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节 概况,一、魏晋南北朝的界定,从公元220年曹魏取代汉朝,到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共369年。先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天下。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全国,史称西晋。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南京建立偏安的晋王朝,史称东晋。在北方,有几个民族相继建立了十余个国家,被称为“十六国”。东晋以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统称为南朝。与此同时,鲜卑族拓跋氏的北魏统一北方,继而分裂为东魏、西魏,再分别演变为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最
2、后杨坚建立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政治 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民族融合“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二、经济 1、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相当重要地位;2、江南地区(淮河以南)迅速开发,中原地区发展慢;3、商品经济水平低;4、各名族经济交流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四、文化的发展 宗教(道教、佛教)盛行 自东汉灭亡到隋统一的数百年间,社会风雨飘摇、战乱频繁,战乱局面给人们生活带来深重的痛苦,人生的苦旅迫使人们寻找精神避难所。精神的苦闷给佛教以兴起和传布的机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
3、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五、工艺文化概述 政治上混乱,精神上自由、解放、富于热情和艺术精神的时候。中外文化交流、国内南北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影响深远。宗教艺术得到发展,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工艺水平。佛教在这个时候广泛流传,对建筑,器皿,服饰等产生影响。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全面自觉的时期,在以前,工艺美术大多反映神秘的神鬼世界,而这个时期,人们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在工艺美术中展现人类世界的清新可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二节 织绣工艺,在丝织发面,当时江南的广陵(扬州)、北方的定州和四川的成都是三大高级织物中心。西北地区传统的
4、毛织物、丝织品的制作、印染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织物装饰纹样内容方面,传统的龙凤主题图案虽然仍然被广泛运用,但其生动灵巧的风貌有异于浑穆谷拙的汉代样式,新的花鸟、植物纹样已大为增加,一些具有波斯或其他,民族风格的纹样也时常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一、丝织工艺锦、绮图案织作精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纯几何纹;一是以规则的波状几何纹骨架,形成几何分隔线,配置动植物纹,从面构成样式化,后期纹样吸收了外来因素。(一)锦 多为平纹经线彩锦,兼有纬线起花,出现了中亚、西亚纹样。有“菱纹锦”、“龙纹锦”、“瑞兽锦”、“狮纹锦”、“忍冬菱纹锦”、“忍冬带联珠纹锦”、“
5、双兽对鸟纹锦”、“鸟兽树纹锦”、“树纹锦”、“花生锦”等。色彩有大红、粉红、绛红、黄、淡黄、浅栗、紫宝蓝、翠蓝、淡蓝、叶绿、白等多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锦面上的灯树,显然是受西方生命树的影响,鸡、羊则又与“吉祥”谐音,已有吉祥图案的意味。图案对称,形象写实,这是当时的新风尚。,对鸡对羊灯树纹锦 高昌长24,宽21厘米 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胡王”联珠纹锦 残长19.5,宽15厘米,“胡”是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方、北方各族人的称呼,这应表明,此锦产在中国,那时,丝绸之路是中西交流的主要通
6、道,通过它来到中国的西方首领及其使团络绎不绝,这片织锦展现的正是中西交流的盛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动物纹锦,方格兽纹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联珠对孔雀纹锦,这是用来遮盖墓主脸部的覆面。是今存最早的中国联珠纹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一)绮 多为单色斜纹经线显花,纹样繁缛,质地细薄透明,制造技艺进步。有“鸟兽纹绮”,是晋代丝织。另有“龟背纹绮”、“对鸟纹绮”、“对兽纹绮”、“双人对舞纹绮”、“莲花纹绮”、“套环贵字纹绮”、“套环对鸟纹绮”等。,对鸟菱纹绮花纹摹写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
7、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毛纺织工艺织品有:呢布,组织细密,呈色均匀;罽(ji),薄细柔软;褐,斜纹或方格,如粗毛呢。同时,毛毯广为应用。南北朝时,西北民族编制毛毯,用“之”字形打结,底经底纬斜纹组织,便于采用简易机械代替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织锦边缘镶边的织物是绢。织锦是五重平纹经锦,色彩绚烂,代表了汉式织锦的最高技术水平,也昭示着墓葬主人高贵的身份和地位。织锦虽然只有18.5厘米12.5厘米的狭小面积,却表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最令人称奇的是,锦上织有端庄醒目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字,为流行于汉魏时期介于篆隶之间
8、的缪篆书体。织锦还以“青赤黄白绿”五色与“五星”对应,把阴阳五行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精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三、麻布工艺 麻布是百姓服装的主要面料,装饰较少,多为素面,质地柔细。棉织工艺发源于新疆吐鲁番,最著名的是名为“白叠”的棉织物,是当地的主要外销品。,四、刺绣工艺 这一时期刺绣的显著特点事开始出现了人物形象,为今后人物绣品的发展开启了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这是刺绣佛像的供养人部分,原绣已残为几块。图示的主体是五个女性供养人,题名尚存,右方为比丘尼,袒右肩,左肩低蓝绿色偏衫,身着红袈裟
9、,其左方的四人右起依次为元嘉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她们头戴紫褐色高冠,身着窄袖对襟长衫,其上的花纹为红或褐色的桃形忍冬和卷草忍冬,下有绿或黄色的长裙曳地,是孝文帝改革服制前的鲜卑贵族女装。这幅佛像是在黄褐色丝织物上以辫绣针法绣出的,针针相接,十分紧密,绣地几不可见,色彩颇丰富,用工很多。在佛家看来,布施物越精工,信仰便越虔诚。,供养人像刺绣 北魏 长49.4,宽29.5厘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三节 髹漆工艺,规模:已经不如汉代那样发达。1、原因:(1)长期的战乱,北方各部落相互兼并,南方朝代的短促更替,战祸几乎从没有中断过,因而形成我国历史上生产凋敝的
10、过渡时期。(2)陶瓷生产发展很快,青瓷的烧制成功,使许多的生活用品都可以用瓷器来代替,因而漆器的生产就相对减少。(3)漆器的生产是既昂贵,又费时的生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一、漆器 三国尚承汉制。晋代以豪华奇巧著称。皇家婚礼所用漆器应有尽有,品种有漆杯、漆碗、漆盘香奁,镜匣、熏笼、衣簏等。纹样有蟠螭、文虎、鸾凤、华虫、花鸟、山林、云气、忠孝、四神等。晋代漆器,生产管理有法令规定:“欲作漆器卖者,各注主吏者名乃得作家。当用淳漆着布,器成,以朱漆题年、月、姓名。”要求艺人保证商品质量。晋代漆器有漆盘、漆碟、漆耳杯、漆勺、漆镜奁、漆剑鞘、贴金铜顶漆盒等,漆色纹饰
11、清晰,明显具有新的时代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彩绘贵族生活图漆盘,彩绘鸟兽鱼纹漆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朱漆“吴氏槅(gao)”,镶铜釦漆奁(lian),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盘 局部,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漆画,在这一时期有较大发展,主要涂画在棺椁(guo音果)、屏风等木板上,表现内容丰富,山西大同出土司马金龙北魏墓木板漆绘,有“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等内容。另有神话故事、生活图像,也有描绘墓主人形象的。漆色较多,
12、鲜艳明快,勾画细致认真。,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绿沉漆和斑漆 这是髹漆工艺中的两个创新品种。“绿沉漆”是色漆的新发展,绿沉漆就是一种暗绿色,如物体沉在水中,其颜色深沉静穆,故称为绿沉。六朝时期以前,漆色多为朱红色、黄色、黑色,而绿沉色漆,则是新品种。这种色漆的出现,标志着髹漆工艺在调色技术上的新成就。“斑漆”就是用几种颜色交混而产生斑纹的一种漆器,或用单色漆显出深浅不同的斑纹。(平面构成中的肌理)这是此时期的一种新发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三、夹纻造像 用漆灰造形并用麻布粘贴作为漆胎,在战国、两汉时已经流行。六朝时
13、期,佛教盛行,教徒们为了传播教义,为了扩大宗教的影响,开始利用夹纻工艺来造佛像,以便于装在车上游行。这种佛像比铜像轻便,又比泥佛像坚固,一时极为流行,称之为“行像”。晋代的戴逵就以制作夹纻像而著称。他曾为南京瓦棺寺制作夹纻像五躯,与顾恺之的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的玉雕佛像,称为“瓦棺寺三绝”。夹纻像,后世又称为“干漆像”、“脱空像”、“搏换像”、“脱纱像”、脱胎像“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漆画屏风共五块,另有残块若干,漆板两边皆有绘画,一面保存完好,色泽鲜明,另一面剥落严重,色彩暗淡。因为此漆画以红漆为底色,绘师都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覆盖力强
14、的色彩来绘制,所以显得富丽精致,体现了漆画艺术的深沉魅力,列女古贤图屏风漆画(局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列女古贤图屏风漆画(之三局部 楚莊樊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二节 金属工艺,六朝的金属工艺,以铜、铁、金、银为主。由于战争的影响,冶铁发展,大量用于兵器以及农具。随着佛教兴盛,铸铜造像兴起,工艺制品远不及秦汉,在冶铁铸造和工艺技巧上颇有发展,尤其是将金属工艺与佛像艺术相结合,有雕塑家直接参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一、制铜工艺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而言,其金属工艺是一个衰落的时期。1、种类:日用铜器较少,只有铜洗、铜奁、
15、铜熨斗、铜炉等,大体都是汉代的传统用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2、衰落的原因:(1)六朝时期青瓷已经发展起来,取代铜器,制作出各种生活用品。(2)佛教的兴起,大量的铜用于铸造佛像,因此铜佛像的制作,也就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一个品种。,(一)铜镜 早期制作粗略,晚期有一些精美的作品,流行纪年铭文。装饰的花纹:龙虎纹、翔鹤飞鸿纹、十二生肖纹、四神纹等。(1)龙虎镜。以龙虎对列作为装饰,龙形一角四足,粗身细尾,还是走兽的样子,虎形接近写实。(2)翔鹤飞鸿镜。以单独飞翔的鹤或鸿雁作为装饰,镜纽常以肢体的一部分组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
16、史,(3)兽形生肖镜。图形用兽形或十二生肖。这种题材一直延续到隋唐时代。(4)葡萄海马镜。是民族交融中形成的新纹样,用镂空细部的办法把马蹄关节镂成小孔,以见纤巧。,龙虎镜,兽形生肖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十二生肖四神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这是一面貌特殊的青铜镜,镜面不仅能照人,在阳光或者平行光照射时,还可以呈现镜背面的纹饰与铭文,效果恰似为光线从铜镜透过一般。因为在铜镜背面花纹的外侧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所以被命名为“见日之光”透光镜。,“见日之光”透光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
17、(二)铜印 承汉代而发展,早期出现新的格调。三国魏印、官印袭汉风隶篆平正端严,私印糅秦汉而略变。“悬针篆”是其特色布局构成重心偏上,上实下虚,尾画略长如悬针下垂,字体瘦劲清秀,别具一格。北朝印也袭汉印体,但多时雕凿刻用,而有新风,又称“急就章”。不太规格而作风泼辣,更具刻写味道。这一时期的印钮,有龟钮、驼钮、辟邪钮、马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魏晋曹氏六面铜印,魏晋曹氏六面铜印,该藏品系女子用私印。印文为“曹氏”、“女言疏”、“曹氏印信”、“曹新妇白疏”、“官”和“印完”。书体为悬针篆,上部笔画结合紧密,下部体势伸展自如,收笔尖细,形成疏密有致的结体特点。
1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此印铸造较厚重,龟身两侧平齐,与魏晋早期之印有别。印文的凿刻风格与十六国、南朝印类似,应是东晋官印之一,皆属于急就章一类。,铜龟钮“鹰扬将军章”东晋 印面2.32.3cm,通高2.9cm。,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金银工艺1、六朝时期出土了一些金银器,制作十分精美,如:长沙黄泥塘晋墓出土的双鸟纹金饰,鱼形和梅花形金饰、镂空花金珠。宜兴周处墓出土的金花篮、金顶针等。南昌东吴墓出土的花形金饰,上面还有“大吉”二字。2、以金银为饰十六国的石虎所用的金银器具,制
19、作精巧“微如破发”。当时流行以金银为饰的风俗,所以在六朝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金钗、金簪、金镯、金环、金戒指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马头鹿角金冠饰 尺寸:高18.5厘米,重70克,牛头形,宽14.5厘米,高19.5厘米时代:北朝,一件头部具有马头特征,重92克,头部原镶嵌料石,现已脱落,眉梢上端另加一对圆圈纹,每个枝梢挂桃形金叶一片。另一件头部轮廓似牛,角是由一个主根生出两个支根,再向上分出四个支根,每个支梢挂桃形金叶一片,共十四片。这种冠是鲜卑族妇女戴的步摇冠,当头部摇动时,叶片随之颤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金空心花
20、珠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鎏金银壶是波斯萨珊王朝的一件金属手工艺品,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其精湛的手工艺技术具有典型的波斯萨珊王朝风格,其主题图案描绘的却是古希腊神话故事。鎏金银壶是中外历史文化交流的见证,是丝绸之路商贸频繁的缩影。,北周李贤墓出土的鎏金银壶出土于宁夏固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通体鎏金。高肉髻,面相丰圆,着袒肩式袈裟,左手下垂,右手施无畏印。蒲有贴体,跣足立于莲座上,有舟形火焰背光。背光后面阴刻坐佛像,并刻有火焰纹背光。座下有一四足方床,北面刻铭“延光五年(475年)四月五日张次戴为佛造释迦门
21、佛壹躯。,北魏 鎏金铜佛立像通高35.2厘米。1967年满城县孟村出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凸瓣纹银盒,银盒通高12.1厘米、腹径14.8厘米,器重572.6克,盖身相合,呈扁球体;盖面隆圆,顶部有两圈凹线弦纹,构成一圈宽带。银盒盖的外周及腹部为对外交错的蒜头形凸纹,每个蒜头形外凸内凹,错综有序、交相辉映的明暗对比,使全器折射出贵金属器皿独有的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铁器工艺 在金属工艺中冶铁有较大发展。多用于兵器制造和农具。兵器中如“方天画戟”、“丈八蛇矛”、“青龙偃月刀”等。铠甲有三种基本形制。头盔仍用“兜鍪”
22、。,1、晋有“筒袖铠”,这种铠甲有两个特点,一是整个铠甲均由鳞状甲片重叠连缀而成,是带袖,能保护上臂和腋下这个要害部位。2、南北朝有“裲裆铠”,在胸背部分采用小型的鱼鳞甲片,腰下缀长条甲片。,“裲裆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3、北周新兴“明光铠”,俗称“护心镜”。胸前背后装左右两块“圆护”。铜铁制成或打磨光亮似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五节 陶瓷工艺,六朝时期,我国已经进入了瓷器时代。一、瓷器 瓷器质坚釉润,清洁灵便,比陶器好,比玻璃牢,比铜器、漆器有很多优点,日用器皿广为应用,这个时期的瓷器以青瓷为主流。(一)青瓷 产
23、地:江浙及南方数省。1、器形:碗、碟、钵、盘、盆、鬲、壶、尊、耳杯、托盏;罐、坛、洗、盂、砚、烛台、熏炉;唾壶、虎子魂瓶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名称:青瓷虎子年代:三国 吴规格:高15.7厘米,长20.9厘 米,口径 4.8厘米 1955年江苏省南京市赵士岗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虎子的用途有两种说法,一是便溺之器,一是贮水之器。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常见的器物,墓葬中多有出土。青瓷虎子多作虎形装饰,或塑成虎形,堆塑、刻划兼施,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西晋青瓷狮形烛台高11.2厘米、长16厘米。,该器
24、整体作仰首蹲伏状,背有一浅管,与器内不通,可用以插物,竖耳,双目前视,张口露齿,颔下饰长须,背脊分披鬃毛,自然下垂腹部,腹侧毛旋卷如水波。短足前曲,足部压印斜方格纹。尾巴弯曲上拱,紧贴于臀部,呈蕉叶状。全身施青釉,匀净无瑕,造型优美,富有情趣,既是一件工艺品,又是一件实用器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名称:青瓷扁壶 年代:西晋规格:高23.2厘米1970年8月江苏省金坛县白塔惠群出土 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藏扁壶在陶瓷器皿中不多见,此壶通体施青釉,造型独具特色,并有铭文,是西晋青瓷中的珍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青瓷熊尊 196
25、6年江苏江宁县出土。,浅灰胎通,身灰青釉,釉色均匀,釉质莹润,熊呈坐姿,左爪搭在膝上,右爪托食,两眼圆睁,张嘴露齿,神态笨拙可爱。整个器形借助模具制成,头顶有一注水孔,身上饰有对称的装饰线条和卷毛纹。它造型生动,制作精细,是六朝青瓷中的精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青瓷兽形尊西晋高27.9,口径13.3厘米1976年江苏省宜兴县周墓墩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此尊出土的墓中有刻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的铭文砖。兽形尊随葬墓中,可能作镇墓祛邪之器,因其堆塑兽面狰狞,与当时的镇墓兽、辟邪风格相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西晋越窑青瓷兔
26、形水盂高6.5厘米,腹径10.5厘米,口径2.5 厘米水盂呈伏免状,背负管口。器身堆贴的免形,双目圆睁,鼻孔微开,双耳,一尾,四肢粗壮,前肢捧一小羽杯含于张开的嘴前,嘴与器身相通,以小羽杯作注水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青瓷魂瓶 西晋江苏吴县出土魂瓶又称谷仓罐、堆塑罐。它由汉代的五联罐演变而来,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国两晋时期墓葬中特有的随葬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西晋青瓷熏炉,西晋青瓷鸟形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青瓷仰覆莲花尊 北朝 高63.6厘米,口径19.4厘米 1948年河北省
27、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莲花尊,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造型,设计别致,艺匠新颖,尊体以腹为中心,上下部塑饰莲花瓣各三层层层相接故又名仰覆莲花尊。其厚而均匀的釉层,高大挺拔的造型,繁缛华丽的装饰足以代表北朝甚至南北朝的青瓷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2、装饰,常见的纹样有弦纹、水波纹、叶脉纹、龙、凤、兽、铺首、人物、仙人、佛像、莲花、忍冬等,表现手法多种,有刻画、压印、模印、印贴、堆塑、镂雕以及釉下彩、釉色点彩等。雕绘结合,有多重艺术效果。釉下彩绘产生,是在瓷胎上绘纹上罩透明釉而成,开了彩瓷先河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这
28、件盘口壶胎质灰白,通体施青釉,釉层厚薄均匀,透明度较强。褐彩装饰是其显著特征,是用一种含铁量较高的原料在坯体上绘制纹饰,然后施釉,经高温烧成,因此称之为釉下彩。它是迄今已发现最早的釉下彩装饰瓷器,证明我国早在三国末期已掌握了烧制釉下彩瓷的工艺。,青瓷釉下彩盘口盖壶三国吴末晋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青釉印纹贴花洗(西晋),折沿,鼓腹,平底,三兽足。器外壁模印网纹一周,上下戳印圆圈纹,网纹上又分六方模印贴塑6尊佛像。洗沿刻划条形羽状纹饰。洗内底刻划太阳纹、水波纹和羽毛纹。此器内外施青黄釉,釉面有侵蚀剥落的现象。此洗属南方青瓷越窑系,是西晋时期比较流行的造型,借鉴
29、和吸收了青铜器的纹饰和造型,又以佛像作为装饰,反映了当时佛教已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冥器。罐体内外施青釉,釉色柔和滋润;顶部作五联罐,顶腹之间堆塑有重檐楼阁,旁立双阙。罐口四周及楼阁顶部有群鸟展翅欲飞,楼阁旁有人物奏乐、舞蹈及人面兽身物杂耍等场面;罐腹四周贴塑有扬子鳄、螃蟹、狮、锦鸡以及铺首衔环等,生动形象。整体造型奇特,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青瓷堆塑罐西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莲花纹装饰自东晋开始流行,至南朝更盛,与佛教的传播有直接关系。南朝青瓷莲花纹较为常见,多采用刻划手
30、法,此器纹饰较为典型。此外,所饰卷草纹,波状结构,循环往复,婉转流动,节奏鲜明,是已知运用于瓷器装饰的最早实例。它与北魏云岗石刻忍冬纹很接近,有人认为是受到外来艺术影响的产物。,青瓷刻花壶 南朝 高21.5,口径11,底径12.3厘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黑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黑瓷作品均手法简洁,不作花俏装饰,只是为破除整体的单调感加有几道弦纹,器物造型端庄拙朴,配以黑釉,显得格外典雅,这是黑瓷不同于青瓷的独特之处。,黑瓷盘口壶高24.9厘米。此器极为珍贵,盘口、弦文、桥形系等都是明确的断代标志另外它证实了中国黑釉陶瓷产品的成熟期最晚不过四世纪。,魏晋
31、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黑釉鸡头壶(东晋)高18cm,口径7.9cm,底径10cm。,壶盘口,短颈,溜肩,鼓腹。肩部一侧饰鸡头形流,流内有孔与壶身相通,流嘴呈筒状,鸡冠高耸,双目圆睁。与鸡首相对的一侧饰一弯形圆柄,上下分别与口沿、肩部相接,便于握持。肩部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可穿绳提携。壶施黑釉,釉层丰厚,釉面滋润透澈,色黑如漆,匀净无瑕。外壁施釉不到底,近足处露出褐色的胎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三)白瓷 白瓷的烧造,首先发现于北朝的北齐,是陶瓷史上的一大创造。人为地将胎釉中的含铁量降到1%以下,克服了铁的呈色干扰而成功。北齐
32、白瓷,胎料经过淘练,比较细白,釉薄而滋润,呈乳白色,釉厚处泛青,始具白瓷特征,较东汉似为早期白瓷的“灰釉高足碗”(长沙出土),有质的飞跃。从此,瓷分青、白两个大体系,有划时代的意义。,白瓷四系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白釉绿彩长颈瓶,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通体施微泛淡黄色的白釉,腹之一侧挂翠绿色彩带。釉质细腻明亮,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器和加彩瓷器。白瓷和加彩瓷的产生,改变了以往的单一色调,为以后的彩瓷产生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黄釉绿彩刻莲瓣纹四系罐,罐直口,溜肩,肩部有四弓形系,腹下渐收敛,假圈足,平底。
33、口部及下腹部各刻弦纹一周,肩部刻弦纹数道,四系之下刻忍冬纹一周,腹部刻下垂莲瓣纹。器身上半部施黄色透明釉,又在八个方向上各施一道绿彩,下部露胎。此罐胎质洁白,造型工整,釉色突破了单一色彩,更富装饰性,为丰富多彩的唐三彩工艺开创了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四)瓷塑 继承传统,又吸收了外来因素。,北齐彩绘灰陶骆驼骆驼俑的出现证明了长城以外的各个草原部落已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各个民族间的融合和互动为以后中国长期分裂后的再次统一创造了契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俑头戴小冠,身穿宽袖深衣,无领,着齐头翘首履,双手按环首刀。该俑具
34、有北朝俑塑的典型特点,形体造型夸张,体态修长,宽衣广袖,塑造线条简洁明快。其面部刻画较为生动,相貌清秀祥和,表现出秀骨清象的魏晋风度。,北朝文吏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对书俑由捏制而后雕刻而成,通体施青釉,因胎釉结合不好,釉基本剥落,但俑的神态依然栩栩如生。俑头戴晋贤冠,身着交领长袍,相对而坐。中间置书案,案上有笔、砚、简册及一件手提箱,一人执笔在板状物上书写,另一人手执一板,上置简册。二人若有所语。,青瓷对书俑 西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陶器(一)南方日用陶器 以陶缸为大宗。(二)北方铅釉陶 由北魏复兴,施釉创新,有
35、黄地加绿彩,白地加绿彩,黄、绿、褐三彩并用等,釉质莹润明亮。如深绿釉陶器、酱色釉陶器(东魏)、黄釉陶扁壶(北齐)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黄釉乐舞纹扁壶 北齐 高19.5,口径6.4厘米 1971年河南省安阳市范粹墓(575年)出土 河南省博物馆藏 此壶通体施黄釉,色深光亮,经测定,属铅釉陶器。因其制作精美,过去曾被误认作瓷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三)陶塑 陶塑具有时代特色,南朝“女侍俑”扎扇形头巾,穿广釉衣衫,形象清秀,有南方风格。北朝在神态刻画方面有显著突破,形式非常丰富。北魏孝文帝后,陶塑进步并流行铅釉陶俑,人物
36、形态写实,比例匀称自然,出现了骆驼俑。,(四)建筑用陶 1、南方“画像砖”一般为长方形,画面舒展。东晋开始采用多块砖并成一个画面,并加榜题。由几十块、上百块成为整体性和主题性大型印纹砖壁画,是设计、制作工艺及建筑装饰上的新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题材内容:车马出行、列队乐舞、四神、仙人、奇禽、异兽等类。描写圣贤高士,具有生活气息。莲花卷草、山石树木,叶占有重要比重。多用线条表现,并多为浅浮雕立体效果,形成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2、北方建筑用陶发展空前。北魏“画像砖”,多浅浮雕手法,有立体感,用线潇洒而气韵生动,烧成后部分砖面填涂颜色,多的达七种,与南方略有
37、区别。3、纪年瓦当和吉祥文字瓦当仍然流行,使用釉陶砖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竹林七贤画像砖 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南朝吹笙引凤画像砖,画面以嘴含灵芝仙草的凤鸟为中心,右边站着披发持麈尾的浮丘公,左边是捧吹长笙的王子乔,画面讲述的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字子乔)吹笙引凤,后游于伊、洛之间,被道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在缑氏山驾鹤升仙的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南北朝“传祚无穷”瓦当,瓦当正面作井字格,上下左右四格内书写“传祚无穷”四字。“传祚无穷”表达了北魏统治者希望皇位永传的愿望,这块
38、瓦当可能是当时北魏都城平城的宫殿或太庙所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北魏莲花瓦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第六节 雕刻工艺,六朝雕刻工艺,有重大发现,以石雕最为突出,碑碣流行,佛像石窟造像兴起,分别走向书法、雕塑等专门的艺术门类,但均具有不可分割的工艺性质美,造像碑和石雕像除宗教之外,也具有陈设欣赏的艺术价值。,一、石砚雕刻石头雕砚。北魏“石雕方砚”是难得的案头工艺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北魏石雕方砚 山西大同出土正方形,高8.5厘米,长21.2厘米,宽21厘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
39、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碑碣刻石 继承传统发展出新风格。与文字演变和书法家辈出有关,更是雕工技艺的成果。曹魏有九品,上尊号碑、受禅碑(河南洛阳临颍发现),钟繇书,承汉隶人楷。三体石经(洛阳出土),古文,小篆,隶书,均为新体。北朝石刻极盛,有嵩高灵庙碑(登封发现)、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记(洛阳发现)、嵩显寺碑(登封发现)、石门颂(陕西)、北齐泰山金刚经等。纵观六朝刻石,书法之美借石工技艺得以传世,也与工艺特性融为一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此碑文字是汉末官制文字的隶书代表作。是东汉晚期成熟的隶书,也是隶书发展末期,极为工整划一,精妙平稳,但无灵和雍荣之
40、态。有向楷书转变的痕迹。,上尊号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受禅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体石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嵩高灵庙碑,嵩高灵庙碑又名寇君碑,全称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太安二年(公元456年)立于阳城(今河南登封)。虽为北魏体,极富汉张迁碑隶书笔调,属方笔一派,主笔横画及波捺,基本上是遵循隶书“波画”的形态。
4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始平公造像记,在洛阳市南部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十四日造汔。其文字作为书法艺术则在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中尤为第一珍品。它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后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北齐泰山金刚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石窟雕刻 以北方为主,主要有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河北邯郸响堂山、新疆拜城赫色尔等地石雕造像等,数量多、规模大,闻名于世。(一)云冈石窟 北魏兴安元年开凿。和平年间(公元46
42、0465年),沙门统昙曜五窟为代表。早期以佛和菩萨为主体圆雕,形象肥实、活力充沛,神态亲切喜悦,线条曲转表现薄衣细纹,陪衬飞天为高浮雕,形体粗壮,多奇姿异态印度风。后期形象圆满中见筋骨,颜面清秀,端庄温静。衣着厚实。飞天体态修长,裙带飘举生动。伎乐和装饰纹样相称。佛光火焰及图案以平面薄肉雕加阴纹刻线,有民族化迹象。云冈大佛。云冈石窟总体为粗壮雄伟风格。,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云冈大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龙门石窟 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扩大开凿,正光至孝昌年间(公元520525年)的“宾阳洞”为其代表。圆雕多用平直刀法,浮雕
43、用圆刀雕刻,形象敦厚温和,气氛和谐愉快,风格清秀俊美,是一代典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龙门大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四、石雕造型 石雕造像碑继云冈。龙门开凿兴起后,与泥塑并行于石窟、寺庙中。多小型精美,石料坚细,以白色和青色大理石最为出色。雕有多重形式,“千佛碑”或称“万佛碑”,通碑四面雕有排列整齐的小型佛像,程式化一,连续出现,千篇一律,富有装饰美,极见雕刻技术功力。“佛龛碑”、“三世佛龛碑”。五、石雕造像 单独或组合的圆雕佛像极多。陈列于寺庙和家庭佛堂之中,多用佛和菩萨之类。佛像多于立像,如思维菩萨雕像(晋南石雕流失
44、国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千佛碑”残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思维菩萨雕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六、墓葬雕刻 有墓志铭、画像石见于“石祠”、“石墓”、“石棺”。另有“陵墓石兽”等多种。(一)画像砖 北魏宁懋祠画像石(洛阳北邙山出土)。“画像石棺”有阴刻和减地兼阴线两类。北魏升仙石棺(洛阳出土)、北齐石室墓画像石(山东益都出土)、北周画像石棺(陕西咸阳出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北魏宁懋祠画像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
45、史,北魏宁懋祠画像石局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北魏孝子石棺 作于公元540年左右孝子石棺上,着重描绘了“董永卖身葬父”、“郭巨埋儿”等中国传统的孝道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二)陵墓石雕 南方突出多为“辟邪”、“天禄”。辟邪有翼而垂舌,立于墓前左方,天禄有角,立于墓前右方。形体巨大而腹下雕空四足稳立。形象凶猛威武,虽出于想象而以像生为基础。如虎添翼,如虎添角。手法洗练而细腻,雄武中有俊秀之气,是六朝的风格,梁南康简王萧续墓石兽、梁武平侯萧景墓石兽,可为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梁武
46、帝陵石兽雕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梁南康简王萧续墓石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石柱全高6.5米、柱身高4.2米、座高0.98米、盖高0.51米,柱盖小兽高0.81米、长0.84米。柱额门有“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额右侧雕缠枝和披衣袒肩、赤腿执花光头僧像。柱盖呈仰莲式。柱身有瓜棱纹20道,上端装饰双螭,柱下为双螭石座。此石柱造型美观,雕刻精巧,额文笔划秀健,是华表石刻中的精品。,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石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西石兽已损,东石兽无角,顶有凹进达于
47、背上。头部鬣毛耸起,长舌垂胸,舌尖上卷,须下拂,身上茸毛卷曲,尾拖及地,两兽面部雕刻生动传神。膊部刻勾云纹,衬以羽翅纹,十分精美,为南朝石兽雕刻中精巧之作。,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石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工艺美术发展出于低潮,但多民族、多地域的迁徙与交流,客观上刺激了工艺美术的转向,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风格并不统一,在西晋以前继承汉代的雄奇的风格,东晋和南朝时汉风逐渐被摒弃,发展出清新柔和的风格,十六国和北朝则孕育出健强华丽的风格。这一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在装饰题材上打破了过去神兽云气的传统内容,随着佛教的兴起,建立了新的宗教宇宙观,并反,第七节 结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江西科技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映在铜器、织绣、石雕等品类中,象征佛教的莲花纹。忍冬纹成为普遍的装饰纹样。工艺美术制作宗教化,以及受外来形式与风格的影响,形成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植物纹样大量涌现,形象写实化倾向明显,其中北朝尤甚,这与北朝吸收西方文明较多有关,以植物纹样为主和写实风格的主导地位一经确定,再也没能偏离这个方向,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隋和唐代前期的影响巨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