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ppt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ppt(1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年级品德与社会 教学的 新问题与对策,长沙市教科所 薛根生,一、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学生状况的变化,(一)课程内容的变化,1.认知的时空范围极大拓展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时间: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五上:我们是炎黄子孙、五下:不能忘记的历史、六上:人类文明的足迹、六下:我的未来不是梦空间: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五上:乡村新发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下:你好,WTO、六上:我们去环球旅行、六下:只有一个地球,2.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知识容量猛增,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五上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六下:祖国,我为你自豪 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五下:商品带你看世界、六上:走进信息时代六下:学会合作、放飞和平鸽(五上:我们都有发言权、规矩与方圆、六上:从田野到车间,(二)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1.学生情感态度的复杂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一方面,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有所增强,对人、对事开始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对各种问题的思考也比中低年级学生要深刻一些 另一方面,情感态度慢慢变得复杂化,价值观也受社会的影响,有多元化的趋势,2.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活动形式的倦怠感,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
3、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就是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可以说,没有学习活动,没有个体的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就不可能有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教学成功、有效与否,不在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习得是否主动,参与得是否积极。一旦学生对于课程活动的教学形式产生了倦怠,那教育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了,一方面,高年级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拓宽,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问题等方面的兴趣和能力都好于中低年级,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虽然他们的知识仍存在不少空白,但是课内的学习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广度、趣味性和有效性,他们也开始出现一定的疲劳和倦怠感,二
4、、课程内容和学生状况变化造成的教学难题,1.退回到纯学科化教学的倾向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把它当作知识课程来教。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学习课程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少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只要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行。,如课标里的“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的教学很可能简单化为地理课。“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的教学很可能变成历史课。,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只要掌握了知识就行了吗?在教与学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达成课程目标呢?这些问题向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在五、六年级的教学提出了挑战。,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迷失或虚化,比较一些国家、地区、种族、民族不同
5、的生活、生产等状况(日本、黑人)人口急剧增长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学的实际效果可能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恰恰相反,知识课的学习只停留在认知的层面,只是让学生认识到,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则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涉及到体验的层面,不光要认识到,还要体验到。进入体验,才会有知、有意、有情、有行,才会有价值引导,而不是仅仅占有知识。知识是通过认知来获得的,态度则需要体验。总之,我们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是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强加,而这必须有学生的心理体验。,随着学生生活圈子的不断扩大,学生的生活从个人、家庭,走向学校、家乡,走向祖国、世界。五、六年级的教材加入了很多
6、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内容。对祖国、世界的历史与地理内容的扩展,是五、六年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传统社会课里的历史部分与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部分编写的时候,其指导思想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品德与社会课不仅是告诉学生一段客观的史实,更重要的是进行品德的陶冶。,所以,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总是通过一种情感的导入,用有血有肉的历史事实来感染人。也就是努力将历史事实转化成孩子的情感体验,用一种生命叙事的方式讲述出来,尽量还原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不再仅仅关注客观的历史事实,而在于具体的人和事。,3.出现学科知识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偏差,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
7、区划(领土)教学时不能依据学科规范和最新国家口径表述,4.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的低落,活动:不能只是单纯的行为活动十分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要有体验在活动中要有思辨在活动中要有感悟,体验缺失,思辨缺失,思辨:活动过程中是否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多的是“是什么”、“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等陈述性的问题;少有进一步提出有关“为什么”的问题)设置哪些思辨性的问题如何去引发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学生思维碰撞的深浅程度,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常见思辨缺失的现象。,如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教学,感悟缺失,通过活动,加强活动中的体验、思辨,由此产生感悟、明白道理这就是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的教学走向。,三、高年级品德与
8、社会教学的应对策略,(一)坚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1.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鲁洁教授:它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这是一个过程性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表述。),从课程标准的表述和鲁洁教授的概括,我们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它的目标也是综合的:知识性和它的道德性,两者缺一不可!(1.育德;2.传授社会化发展必备的知识),那为什么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是指向它的一个方面知识性呢?,我国长期以来是按学科课程的设置原则,分别开设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在这样的分科课
9、程中,不论是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都是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开设的。思想品德课是按抽象出来的道德规范、德目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社会课则是原来历史、地理的拼盘,按古代史、现代史、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等学科逻辑来编排,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这两门课程都脱离了它们原本存在的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样也割断了这两门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学习成了抽象概念、原则,或与学生生活无关的一些事实、现象、故事等等的传授、灌输、记忆、背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这种综合化的趋势主要针对的是以往分科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专家们认为分科课程是工具理性的产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
10、了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一句话,它是综合课程,不是学科课程、知识课程,教学本来就不能把它当知识课程来教。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一定要让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教育部是把它当作德育课程甚至把它当成品德课来看的,但有人则主要把它看作是一门社会课程。鲁洁教授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灵魂是它的品德性。五、六年级的教材虽然偏重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教学,但它的核心还是品德教育。,在国外是没有专门的品德课的,如果说他们有品德课的话,历史和文学就是他们的品德课(包括宗教)。历史所蕴含的是一种选择的道德,
11、文学是人性深处的一种道德。我们说要通过生活讲道德,其实,历史就是生活(历史人的生活),文学也是生活(细节化的生活)。历史、文学都是人写的,是人的活动,我们写历史,就是要把它还原成人的活动,用一种细节化的方式来呈现,让历史中有一个人,一个能与学生对话的人。,历史,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对善恶选择的历史,即使是久远的历史对它的后人还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和我们息息相关,不是没有关系。,地理,无非是人的生活空间,表面看起来好像跟我们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跟我们人息息相关。因为,这个生活空间是我们人的活动场景,是我们人的活动资源。我们人和环境、地理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的
12、。这里也有一个态度问题,不是要人定胜天,而是要人和世界融为一体,要呵护自然。(可爱的地球),怎么去融合呢?我们在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时,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用多角度去看。比如说月亮,我们可以科学地去看它,它就是一个天体,一个饶着地球转的卫星;也可以审美的角度去看它,在朗朗的夜空它是那么的美,牵动着人的情感“月有阴晴圆缺”;还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它,“常娥奔月”的美好传说把人们带进美好的遐想之中。也就是用多种视角去看世界。人与人,人与客体就有了和谐。比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说,就是一个多视角去评价儿童的一种方式。每个人有不同的特点,展现出来,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视角,从而形成价值观、世界观。,品德性也随
13、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在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未来的公民,不能只把道德当作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规范,还应当包含着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观)。作为一个公民,存在着一个怎样对待自然的问题,在整个世界上,自然跟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发生了联系,与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更要从品德上去培养学生宽容、共赢、共生的品格。,2.让课程回归生活世界与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课程的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这是我们所遵循的课程理念。教材以及教学要从生活世界出发,不要脱离儿童的生活,这是从出发点的角度来思考教材以及教学跟生活世界的关系。如我们的教学不要机械地去“服从”课标或教材
14、,而是要坚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备课首先要把功夫用在对于本班学生生活情况的了解和研究上,尽可能缩短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向生活世界回归:作为一门品德与社会课,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前一种回归只是工具意义(过程、手段、载体)上的,后一种回归才是本门课程意义所在,是一种归宿性(目的、结果、终极)的回归。,品德与社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指向的就是学生的生活实践。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
15、其它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才是具本质意义上的回归。,课程对生活产生影响,绝不是要求课程的教学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要认真地科学地对正在进行的课程内容作出具体的分析;深入研究和分析课程进入儿童生活的具体过程(教学、熏陶、内化、导行、道德修养、行为习惯)。,课程要回到儿童生活中去,必须通过儿童这一生活的主体,只有当课程内容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心智结构时才有可能对他们的生活发生作用。,在课程实施中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和扩展
16、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到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我们的课程和教材是由儿童生活世界转化而来,课程和教材又要再转化为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已经改变和提升了的生活世界);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这是我们对于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比较全面的理解。(德育的实效性),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课程、教材是做了很好的引导的。,延伸1: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唐诗的世界里,你可以获取许多知识,也可以得到美的享受。除了阅读著名的唐诗三百首以外,建议学生登录http:/。”(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是炎黄子孙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李白),延伸2:“你想知道更多的有
17、关我国古代的世界之最吗?请查阅文物天地国家地理等杂志,或登录http:/。”(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是炎黄子孙站在长城上),延伸3:我们可以上网,了解自己应该有哪些权利。中国青少年维权网:http:/;中国儿童信息中心:http:/。(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法律保护你我他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延伸4:你还对哪些新科技、新发明有兴趣?可以上网搜索。网络搜索:Google、百度搜索等(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我们并不希望教师无限制的要求学生去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而是让学生通过教师和课堂活动的引导,在学生有了自主实践的欲望后,让学生高兴地去做,这时学生
18、的行为就是自觉自愿的,而不是谁强加的。,3.要让德育教育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说德育最具魅力其主要根据在于:德育(与智育不同)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它扎根于儿童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其基本内容,课程和教材就有了亲和力、感染力,魅力也就自然而生。,课程和教材既以生活为其取向,说明它所追寻的是一种真实的教育,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生活是感性的生命活动。课程向儿童展现他们的生活,而不是向他们灌输那
19、些抽象空洞的说教和道理。,回归生活,就是使课程成为儿童自己的,使课程成为真实可信的,使课程成为有生命的。,()它搭建了一个心灵沟通的平台,稻草人说:“我头脑里塞满了稻草,你瞧,这就是我到里兹国来要些脑子的理由”。“噢!明白了!”锡樵夫说。“但脑子毕竟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你还有更好的吗?”稻草人问。“没有,我脑袋很空,”锡樵夫回答,“但我曾经有过脑子和一颗心。经我试验,我宁可要一颗心。”稻草人却说,“我宁可要脑子而不要心。因为傻瓜即使有一颗心,也不知道要它来干什么?”锡樵夫说“我却愿意要心,因为脑子不会使人幸福,而幸福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绿野仙踪),喻示的是:人具有两种东西:理性思维(
20、脑子)和各种非理性的情感、态度、愿望等等(心灵)。,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脑子,也许更重要的是要化育人的心灵。新课程由于重视学生在情意层面的发展,改变了过去那种“空心人”的形象。,()它创设了愉悦的课程生活,从感性活动中得到快乐和喜悦,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从主动作业中获得快乐和喜悦,得到某种成就感。,在一个充满相互交往、沟通的课堂生活中易于得到他人(老师、同学)的肯定和赞许。,在新课程生活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中常常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它倡导人性化的道德,生态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共赢观:大家好,才是真好。,分享观:共同分享,与人为善,
21、助人为乐。,对话观:平等面谈、对话、沟通、认同、理解。,我你观:把其他人都看作和我同样的、与我相对等的人,一个与我面对面的你。,我们观:我在集体中,集体在我中。,人与自然观:关爱自然,保护生态,呵护地球。,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地、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是它使人成为人。但同时我又认为,它如同我们头顶上的星空那样,也是迷人的。(康德),(二)改进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1.寻求一个通道从生活切入引导学生综合感知。生活化才能综合化概念化就会学科化,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知识的
22、渠道去学习的。知识渠道可能会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需要教师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或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始,从而找到一条生活的通道进入知识的学习场域。,比如,“世界经济联系”,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讲),世界经济联系,我们一定要找到与学生个人经验的联结通道。即使是历史也能联结起来。教学一定要与个体的经验融为一体。如果在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中只是记住一些东西,记得一些东西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它并不能影响学生的心灵。,“小资料”、“相关新闻报道”(五上p53)、“中国网上新闻”(五上p61)是教科书到了五六年级不断增加的内容呈现方式。这其实就是教科书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23、。因为它与学生的生活贴得最近,它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现代媒体使学生的生活圈变大了,世界变小了。,2.紧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选取更鲜活的素材,创设更具激发意义的情境。,补充教材不能表达之处引申教材不便表达之处,(1)从“面对客体”转换到“面对主体”。,就是转换到我们(学习者)应怎样对待客观事物,对待我们自身的生活,对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这样的转换,让学生这个主体能进入,学生的品德才能得以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才不至于虚化。,传统的社会课,是被老师当作知识来教的,作为知识课,要解决的往往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事实讲清楚,因为这是客观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与社会 高年级 品德 社会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