:质量M,长度M,长度L,时间T,温度。,通过因次分析可得,在无相变时,准数关系式为:,即,四、对流传热中的因次分析,准数符号及意义,准数关联式是一种经验公式,在利用关联式求对流传热系数时,不能超出实验条件范围。,在应用关联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用范围:各准数都有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2、特性尺寸:
19、无因次准数Nu、Re等中所包含的传热面尺寸称为特征尺寸。通常是选取对流体流动和传热发生主要影响的尺寸作为特征尺寸。,3、定性温度:流体在对流传热过程中温度是变化的。确定准数中流体物理特性参数的温度称为定性温度。一般定性温度有三种取法:进、出口流体的平均温度,壁面平均温度,流体和壁面的平均温度(膜温)。,4、准数是一个无因次数群,其中涉及到的物理量必须用统一的单位制度。,Nu=0.023Re0.8Prn,式中n值视热流方向而定,当流体被加热时,n=0.4,被冷却时,n=0.3。,应用范围:Re10000,0.7Pr120,管长与管径比L/di60。若 L/di60时,须乘以(1+(di/L)0.
20、7)进行校正。特性尺寸:取管内径。定性温度: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第四节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一、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的关联式 1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1.1 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1.1.1 低粘度流体,Nu=0.027Re0.8Pr1/3(/w)0.14,应用范围:Re10000,0.7Pr16700,L/di60。特性尺寸:取管内径。定性温度:除w取壁温外,均为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当液体被加热时(/w)0.14=1.05当液体被冷却时(/w)0.14=0.95 对于气体,不论加热或冷却皆取1。,1.1.2 高粘度流体,当壁温未知
21、时,(/w)0.14 可取下列数据:,液体被加热:取(/w)0.14=1.05。液体被冷却:取(/w)0.14=0.95,例:常压下,空气以15m/s的流速在长为4m、603.5mm的钢管中流动,温度由150升到250。试求管壁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解:此题为空气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对流。定性温度 t=(150+250)/2=200 查200时空气的物性数据,各参数如下:Cp=1.026103J/kg.=0.03928W/m.=26.010-6N.s/m2=0.746kg/m3 特性尺寸 d=0.060-20.0035=0.053m l/d=4/0.053=75.560,Re=du/=(0.0
22、5315 0.746)/(0.6 10-5)=2.28 104 104(湍流)Pr=Cp/=(1.026 103 26.0 10-5)/0.03928=0.68,(W/m2),本题中空气被加热,k=0.4代入 Nu=0.023Re0.8Pr0.4=0.023(22800)0.8(0.68)0.4=60.4,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滞流时,应考虑自然对流及热流方向对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当自然对流的影响比较小且可被忽略时,按下式计算:,Nu=1.86Re1/3Pr1/3(di/L)1/3(/w)0.14,应用范围:Re100。特性尺寸:取管内径di。定性温度:除w取壁温外,均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
23、术平均值。,1.2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滞流,当自然对流的影响不能忽略时,而自然对流的影响又因管子水平或垂直放置以及流体向上或向下流动方向不同而异。,对水平管,按下式计算:,应用范围:Re50;当管子较短,l/d50时,计算所得的应乘校正系数f。特性尺寸:取管内径di。定性温度:取壁温tw与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的平均值tm,即 膜温。,Nu=0.74Re0.2(GrPr)0.1Pr0.2,对于垂直管,自然对流的影响较大,可作近似校正。如强制对流方向和自然对流方向相同时,值按上式计算结果减少15%,方向相反时,加大15%。,校正系数f的数值,在过渡流时(Re=230010000),对流传热系数
24、可先用湍流时的计算公式计算,根据所得的值再乘以校正系数,即可得到过渡流下的对流传热系数。,1.3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过渡流,流体在弯管内流动时,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增大了流体的湍动程度,使对流传热系数较直管内大。计算时,可先用直管的公式,然后再进行校正。,式中 弯管中的对流传热系数,w/(m2)直管中的对流传热系数,w/(m2)R 弯管轴的弯曲半径,m,1.4 流体在弯管内作强制对流,例:一套管换热器,套管为893.5mm钢管,内管为252.5mm钢管,长度为2m。环隙中为p=100kPa的饱和水蒸气冷凝,冷却水在内管,进口温度为15,出口为35。冷却水流速为0.4m/s,试求管壁对水的对流传
25、热系数。,解:此题为水在圆形直管内流动:定性温度:t=(15+35)/2=25 查25时水的物性数据如下:Cp=4.179103J/kg=0.608W/m=90.2710-5Ns/m2=997kg/m3 特性尺寸:d=0.025-20.0025=0.02m l/d=2/0.02=10060,Re=du/=(0.020.4 997)/(90.27 10-5)=8836 Re在230010000之间,为过渡流区,a可按式 Nu=0.023Re0.8Prn 进行计算,水被加热,k=0.4。Pr=cp/=(4.179 103 90.27 10-5)/60.8 10-2=6.2,校正系数:,采用上述各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原理 第三 传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