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质量分析.ppt
《高三二模质量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模质量分析.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教研,坚定信心 强化基础稳扎稳打 迈向成功2012-2013学年高三二模质量分析,提 纲,二模前高三阶段特点 多数学科处在第三阶段的复习中 第三阶段:综合(主)+专题(辅)本阶段课型主要是习题课、试卷讲评课,学生练习着各区县的高考模拟题。,基于暴露的问题的解决,一、高三基本状况,一二模之间复习定位,以第一、二阶段复习为基础,针对前两阶段复习中暴露出来的、可解决的问题进行定向突破,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稳扎稳打,有序推进,解决共性问题兼顾不同需求,五校联合网络阅卷(中关村中学、八一中学、理工附中、交大附中、二十中)加强联判后的教学研
2、讨,相互开放一模讲评课,四校联合主题教研活动(六十七中、万寿寺中学、矿院附中、陶行知中学)“关注基础 有效落实”一模后复习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8节课),五校联判后期跟进教研同一学科各阅卷小组整理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按预先设计好的表格整理成电子版。学科大组长汇总整理好的内容,各校共享,4月11、12日,八一中学向五校开放了所有学科的一模试卷讲评课,各校组织老师前去听课。,4月17日中关村中学组织一模“情景作文讲评”研究课,聚焦:情境作文写作中问题1 感想跑题,感想提炼不到位,情感升华空洞。2 细节铺垫不合理,逻辑性不强。3 用词和句式不准确,影响准确和地道的表达。,策略:以学生的作文为范例,引
3、导学生阅读感悟,针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给予学生准确用词、句式及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指导。,学生:记忆不够准确,答题中使用“关键字”,不成句;知识体系不完整,答题思维跳跃,逻辑性不强;缺乏综合思维的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情绪波动急躁,对主观题有畏难情绪。,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能力弱,习惯以自己讲为主;上课生怕讲不完、讲少了,着急,给学生思考时间少,设计的问题着急说答案、着急听见那几个较优秀同学的答案,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一模数据分析、学生卷面分析,问题聚焦:课堂上缺乏学生内化的过程,学生思维生成不足,四校联合教研活动(万寿寺雷蕾老师),寻求改进:以“中国梦”为切入点,以“经济富强 政治民
4、主 文化文明”为主线整合各区试题进行专题复习。(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充分培养学生思维),教师的反思:1.“教材考纲”与“典型试题”的关系。2.“学生思路”与“标准答案”的兼顾。3.“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指导也很重要。4.“教师的非规范表述”可能造成“学生的非规 范答题”。(参见“资料包”),高三后期复习过程中的调整做法(参见“资料包”),团队研究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二模功能定位:(1)覆盖与强化(2)预测与评估(3)激励与发展,二、二模命题设计,交集部分为学科基础、学科主干内容的考查并集部分解决学科内容的覆盖问题,一模、二模之间的关系,二模 注重覆盖,强化学科基础和学科主干,在一模的基础上适度调整
5、,再次引领学生从学科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答题规范、解题技巧等方面感受高考,进一步熟悉高考的节奏,稳定心态,总结得失,积淀经验,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案例数学:“排列与组合”三次统练试题比较,主要考查两个计数原理,而不是考查技巧,A,二模,直接解决问题更容易,小 结,期末:从知识本身出发,是最核心,最本质的考查一模:在期末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同时考查方法的灵活应用,即从反面解决更容易二模:直接解决问题更容易,考查方法的灵活应用 全面体现了排列组合的思维方法和题型分布,覆盖强化互补,二模文史类总分分布,平均分471.87去年同期451.03,总体正常达到预期,三、二模成绩通报,二模
6、理工类总分分布,平均分521.81去年同期483.65,总体正常达到预期,二模练习各科平均分(文史类),最高分 677,二模练习各科平均分(理工类),最高分 717,510500为工作段,385375为工作段,二模文史类一本、三本工作段,405395为工作段,515505为工作段,二模理工类一本、三本工作段,工作线与各学科分数的关系(文史类),工作线与各学科分数的关系(文史类),工作线与各学科分数的关系(理工类),工作线与各学科分数的关系(理工类),二模过程分析线指标(文史类),二模过程分析线指标(理工类),四、工作建议措施,高三复习阶段划分,二模之后,第四阶段(二模至高考)特点:,“稳”“实
7、”,高三管理,综合分析基础上的方向再定位 整体规划基础上的统筹和协调明确主线基础上的细化及落实理性人文基础上的减压与激励,高三后期管理工作着力点,案例1:综合分析,明确努力方向,心中有数,重点!关键!带着老师做!,夯实基础:回归考纲 回归基础 查漏补缺 颗粒归仓平心静气:环境安静 心态平静 心无旁骛 状态平稳,案例2:高三后期工作的规划和落实(北师大三附中),具体策略,北京市近3年高考试题海淀区近3年期中、期末、一模、二模东城区和西城区近3年期末、一模、二模,如数学学科,本阶段是学生填报志愿阶段,又赶上二模刚考完,心理容易浮动,不适宜做高密度的、高强度复习,教师要辅导学生填报志愿,立足二模试卷
8、讲评,结合历次考试的典型错误和知识漏洞,帮助学生个体、班级制定后阶段备考策略,适当训练应试技巧,树立信心,稳定学生情绪。,学生的志愿已经填报完毕,应引导学生全力以赴投入到学科备考中来,应立足考试说明做好个人的查漏补缺,提升应试能力;要调整心态,回归平静。教师要为学生精心挑选查漏补缺的学习素材,做好个性好的辅导,要鼓励学生把能做的尽量做好。,立足教师的精挑细选,每个学生做好自己的保温保态练习,要非常明确自己的“得”和“失”,要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要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努力做到颗粒归仓。教师要开展个性化辅导,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次全方面的面对面的辅导,主要是明确每个学生的优势点,帮
9、助他们减轻忧虑,提升信心。,考前教育,自我调整,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应试策略,建立考场自我调节机制。熟悉考场周边环境。,时间节点:5月8日-5月16日 5月17日-5月27日 5月28日-6月3日 6月4日-6月6日,有序的、精细的时间规划和课堂教学让学生“静”下来,“学”进去,44,精心准备开好志愿填报动员大会,系统分析对学生个体成绩的追踪,科学指导根据学生成绩填报志愿,认真审核为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励志教育让志愿成为学生前进的新动力,案例3:让志愿成为学生的新动力,北京市2013与2012高招计划比较,引起重视 积极应对,案例,30名一模总分在640左右理科学生成绩追踪,注:六科指语
10、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 四科指语文、数学、英语、理综,共性问题:偏科,一模六位同学总分及各科排名,其中三位同学一二模总分及各科排名对比,反思:,各科相对均衡的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有优势学科。偏科学生的稳优补弱,强优补弱,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把握说明、重视教材、强化基础,帮助学生查找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规范等方面的不足和漏洞,及时弥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自信应考。,第四阶段(二模至高考)复习定位:,高三教学,加强反思,梳理问题,做好规划系统回归,查漏补缺,强化基础 分层落实,并加强个别化的指导注重基本规范和应试技巧的
11、指导,高三后期教学工作着力点,1.加强反思,梳理问题,做好规划反思需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知识体系(结构混乱)知识点(理解偏差)方法(不熟练)解题速度(不够快)解题规范(不够规范)应试技巧(缺乏技巧),做好规划规划到每一天每一天分配给各学科的时间是多少?教师可以掌控的时间是多少?学生可以掌控的时间是多少?在各自掌控的时间解决什么问题最有效?研究到每一天才能高效!,2.系统回归,查漏补缺,强化基础 系统回归 回归考试说明 回归学科教材 回归经典考题,在前面几个复习阶段,学生一直在竭力“攀登”临近高考,部分学生或盲目乐观,或焦虑不安 这时引导学生“系统回归”,可能会有新的生成和突破。,查漏补缺 查
12、找教与学的漏洞,填补空缺(记忆模糊、不理解或理解不准确、不 熟练、遗漏),经历了前阶段的复习和几次大考,教与学的“缺”“漏”多已暴露,很多就在“最近发展区”临近高考,“拉网式”复习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这时着意引导学生“查漏补缺”是巩固提升、乃至产生飞跃的关键。,强化基础 强化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重视基础是高考(北京高考)永恒的主题多数学生的“基础”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强化基础”是赢得高考的前提与保证,短期易见效,也利于提升学生信心。,注意:,系统回归,查漏补缺,强化基础,一定不能割裂、孤立,例如:回归教材,不是简单的看课本回归教材一定是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要有明确的目的:归纳总结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二模 质量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56102.html