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
《《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学》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ppt(1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章 成本核算原理-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学习目标掌握要素费用的分配与核算;掌握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与核算;掌握生产损失的核算。,2,说明,从本章开始,进入成本费用核算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过程,即从要素费用分配开始,一直到算出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为止。本章讨论的范围:生产费用即应该计入成本费用的要素费用,不包括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是以第二个费用界限为逻辑起点展开。,3,说明,要素费用劳动要素的消耗,材料、人工、折旧等。分配从账户中转出,如领用材料、分配工资,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计提预提费用等。归集转入某个账户,如领用的材料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成
2、本账户等。分配与归集实质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与终点、来龙与去脉的关系。,4,学习内容要素费用的分配与核算(材料、人工、折旧及其他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分配与核算;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与核算;生产损失的核算。,5,第一节 费用要素的分配与核算,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二、材料费用的核算 三、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四、人工费用的核算 五、折旧费用的核算 六、其他费用的核算,6,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哪些费用需要分配?为什么要分配?该怎样进行分配?,7,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分配对象,8,一、要素费用分配原理,通过分析,可以回答上述问题。哪些费用需要分配直接生产费用中的间接计入费用。为什么
3、要分配多种产品共同耗费的直接生产费用,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动力等费用。由于生产成本账户中有专门的成本项目反映的,无法直接计入,只能采用分配方法计入。,9,费用分配方法,1、确定分配对象 要把什么费用分配掉间接计入的直接生产费用,如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费用。,10,2、选择分配标准,分配标准是成本核算合理与准确与否的关键。因为分配对象一般是已知的、客观点,而分配标准需要选择,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分配标准应当与分配对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甚至是因果关系。,11,2、选择分配标准,分配标准的类型 成果类即与产品本身特征有关的,如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等。消耗类实际消耗
4、的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工资、材料等。定额类指消耗量或费用的限额如定额工时、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12,3、计算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单位分配标准应负担的费用。,13,4、计算费用分配额,按分配标准将分配对象分配给应负担费用的产品或项目。,14,二、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的分类1、材料按其在生产中的用途划分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2、相应账户的设置“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账户。,15,(二)材料发出的核算 1、材料发出的凭证:“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假退料”手续:本月“退料单”,下月初“领料单”计算消
5、耗量:“连续记录法”或“盘存计算法”2、实际成本法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月末,“收料凭证汇总表”、“发料凭证汇总表”会计分录:3、计划成本法,16,(二)材料费用的分配1、分配原则: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17,2、分配标准的确定原则:合理与简便合理性: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用大小有密切联系。简便性: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3、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定额消耗量比例定额费用比例产品产量比
6、例重量比例体积比例等,18,4、分配的一般方法:(计算的基本公式):选择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对象的总金额各产品的分配标准之和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分配对象=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分配率,19,(1)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方法1: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20,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
7、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21,运用方法1计算如下: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 560(公斤)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合计 1200(公斤)4、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 4 2688(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 4 2112(元)合计 4800(元),22,方法2: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
8、的方法。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单价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费用分配率,23,运用方法2计算如下: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 560(公斤)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440(公斤)2、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4.8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5604.82688(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4404.82112(元)合计 4800(元),24,(2)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某产品某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费用定额=该
9、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材料消耗定额该材料计划单价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材料实际总费用各产品各材料费用定额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各种材料费用定额之和 材料费用分配率(见教材P29),25,(三)材料费用的核算1、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见教材P30),26,2、账务处理 根据“耗用材料汇总表”和“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Y车间 制造费用-X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主要材料(A材料),27,练习题一 1、目的:练习材料费用分配核算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50
10、0公斤,实际单位成本80元;B材料7500公斤,实际单位成本40元。甲产品产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为A材料1.5公斤/件,B材料5公斤/件;乙产品1500件,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为A材料1公斤/件,B材料2公斤/件。材料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28,1、待分配费用总额250080+750040500000(元),2、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1000(801.5405)3200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1500(801402)240000(元),3、材料费用分配率500000(320000240000)0.892857,4、甲产品分配材料费用3200000.892857285714(元)乙产
11、品分配材料费用240000 0.892857214286(元),29,(四)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其程序和方法与材料费用分配基本相同。1、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应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存货核算应增设“燃料”一级账户;燃料费用分配表应单独编制。2、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小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无需单独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将燃料费用直接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存货核算中“燃料”可作为“原材料”账户的二级账户进行核算;燃料费用分配可在材料费用分配表中加以反映。,30,三、外购动力费的核算,(一)外购动力费的核算外购动力费包括外购电力费、蒸汽费
12、等。付款时,一般借记“应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问题:为什么不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31,原因:外购动力费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如:6月21日支付的电费是5月20日6月20日期间所耗电费,而6月份的实际电力耗费只有到6月末才能计算分配,二者金额往往不一致。此种账务处理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应付动力费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32,(二)外购动力费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的分配,在有仪表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数量及
13、单价计算;无仪表的情况下,可按生产工时比例、定额消耗量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分配。,33,(三)外购动力费的账务处理:将其费用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1)产品生产用的动力费,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2)辅助生产用的动力费,应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3)车间管理用的动力费,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4)厂部管理用的动力费,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5)贷记“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34,产品成本明细账是否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视情况而定。1)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应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2)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不需单设“燃料及动
14、力”成本项目,燃料费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外购动力费记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35,四、工资费用的核算,(一)工资总额的组成1、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得的工资额。2、计件工资:分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3、奖金: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4、津贴和补贴: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它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物价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36,(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企业应按每个职工设置“工资卡”,内含职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料。计算职工工资的原始记录,有“
15、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考勤记录: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为计时工资计算提供依据。形式:考勤簿、考勤卡片(考勤钟打卡)、考勤磁卡(刷卡)产量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是计件工资计算的依据,同时也是统计产量和工时的依据。如派工单、加工路线单、产量通知单等。,37,(三)工资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年薪制、月薪制、周薪制、日薪制、钟点工资制。月薪制下计时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
16、)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款率),38,日标准工资的计算方法:每月固定按30天算日工资率: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30每月固定按21天算日工资率: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 21在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由于节假日也算工资,因而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算工资。事假病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扣工资,在按21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注意:把握休息日的处理,39,例: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840元。8月份31天,事假4天,病假2天,星期休假10天,出勤15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
17、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试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40,(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8403028(元)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840428228(190)8401125.6 722.4(元),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28(1510)22890 70050.4 750.4(元),41,(2)按21天计算日工资标准:日工资标准840 21 40(元)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8404402 40 10%672(元)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154024090%672(元),42,例题:李丽的月标准工
18、资为1260元。四月份30天,李丽事假5天(含双休日2天),病假3天,出勤16天,该月双休日共8天。病假工资按标准工资的80%发放。要求:分别按30 天和21天计算日工资率,并在月薪制和日薪制下计算李丽4月份的计时工资。,1、日工资率:按30天计算:12603042(元/天)按21天计算:12602160(元/天),43,2、李丽的工资:,(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时:减法:1260542342201024.8(元)加法:(166)42342801024.8(元)(2)按21天计算日工资率时:减法:1260360360201044(元)加法:1660360801104(元),44,2、计件工资
19、的计算(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一: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这里的产品产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料废品:非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应计算并支付工资。工废品:由于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不计算、支付工资。某种产品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方法二: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45,例:甲乙两种产品都应由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30分钟,乙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45分钟。8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2元。某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试计算其计件工资。,46,方法一:应付计件工资
20、(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甲产品的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 306021(元)乙产品计件单价456021.5(元)应付计件工资=50014001.51100(元),47,方法二: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50030604004560)21100(元),48,(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按生产小组等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基本相同。集体计件工资还需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应以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的乘积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49,例:某生产小组集体完成若干生产任务,按一般计件工资的计
21、算方法算出并取得集体工资50000元。该小组由3个不同等级的工人组成,每人的姓名、等级、日工资率、出勤天数资料如下。工人姓名 等级 日工资率(元)出勤天数分配额(元)黎明 6 20 25 赵豪 5 18 23 张灰 4 16 22 合计-70 50000试以日工资率和出勤日数计算的工资额为分配标准计算每个工人应得的工资。,50,计算如下:,51,(四)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1、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工资结算单一式三份(劳资部门、工资条、财务部门);工资结算汇总表。表中含应付工资总额、代发款项、代扣款项、实发金额资料。月末,工资费用的分配以本月应付工资总额为准。若企业各月工资相差不多,为简化核算工作,
22、也可按当月实际支付的工资额进行分配。,52,2、分配方法生产工人工资中的计件工资,属直接人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计时工资及其他工资一般属间接人工费用,应在各受益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标准:产品的生产工时(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分配公式: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之和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分配率,53,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58000元,甲产品完工1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2.5小时,丙产品2小时。试计算分配甲乙丙三
23、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54,甲产品定额总工时100011000(小时)乙产品定额总工时4002.51000(小时)丙产品定额总工时4502900(小时)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58000290020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20000(元)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 20000(元)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90018000(元),55,3、工资费用分配表(P41)应根据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等有关资料编制。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可以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56,4、工资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应按工资的用途分别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借: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生产工人)制造费用
24、(车间管理人员)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部门)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57,(五)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账务处理:可比照工资费,但医务及福利人员计提的福利费,应计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分配表。(P50)一般与工资费分配表合并编制。,58,五、折旧费用的核算,(一)折旧的核算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此外,现行会计制度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影响折旧的四因素:固定资产原值、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残值(=原值*预计净残值),59,应注意的是:(1)即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算折旧;(2)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
25、固定资产,当月仍计算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可以制定自己的折旧处理政策,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可以选择计提折旧,也可以下月再开始计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可以计提,也可以不进行计提。(3)经营式租入的、未使用和不需用的、提足折旧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4)房屋建筑物不论使用与否都应计提折旧,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折旧费用一般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的车间、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账户。折旧总额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61,六、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季末支付时冲减预提费用,利息费用是财务费用项目,(一)利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本会计学 成本 会计学 费用 各种 产品 以及 期间 之间 分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9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