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学中国封建史学的多方探索.ppt
《魏晋南北朝史学中国封建史学的多方探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史学中国封建史学的多方探索.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史学中国封建史学的多方探索,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史学繁荣的原因及具体表现一、魏晋南北朝史学繁荣的原因1、此时期政权分立,政治动荡,当权者无暇多顾,对文化无法严格控制。2、此时期大多数政权(南方尤盛)的选官制度为世族政治,入仕途径与门第相联系,主要是九品官人法,寒门子弟入仕较难,只能在文化上发展。,3、史学自身,在两汉时期出现了较完备的体裁,在许多方面奠定了史学发展的基础。4、政权不断更替,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多姿多彩,而且也使历史史实比较公开,可资利用的修史资料比较多,丰富了历史记载的内容,刺激了人们记载历史的兴趣和责任感。5、技术进步为史书的纂写提供了便利。,二、魏晋南北朝史学
2、多途发展的具体表现:“多”。1、修史作者多。史官之外,史书作者几乎遍布地主阶级各个阶层和各个文化部门。2、史书数量多。3、史书种类多。许多史书类型前所未见。,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多途发展一、断代史撰述的高潮及其发展状况1、陈寿三国志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由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构成。只有纪和传。在编纂上,陈寿以魏主为帝纪,总揽三国全局史事。,三国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文字较少。优点:取材严谨,无传说杂说,稍嫌不实就舍去不记,不准确的也不记。缺点:记载太简略,史料删去较多,且记事简单,许多重要史实都没有记上,也不清楚原委。,2、袁宏后汉纪编纂方法:它吸收了纪传体记人的优点,以容纳众多的人物言
3、行。具体说来,就是在记事的同时,把与此事有关的、时间相近的一些人物连带写出,或者把一个人发生在不同时间,但可以表明此人基本面貌的言行集中写出,此即袁宏自称的“言行趣舍,各以类书”的写法。这是在编年体史书中把记事和记人结合起来,使得事因人而丰满,人依事而益显,从而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增强了记事记人的完整性和感染力。,袁宏是一个封建正统史学家,名教思想是十分浓厚。他认为:“君臣父子,名教之本。”公开声称:“史传之兴,所以通古今而笃名教也。”他著后汉纪就是要“补救”以往史书之失,“因前代遗事,略举义教所归,用以弘敷王道”。,附:魏晋南北朝时,编年体的新发展:广泛采用追述法。对那些不便于纪年和没有
4、必要详细纪年的史事,便以“初”字引出对该事的追述,把旧事引出,附在年代之后叙述。大多数都有自注。写书要简明扼要,但也有说不清的,就用自注的方法写出来。大量发表历史议论。此时史书有长篇大论,而且随时随处可插入议论。仿照史记汉书写法,收录文献,如“赋”、诏书、文件、奏议等都全文载入。,3、范晔后汉书范晔以谋反罪被入狱冤杀,时年48岁。范晔写成纪、传共90卷萧梁时,刘昭把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志加以注释增补。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以后,范书马志被合刻行世。后汉书的体例特点:设立皇后纪。,新创了一些类传,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列女传、党锢列传、宦者列传、文苑传、独行列传、方术列传、逸民列传。重视史论,在纪传
5、之后有“论”(散文体)有“赞”(四字韵文体);在皇后纪和各篇类传之前还有“序”。,4、沈约宋书。是记录刘宋兴亡史的一部完整的纪传体断代史。宋书精华在其“八志”。虽其卷数不多,但文字分量却几乎占全书一半,而且不以本朝为限,往往远溯到三代,尤其详于魏晋部分,故可补陈寿三国志缺“志”之憾,史学价值颇高。,5、萧子显南齐书萧子显身为齐宗室,对先世不仅多有曲笔回护,而且还颂扬溢美。萧子显本人为萧梁显宦,因此该书处处维护梁朝。萧衍笃信佛教,因此该书有不少宣扬天命和佛教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总体上说,该书其他部分材料真实可靠,且当代人写当代事,比较容易搜集第一手材料,文字也简约流畅,所以唐初李延寿编写南史时,对
6、南齐书删削较少。,6、魏收魏书该书“十志”颇有价值。其中官氏志和释老志为魏收所创。该书史实基本真实,但当时却被说成是一部“秽史”。其实是没有道理的。“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此书的缺点:因为视东魏为正统,因此西魏的历史基本空白。无艺文志,没有文化、著作方面的记录。部分记载烦琐而芜杂,如附传过多。,7、崔鸿十六国春秋记十六国时期各国历史,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情况皆有记载,史料价值较高。以东晋年号纪年,表明作者有大一统意识。惜原书于北宋时期就已散失,明朝时又出现,多数人认为其为伪造。清后期,汤球、黄奭对此书进行了辑校。,二、通史的编纂1、梁武帝编通史600卷基本上是抄撮
7、其他史书材料,价值不大,没能流传下来。然其编撰通史的意识,对后人启发较大。2、北魏元晖修科录270卷从其他书可知,该书分科别类记述史事,在体例上应该算是创造。近人吕思勉曾利用此法撰书。,三、地方史的编纂地方史,也称地方志或方志。东汉初年就已开始出现地方史志著作,主要是介绍地理,包括山川、河流,也包括物产和矿藏、民间风俗,但记载历史的较少,地理占主要内容。1、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以记载地方历史为重点。兼记一方的历史、地理、人物,涉及民族、风俗、物产等,内容丰富,是保存至今的价值很高的地方史著作。,2、北魏杨衔之著洛阳伽蓝记,围绕佛寺建筑,广泛描述了北魏京城洛阳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北魏后期的政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魏晋 南北朝 史学 中国 封建 多方 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