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一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ppt
《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一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一章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考点三 物质的变化及其转化关系,考点四 分散系、胶体,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宏观组成与物质微观构成的关系图,物质的组成,2元素:具有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2)化合态:元
2、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相同核电荷数,4物质微观构成,晶体硅、碳化硅、SiO2等,非金属单质(O2、P4、稀有气体等),离子化合物(含有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的化合物),二、同素异形体1_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1)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2)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变化。,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物理,化学,三、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_组成的物质。2混合物:_组成的物质。温馨提示常见混合物:(1)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2)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3)
3、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1.硅、氯、硫、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状态是什么?答案硅、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硫、氮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2.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答案不一定,可以是混合物,如O2和O3。3.Na2CO310H2O、HD、硫酸、盐酸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答案Na2CO310H2O、HD、硫酸是纯净物;盐酸是混合物。,题组一构成物质的微观考查 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ANO、C2H5OH、HNO3、I2BCa
4、O、N2、HCl、H2OCNH3、H2S、Si、CODCO2、SiO2、CH3COOH、H2SO4解析CaO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而Si和SiO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A,知识拓展突破解题障碍理清解题思路(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大多数非金属单质:H2、X2(XF,Cl,Br,I,下同)、O2、P4、S等。非金属气态氢化物:HX、H2S、NH3、PH3等。酸酐(SiO2除外):SO2、SO3、CO2、P2O5、N2O5、Cl2O7等。酸类:HClO、H2SO3、H2SO4、HClO4、H3PO4、H2SiO3、H2CO3等。大多数有机物: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其他:N2O2、N2
5、O4、CO、H2O2、NO、AlCl3等。,(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硅、晶体硼等。少数化合物,如SiO2、SiC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大多数盐类,如NaCl、NH4Cl、KAl(SO4)2等。一些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如Na2O、Na2O2、CaO等。强碱,如KOH、NaOH、Ba(OH)2等。其他化合物,如CaC2、Mg3N2、NaH等。,C,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也不变,正确。故正确。,2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
6、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果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变了,其化学性质就变了C构成宏观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如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等D储存在物质中的化学能在化学反应前后是不变的,D,解析:物质一旦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微观结构甚至微观组成就改变了,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改变了;这种微观组成、结构、粒子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的改变决定了化学反应是从环境中吸收能量,还是往环境中释放能量。,3(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B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C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
7、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D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解析:B错误,金刚石、石墨均是由C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如N2和CO。,AD,元素论种类,不论数量;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一种元素可有多种同位素;某些元素可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化学变化中只改变电子层结构,原子核无变化,元素种类不变。,题组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方法考查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8、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BC D,D,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粗盐含有氯化镁等杂质,是混合物,酸雨是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硫等物质,也是混合物,正确;沼气可以再生,但水煤气是用煤制备的,煤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错;冰是H2O,干冰是CO2,正确;不锈钢多为含镍、铬等的合金,硬币也是合金,正确;盐酸、食醋为混合物,错;纯碱是碳酸钠,错;正确。,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氨水重水明矾纯碱天然气氧气漂白粉铝热剂ABC D解析:氨水为氨气的水溶液;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还含有其他气体;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还含有CaCl2等物质;铝热剂为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故均为
9、混合物,均为纯净物。,B,5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有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解析:根据物质的构成可以知道: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一种原子可能得到不同的分子,如O2、O3均由氧原子构成。对于离子化合物来说,当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时,其组成物质的种类可能是多种,如FeCl3与FeCl2,所以只有C正确。,C,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熔、沸点,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一、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通常有_法和_法。1交叉分类法例如:利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分类,将中物质与中物
10、质的类别用短线连起来。,交叉分类,树状分类,物质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例如:树状分类法是常用的分类法之一,用该分类法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写出纯净物的化学式。氯化钠红磷水银过氧化氢生石灰硫酸钠硝酸烧碱氢气空气乙醇二氧化硫,二、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金属,非金属,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三、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无机化合物分类,1.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吗?NaHSO4溶液显酸性,属于酸吗?答案盐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aHSO4溶液虽然显酸性,但属于盐类。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答案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属于过氧化物,Al2
11、O3属于两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3.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答案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4.酸性氧化物一定能和H2O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吗?答案不一定,如SiO2不能与H2O反应。,题组一物质的分类考查(2014高考四川卷)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解析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A项正确;漂白
12、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Al2O3、CaO、MgO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1类比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但也要防止进入误区。下列类比合理的是()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MgO、Na2O2、Mn2O7、Al2O3、CuO、FeO都是碱性氧化物B电解池中阳极若是活泼金属电极,则电极材料先放电,Cu、Ag、Au、Pt为阳极时电极本身先失去电子C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SO2与Na2O2、H2O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盐是
13、一种阴离子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阳离子组成的盐,所以NH4Fe(SO4)2、KAl(SO4)2、CaOCl2、Ca(NO3)Cl都属于复盐,C,解析:Na2O2是过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A项错误;Au、Pt属于惰性电极,不参与电极反应,B项错误;SO2Na2O2=Na2SO4、SO2H2O2=H2SO4,均是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CaOCl2可改写成Ca(ClO)Cl,Ca(ClO)Cl和Ca(NO3)Cl都是由一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组成的盐,不属于复盐,D项错误。,题组二氧化物分类和性质考查 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下列关于氧化钠性质
14、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碱B氧化钠可以与盐酸反应C氧化钠可以与CaO反应D氧化钠可以与CO2反应解析氧化钠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碱;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够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不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C,2有关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碱性氧化物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解析: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但其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1)能和水反应只生成碱或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
15、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只生成酸或能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2)氧化物的关系图,一、物质变化的分类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两种变化的区别(1)物理变化:_的变化,如酒精挥发(形状、状态改变)。(2)化学变化:_的变化,如铁生锈、光合作用等。化学变化中常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固体或沉淀。,物质的变化及其转化关系,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2两种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_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_有化学变化。,一定,不一定,3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蒸馏分馏,干馏,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16、,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二、化学反应的分类,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虽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但仍属于物理变化。2.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是化学变化?答案不是,化学变化研究的前提是原子核不变,核变化虽有新物质生成,但由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所以不是化学变化。,3.所有酸和金属的反应都会产生H2吗?答案酸与金属反应可以
17、生成氢气和盐,这是一般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规律,但并不是所有酸和金属的反应都产生H2,如Cu与稀H2SO4不发生反应,Cu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4.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吗?答案活泼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但Fe2O3、CuO等与H2O不反应。,题组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考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玻璃的粉碎是化学变化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一定是化学变化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ABC D全部,C,解析玻璃的粉碎是物理变化,不正确;发生颜色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木炭具有
18、吸附性,可使某些物质褪色,不正确;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即电解的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正确;、正确。,1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关于颜色的叙述正确的是()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黄色淀粉碘化钾溶液遇碘离子蓝色溴化银见光分解白色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红色新制氯水久置后无色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淡黄色ABCD,B,解析: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色;溴化银见光分解生成黑色粉末状的银;淡黄色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生成白色的碳酸钠。,2.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少量酒精在空气中挥发不见了;少量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后消失B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晶体碳酸钠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C木炭燃烧发
19、光、发热;电灯发光、发热D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后变浑浊;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后变浑浊,B,解析:A项,酒精的挥发是物理变化,而酒精的燃烧是化学变化;B项,前者是CaO与空气中的水和CO2反应生成了CaCO3,是化学变化,后者是Na2CO310H2O风化失去水,也是化学变化;C项,木炭燃烧发光、发热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D项,前者是Ca(OH)2与CO2反应生成了CaCO3,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因为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是物理变化。,3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不仅能为地球储存能量,还能吸收、分解地球生命排出的各种物质,使地球更适合生命的存在。下列说法中不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轮 复习 第一章 物质 组成 分类 性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